一种中医门诊自助问诊服务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10083发布日期:2019-03-02 02:12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医门诊自助问诊服务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医门诊自助问诊的智能管理系统,特别是能为就诊人员提供自助的交互式表单问诊服务的计算机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医学诊断中,“诊”就是诊察了解,“断”就是分析判断,“诊”是为“断”提供依据的。中医的诊法主要是望、闻、问、切“四诊”,当然现代中医也将先进的生化和影像检查结论列入参考。望诊因《扁鹊见蔡桓公》(选自《韩非子·喻老》)这样家喻户晓的故事而为人熟知,甚至常被用来评价医生之优下。其实扁鹊对中医最大的贡献当属切之脉诊,现存较早的中医典藏《难经》(又称《八十一难经》)为扁鹊所著,其中一至二十二难为论脉,最早独取寸口,并创立寸关尺及浮中沉三部九候的切脉方法,延用至今。脉诊为人们所熟知的主要原因是影视作品,其中中医诊病一律以切脉为准,论缓急,决生死,报孕喜。闻诊和问诊都是在《黄帝内经》中一并提出的,闻诊最早只是听五声辨五音,后因闻有嗅之意,所以闻诊也包括嗅病体之味。问诊无论中西医皆俱,人们较为熟悉。

“四诊”同样重要,不可偏薄。《难经》有云:“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所以历代医家首推望诊,深参细研,再崇脉诊,取之以巧,闻问二诊常被轻忽,为此东汉医家张仲景(后人尊称为医圣)批评曰:“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清初名医喻昌在《医门法律》中强调:“望闻问切,医之不可缺一。”清代名医林之翰在《四诊抉微》中也说:“然有四诊,在昔神圣相传,莫不并重。”皆是此意。

“四诊”虽等同衡重,唯问诊最为耗时,对于初患,诊断通常需十至十五分钟,病状复杂者可能更长,其中望闻切约占十之二三,处方占十之一二,其余十之五六皆为问诊。

望诊包括全身望诊(望神、望色、望形、望态),局部望诊(望头面、五官、躯体、四肢、二阴、皮肤),仅望色就有赤白黄青黑五色,分主五脏腑之病,又有望色十法(浮沉清浊微甚散抟泽夭)以抉表里阴阳归转。舌诊今乃望诊之重,早在《黄帝内经》虽已提及,后东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亦渐重视,但真正成就乃明清时代随温病学派之兴起,清康熙张登《伤寒舌鉴》及清光绪梁玉瑜《舌鉴辨证》已皆有载图,近代曹炳章《彩图辨舌指南》更是蒐集古今近百种舌诊文献,五编六卷,内容宏幅,观舌尖心边根之色质,辨舌形容质本神气津液苔垢之变换,察舌辨证,凿为详实。望诊虽林林总总,堪为繁杂,但终究放眼过去,便了然于胸。

闻诊虽有听觉与嗅觉之用,又有患体诸多声音与体味之变,却可在望问切时兼得,毋须专注,近无时耗。

脉诊源于《黄帝内经》,其遍诊法之三部九候乃上头中手下足三部,各分天地人三候,亦有脉名:浮、沉、大、小、滑、涩、细、疾、迟、代、钩、盛、躁、喘、数、弦、濡……,总数近百种。扁鹊著《难经》,创寸关尺及浮中沉三部九候之法,脉象只取浮、沉、长、短、滑、涩等常用之象。西晋王叔和著《脉经》,归纳脉象24种,并以详述。明末李中梓著《诊家正眼》,以四字歌诀概28种脉之体象主病,为后学传颂。《黄帝内经·灵枢根结第五》曰:“一日一夜五十营,以营五脏之精,不应数者,名曰狂生。所谓五十营者,五脏皆受气,持其脉口,数其至也。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四十动一代者,一脏无气。三十动一代者,二脏无气。二十动一代者,三脏无气。十动一代者,四脏无气。不满十动一代者,五脏无气。予之短期,要在终始。所谓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以为常也。以知五脏之期,予之短期者,乍数乍疏也。”由此医家持脉皆以五十动为度,而常人之脉搏为每分钟六十至一百次,脉诊时耗一二分钟足矣。

问诊耗时,是因一问一答之间,须得细心询问,耐心听述,如清喻昌《医门法律·问病论》所曰∶“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笃于情,则视人犹己,问其所苦,自无不到之处。古人闭户塞牖,系之病者,数问其情,以从其意,诚以得其欢心。则问者不觉烦,病者不觉厌,庶可详求本末,而治无误也。”所以问诊极需耐心。

