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00404发布日期:2018-08-04 15:36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生理用卫生巾、失禁护垫等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目前,生理用卫生巾等吸收性物品中,在排泄液量多的情况下等,有时在日常的生活行动中也造成漏液。因此,本申请人提出了如下方法:在吸收性物品的吸收性芯中,在与穿着者的液体排泄部相对配置的排泄相对区域的中央部分设置克重较大的中高部分,由此,防止漏液(例如专利文献1)。例如,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如下技术:在吸收性物品的吸收性芯中,在排泄相对区域的中央部分设置克重较大的排泄部中高区域,排泄部中高区域具有:长度方向上具有长轴的中央大厚度部和从沿着中央大厚度部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缘分别向外侧鼓出的侧方大厚度部。根据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吸收性物品,能够实现穿着感的提高并防止漏液。另外,即使穿着位置稍微偏移,也能够体现吸收性能。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97716号公报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为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包括:配置于肌肤相对面侧的液体透过性的肌肤侧片;配置于非肌肤相对面侧的液体不透过性的非肌肤侧片;和配置于这两个片之间且与穿着者的前后方向对应的纵向上较长的形状的吸收性芯,该吸收性物品具有前方区域和后方区域。上述吸收性芯在位于上述前方区域侧的第一区域和位于上述后方区域侧的第二区域之间具有中间区域,在该中间区域具有厚度比该第一区域和该第二区域的厚度厚的大厚度部。上述大厚度部具有俯视上述吸收性芯时,该吸收性芯的与上述纵向正交的横向上的长度成为最大的最大宽度部,该最大宽度部处的横向的长度与上述吸收性芯的该横向的长度相同。上述吸收性芯在该吸收性芯的上述大厚度部的轮廓周边的位置具有边界部。上述肌肤侧片在与上述吸收性芯中的上述边界部对应的位置具有导致该肌肤侧片能够弯曲的可挠轴。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肌肤相对面侧(肌肤侧片侧)的俯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生理用卫生巾具有的吸收性芯的肌肤相对面侧的俯视图;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图2的III-III线截面的剖视图;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图2的IV-IV线截面的剖视图;图5的(a)~(b)是说明图1所示的生理用卫生巾包括的吸收性芯的制造工序的说明图;图6是图1所示的生理用卫生巾具有的肌肤侧片的剖视图;图7是图1所示的生理用卫生巾具有的肌肤侧片的立体图;图8是说明图1所示的生理用卫生巾的肌肤侧片的可挠轴与吸收性芯的中高部和该中高部以外的部分的边界部的关系的主要部分放大俯视图;图9的(a)是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优选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具有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肌肤侧片的剖视图,图9的(b)是该肌肤侧片的立体图;图10是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优选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具有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肌肤侧片的立体图;图11是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优选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对应于图4的剖视图;图12是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优选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的对应于图3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吸收性物品中,在穿着时,如果不能将吸收性物品穿着于身体的恰当的位置,有时在身体的前后方向或左右的宽度方向上还会产生穿着位置偏移,有时不能充分得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吸收性物品的效果。这样,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吸收性物品中存在进一步改良的余地。因此,本发明在于提供能够消除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的吸收性物品。以下,将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基于其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生理用卫生巾1(以下,也称为“卫生巾1”。)并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图1中表示从肌肤侧片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卫生巾1的俯视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卫生巾1包括:配置于肌肤相对面侧的液体透过性的肌肤侧片2、配置于非肌肤相对面的非液体透过性的非肌肤侧片3、和配置于这两个片2、3之间且与穿着者的前后方向对应的纵向X上较长的形状的吸收性芯41,卫生巾1具有前方区域A和后方区域C。如图1所示,卫生巾1被划分成相对配置于穿着者的液体排泄部的排泄相对区域B和配置于该排泄相对区域B的纵向X的前后的前方区域A和后方区域C。本说明书中,纵向X与穿着者的前后方向对应,且与吸收性物品(卫生巾1)的长度方向一致,横向Y与吸收性物品(卫生巾1)的宽度方向(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一致。因此,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本说明书中,长度方向(纵向X)的长度是指在纵向X上测定的距离即“长度”,横向Y的长度是指在横向Y上测定的距离即“宽度”。卫生巾1形成为关于在纵向X延伸的中心线CL左右对称。纵向X也是与中心线CL平行的方向。另外,本说明书中,肌肤相对面是吸收性物品(卫生巾1)或作为其构成部件的例如吸收体4的、穿着吸收性物品(卫生巾1)时朝向穿着者的肌肤侧的面,非肌肤相对面是吸收性物品(卫生巾1)或作为其构成部件的例如吸收体4的、穿着吸收性物品(卫生巾1)时朝向肌肤侧的相反侧(穿衣侧)的面。如图1所示,卫生巾1具有:在穿着时与穿着者的液体排泄部(阴道口等)相对配置的排泄相对区域B、配置于比该排泄相对区域B靠穿着者的腹侧(前侧)的前方区域A、和配置于比该排泄相对区域B靠穿着者的背侧(后侧)的后方区域C。即,卫生巾1在纵向X上以前方区域A、排泄相对区域B和后方区域C的顺序进行分区。此外,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中,就排泄相对区域B而言,如本实施方式的卫生巾1那样具有翼片部1W的情况下,是指纵向X上具有翼片部1W的区域(一个翼片部1W的沿着纵向X的根部和另一翼片部1W的沿着纵向X的根部之间的区域)。另外,在不具有翼片部的吸收性物品的情况下,是指对于吸收性物品以折成3折的单个包装方式折叠时产生的横向Y上横贯该吸收性物品的两条折曲线(未图示),从该吸收性物品的纵向X的前端开始数由第一折曲线和第二折曲线包围的区域。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卫生巾1包括:形成肌肤相对面的液体透过性的肌肤侧片2、形成非肌肤相对面的非肌肤侧片3、和介于这两个片2、3之间的吸收体4。