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单手快速佩戴臂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05895发布日期:2019-03-27 10:24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单手快速佩戴臂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单手快速佩戴臂带。



背景技术:

缺血预适应这个概念是在1986年由美国的murry博士率先提出的,简单来说就是经常对人体进行反复的、短暂的、无创伤、无危害的缺血预适应训练,能够激发人体免疫系统的应急机制,产生和释放内源性保护物质(如:腺苷、缓激肽、一氧化氮等,这些物质参与保护心肌和能量代谢)减轻和抵抗随后更长时间因为人体缺血缺氧造成的损伤。有效的避免发生脑梗死,心脏猝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意外发生。

缺血预适应训练时,必不可少的配件就是臂带,目前市面上的臂带如图1所示,由铁环1、毛毡层4(即臂带粘结层)和臂带布料组成,佩戴时需要将没有铁环的一头插入到铁环中,形成一个圆筒,将气囊安装位置3佩戴到手臂上,并且需要臂带上的气囊气嘴2及气管13能对准手掌中指,佩戴后如图6。由于使用者年龄太大,在加上需要单手操作不太灵活,使市面上现有的臂带佩戴时非常不方便,佩戴过程繁琐,相对老人操作较困难。

另外,还有一些臂内部设计有塑料的桶状物,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老人佩戴,操作也相对简单。但是由于塑料的桶状物形态固定,不方便收纳、存储,携带相对不方便。

原始臂带还存在不能更换内囊的问题,臂带损坏后需更换全新臂带,这样就增加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因此,如何制备一款佩戴方便,可多次循环利用的臂带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单手快速佩戴臂带,与传统臂带不同,本实用新型的臂带上设计有记忆金属片的安装孔,用于安装记忆金属弹片,稍用力击打便可带动臂带佩戴胳膊的手臂上,非常有助于单手佩戴臂带。同时将臂带的毛毡设计不在同一个面,分前、后两面设计,方便单手操作,方便臂带佩戴。最后该臂带还设计成可更换气囊设计,臂带故障时,如臂带未损坏时可更换气囊,降低使用者经济支出的同时,可降低塑料、布料等对环境的污染。

一种可单手快速佩戴臂带,所述臂带包括臂带本体和记忆金属片;所述臂带本体的上底面安装有第一毛毡层,所述臂带本体的下底面安装有第二毛毡层(即与现有臂带的粘结时的粘性毛层),所述第二毛毡层位于第一毛毡层(即与现有臂带的粘结时的粘性毛层)的右侧;所述臂带本体的上底面和下底面之间设置有气囊和记忆金属片的安装通道,记忆金属片安装在所述安装通道内,所述记忆金属片的安装方向与臂带本体的长边方向平行,且所述安装通道位于第一毛毡层的下方。记忆金属片展开呈矩形条状,所述记忆金属片展开固定时,形成凸弧面和凹弧面,所述凸弧面和所述凹弧面为记忆金属片的两侧面,将记忆金属片的凸弧面均朝向臂带本体的下底面,所述记忆金属片收卷时,端部向第二毛毡层所在方向收卷,且形成平面螺旋形的收卷部分,由于记忆金属片安装在臂带内,收卷时便可带动臂带快速佩戴胳膊的手臂上,非常有助于单手佩戴臂带。

优选的,所述安装通道位于第一毛毡层和气囊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毛毡层和第二毛毡层相互平行。本实用新型臂带毛毡层与现有技术中位于臂带本体同一底面的设计不同,采用位于背带本体的前、后两面上,记忆金属片收卷时带动臂带快速佩戴胳膊的手臂上时,第二毛毡层沿着收卷方向直接粘在第一毛毡层上,与现有技术中需要将第二毛毡层穿过铁环反向后再粘在第一毛毡层上的佩戴方式不同,本实用新型的臂带设计更适于单手操作,方便臂带佩戴。

优选的,所述安装通道的开口端与气囊的左侧边在同一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记忆金属片展开时整体为长条矩形状,所述记忆金属片的长度与气囊的长度相等。记忆金属片的材料可以选择与啪啪圈相同或类似材质的具有金属记忆效应的弹片等。

优选的,所述臂带本体上的下底面上还开有气囊更换孔,所述气囊更换孔设置于第一毛毡层的左侧,所述气囊进气孔设置在所述臂带本体的上底面。

优选的,所述臂带本体的下底面设置有若干个防滑突起;所述防滑突起位于气囊更换孔和第二毛毡层之间。所述防滑突起的形状包括但不限定为方形、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条状或带状。防滑突起够增大臂带与患者上臂之间摩擦力,方便将臂带准确的固定在上臂上。

优选的,所述气囊更换孔与臂带本体的短边平行。

本实用新型是利用记忆金属弹片,能够在收到外力后自动复原到记忆状态的原理;当佩戴臂带前将安装有记忆金属弹片的臂带摊平,摊平后安装在背带本体内,将臂带稍用力击打佩戴胳膊的手臂上,臂带将蜷缩到手臂上,然后调节气囊气嘴及气管对准手掌中指后将第二毛毡层粘合第一毛毡层,臂带佩戴完成。由于记忆金属弹片的性能,记忆金属弹片还能复原到记忆状态;因此,在外力下可以再将记忆金属弹片的摊平,重复进行下次使用。

