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卫生巾用吸收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8401发布日期:2019-02-10 23:30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卫生巾用吸收材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卫生用品,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卫生巾的极薄吸收材料。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一次性卫生用品的消费需求越来多。同时随着消费观念的日趋成熟和开放,消费者希望使用到具有足够吸收力又更轻薄舒适的产品。

常见卫生巾均使用木浆或无尘纸混合高吸收树脂方式作为吸收体材料,这种吸收材料的厚度大概在3-7mm, 克重在每平方米200-400克。其中木浆比例在60%以上。由于木浆纤维具有一定的聚热效应,消费者在使用时常常有闷湿感,而且材料克重越高、材料越厚,闷湿感越增强,消费者使用时的轻薄感也越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透气性好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极薄吸收材料。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卫生巾用吸收材料,该卫生巾包括由自上而下依次层叠的面料层、导流层、复合吸收层、防护底膜、背胶离型纸和包膜,上述相邻各层之间设置有结构胶层,所述复合吸收层由自上而下依次层叠的第一卫生纸层、中间吸水层和第二卫生纸层热压合构成。

所述复合吸收层的厚度为0.3-1.3mm,克重为100-150克/平方米。

所述复合吸收层的吸水倍率为30-55倍。

所述复合吸收层的纵向断裂强度不低于8N/50mm。

所述导流层为PE打孔膜。

所述面料层为热风无纺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开创性的运用三层热压合的方式,即上层、底层采用卫生纸、中间吸水层按特别设计的高分子吸收树脂SAP和木浆纤维比例配置,通过热压合形成一种卫生巾用吸收材料,既能保证有足够吸收能力,又把材料的厚度和平方米克重大大下降,消费者使用后轻薄感明显上升、闷湿感明显改善。同时,由于高分子吸收树脂SAP被牢牢的夹持在材料中,转移、析出等现象大幅度降低,降低了化学性物质和人体接触的几率,对健康保障带来正面影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卫生巾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一种卫生巾用吸收材料,该卫生巾包括由自上而下依次层叠的面料层1、导流层2、复合吸收层3、防护底膜4、背胶离型纸5和包膜6,上述相邻各层之间设置有结构胶层,所述复合吸收层3由自上而下依次层叠的第一卫生纸层21、中间吸水层22和第二卫生纸层23热压合构成,所述复合吸收层3的厚度为0.3-1.3mm,所述复合吸收层3的纵向断裂强度不低于8N/50mm,克重为100-150克/平方米,所述中间吸水层由高分子吸收树脂和木浆纤维混合而成,高分子吸收树脂占比为50-70%,其余为木浆纤维,开创性的运用三层热压合的方式,即上层、底层采用卫生纸、中间吸水层按特别设计的高分子吸收树脂SAP和木浆纤维比例配置,通过热压合形成一种卫生巾用吸收材料,既能保证有足够吸收能力,又把材料的厚度和平方米克重大大下降,消费者使用后轻薄感明显上升、闷湿感明显改善。同时,由于高分子吸收树脂SAP被牢牢的夹持在材料中,转移、析出等现象大幅度降低,降低了化学性物质和人体接触的几率,对健康保障带来正面影响。

所述面料层1的材料为热风无纺布、纺粘无纺布、水刺无纺布和PE打孔膜中的一种,所述导流层2为热风无纺布、纺粘无纺布、水刺无纺布和PE打孔膜中的一种,以上各层结构均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

根据国家标准《卫生巾(含卫生护垫)》(GB/T8939-2008)进行测试,所述复合吸收层3的吸水倍率为30-55倍。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本领域常用技术相邻各层之间设置有结构胶,所述面料层1和导流层2之间设置有第一结构胶8,所述导流层2和高分子吸水纤维穿孔复合吸收层3之间设置有第二结构胶9,所述高分子吸水纤维穿孔复合吸收层3和防护底膜4之间设置有第三结构胶10,所述防护底膜4和背胶离型纸5之间设置有第四结构胶11,所述背胶离型纸5和包膜6之间设置有背胶12。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