吸收体4由吸收性芯41和包裹该吸收性芯41的包芯片(未图示)构成。吸收性芯41如后所述,在吸收性芯41的大厚度部42的轮廓周边的位置具有边界部BL。在此,大厚度部42的轮廓周边的位置是指,大厚度部42与大厚度部42以外的部分的边界部周边,换言之,包含大厚度部42的轮廓,且在内方和外方具有一定程度的宽度(从该轮廓起向内方约6mm,从该轮廓起向外方约4mm)的部分沿着该轮廓延伸的位置。卫生巾1中,如图1所示,肌肤侧片2包覆吸收体4的肌肤相对面的整个区域,且从吸收体4的沿着纵向X的两侧缘向横向Y的外方延伸出去。另一方面,非肌肤侧片3包覆吸收体4的非肌肤相对面的整个区域,进一步从肌肤侧片2的沿着纵向X的两侧缘向横向Y的外方延伸出去,与后述的侧部片5一起形成侧翼部1S。非肌肤侧片3和侧部片5在从吸收体4的沿着纵向X的两侧缘的伸出部,通过粘接剂、热封、超声波密封等公知的接合方式相互接合。此外,肌肤侧片2和非肌肤侧片3各自与吸收体4之间也可以通过粘接剂接合。卫生巾1中,如图1所示,侧部片5配置于肌肤侧片2的肌肤相对面的沿着纵向X的两侧部。优选侧部片5以俯视时与肌肤侧片2的沿着纵向X的左右两侧部重叠的方式,遍及肌肤侧片2的纵向X的总长地配置。卫生巾1中,如图1所示,一对侧部片5、5分别在接合部6与肌肤侧片2接合。交替地在纵向X连续配置由曲线产生的向横向Y的凹凸而成的波纹状的接合部6俯视时以中心线CL为中心在横向Y上对称地配置有一对。这样,侧部片5由波纹状的接合部6接合于肌肤侧片2而被固定时,在比配置成波纹状的接合部6的接合部群靠横向Y的内侧形成由侧部片5和肌肤侧片2形成的空间部。该空间部向中心线CL开口,因此,使从横向Y的中央流向外侧的经血等体液收容于该空间部,作为结果,能够有效地防止体液的漏出。卫生巾1中,如图1所示,侧翼部1S在排泄相对区域B向横向Y的外侧大幅伸出,由此,卫生巾1在沿着其纵向X的左右两侧包括一对翼片部1W、1W。翼片部1W被折回到短裤等穿着衣物的裆部的非肌肤相对面侧而使用。另外,如图1所示,肌肤侧片2和非肌肤侧片3从吸收体4的纵向X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延伸到纵向X的外侧,并在它们的伸出部,通过粘接剂、热封、超声波密封等公知的接合方式相互接合而形成端封部。卫生巾1中,如图1所示,包括肌肤侧片2和吸收性芯41被压制一体化而形成的线状压制槽7。优选卫生巾1中,在肌肤侧片2的肌肤相对面形成有肌肤侧片2和吸收体4朝向非肌肤侧片3侧一体凹陷而成的线状压制槽7。线状压制槽7的“线状”是指:槽(凹陷部)的形状在俯视时不限于直线,还包括曲线。此外,如果线状压制槽7线状地延伸,则槽的底部的厚度可以为一定,槽的底部的厚度也可以不为一定。作为槽的底部的厚度不一定的压制槽,例如可举出在压制槽的底部形成有相对较深地凹下的部分(高压制部)和相对较浅地凹下的部分(低压制部)的形态。线状压制槽7在肌肤侧片2和吸收体4,作为构成部件的各个纤维的密度比该线状压制槽7的周围部的密度高。卫生巾1中,如图1所示,线状压制槽7具有在吸收性芯41的纵向X延伸的一对纵压制槽73、73。优选卫生巾1中,线状压制槽7在吸收体4的前方区域A和后方区域C分别具有在横向Y延伸的第一横压制槽71,且在吸收体4的排泄相对区域B的沿着纵向X的两侧部具有在纵向X延伸的纵压制槽73。卫生巾1中,第一横压制槽71为朝向纵向X外侧凸出的曲线状,纵压制槽73为排泄相对区域B中朝向横向Y外侧凸出的曲线状。第一横压制槽71在比一对纵压制槽73靠内侧的位置,跨一对纵压制槽73在横向Y上延伸。卫生巾1中,前方区域A的第一横压制槽71、一个纵压制槽73、后方区域C的第一横压制槽71和另一纵压制槽73相连而形成环状的整周槽。这样形成的线状压制槽7能够抑制体液向吸收体4的平面方向扩散,从而有效地防止从卫生巾1的周围漏液。卫生巾1中,如图2所示,构成吸收体4的吸收性芯41具有位于纵向X的前方区域A侧的第一区域41F和位于后方区域C侧的第二区域41R,在第一区域41F与第二区域41R之间具有中间区域41M。中间区域41M包括厚度比第一区域41F和后方区域C的厚度厚的大厚度部42。卫生巾1中,吸收性芯41的中间区域41M配置于排泄相对区域B。卫生巾1中,排泄相对区域B具有大厚度部42。如卫生巾1那样,在横向Y两外侧具有一对翼片部1W的情况下,在各翼片部1W的在纵向X隔开间隔配置的翼片部1W的根部彼此之间存在中间区域41M。更具体而言,卫生巾1的中间区域41M遍及各翼片部1W的在纵向X隔开间隔配置的翼片部1W的根部彼此之间存在。此外,在卫生巾1的前方区域A的大小和吸收性芯41的第一区域41F的大小基本一致且卫生巾1的后方区域C的大小和吸收性芯41的第二区域41R的大小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卫生巾1的中间区域41M的纵向X的长度与各翼片部1W的在纵向X隔开间隔配置的翼片部1W的根部彼此之间的长度相同。另外,除后述的大厚度边界槽部43以外,中间区域41M的厚度比位于中间区域41M的前方的第一区域41F和位于中间区域41M的后方的第二区域41R的各区域中的吸收性芯41的厚度厚。卫生巾1中,吸收性芯41具有在与卫生巾1的纵向X相同的方向上较长的形状。因此,吸收性芯41的纵向是与卫生巾1的纵向X相同的方向,吸收性芯41的横向是与卫生巾1的横向Y相同的方向。如图3所示,中间区域41M所具有的大厚度部42的厚度比吸收性芯41中的第一区域41F的厚度和第二区域41R的厚度形成得更厚。优选卫生巾1中,大厚度部42的厚度比吸收性芯41中的第一区域41F的厚度形成得更厚,且克重比吸收性芯41中的第一区域41F的克重形成得更高。另外,优选卫生巾1中,大厚度部42的厚度比吸收性芯41中的第二区域41R的厚度形成得更厚,且克重比吸收性芯41中的第二区域41R的克重形成得更高。与大厚度部42的厚度和克重相比的第一区域41F和第二区域41R各自的厚度和克重在第一区域41F和第二区域41R形成有后述的槽部45的情况下,是指第一区域41F和第二区域41R中的不存在槽部45的部分的厚度和克重。卫生巾1的吸收性芯41在芯材料的克重上设置差别且设置厚度差,因此,与将克重均匀的吸收性芯的一部分压缩而设置厚度差的情况不同,吸收性芯41作为整体是柔软的。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芯41中,大厚度部成为向肌肤侧片2突出,并向穿着者的肌肤侧突出的所谓的中高部。从提高吸收性芯41的液体的吸收性等的观点来看,大厚度部42的厚度优选为吸收性芯41中的第一区域41F和第二区域41R的厚度的120%(即,1.2倍)以上,更优选为140%以上,另外,优选为700%以下,更优选为500%以下,另外,从穿着时的向身体的追随性和抑制不适感的观点来看,优选为120%以上700%以下,更优选为140%以上500%以下。另外,大厚度部42的厚度与第一区域41F或第二区域41R的厚度的厚度之差(前者-后者)优选为1.0mm以上,更优选为2.0mm以上,另外,优选为8.0mm以下,更优选为6.0mm以下,另外,优选为1.0mm以上8.0mm以下,更优选为2.0mm以上6.0mm以下。上述的结构在如本实施方式的卫生巾1那样,大厚度部42设置于排泄相对区域B时特别有效。另外,大厚度部42为中高部时,从通过中高部向肌肤突出而提高吸收性能的观点来看,优选上述的结构。具体而言,大厚度部42的厚度优选为2.0mm以上,更优选为3.0mm以上,另外,优选为10.0mm以下,更优选为7.0mm以下,另外,优选为2.0mm以上10.0mm以下,更优选为3.0mm以上7.0mm以下。此外,优选大厚度部42的整个范围中成为上述厚度的关系,但在大厚度部42的厚度方向上设置增减那样的情况下,只要最厚的部分中成为上述的关系即可。此外,优选在大厚度部42的整个范围成为上述厚度的关系,但在大厚度部42的厚度方向上,设置有在横向Y或纵向X或者在该两个方向上厚度逐渐的增减那样的情况下,只要在最厚的部分成为上述的关系即可。具体而言,第一区域41F或第二区域41R的厚度优选为0.5mm以上,更优选为1.0mm以上,另外,优选为7.0mm以下,更优选为3.5mm以下,另外,优选为0.5mm以上7.0mm以下,更优选为1.0mm以上3.5mm以下。卫生巾1中,第一区域41F或第二区域41R的厚度优选在不存在后述的槽部45的部分形成得大致均匀,但在第一区域41F或第二区域41R的横向Y或纵向X上设置有厚度逐渐的增减那样的情况下,只要在最厚的部分成为上述的关系即可。大厚度部42、第一区域41F或第二区域41R、后述的大厚度相邻部44等的吸收性芯41的各部分的厚度通过以下的方法测定。<吸收性芯41的各部分的厚度的测定方法>将吸收性芯在水平的地方以没有皱褶和弯折的方式静置,从该吸收性芯41切出作为测定对象物的大厚度部42、第一区域41F或第二区域41R等。然后,测定切出的测定对象物在5cN/cm2的负载下的厚度。