患者在进行缺血预适应时会经常使用臂带,这就导致臂带的气囊容易发生漏气。当气囊漏气时,将气囊中的残余气体全部排出,然后将气囊与进气孔脱离,再通过气囊更换孔将漏气的气囊取出;更换新气囊时,通过气囊更换孔将新气囊放入臂带内并铺平,将气囊与进气孔连接即可完成气囊的更换。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可单手快速佩戴臂带设计便于操作,佩戴简单,方便调节气囊气嘴及气管对准手掌中指。

本实用新型的可单手快速佩戴臂带,可单手快速佩戴臂带,简单易学。

本实用新型的可单手快速佩戴臂带,对于老人操作更方便,佩戴简洁、快速。

本实用新型的可单手快速佩戴臂带,去除了原有设计中的铁环,更容易整理、储存、携带等。

本实用新型的可单手快速佩戴臂带,设计为可更换气囊,臂带故障时,如臂带未损坏时可更换气囊,降低使用者经济支出的同时,可降低塑料、布料等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臂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第一种臂带上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第一种臂带下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第一种臂带上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第一种臂带下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现有技术中臂带的佩戴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臂带的佩戴示意图;

图8为记忆金属弹片摊平时的示意图;

图9为记忆金属弹片受力蜷缩时的示意图;

其中,1-金属环,2-气囊气嘴接头,3-气囊安装位置,4-毛毡层,5-臂带本体,6-第一毛毡层,7-第二毛毡层,8-安装通道,9-气囊进气孔,10-记忆金属弹片,11-气囊更换孔,12-防滑凸起,13-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附图2-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可单手快速佩戴臂带。臂带包括臂带本体5和记忆金属片10;臂带本体5的上底面安装有第一毛毡层6,臂带本体5的下底面安装有第二毛毡层7,第二毛毡层7位于第一毛毡层6的右侧;臂带本体5的上底面和下底面之间设置有气囊和记忆金属片10的安装通道8,记忆金属片10安装在安装通道8内,记忆金属片10的安装方向与臂带本体5的长边方向平行,且安装通道8位于第一毛毡层6的下方。记忆金属片10展开呈矩形条状,记忆金属片10展开固定时,形成凸弧面和凹弧面,凸弧面和凹弧面为记忆金属片10的两侧面,将记忆金属片10的凸弧面均朝向臂带本体5的下底面,记忆金属片10收卷时,端部向第二毛毡层7所在方向收卷,且形成平面螺旋形的收卷部分,由于记忆金属片10安装在臂带内,收卷时便可带动臂带快速佩戴胳膊的手臂上,非常有助于单手佩戴臂带。

优选的,安装通道8位于第一毛毡层6和气囊之间。

优选的,第一毛毡层6和第二毛毡层7相互平行。本实用新型臂带毛毡层与现有技术中位于臂带本体5同一底面的设计不同,采用位于背带本体的前、后两面上,记忆金属片10收卷时带动臂带快速佩戴胳膊的手臂上时,第二毛毡层7沿着收卷方向直接粘在第一毛毡层6上,与现有技术中需要将第二毛毡层7穿过铁环反向后再粘在第一毛毡层6上的佩戴方式不同,本实用新型的臂带设计更适于单手操作,方便臂带佩戴。

优选的,安装通道8的开口端与气囊的左侧边在同一直线上,气囊的安装位置3在第一毛毡层的下方,但气囊的端部相对于第一毛毡层更靠左一些。

优选的,记忆金属片10展开时整体为长条矩形状,记忆金属片10的长度与气囊的长度相等。记忆金属片的材料可以选择与啪啪圈相同或类似材质的具有金属记忆效应的弹片等。

优选的,臂带本体5上的下底面上还开有气囊更换孔11,气囊更换孔11设置于第一毛毡层6的左侧,气囊进气孔9设置在臂带本体5的上底面。臂带的第二种结构设计如图4-5所示。

优选的,臂带本体5的下底面设置有若干个防滑突起12;防滑突起12位于气囊更换孔11和第二毛毡层7之间。防滑突起12的形状包括但不限定为方形、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条状或带状。防滑突起12够增大臂带与患者上臂之间摩擦力,方便将臂带准确的固定在上臂上。

优选的,气囊更换孔与臂带本体5的短边平行。

本实用新型是利用记忆金属弹片,能够在收到外力后自动复原到记忆状态的原理;当佩戴臂带前将安装有记忆金属弹片的臂带摊平(如图8所示),摊平后安装在背带本体内,将臂带稍用力击打佩戴胳膊的手臂上,臂带将蜷缩到手臂上,然后调节气囊气嘴及气管13对准手掌中指后将第二毛毡层7粘合第一毛毡层6,臂带佩戴完成,佩戴效果如图7所示。记忆金属弹片蜷缩时状态如图9所示,由于记忆金属弹片的性能,记忆金属弹片还能复原到记忆状态;因此,在外力下可以再将记忆金属弹片的摊平,重复进行下次使用。

患者在进行缺血预适应时会经常使用臂带,这就导致臂带的气囊容易发生漏气。当气囊漏气时,将气囊中的残余气体全部排出,然后将气囊与进气孔脱离,再通过气囊更换孔将漏气的气囊取出;更换新气囊时,通过气囊更换孔将新气囊放入臂带内并铺平,将气囊与气囊进气孔9连接即可完成气囊的更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