问诊所以耗时,乃病者,万象也,起病大多外受风寒暑湿燥火六淫所感,内受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所伤,患出多径,病程跌宕,须得详察。大体分五个层次,其一基本情况,含患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婚姻状况、职业、工作单位、住址、药物过敏史等项目,此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国中医药医政发[2010]29号)第十三条病历首页之规定内容,外加既往史及遗传史,患者概况可览。其二主诉,促使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第十九条),如高热半日、腹胀两周或不寐数月等,乃病之主症。其三“十问”,明张景岳博采前人问诊精义,著《景岳全书·传忠录·十问篇》:“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因脉色察阴阳,十从气味章神见,见定虽然事不难,也须明哲毋招怨。”然此十问乃盖四诊之问,清陈修园著《医学实在易·问证诗》修订为:“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明此十问,则表里寒热虚实六变具存,万病形情俱在,故流传至今。其四其他症状,虽有主诉及“十问”,但犹恐万一之疏漏,司外揣内,尚须细察。现代中医常以西医为鉴,西医早於明末清初由基督教传教士带入,十九世纪初牛痘法经葡萄牙商人引进,因较传统之人痘法更为安全,而在民间迅速流传,西医也渐为国人认知。清末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为早期主张中西医汇通之力作,曾被誉为“第一可法之书”。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著名医家赵金铎先生汇同七十余位中医同仁,采西医临证之法,编《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填补中医症状鉴别空白,千禧之年修订再版,集恶风、恶寒……共计623个症状,并以彻解。中医重在辨证,病名不过三千,而西医则是辨病,故病名早已过万,而今中医须谙西医之名,以利与患者交流,故症状之辨日趋重要,不得不细之又细。其五检查报告,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生化及影像检查手段日臻完善,其对疾病诊断之益处,勿用存疑,现代中医岂能罔置,理当参考。

医院门诊熙来攘往,季节变换,寒暑交迭之时,更是应接不暇,医生每每半日诊治三四十人,每位病患五六分钟,人多之时,半日诊治七八十人,甚至上百人,平均每位病患仅三两分钟,持脉问诊处方近乎同时进行,另大多病患情急之下,表述常有偏失,如此问诊常不够精细,辨证自不能精微,用药也不得精准,故现处方少则十一二味,多则十六七八,二十味以上亦是常见,此乃大包围之法,求以治人而伤人者多矣,实对病患不益。

《内经》云:“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细致周密的问诊还可以在治疗“已病”的同时,发现许多早期症状不明显的“未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帕金森综合症等等,使病患得到早期干预,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医门诊自助交互式问诊,以及挂号预约、缴费和预估就诊时间等服务的计算机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中医门诊自助问诊服务管理系统,包括设置在计算机房的服务器,与服务器连接的中心交换机;分别与中心交换机连接的路由器、普通交换机和供电交换机。

上述中医门诊自助问诊服务管理系统还具有分别与普通交换机连接的导医台计算机、若干医生诊断室计算机、若干固定自助问诊服务终端以及移动自助问诊服务终端存储柜。

上述中医门诊自助问诊服务管理系统还具有分别与供电交换机连接的若干无线接入点(无线AP)。

上述中医门诊自助问诊服务管理系统还具有若干移动自助问诊服务终端,是具有无线网络(WIFI)和拍照功能的平板电脑,背面粘贴无线射频识别卡(RFID)。

上述中医门诊自助问诊服务管理系统还具有设置在门诊出口处的门禁系统,是具有无线射频识别(RFID)功能的门禁系统。

上述固定自助问诊服务终端是具有局域网(LAN)和拍照或扫描功能的智能服务终端。

上述移动自助问诊服务终端存储柜包括操作面板和若干存储单元。

上述移动自助问诊服务终端存储柜的操作面板是触摸屏工控机,分别与可编程控制器(PLC)和若干USB集线器连接;可编程控制器(PLC)具有若干输入输出(I/O)扩展模块。

上述移动自助问诊服务终端存储柜的存储单元包括:智能柜锁、RFID读卡器和USB充电线。智能柜锁中开锁电路分别与直流电源和上述输入输出(I/O)扩展模块输出端连接,柜门开关状态电路与上述输入输出(I/O)扩展模块输入端连接;RFID读卡器和USB充电线分别与上述USB集线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系统应用于中医门诊,就诊人员可以使用固定或移动自助问诊服务终端,以交互方式填写基本情况、主诉、“十问”和其他症状,扫描或拍照检查报告。问诊情况通过局域网上传至服务器,服务器对其进行处理,形成问诊报告。