具体而言,厚度的测定中使用例如厚度计PEACOCKDIALUPRIGHTGAUGESR5-C(OZAKIMFG.CO.LTD.制)。此时,在厚度计的前端部与切出的测定对象物之间,配置以负载成为5cN/cm2的方式调整了大小的俯视圆形或正方形的板(厚度5mm左右的丙烯酸板),并测定厚度。在测定吸收性芯41中的第一区域41F或第二区域41R等的厚度时,以不包含后述的槽部45的方式测定。卫生巾1中,从使大厚度部42向肌肤突出,且提高排泄相对区域B中的吸收性芯的液体的吸收性等的观点来看,吸收性芯41中的大厚度部42的克重优选为100g/m2以上,更优选为200g/m2以上,而且,优选为1500g/m2以下,更优选为1200g/m2以下,具体而言,优选为100g/m2以上1500g/m2以下,更优选为200g/m2以上1200g/m2以下。另外,吸收性芯41中的第一区域41F的克重或第二区域41R的克重优选为50g/m2以上,更优选为100g/m2以上,而且,优选为1000g/m2以下,更优选为900g/m2以下,具体而言,优选为50g/m2以上1000g/m2以下,更优选为100g/m2以上900g/m2以下。第一区域41F的克重或第二区域41R的克重通过根据上述的吸收性芯41的各部分的厚度的测定方法说明那样切出的第一区域41F或第二区域41R的样品的质量除以该样品的肌肤相对面侧的面的面积而求得。在测定吸收性芯41中的第一区域41F的克重或第二区域41R等的克重时,以不包含后述的槽部45的方式测定。如图2所示俯视吸收性芯41,大厚度部42具有与吸收性芯41的纵向X正交的横向Y上的长度成为最大的最大宽度部,该最大宽度部的横向Y的长度与吸收性芯41的横向Y的长度相同。优选大厚度部42在如图2所示俯视吸收性芯41时,具有大厚度部42的最大宽度部顺着吸收性芯41的沿纵向X的两侧缘在纵向X上以规定的长度延伸形成的大厚度中央部421。换言之,大厚度中央部421遍及吸收性芯41的沿着纵向X的两侧缘41s、41s之间带状地延伸,遍及带状的大厚度中央部421的纵向X的总长具有大厚度部42的上述最大宽度部。大厚度中央部421的最大宽度部的横向Y的长度与吸收性芯41的宽度相同。此外,在此,吸收性芯41的宽度是指包含大厚度部42的吸收性芯41的宽度。即,如图2,以作为中高部的大厚度部42为例时,以横向Y剖视大厚度部42时,与相邻的第一区域41F和第二区域41R的肌肤抵接面侧的表面的高度位置相比,如果位于肌肤抵接面侧的大厚度部42的宽度(肌肤侧宽度)与位于非肌肤抵接面侧的大厚度部42的宽度(非肌肤侧宽度)相同或较大,则大厚度部42的最大宽度与吸收性芯41的宽度相同。优选大厚度部42的最大宽度部在肌肤侧宽度和非肌肤侧宽度上大致相同,特别优选在厚度方向上大致均匀。吸收性芯41优选尽可能扩大大厚度中央部421的面积,使得即使吸收性物品在稍微偏移的状态下穿着,也能够表现充分的吸收性能。从这种观点来看,大厚度中央部421优选最大宽度部中,吸收性芯41的沿着纵向X的两侧缘41s、41s之间为一定的间隔,更优选两侧缘41s、41s分别与纵向X平行,且成为直线状。但是,由于制造时的吸收性芯41的大厚度部42的横向Y的位置偏移、大厚度部42的缺损、生产方法所引起的脱模斜度、端部的圆整和倒角等,如果是大厚度部42的宽度和吸收性芯41的宽度稍微不同的程度,例如为最大宽度部的宽度的5%左右的差的范围,则作为相同的宽度。最大宽度是指在横向Y上最长的位置的距离。此外,图2中,大厚度部42的横向Y上的在最大宽度部的横向Y的长度与吸收性芯41的中间区域41M中的横向Y的最大长度相同,且与吸收性芯41的横向Y的最大长度相同。卫生巾1中,如图2所示,大厚度部42具有遍及吸收性芯41的与纵向X正交的横向Y的总长地延伸且顺着吸收性芯41的沿纵向X的两侧缘41s、41s在纵向X上以规定的长度延伸的大厚度中央部421。大厚度部42优选包括随着从大厚度中央部421向前方区域A侧或后方区域C侧去,横向Y的长度比大厚度部42的上述最大宽度部变窄的前方侧凸部422或后方侧凸部423,卫生巾1中,具有从大厚度中央部421的纵向X的前端部向第一区域41F侧凸出的1个前方侧凸部422、和从大厚度中央部421的纵向X的后端部向第二区域41R侧凸出的1个后方侧凸部423。即,卫生巾1中,大厚度部42被划分为前方侧凸部422、大厚度中央部421和后方侧凸部423。卫生巾1中,如图2所示,大厚度部42的大厚度中央部421遍及吸收性芯41的沿着纵向X的两侧缘41s、41s之间带状地延伸,并配置于排泄相对区域B内。大厚度部42的大厚度中央部421在卫生巾1中,如图4所示剖视时,以随着从横向Y的中央部向沿着纵向X的两侧缘部去其厚度变薄(本实施方式中,以高度变低的方式形成)的方式形成。即,大厚度中央部421中的配置于在纵向X延伸的中心线CL上的中央部的厚度形成得最厚(本实施方式中,高度最高地形成)。这样形成大厚度中央部421时,能够提高排泄相对区域B中的液体的吸收性等。大厚度部42的大厚度中央部421在卫生巾1中,如图4所示剖视时,以随着从横向Y的中央部向沿着纵向X的两侧缘部去其克重变小的方式形成。即,大厚度中央部421中的配置于沿纵向X延伸的中心线CL上的中央部的克重也形成得最大。这样形成大厚度中央部421时,能够提高排泄相对区域B中的液体的吸收性等。卫生巾1的大厚度中央部421如图4所示剖视时,配置于中心线CL上的中央部的厚度(高度T1)相对于在厚度(高度)最小的侧缘41s的厚度(高度T2)的比(T1/T2),从大厚度部42能够尽可能没有间隙地紧贴于排泄部的观点来看,优选为1.1以上,特别优选为1.3以上,另外,从不易造成穿着时的不适感的观点来看,优选为4以下,特别优选为3以下,具体而言,优选为1.1以上4以下,特别优选为1.3以上3以下。另外,从卫生巾1不产生意外的皱褶和弯折的观点来看,卫生巾1的大厚度中央部421成为至少在肌肤抵接面侧不具有克重比吸收性芯41中的第一区域41F和第二区域41R的克重低的凹部的形态。在此,第一区域41F和第二区域41R的克重在第一区域41F和第二区域41R具有槽部45的情况下,是指除槽部45以外的部分的克重。另外,卫生巾1中,如图2所示,向第一区域41F侧凸出的前方侧凸部422在大厚度中央部421的前端部配置有1个。卫生巾1中,就前方侧凸部422而言,前方侧凸部422的顶部422t配置于在纵向X延伸的中心线CL上,形成前方侧凸部422的两侧边422s、422s分别从顶部422t直线形状地延伸至吸收性芯41的沿着纵向X的侧缘41s。因此,卫生巾1中,配置于大厚度部42的轮廓周边的位置的边界部BL在中间区域41M的第一区域41F侧直线形状地延伸,后述的前方大厚度边界槽部43a也直线形状地延伸。卫生巾1中,边界部BL包含前方大厚度边界槽部43a。另外,卫生巾1中,如图2所示,向第二区域41R侧凸出的后方侧凸部423在大厚度中央部421的后端部配置有1个。卫生巾1中,后方侧凸部423与前方侧凸部422一样,后方侧凸部423的顶部423t配置于在纵向X延伸的中心线CL上,形成后方侧凸部423的两侧边423s、423s分别从顶部423t直线形状地延伸至吸收性芯41的沿着纵向X的侧缘41s。因此,卫生巾1中,在中间区域41M的第二区域41R侧,配置于大厚度部42和大厚度部42的轮廓周边的位置的边界部BL直线形状地延伸,后述的后方大厚度边界槽部43c也直线形状地延伸。卫生巾1中,边界部BL包含后方大厚度边界槽部43c。如图1所示,卫生巾1在横向Y两外侧包括一对翼片部1W、1W。而且,卫生巾1中,将位于一对翼片部1W、1W的前方区域A侧的根部彼此连结的前方侧假想线ILa与沿着形成前方侧凸部422的两侧边422s、422s延伸的边界部BL交叉。另外,将位于一对翼片部1W、1W的后方区域C侧的根部彼此连结的后方侧假想线ILc与沿着形成后方侧凸部423的两侧边423s、423s延伸的边界部BL交叉。换言之,卫生巾1中,关于将卫生巾1按照折成3折的单个包装方式折叠时产生的在横向Y上横贯卫生巾1的两条折曲线(未图示),从卫生巾1的纵向X的前端开始数的第一条线的第一折曲线配置于与沿着形成前方侧凸部422的两侧边422s、422s延伸的边界部BL交叉的位置。另外,从卫生巾1的纵向X的前端开始数的第二条线的第二折曲线配置于与沿着形成后方侧凸部423的两侧边423s、423s延伸的边界部BL交叉的位置。通过在这种位置配置将卫生巾1以单个包装方式折叠时产生的折曲线,能够防止顺着直线形状延伸的边界部BL流向横向Y侧端的体液的流动。卫生巾1中,上述第一折曲线配置于与前方侧凸部422的边界部BL交叉的位置,上述第二折曲线配置于与后方侧凸部423的边界部BL交叉的位置,但优选上述第一折曲线和上述第二折曲线的至少一者配置于这种位置。如图1所示,卫生巾1包括线状压制槽7,线状压制槽7具有在纵向X延伸的一对纵压制槽73、73。而且,一对纵压制槽73、73配置于与沿着形成前方侧凸部422的两侧边422s、422s延伸的边界部BL以及沿着形成后方侧凸部423的两侧边423s、423s延伸的边界部BL交叉的位置。通过在这种位置配置一对纵压制槽73、73,能够防止顺着以直线形状延伸的边界部BL流向横向Y侧端的体液的流动。卫生巾1中,一对纵压制槽73、73配置于与前方侧凸部422的边界部BL和后方侧凸部423的边界部BL交叉的位置,但也可以是其它线状压制槽7,优选配置于与前方侧凸部422的边界部BL和后方侧凸部423的边界部BL的至少一者交叉的位置。卫生巾1中,如图2所示,俯视吸收性芯41,前方侧凸部422从大厚度中央部421向第一区域41F侧去,其横向Y的长度逐渐变窄,后方侧凸部423从大厚度中央部421向第二区域41R侧去,其横向Y的长度逐渐变窄。即,吸收性芯41中的前方侧凸部422和后方侧凸部423分别以如下方式形成:从沿着纵向X的两侧部向位于横向Y的中央部的顶部422t、423t去,其宽度d逐渐减小。优选卫生巾1的吸收性芯41的前方侧凸部422中,两侧边422s、422s的间隔(宽度d)随着从吸收性芯41的沿着纵向X的两侧缘41s、41s向顶部422t去逐渐减小。同样,卫生巾1的吸收性芯41的后方侧凸部423中,两侧边423s、423s的间隔(宽度d)随着从吸收性芯41的沿着纵向X的两侧缘41s、41s向顶部423t去逐渐减小。在此,宽度d逐渐减小是指宽度d随着向顶部422t、423t去连续地一点一点减小。卫生巾1的吸收性芯41中,举例说明前方侧凸部422和后方侧凸部423内的前方侧凸部422时,两侧边422s、422s分别没有弯曲而笔直地延伸。从提高向身体形状的贴合性和在活动中的追随性的观点来看,一个侧边422s和沿纵向X延伸的中心线CL所成的角α优选为20°以上,更优选为30°以上,而且,优选为75°以下,更优选为60°以下,具体而言,优选为20°以上75°以下,更优选为30°以上60°以下。后方侧凸部423也与前方侧凸部422一样。大厚度部42的纵向X的总长L2优选为吸收性芯41的纵向X的总长L1的25%以上,更优选为30%以上,另外,优选为90%以下,更优选为75%以下,另外,优选为25%以上90%以下,更优选为30%以上75%以下。此外,总长L1表示吸收性芯41在纵向X上最长的位置的距离,总长L2是指大厚度部42在纵向X上最长的位置的距离。构成大厚度部42的大厚度中央部421的纵向X的总长L3优选为大厚度部42的总长L2的20%以上,更优选为30%以上,另外,优选为80%以下,更优选为70%以下,另外,优选为20%以上80%以下,更优选为30%以上70%以下。构成大厚度部42的前方侧凸部422的纵向X的总长L4优选为大厚度部42的总长L2的5%以上,更优选为10%以上,另外,优选为50%以下,更优选为30%以下,另外,优选为5%以上50%以下,更优选为10%以上30%以下。构成大厚度部42的后方侧凸部423的纵向X总长也与前方侧凸部422的纵向X的总长L4一样。此外,总长L4是指前方侧凸部422在纵向X上最长的位置的距离。卫生巾1中,如图2所示,吸收性芯41具有配置于大厚度部42的轮廓周边的位置的边界部BL,边界部BL在中间区域41M具有划分出大厚度部42与大厚度部42以外的部分的边界的大厚度边界槽部43。卫生巾1中,大厚度边界槽部43具有:沿着形成构成大厚度部42的前方侧凸部422的两侧边422s、422s延伸的前方大厚度边界槽部43a;和沿着形成后方侧凸部423的两侧边423s、423s延伸的后方大厚度边界槽部43c。前方大厚度边界槽部43a和后方大厚度边界槽部43c遍及吸收性芯41的横向Y的总长(总宽度)地形成。因此,相对于来自腿部的作用于吸收性芯41的宽度方向的内侧的力,在卫生巾1的纵向上难以产生纵向皱褶,卫生巾1容易沿着身体的形状三维地贴合。这样,吸收性芯41中,利用前方大厚度边界槽部43a和后方大厚度边界槽部43c划分与大厚度部42的边界。卫生巾1中,从提高排泄相对区域B中液体的吸收性等的观点来看,吸收性芯41的大厚度边界槽部43的槽宽优选为0.1mm以上,更优选为0.5mm以上,另外,优选为5.0mm以下,更优选为3.0mm以下,另外,优选为0.1mm以上5.0mm以下,更优选为0.5mm以上3.0mm以下。此外,就大厚度边界槽部43的槽宽和后述的厚度而言,在与大厚度边界槽部43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切断,并根据切断面的照片进行测量。卫生巾1中,从提高排泄相对区域B的液体的吸收性等的观点来看,吸收性芯41在大厚度边界槽部43处的厚度优选为0.08mm以上,更优选为0.15mm以上,另外,优选为7.0mm以下,更优选为3.5mm以下,另外,优选为0.08mm以上7.0mm以下,更优选为0.15mm以上3.5mm以下。卫生巾1中,大厚度边界槽部43的克重形成得比大厚度部42的克重低,且比吸收性芯41中的第一区域41F的克重和第二区域41R的克重低。在此,第一区域41F的克重和第二区域41R的克重在具有槽部45的情况下,是指除槽部45以外的部分的克重。大厚度边界槽部43的克重优选为10g/m2以上,更优选为20g/m2以上,而且,优选为350g/m2以下,更优选为250g/m2以下,具体而言,优选为10g/m2以上350g/m2以下,更优选为20g/m2以上250g/m2以下。此外,大厚度边界槽部43的克重通过以上述的吸收性芯41的各部分的厚度的测定方法说明的那样切出的大厚度边界槽部43的部分的样品的质量除以该样品的肌肤相对面侧的面的面积而求得。卫生巾1中,如图2所示,吸收性芯41在除其中间区域41M的大厚度部42以外,且除大厚度边界槽部43以外的区域具有大厚度相邻部44。即,卫生巾1中,吸收性芯41的中间区域41M包括大厚度部42、大厚度边界槽部43和大厚度相邻部44。另外,边界部BL配置于大厚度部42的轮廓周边的位置,包含大厚度相邻部44的一部分。大厚度相邻部44在中间区域41M中具有:与构成大厚度部42的前方侧凸部422相邻的配置于第一区域41F侧的前方大厚度相邻部44a、和与构成大厚度部42的后方侧凸部423相邻的配置于第二区域41R侧的后方大厚度相邻部44c。前方大厚度相邻部44a关于在纵向X延伸的中心线CL左右对称地形成。前方大厚度相邻部44a中的、比中心线CL靠吸收性芯41的沿着纵向X的一个侧缘41s侧的一半的部分以如下方式形成:从该一个侧缘41s向中心线CL去纵向X的长度逐渐减小。后方大厚度相邻部44c也与前方大厚度相邻部44a一样,关于在纵向X延伸的中心线CL左右对称地形成。后方大厚度相邻部44c中的、比中心线CL靠吸收性芯41的沿着纵向X的一个侧缘41s侧的一半的部分以如下方式形成:纵向X的长度随着从该一个侧缘41s向中心线CL去逐渐减小。卫生巾1中,如图3所示,大厚度相邻部44的厚度形成得比大厚度边界槽部43的厚度大,且比吸收性芯41的大厚度部42的厚度小。另外,从向身体活动的追随性的观点来看,大厚度相邻部44的厚度优选与第一区域41F的厚度和第二区域41R的厚度相同或比它们的厚度小。此外,从相对于身体活动进行反复变形时的吸收性芯41的强度的观点来看,大厚度相邻部44的厚度也可以比第一区域41F的厚度和第二区域41R的厚度大。大厚度相邻部44的厚度优选为0.5mm以上,更优选为1.0mm以上,另外,优选为10.0mm以下,更优选为7.0mm以下,另外,优选为0.5mm以上10.0mm以下,更优选为1.0mm以上7.0mm以下。大厚度相邻部44的厚度基于上述的吸收性芯41的各部分的厚度的测定方法进行测定。卫生巾1中,大厚度相邻部44的克重形成得比吸收性芯41的大厚度部42的克重小,且比大厚度边界槽部43的克重大。另外,从向身体活动的追随性的观点来看,大厚度相邻部44的克重优选与吸收性芯41中的第一区域41F的克重和第二区域41R的克重相同或比它们的克重小。此外,从相对于身体活动进行反复变形时的吸收性芯41的强度的观点来看,大厚度相邻部44的克重也可以比第一区域41F的克重和第二区域41R的克重大。在此,第一区域41F的克重和第二区域41R的克重在具有槽部45的情况下,是指除槽部45以外部分的克重。大厚度相邻部44的克重优选为20g/m2以上,更优选为50g/m2以上,而且,优选为800g/m2以下,更优选为700g/m2以下,具体而言,优选为20g/m2以上800g/m2以下,更优选为50g/m2以上700g/m2以下。此外,大厚度相邻部44的克重通过以上述的吸收性芯41的各部分的厚度的测定方法说明的那样切出的大厚度相邻部44的样品的质量除以该样品的肌肤相对面侧的面的面积而求得。卫生巾1中,如图2所示,吸收性芯41中的第一区域41F和第二区域41R分别具有克重相对较小的槽部45和克重相对较大的小吸收部46。优选槽部45具有在纵向X延伸的纵槽45X和在横向Y延伸的横槽45Y。而且,在纵向X延伸的纵槽45X在横向Y上隔开一定间隔配置,在横向Y延伸的横槽45Y在纵向X上隔开一定间隔配置。小吸收部46配置于由纵槽45X和横槽45Y划分的格子网眼的位置。卫生巾1中,上述的第一区域41F和第二区域41R的厚度和克重是指小吸收部46的厚度和克重。从卫生巾1容易沿着身体形状三维地贴合的观点来看,构成纵槽45X的底部的吸收性芯41的形成材料的克重优选比吸收性芯41中的第一区域41F和第二区域41R的克重低。