2、本系统应用于中医门诊,诊断室计算机通过局域网从服务器接收问诊报告,医生在为就诊人员诊断时,只需查阅问诊报告,然后对某些体征进行勘验,从而极大地缩短了问诊时间,提高了诊断的效率,也增加了辩证的准确性,还可能发现就诊人员潜在的“未病”。

3、本系统应用于中医门诊,通过固定或移动自助问诊服务终端,可以为就诊人员提供医院科室设置和医生介绍等导医服务,提供预约、挂号和缴费等自助服务,提供就诊排号、等待人数及预估就诊时间等实时信息,还可以通过短信方式按预先设定的时间通知候诊,以免贻误。

4、本系统应用于中医门诊,就诊人员可以在移动自助问诊服务终端存储柜借用移动自助问诊服务终端。导医台计算机实时监测移动自助问诊服务终端存储柜各存储单元的状态,工作人员对归还的移动自助问诊服务终端及时进行消毒灭菌和检查充电。门禁系统可以提醒结束就诊径直离开的就诊人员归还移动自助问诊服务终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组成框图。

图2 是图1中移动自助问诊服务终端存储柜的组成框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中自助问诊服务终端主要功能模块及流程框图。

图1 中,门禁系统101,导医台计算机102,固定自助问诊服务终端103,移动自助问诊服务终端存储单元104,移动自助问诊服务终端存储柜操作面板105,移动自助问诊服务终端106,移动自助问诊服务终端存储柜107,无线接入点(无线AP)108,普通交换机109,供电交换机110,中心交换机111,服务器112,路由器113,诊断室计算机114。

图2中,平板电脑201,无线射频识别(RFID)卡202,触摸屏工控机203,USB集线器204,可编程控制器(PLC)205,输入输出(I/O)扩展模块206,直流电源207,智能柜锁208,无线射频识别(RFID)读卡器209,USB充电线210。

图3中,新用户判别301,新用户注册302,用户登陆303,科室设置304,医生介绍305,挂号306,当日307,预约308,自助缴费309,社保卡 310,移动支付311,银行卡312,问诊313,初诊314,复诊315,主诉316,主诉变化317,十问318,十问变化319,其他症状320,其他症状变化321,检查报告322,检查报告变化323,就诊信息324,候诊人数325,预估时间326,短信通知327。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服务器112采用联想(ThinkServer)TD350主机,兼顾运算性能与门诊数据资料海量存储要求,配置双E5–2673V4CPU和16个2.5英寸SAS/SATA硬盘或15个3.5英寸SAS/SATA硬盘,增加存储容量还可以扩展外置磁盘阵列(RAID)。通过以太网RJ45接口连接到中心交换机111。

中心交换机111采用普联技术有限公司(TP–LINK)TL–SG5428网管交换机,可以对整个网络实施有效的管理。分别通过以太网RJ45接口连接到路由器113、普通交换机109和供电交换机110。

路由器113 采用普联技术有限公司(TP–LINK)TL–ER7520G全千兆企业路由器,通过以太网RJ45接口连接到不限定为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或中国移动等网络运营商提供的INTERNET线路服务的调制解调器(Modem)。

普通交换机109采用普联技术有限公司(TP–LINK)TL–SG1024T全千兆交换机,通过以太网RJ45接口分别连接导医台计算机102、若干医生诊断室计算机114、若干固定自助问诊服务终端103以及移动自助问诊服务终端存储柜107。

供电交换机110采用普联技术有限公司(TP–LINK)TL–SG1226P全千兆POE交换机,通过以太网RJ45接口分别连接若干无线接入点(无线AP)108。

无线接入点(无线AP)108不限定采用普联技术有限公司(TP–LINK)TL–AP450I–PoE面板式或TL–AP450C–PoE吸顶式无线AP,安装在能满足覆盖无线局域网信号需求的位置。

在图1中,固定自助问诊服务终端103采用北京思杰聚典科技有限公司的S300–M2–18.5多功能自助终端机,安装在门诊候诊区便于就诊人员操作的位置。

在图1中,导医计算机实时监测移动自助问诊服务终端存储柜107各存储单元104的状态,其状态分为就绪、在用、归还和充电四种,工作人员对归还的移动自助问诊服务终端及时进行消毒灭菌和检查充电,充电完成自动转入就绪状态。