另外,从卫生巾1容易沿着身体形状三维地贴合的观点来看,构成在横向Y延伸的横槽45Y的底部的吸收性芯41的形成材料的克重优选比吸收性芯41中的第一区域41F和第二区域41R的克重低。从卫生巾1更容易沿着身体形状贴合的观点来看,纵槽45X的克重和横槽45Y的克重优选比吸收性芯41中的第一区域41F和第二区域41R的克重低。卫生巾1中,在第一区域41F和第二区域41R具有槽部45和小吸收部46,且在中间区域41M具有大厚度部42、大厚度边界槽部43和大厚度相邻部44的吸收性芯41的整体一体成形。“一体成形”是指,与将通过不同的工序制造的部件彼此通过粘接剂或压缩等的接合方式进行结合的情况不同,而是使用相同的材料并通过一个工序一体形成。上述的卫生巾1的吸收性芯41能够使用例如如下的纤维堆积装置进行制造,如图5(a)所示,该纤维堆积装置包括:在外周面具有堆积用凹部55且在一个方向R旋转的纤维堆积鼓54;和以飞散状态将芯材料供给到该纤维堆积鼓54的外周面的管道(未图示)。堆积用凹部55在纤维堆积鼓54的外周面的周向以一定的间隔形成有多个。堆积用凹部55的底面56由网板等构成,具有作为抽吸孔发挥作用的多个细孔。另外,如图5(a)所示,在1个堆积用凹部55的底面56的一部分形成有用于形成吸收性芯41的中间区域41M的一个凹部56b。另外,在凹部56b的底面配置有用于形成划分大厚度部42和大厚度相邻部44的大厚度边界槽部43的第一难透气性部件57。第一难透气性部件57配置于与大厚度边界槽部43对应的位置,并以从凹部56b的底面突出的方式固定。另外,在与凹部56b相邻的旋转方向R的上游侧区域和下游侧区域的底面56配置有用于形成槽部45的第二难透气性部件58。第二难透气性部件58配置于与纵槽45X和横槽45Y对应的位置,并以从堆积用凹部55的底面56突出的方式固定。第一难透气性部件57和第二难透气性部件58也可以是非透气性部件,例如包括金属、塑料、陶瓷等。与具有纤维堆积鼓的公知的纤维堆积装置同样,一边从堆积用凹部55的底面抽吸,一边向管道内供给混合了吸水性聚合物和纸浆纤维的芯材料,由此,如图5(b)所示,芯材料在堆积用凹部55内堆积成规定形状。通过将该堆积物40从堆积用凹部55脱模,得到吸收性芯41的前体。吸收性芯41的前体被包芯片(未图示)包覆之后,利用旋转切割机等进行切割,并利用传送带等输送单元按照输送方向进行输送。这样得到吸收性芯41。这样得到的由包芯片(未图示)包覆的吸收性芯41通过在一对辊之间通过单次或多次等,整体或局部地加压并被适当压缩。由此,堆积于凹部56b的部分成为克重和厚度均相对较大的大厚度部42。同样,由堆积于与凹部56b相邻的上游侧区域和下游侧区域的芯材料构成的部分成为克重相对较小的吸收性芯41中的第一区域41F和第二区域41R。另外,由堆积于凹部56b的第一难透气性部件57上的芯材料构成的部分成为比第一区域41F的克重和第二区域41R的克重相对小的大厚度边界槽部43。由堆积于与凹部56b相邻的上游侧区域和下游侧区域的第二难透气性部件58上的芯材料构成的部分成为比小吸收部46的克重相对小的槽部45。形成肌肤相对面的液体透过性的肌肤侧片2在与吸收性芯41中的大厚度部42的边界部BL对应的位置,具有导致肌肤侧片2能够弯曲的可挠轴KL。可挠轴KL是容易使肌肤侧片2弯曲的部分,例如,肌肤侧片2的柔软性形成得比相邻的部分高。肌肤侧片2利用可挠轴KL容易弯曲,由此,肌肤侧片2在与吸收性芯41的边界部BL对应的位置,难以产生与吸收性芯41的间隙,防止在肌肤侧片的表面流通的液体流动,能够表现充分的吸收性能。肌肤侧片2由无纺布形成。卫生巾1中,如图6和图7所示,肌肤侧片2是形成肌肤相对面的第一层21和配置于吸收体4侧的第二层22层叠并局部接合得到的无纺布。第一层21包含实质上不发生热收缩的纤维或在该热收缩性纤维的收缩开始温度时实质上不发生热收缩的纤维。第二层22包含热收缩性纤维。卫生巾1中,肌肤侧片2是在将第一层21和第二层22层叠并局部接合之后,通过热风处理,使第二层22的热收缩性纤维收缩而得到的凹凸结构的片。该凹凸结构的片中,第一层21在与第二层22的片接合部23以外的部分向穿着者的肌肤侧突出而形成肌肤侧突出部24,另一方面,该片接合部23形成凹部。这样形成的凹凸结构的片的肌肤侧突出部24的内部由构成纤维填满而成为实心。而且,肌肤侧突出部24、24彼此之间成为凹部(片接合部23)。构成凹凸结构的片的第二层22的热收缩性纤维优选为潜在卷曲性纤维。这种凹凸结构的片能够通过日本特开2002-187228号公报、日本特开2003-250836号公报、日本特开2004-166849号公报、日本特开2004-202890号公报、日本特开2009-153734号公报等所记载的方法进行制造。此外,作为潜在卷曲性纤维,为通过热处理表现线圈状的卷曲的纤维,例如,包含以收缩率不同的2种热塑性聚合物材料为成分的偏心芯鞘型复合纤维或并列型复合纤维。作为其例子,可举出日本特开平9-296325号公报和日本专利2759331号公报所记载的纤维。作为构成凹凸结构的片的第一层21的不发生热收缩的纤维,优选使用包含热塑性聚合物材料的纤维。作为热塑性聚合物材料,可举出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聚酰胺等。另外,也能够使用包含这些热塑性聚合物材料的组合的芯鞘型和并列型的复合纤维。图6和图7所示的肌肤侧片2中,第一层21和第二层22的层叠体的局部接合通过例如热压花或超声波压花而形成。因此,形成凹部的片接合部23中,无纺布的构成纤维被压缩,从而构成纤维的密度比片接合部23的周围的密度高。另外,凹部(片接合部23)的纤维密度比肌肤侧突出部24的顶部的纤维密度高。另外,无纺布的厚度在凹部(片接合部23)变薄。另外,图6和图7所示的肌肤侧片2中,配置于吸收体4侧的第二层22的纤维密度比形成肌肤相对面的第一层21的纤维密度高。第二层22的纤维密度优选为0.03g/cm3以上0.2g/cm3以下,更优选为0.04g/cm3以上0.1g/cm3以下。第一层21的纤维密度优选为0.001g/cm3以上0.05g/cm3以下,更优选为0.01g/cm3以上0.03g/cm3以下。第一层21和第二层22的纤维密度能够通过日本特开2003-250836号公报所记载的纤维密度的测定法进行测定。另外,图6和图7所示的肌肤侧片2中,第一层21和第二层22的片接合部23以规定的图案分散配置,俯视肌肤侧片2时,肌肤侧突出部24配置成散点状。相邻的片接合部23彼此的间隔优选为2mm以上20mm以下,更优选为3mm以上15mm以下。另外,图7所示的肌肤侧片2中,在分散配置的多个片接合部23,可挠轴KL在将相邻的片接合部23、23彼此连接的假想线上延伸。这样,可挠轴KL将相邻的片接合部23、23彼此连接并延伸,因此,图7所示的肌肤侧片2中,可挠轴KL在将无纺布的厚度比周围的厚度薄的部分(片接合部23)连接的假想线上延伸。另外,可挠轴KL在将无纺布的构成纤维的密度比片接合部23的周围的密度高的部分(片接合部23)连接的假想线上延伸。如图1所示俯视卫生巾1时,可挠轴KL形成有多个。卫生巾1中,如图8所示,可挠轴KL具有相对于在纵向X延伸的中心线CL,从前方区域A的右侧向后方区域C的左侧延伸且以与中心线CL构成的角α1交叉的多个第一可挠轴KL1;和从前方区域A的左侧向后方区域C的右侧延伸且以与中心线CL构成的角α2交叉的多个第二可挠轴KL2。第一可挠轴KL1与中心线CL构成的角α1优选为20度以上,更优选为25度以上,而且,优选为70度以下,更优选为60度以下,具体而言,优选为20度以上70度以下,更优选为25度以上60度以下。另外,卫生巾1中,多个第一可挠轴KL1隔开相等间隔配置,相邻的第一可挠轴KL1、KL1彼此的间隔优选为3mm以上,更优选为4mm以上,而且,优选为15mm以下,更优选为12mm以下,具体而言,优选为3mm以上15mm以下,更优选为4mm以上12mm以下。第二可挠轴KL2与中心线CL构成的角α2优选为20度以上,更优选为25度以上,而且,优选为70度以下,更优选为60度以下,具体而言,优选为20度以上70度以下,更优选为25度以上60度以下。另外,卫生巾1中,多个第二可挠轴KL2隔开相等间隔配置,相邻的第二可挠轴KL2、KL2彼此的间隔优选为3mm以上,更优选为4mm以上,而且,优选为15mm以下,更优选为12mm以下,具体而言,优选为3mm以上15mm以下,更优选为4mm以上12mm以下。如上所述,卫生巾1中,肌肤侧片2在与吸收性芯41的大厚度部42的边界部BL对应的位置具有可挠轴KL。另外,卫生巾1中,俯视卫生巾1时,肌肤侧片2的可挠轴KL配置有多个。因此,卫生巾1中,将卫生巾1如图8所示俯视时,多个可挠轴KL与吸收性芯41的边界部BL交叉。换言之,卫生巾1中,多个可挠轴KL与形成前方侧凸部422的两侧边422s、422s交叉,与形成后方侧凸部423的两侧边423s、423s交叉。另外,卫生巾1中,如上所述,大厚度边界槽部43沿着边界部BL延伸,多个可挠轴KL与吸收性芯41的大厚度边界槽部43交叉。具体而言,多个第一可挠轴KL1和多个第二可挠轴KL2与沿着形成构成大厚度部42的前方侧凸部422的两侧边422s、422s延伸的前方大厚度边界槽部43a交叉,还与沿着形成后方侧凸部423的两侧边423s、423s延伸的后方大厚度边界槽部43c交叉。因此,穿着使用卫生巾1中,在吸收性芯41的边界部BL,肌肤侧片2容易以多个可挠轴KL为起点立体性地弯曲,利用吸收性芯41的边界部BL,吸收性芯41与肌肤侧片2之间难以产生间隙,能够防止在肌肤侧片2的表面流通的液体流动,能够表现充分的吸收性能。对上述的本实施方式的卫生巾1的各构成部件的形成材料进行说明。非肌肤侧片3由具有难透液性或液体不透过性且包含热塑性合成树脂的原材料构成,例如能够使用合成树脂制膜、合成树脂制膜与无纺布的层叠体、纺粘-熔喷-纺粘层叠纤维无纺布、热风纤维无纺布、点式粘合纤维无纺布、纺粘纤维无纺布等的耐水压高的拨水性的无纺布,但不限定于这些,能够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与该
技术领域
中目前使用的材料同样的材料。非肌肤侧片3优选例如克重为10~50g/m2,且厚度为8~200μm。吸收性芯41的芯材料包含含有纸浆纤维等纤维材料的纤维集合体。作为纤维材料,能够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目前用于生理用卫生巾、卫生护垫和一次性尿布等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的各种材料,例如,可使用纸浆纤维、人造丝纤维、棉纤维等纤维素系纤维的短纤维、和聚乙烯等合成纤维的短纤维等。这些纤维能够将1种单独使用或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另外,纤维材料优选整体或一部分为纸浆纤维,纤维材料中的纸浆纤维的比例优选为50~100质量%,更优选为80~10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00质量%。另外,吸收性芯41中也可以含有吸水性聚合物。作为吸水性聚合物,例如可举出:聚丙烯酸钠、(丙烯酸-乙烯醇)共聚物、聚丙烯酸钠交联体、(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物、(异丁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及其皂化物、聚天冬氨酸等。通过含有吸水性聚合物,能够更稳定地快速吸收、保持大量的血液等排泄液。另外,吸收性芯41中,也可以根据需要配合除臭剂、抗菌剂等。作为包覆吸收性芯41的包芯片(未图示),可举出薄页纸(tissuepaper)、透水性的无纺布等。吸收体4通过将吸收性芯41的上下两面利用包芯片(未图示)包覆而形成。包芯片(未图示)为了防止吸收性芯41的形成材料的漏出或提高吸收性芯41的保形性的目的而使用。包覆吸收性芯41的肌肤相对面侧的包芯片(未图示)与肌肤侧片2之间、和包覆吸收性芯41的非肌肤相对面侧的包芯片(未图示)与非肌肤侧片3之间优选通过点、螺旋、条纹等图案涂敷的粘接剂相互接合。作为侧部片5,能够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该
技术领域
中目前使用的各种材料,例如,能够使用液体不透过性或拨水性的树脂膜、树脂膜与无纺布的层叠体等。作为其它材料,例如可举出:纺粘无纺布、纺粘无纺布(S)和熔喷无纺布(M)复合化的片(例如SM,SMS,SMMS等)、热轧无纺布、热风无纺布等拨水性(疏水性)无纺布。将侧部片5和肌肤侧片2接合的接合部6能够通过热封加工并根据常规方法而形成。线状压制槽7(第一横压制槽71和纵压制槽73)能够通过伴随或不伴随热的压制加工(所谓的压花加工)或超声波压花等的压花加工并根据常规方法而形成。对上述的本实施方式的卫生巾1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卫生巾1在吸收性芯41的中间区域41M具有作为中高部的大厚度部42,如图2所示,俯视吸收性芯41时,大厚度部42具有吸收性芯41在横向Y上的长度成为最大的最大宽度部,该最大宽度部的横向Y的长度与吸收性芯41的中间区域41M的横向Y的长度相同。因此,即使作为吸收性物品的卫生巾1以稍微偏移的状态穿着,也能够表现充分的吸收性能。另外,卫生巾1中,如图1和图8所示,肌肤侧片2在与吸收性芯41的大厚度部42的边界部BL对应的位置具有可挠轴KL。因此,穿着使用卫生巾1中,在吸收性芯41的边界部BL,肌肤侧片2容易以可挠轴KL为起点进行弯曲,由此,在吸收性芯41的边界部BL,吸收性芯41与肌肤侧片2之间难以产生间隙,能够防止在肌肤侧片2的表面流通的液体流动,能够表现充分的吸收性能。另外,卫生巾1中,多个可挠轴KL与吸收性芯41的大厚度边界槽部43交叉。因此,能够进一步实现上述效果。另外,卫生巾1中,如图2所示,具有上述最大宽度部顺着吸收性芯41的沿纵向X的两侧缘在纵向X上以规定的长度延伸形成的大厚度中央部421。因此,能够提高排泄液的吸收量,并且即使在作为吸收性物品的卫生巾1以稍微偏移的状态穿着的情况,或者对于穿着时的身体的动作或就寝时的身体的姿势等,也能够表现充分的吸收性能。另外,如图2所示俯视,大厚度部42具有:大厚度中央部421、从大厚度中央部421的纵向X的前端部向第一区域41F侧凸出的前方侧凸部422、和从大厚度中央部421的纵向X的后端部向第二区域41R侧凸出的后方侧凸部423。因此,即使以稍微偏移的状态穿着卫生巾1,如果大厚度部42具有前方侧凸部422和后方侧凸部423,则前方侧凸部422和后方侧凸部423相对于从两大腿部向卫生巾1的横向Y内侧的力而发生变形,由此,大厚度部42向身体形状的追随性也优异,不易给穿着者造成不适感。特别是卫生巾1中,在中间区域41M的第一区域41F侧,配置于大厚度部42的轮廓边缘的位置的边界部BL直线形状地延伸,在中间区域41M的第二区域41R侧,配置于大厚度部42的轮廓周边的位置的边界部BL直线形状地延伸。因此,大厚度部42向身体形状的追随性更优异,更不易给穿着者造成不适感。另外,如图2所示,卫生巾1在吸收性芯41的中间区域41M具有作为中高部的大厚度部42和划分出大厚度部42以外的部分的大厚度边界槽部43。大厚度边界槽部43的前方大厚度边界槽部43a和后方大厚度边界槽部43c遍及吸收性芯41的横向Y的总长(总宽度)地形成。因此,相对于来自腿部的作用于吸收性芯41的宽度方向的内侧的力,在卫生巾1的纵向上难以产生纵向皱褶,卫生巾1容易沿着身体的形状三维地贴合。另外,如图8所示,可挠轴KL的第一可挠轴KL1和第二可挠轴KL2与沿着形成构成大厚度部42的前方侧凸部422的两侧边422s、422s延伸的前方大厚度边界槽部43a交叉,可挠轴KL的第一可挠轴KL1和第二可挠轴KL2还与沿着形成后方侧凸部423的两侧边423s、423s延伸的后方大厚度边界槽部43c交叉。因此,穿着使用卫生巾1中,在吸收性芯41的边界部BL,肌肤侧片2更容易以可挠轴KL为起点进行弯曲,在吸收性芯41的边界部BL,吸收性芯41与肌肤侧片2之间更难以产生间隙,能够防止在肌肤侧片2的表面流通的液体流动,能够表现充分的吸收性能。另外,卫生巾1中,如图7和图8所示,肌肤侧片2的可挠轴KL在将无纺布的厚度比周围的厚度薄的部分(片接合部23)连接的假想线上延伸。因此,穿着使用卫生巾1中,在吸收性芯41的边界部BL,肌肤侧片2更容易以可挠轴KL为起点进行弯曲,在吸收性芯41的边界部BL,更难以在吸收性芯41与肌肤侧片2之间产生间隙。另外,可挠轴KL在将无纺布的构成纤维的密度比片接合部23的周围的密度高的部分(片接合部23)连接的假想线上延伸。因此,能够进一步实现上述效果。另外,卫生巾1中,凹凸结构的肌肤侧片2的凹部(片接合部23)的纤维密度比肌肤侧突出部24的顶部的纤维密度高。因此,容易将体液导入吸收体4侧,能够防止在肌肤侧片2的表面流通的液体流动,能够表现充分的吸收性能。另外,肌肤侧片2的肌肤侧突出部24的内部由构成纤维填满而成为实心,因此,能够进一步实现上述效果。另外,卫生巾1的肌肤侧片2中,配置于吸收体4侧的第二层22的纤维密度比形成肌肤相对面的第一层21的纤维密度高。因此,更容易将体液导入吸收体4侧,能够防止在肌肤侧片2的表面流通的液体流动,能够表现充分的吸收性能。另外,凹凸结构的肌肤侧片2的肌肤侧突出部24配置成散点状,因此,使用时的肌肤触感良好,能够更有效地防止在肌肤侧片2的表面流通的液体流动。从进一步实现上述效果的观点来看,肌肤侧片2的肌肤侧突出部24优选其顶部的高度h(参照图6)为吸收性芯41中的大厚度部42与第一区域41F或第二区域41R的高度差h2(参照图3)以上,更优选比高度差h2(参照图3)大。处于这种关系时,在位于吸收性芯41的大厚度部42的轮廓周边的边界部BL部分,以可挠轴KL为起点进行弯曲,肌肤侧片2上的肌肤侧突出部24容易倾斜地配置,倾斜的肌肤侧突出部24和未倾斜的肌肤侧突出部24接近,由此,能够防止在肌肤侧片2的表面流通的液体流动,且容易将体液导入吸收体4侧,由此,能够表现充分的吸收性能。