在图1 中,门禁系统采用成都希柯科技有限公司的XM820G型射频识别(RFID)系统,借用移动自助问诊服务终端的就诊人员忘记归还,离开门诊时可以声光提醒。

在图2中,移动自助问诊服务终端106包括平板电脑201和无线射频识别(RFID)卡202,不限定使用双面不干胶或双组份聚氨酯胶粘剂将无线射频识别(RFID)卡202粘接在平板电脑201的背面。

平板电脑201 采用联想TAB4 Plus TB-X704F 10.1英寸平板电脑,具有WIFI网络功能,后置800万像素自动对焦镜头 。

在图2中,移动自助问诊服务终端存储柜107的操作面板105为触摸屏工控机203,设置在存储柜正面适合人员操作的高度,不限定设置靠左、居中或者靠右,触摸屏工控机203采用西门子TP1200型,具有12吋触摸屏和2个以太网RJ45接口以及2个主USB接口(可扩展为多个USB接口),分别通过以太网RJ45接口连接到上述普通交换机109和可编程控制器(PLC)205,分别通过USB接口连接到若干USB集线器204。

可编程控制器(PLC)205采用西门子S7–200 SMART系列的SR60主机,通过I/O连接器连接若干输入输出(I/O)扩展模块206,扩展模块206采用西门子S7–200 SMART系列的EM DR32(I/O)扩展模块,每个扩展模块具用16路的数字量输入和16路的继电器输出。

在图2 中,移动自助问诊服务终端存储柜107的存储单元104包括:智能柜锁208和无线射频识别(RFID)读卡器209以及USB充电线210。

智能柜锁208采用深圳市客洛克科技有限公司的K102智能存储柜锁,其开锁电路与直流电源207和上述(I/O)扩展模块206的继电器输出端连接,完成开锁动作;其柜门开关状态电路与上述(I/O)扩展模块206的数字量输入端连接,用于确定柜锁的开关状态。

无线射频识别(RFID)读卡器209采用深圳捷通科技有限公司的JT–6210读卡器,通过USB接口连接USB集线器204。

USB充电线210连接到USB集线器204,输出端采用Type–C接口,与平板电脑201匹配,用于为其充电。

USB集线器204采用深圳市力普森科技有限公司的USB集线器,可以同步支持数据传输和充电。

在图3中,就诊人员使用自助问诊服务终端,首先进行新用户判别301,如果是新用户进行新用户注册302,填写基本情况,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婚姻状况、职业、工作单位、住址、药物过敏史等项目,这些都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国中医药医政发[2010]29号)第十三条病历首页的规定内容,加上既往史及遗传史,填写邮箱地址和手机号,再设定登陆密码完成注册。注册成功后,系统自动为其分配一个唯一的身份标识号,这是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电子病历应用管理规范(试行)》(国卫办医发[2017]8号)第十三条规定 :“医疗机构应当为患者电子病历赋予唯一患者身份标识,以确保患者基本信息及其医疗记录的真实性、一致性、连续性、完整性”。

就诊人员进行新用户判别301,如果不是新用户,则可直接进行用户登陆303,用户登陆不限定使用身份标识号、姓名、身份证号、邮箱地址或手机号,并输入注册时设定的密码。

在图3中,就诊人员使用自助问诊服务终端完成用户登陆303后,可以选择科室设置304,查询科室信息,还可以进一步选择医生介绍305,查询医生信息。

就诊人员使用自助问诊服务终端完成用户登陆303后,还可以进行挂号306,根据就诊需求及科室医生信息确定当日307或预约308。

就诊人员使用自助问诊服务终端完成用户登陆303后,还可以进行自助缴费309,通过选择使用社保卡310、移动支付311及银行卡312等方式缴纳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和药费。

就诊人员使用自助问诊服务终端完成用户登陆303后,还可以进行自助问诊313,选择初诊314或复诊315,如选择初诊314,则进入主诉316,以交互方式选择输入就诊的主要症状(或体征)以及程度和持续时间。主诉316完成后依次进行十问318和其他症状320的录入,最后进行检查报告322的录入,拍照或扫描已完成的生化或影像检查报告。

就诊人员使用自助问诊服务终端完成用户登陆303后,进行自助问诊313,如选择复诊315,则进入主诉变化317,使用上次就诊的主诉症状(或体征)消失、减轻、未变或加重等交互描述方式输入,也可添加新的主诉内容。主诉变化317完成后依次进行十问变化319和其他症状变化321的录入,最后进行新检查报告323的录入,拍照或扫描新的生化或影像检查报告。

就诊人员使用自助问诊服务终端完成用户登陆303和挂号306后,可以实时查询就诊信息324,了解当前候诊人数325和就诊预估时间326,并可在短信通知327中设定提前通知的时间,保证按时就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