肌肤侧片2的肌肤侧突出部24的顶部的高度h优选为1mm以上7mm以下,更优选为1mm以上6.5mm以下。吸收性芯41的大厚度部42与第一区域41F或第二区域41R的高度差h2优选为1mm以上7mm以下,更优选为1mm以上6mm以下。肌肤侧片2的肌肤侧突出部24的高度h通过在对肌肤侧片2施加0.05kPa的负载的状态下使用厚度测定器进行测定。厚度测定器中使用欧姆龙(OMRON)公司制的激光位移计。高度h的测定中,对厚度测定10点,算出它们平均值作为高度h。高度差h2能够通过上述的吸收性芯41的各部分的厚度的测定方法求得。另外,卫生巾1中,如图2所示,吸收性芯41的大厚度部42具有前方侧凸部422和后方侧凸部423。因此,从穿着使用卫生巾1中,在吸收性芯41的边界部BL,吸收性芯41与肌肤侧片2之间更难以产生间隙,能够防止在肌肤侧片2的表面流通的液体流动,能够表现充分的吸收性能,并且既进一步提高穿着感,又进一步防止在肌肤侧片2的表面流通的液体流动的观点来看,优选俯视卫生巾1时,在与前方侧凸部422的顶部422t或后方侧凸部423的顶部423t对应的位置配置有凹凸结构的肌肤侧片2的肌肤侧突出部24,特别优选在与前方侧凸部422的顶部422t和后方侧凸部423的顶部423t对应的位置配置有凹凸结构的肌肤侧片2的肌肤侧突出部24。另外,如图2所示,卫生巾1在吸收性芯41的中间区域41M具有:与构成大厚度部42的前方侧凸部422相邻的配置于第一区域41F侧的前方大厚度相邻部44a、和与构成大厚度部42的后方侧凸部423相邻的配置于第二区域41R侧的后方大厚度相邻部44c。而且,大厚度相邻部44的厚度为吸收性芯41中的第一区域41F的厚度和第二区域41R的厚度以下的大小,且比大厚度部42的厚度形成得小。因此,即使以稍微偏移的状态穿着卫生巾1,也难以在与穿着者的肌肤之间产生间隙,能够表现充分的吸收性能。卫生巾1中,大厚度相邻部44的克重形成得比吸收性芯41中的第一区域41F的克重和第二区域41R的克重小,且比大厚度边界槽部43的克重大,因此,上述效果中,能够更进一步实现降低对穿着者的不适感的效果。此外,特别是在长时间穿着卫生巾1的情况下等,由于身体的活动,卫生巾1反复变形,由此,大厚度相邻部44破损而可能损害吸收性能的情况下,大厚度相邻部44的厚度也可以比吸收性芯41中的第一区域41F和第二区域41R的厚度大。另外,在由于身体的活动而反复变形,由此,大厚度相邻部44破损而损害吸收性能的情况下,大厚度相邻部44的克重也可以比吸收性芯41中的第一区域41F和第二区域41R的克重大。以上,将本发明基于其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不受本实施方式的卫生巾1任何限制,能够适当变更。例如,卫生巾1的肌肤侧片2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层21和第二层22的片接合部23以规定的图案分散配置,俯视肌肤侧片2,肌肤侧突出部24配置成散点状,但肌肤侧突出部24不限定于配置成散点状的方式。例如,可以将第一层21和第二层22的片接合部23在纵向X连续地延伸,并将在纵向X连续地延伸的该片接合部23在横向Y上间隔性地配置,由此,将第一层21和第二层22的层叠体局部接合后,通过热风处理使第二层22的热收缩性纤维收缩。这样得到的凹凸结构的片成为在一个方向的纵向X以带状连续地延伸的肌肤侧突出部24在横向Y上间隔性地配置的凹凸结构的片。如果使用具有在纵向X连续地延伸的多个肌肤侧突出部24的肌肤侧片2,则在与吸收性芯41的大厚度部42的轮廓边缘的位置的边界部BL对应的位置,就具有多个在纵向X延伸的片接合部23上延伸的可挠轴KL,穿着使用卫生巾1中,在吸收性芯41的边界部BL,在纵向X以带状连续地延伸的肌肤侧突出部24彼此相互接触,因此,能够防止在肌肤侧片2的表面流通的液体流动,能够表现充分的吸收性能,并且能够防止体液的侧漏。另外,图6所示的卫生巾1的凹凸结构的肌肤侧片2为如下的凹凸结构的无纺布,其具有将包含实质上不发生热收缩的纤维或在该热收缩性纤维的收缩开始温度实质上不发生热收缩的纤维的第一层21和包含热收缩性纤维的第二层22层叠并局部接合之后,通过热风处理,使第二层22的热收缩性纤维收缩而得到的多个肌肤侧突出部24和片接合部23(凹部),但也可以使用通过其它方法形成的凹凸结构的无纺布。例如,凹凸结构的片也可以是具有热伸长性纤维的图9(a)和(b)所示的无纺布。具有热伸长性纤维的凹凸结构的无纺布能够通过如下操作制造:将包含通过加热而纤维长度伸长的热伸长性纤维的网状物进行压花加工,形成压接部,接着进行利用热风的热风加工,使热伸长性纤维伸长,并且将热伸长性纤维彼此的交点通过热熔接进行接合。这种具有热伸长性纤维的凹凸结构的无纺布的上述压接部23a成为凹部,相邻的该压接部23a、23a彼此之间成为肌肤侧突出部24a。具有热伸长性纤维的凹凸结构的无纺布如图9(a)和(b)所示,可挠轴KL通过将相邻的上述压接部彼此连接而形成。即使使用这种具有热伸长性纤维的凹凸结构的肌肤侧片2,也可得到与上述的效果同样的效果。作为热伸长性纤维,能够使用日本专利第4131852号公报、日本特开2005-350836号公报、日本特开2007-303035号公报、日本特开2007-204899号公报、日本特开2007-204901号公报和日本特开2007-204902号公报等所记载的纤维。另外,作为卫生巾1的凹凸结构的肌肤侧片2所使用的通过上述其它方法形成的凹凸结构的无纺布,也可以不是图6所示那样的肌肤侧突出部24的内部由构成纤维填满的实心的无纺布,例如也可以是图10所示的凹凸结构的无纺布。图10所示的凹凸结构的肌肤侧片2是具有向穿着者的肌肤侧突出并具有内部空间的多个肌肤侧突出部24b、和向非肌肤侧片3侧突出并具有内部空间的多个非肌肤侧突出部25的凹凸结构的片。图10所示的凹凸结构的肌肤侧片2成为用于形成为具有肌肤侧突出部24b和非肌肤侧突出部25的片的形式的没有热熔接部的结构。图10所示的凹凸结构的肌肤侧片2的可挠轴KL通过将相邻的非肌肤侧突出部25、25彼此连接而形成。这种图10所示的凹凸结构的肌肤侧片2能够使用单层结构或多个层层叠而成的多层结构的热风无纺布作为原料无纺布,并通过例如日本特开2013-133574号公报、日本特开2012-149370号公报、日本特开2012-149371号公报等所记载的方法进行制造。另外,卫生巾1的凹凸结构的肌肤侧片2的导致肌肤侧片2能够弯曲的可挠轴KL通过热压花或超声波压花将相邻的片接合部23、23彼此连接而形成,但除了压花以外,也可以在肌肤侧片2形成狭缝、窄幅的缺失部或窄幅的切口等,并将它们作为可挠轴KL。另外,也可以在成为肌肤侧片2之前的原料纤维网,连续线或虚线状地形成减少了构成材料的部分之后,成形为无纺布,并将该部分作为可挠轴KL。也可以将这些方法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卫生巾1的吸收性芯41的前方侧凸部422中,如图2所示,两侧边422s、422s分别不弯曲,而从吸收性芯41的沿着纵向X的侧缘41s向顶部422t去笔直地直线状延伸,前方侧凸部422的宽度d随着从吸收性芯41的沿着纵向X的侧缘41s向顶部422t去连续地逐渐减小,但只要前方侧凸部422的宽度d单纯逐渐减小,则也可以阶段性地逐渐减小。前方侧凸部422笔直地直线状延伸,前方侧凸部422的宽度d随着从吸收性芯41的沿着纵向X的两侧缘41s、41s向顶部422t去连续地逐渐减小,由此,不仅向身体的贴合性提高,而且从上述纤维堆积装置中的上述堆积用凹部55脱模时的脱模性提高,从该点来看优选。后方侧凸部423也一样。另外,卫生巾1的第一区域41F和第二区域41R的厚度相同,但只要比大厚度部42的厚度小,则第一区域41F和第二区域41R也可以是相互不同的厚度。另外,卫生巾1的第一区域41F和第二区域41R的克重相同,但只要比大厚度部42的克重小,则第一区域41F和第二区域41R也可以是相互不同的克重。另外,卫生巾1的第一区域41F和第二区域41R具有槽部45和小吸收部46,但也可以不具有,还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的槽部45和小吸收部46。另外,卫生巾1中,在排泄相对区域B内具有大厚度部42,但也可以从排泄相对区域B延伸至前方区域A侧或后方区域C侧的一部分。例如,前方侧凸部422从排泄相对区域B的大厚度中央部421延伸至前方区域A内,后方侧凸部423也可以从排泄相对区域B的大厚度中央部421延伸至后方区域C内。在这样大厚度部42从排泄相对区域B延伸至前方区域A侧或后方区域C侧的情况下,与前方区域A或后方区域C中的大厚度部42的外周区域的部分相比,大厚度部42的厚度变厚。另外,卫生巾1的吸收性芯41的整体一体成形,但也可以不一体成形。例如,吸收性芯41中,也可以由芯材料以相同的高度从第一区域41F形成至第二区域41R,接着,配置利用其它芯材料形成的部分,而形成大厚度部42。另外,如图1所示,卫生巾1在肌肤侧片2的肌肤相对面的沿着纵向X的两侧部配置有侧部片5,但也可以在侧部片5的自由端部配置在纵向X伸长状态的弹性部件,而形成防漏翻边。另外,图1所示的卫生巾1中,肌肤侧片2和吸收性芯41被压制一体化而形成的线状压制槽7如图1所示,为具有由前方区域A的第一横压制槽71、一个纵压制槽73、后方区域C的第一横压制槽71和另一纵压制槽73形成的环状的整周槽的方式,但也可以是其它形状的方式。另外,卫生巾1的吸收性芯41以将槽部45从肌肤相对面侧向非肌肤相对面侧凹下的方式形成,但也可以以将槽部45从非肌肤相对面侧向肌肤相对面侧凹下的方式形成。由此,液体扩散性和液体保持性提高。另外,卫生巾1中,卫生巾1的前方区域A的大小和吸收性芯41的第一区域41F的大小基本一致,但也可以不一致。另外,卫生巾1的后方区域C的大小和吸收性芯41的第二区域41R的大小基本一致,但也可以不一致。另外,卫生巾1为具有大厚度部42向穿着者的肌肤侧突出的中高部的方式,但也可以代替该方式,如图11和图12所示,是大厚度部42向非肌肤侧片3突出的方式,即向穿着者的非肌肤侧突出的方式。就该方式而言,卫生巾1中,吸收性芯41的肌肤相对面和非肌肤相对面以成为相反的配置的方式反转,槽部45和/或大厚度边界槽部43等也在非肌肤相对面侧具有开口。在穿着前,大厚度部42向非肌肤侧突出,但由于穿着对吸收性芯41施加负载,由此,大厚度部42的周围的厚度较薄的部分向非肌肤相对面侧弯折,作为结果,大厚度部42变形成与向肌肤侧突出的中高部类似的形状。因此,上述的卫生巾1中所述的各个作用效果在该方式中也同样可以得到。此外,该方式中,也可以将槽部45和/或大厚度边界槽部43配置于肌肤相对面侧。另外,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除了生理用卫生巾以外,也可以是卫生护垫(白带片)、失禁护垫等。实施例以下,使用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受上述的实施例作任何限制。〔实施例1〕制作具有与图1所示的卫生巾1相同的基本结构的生理用卫生巾。作为吸收性芯,使用由包括图5所示的纤维堆积鼓54的纤维堆积装置制造的图2所示的方式的吸收性芯。吸收性芯41作为纸浆纤维和吸水性聚合物的混合纤维堆积体而形成。吸收性芯41在中间区域41M具有作为中高部的大厚度部42,大厚度部42具有遍及吸收性芯41的整个宽度的大厚度中央部421,且在大厚度中央部421的前后端部分别具有前方侧凸部422和后方侧凸部423。大厚度部42的厚度为3.5mm,第一区域41F的厚度和第二区域41R的厚度为2.3mm。大厚度部42的克重为350g/m2,第一区域41F的克重和第二区域41R的克重为250g/m2。厚度和克重通过上述的方法进行测定。另外,大厚度部42的纵向X的总长L2为吸收性芯41的纵向X的总长L1的63%。作为肌肤侧片,使用了通过日本特开2003-250836号公报所记载的方法制造的图6和图7所示的、形成肌肤相对面的第一层21和配置于吸收体4侧的第二层22层叠并被局部接合得到的凹凸结构的无纺布。第一层21由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芯、以聚乙烯为鞘的芯鞘型复合纤维100%构成,第二层22由潜在螺旋状卷曲性纤维(以大和纺绩织株式会社制的NBF-L(V)纤维、聚乙烯为芯,以聚丙烯为鞘,通过加热而表现螺旋状的卷曲的芯鞘型的复合纤维)100%构成。各层的重量比(上层/下层)为50/50。上下层之间在分散配置的多个片接合部23接合,第二层22的潜在卷曲性纤维通过加热而表现出收缩,其克重的合计为74g/m2。作为非肌肤侧片,使用了克重25g/m2的非透湿聚乙烯制膜片。接着,将图2所示的方式的吸收性芯利用薄页纸包覆,形成吸收体,夹入肌肤侧片与非肌肤侧片之间,制成实施例1的卫生巾。吸收体与肌肤侧片之间、以及吸收体与非肌肤侧片之间经由粘接剂接合。〔实施例2〕作为肌肤侧片,使用了对花王株式会社2016年制的“ロリエ肌キレイガードふつう的日用羽なし(译文:LaurierHada-KireiGuard普通日用无护翼型)”使用烘干机使粘接着的热熔粘接剂无效,将其分解后从其中取出的图9所示那样的凹凸结构的无纺布。该凹凸结构的无纺布的克重为30g/m2。除了将该凹凸结构的无纺布用作肌肤侧片来制作生理用卫生巾以外,与实施例1的卫生巾一样,制作实施例2的卫生巾。〔实施例3〕作为肌肤侧片,使用了通过日本特开2013-133574号公报的方法制造的、图10所示的凹凸结构的无纺布。该凹凸结构的无纺布为由上层(2.4dtex的纤维,克重10g/m2)和下层(2.9dtex的纤维,克重15g/m2)构成的双层结构的无纺布(合计克重25g/m2)。任意纤维均为芯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构成且鞘由聚乙烯构成的芯鞘构造的纤维。除了将该凹凸结构的无纺布用作肌肤侧片来制作生理用卫生巾以外,与实施例1的卫生巾一样,制作实施例3的卫生巾。〔实施例4〕作为肌肤侧片,使用了对花王株式会社2016年制的“ロリエ吸水ケアさらピュア少量用(译文:LaurierincontinencepadSara-Pure少量用)”使用烘干机使粘接着的热熔粘接剂无效、将其分解而从其中取出的凹凸结构的肌肤侧片。该凹凸结构的肌肤侧片的克重为28g/m2。除了使用该凹凸结构的肌肤侧片来制作生理用卫生巾以外,与实施例1的卫生巾一样,制作实施例4的卫生巾。〔比较例〕作为肌肤侧片,除了使用平坦的结构的克重25g/m2的热风无纺布,来制作生理用卫生巾以外,与实施例1的卫生巾一样,制作比较例1的卫生巾。〔评价〕通过以下的方法,对于实施例1~4的卫生巾和比较例1的卫生巾,通过以下所示的方法测定扩散面积和吸收量,并将它们的结果表示在表1中。〔扩散面积〕在实施例1~4的卫生巾和比较例1的卫生巾上配置丙烯酸制的液体注入板,在烧杯中量取脱纤维马血(NIPPONBIO-TESTLABORATORIESINC.)9g,用1秒注入。丙烯酸制的液体注入板的长度为150mm、宽度为60mm、重量为62g。在液体注入板的中央部突起有用于注入液体的椭圆形状的筒。突起部的高度为30mm,液体注入侧的椭圆开口直径和底侧的椭圆开口直径均为长度方向的最大直径50mm、宽度方向的最大直径20mm。此外,液体注入板以如下方式配置:使液体注入板的长度方向与卫生巾的横向一致,使液体注入板的突起部的位置与卫生巾的中央的位置一致。注入9g的脱纤维马血之后,立即在液体注入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上配置相当于座椅压力的砝码(负载20g/cm2),在经过1分钟后去除液体注入板和砝码。然后,从卫生巾的肌肤相对面侧测量肌肤侧片上的附着有脱纤维马血的面积。测量使用作为图像解析装置的NEXUS制NEWQUBE(ver.4.20)输入(通过CCD照相机或扫描仪)图像来实施。〔吸收量〕使用与上述的扩散面积的测定同样的丙烯酸制的液体注入板,在实施例1~4的卫生巾和比较例1的卫生巾上配置丙烯酸制的液体注入板,在液体注入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上配置相当于座椅压力的砝码(负载20g/cm2)。预先在烧杯中量取脱纤维马血(NIPPONBIO-TESTLABORATORIESINC.)9g,作为初始注入,将其以1秒注入后,进一步将上述脱纤维马血每次1g逐渐增加注入量,将液体渗出到超过卫生巾的宽度方向端部的状态设为漏出状态。在初始注入时产生漏出的情况下,通过将初始注入量每次减少1g的条件进行评价,成为漏出状态时,结束评价。测定产生漏出状态时的注入完成量作为吸收量。[表1]单位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比较例扩散面积cm213.617.116.118.630.1吸收量g121010127从表1所示的结果可知,与比较例的卫生巾相比,实施例1~4的卫生巾的结果是吸收9g液体时的扩散面积较小。另外,与比较例的卫生巾相比,实施例1~4的卫生巾直到成为漏出状态的吸收量较多,结果是不易泄漏。实施例1~4的卫生巾具有大厚度中央部421的前后端部的前方侧凸部422或后方侧凸部423,且在与大厚度部42的轮廓周边的位置的边界部BL对应的位置具有成为肌肤侧片弯曲的起点的可挠轴,由此,即使施加相当于座椅压力的负载,肌肤侧片也容易沿着吸收性芯的边界部,而肌肤侧片难以从吸收性芯鼓起,因此,可以认为液体不易在表面扩散,且不易泄漏。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根据本发明,即使以稍微偏移的状态穿着吸收性物品,由于向身体形状的贴合性优异,也难以在与穿着者的肌肤之间产生间隙,进而难以在肌肤侧片与吸收性芯之间产生间隙,由此,能够防止由在肌肤侧片的表面流通的液体流动而产生的侧漏,能够表现充分的吸收性能。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