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力矩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02792发布日期:2019-01-05 08:51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零力矩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零力矩调节器(也称为咬合弯曲测定器、咬合接触位置测定器),更具体地,涉及适用于咬合不良症治疗、无牙颌症、多个牙齿缺损症等牙科治疗中使用的零力矩调节器。



背景技术:

在针对无牙颌症、多个牙齿缺损症等的义齿基托治疗、植入治疗中,使义齿、桥体获得理想的咬合是极其重要的。过去,在提供咬合时,对应于以口腔、口腔周围为主的,硬组织的解剖学形式,与几个假想基准线、平面,捕获下颌骨的普通的咀嚼运动。另外,在实际的治疗中,根据这样普通的咀嚼运动,医生、技工重新构建各患者的咬合。

上述医生、技工对各患者的咬合的重新构建主要依赖医生、技工的经验和感觉而进行。但是因为没有与实际咬合时的剧烈的用力咬的力的方向和大小相对应的基准,所以很难定量地构建患者固有的理想的咬合,比如在制作无牙颌症患者用的义齿基托的情况下,具有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和工夫以及在患者对于所制作的义齿基托的满足度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发明的发明人着眼于通过实际的咬合产生的力的合力,开发了简单且在短时间内能够效率高地制作特别是用于各种患者的全口义齿的基托的方法及其所使用的咬合器、面弓,并申请了在先专利(参照以下的专利文件1~3)。

使用本发明人开发的上述咬合器、面弓、与以往的方法相比,能够简单且在短时间内构筑接近理想的咬合,在实际的治疗现场也博得好评。但是现在广泛使用的面弓,还不能达到充分满足,在构筑理想的咬合方面实用上需要繁杂的工夫,另外也需要熟练。

于是本发明的发明人尝试了进一步的改良,开发了用以更加高效地制作可以获得理想的咬合的义齿基托的牙科用面弓,申请了专利,并已经获得了专利权(参照以下专利文件4)。使用该牙科用面弓,与以往的面弓相比,能够简单且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制作可以获得接近理想的咬合的义齿基托。

通过专利文件4所述的牙科用面弓,虽然与以往的方法相比,能够简单且在短时间内重现接近理想的咬合,但是所述牙科用面弓,在旋转移动所述旋转移动框的同时将作为安装在旋转移动框上的咬合基准片的护齿,精度良好地配位到患者固有的咬合曲面上是不容易的,依然存在需要技术人员的熟练和费工夫的问题。

专利文献

专利文件1特开2003-024348号公报

专利文件2特开2003-190186号公报

专利文件3特开2003-245291号公报

专利文件4特许487627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极其简单且高精度重现患者固有的咬合弯曲、使用性能更加优异的零力矩调节器。

本发明的发明人着眼于正常人类的颌骨、义齿以及附着于其上的闭口肌群所产生的合力仅在头盖骨内的普通的固定位置上活动,经过长年的研究和重复多个临床病例,发现用力咬的力在上下颌上不产生力矩时的合力,从左右下颌角间的中央点朝向额窦中央点。

咬合时发挥作用的肌肉如图6、7所示,是咬肌(m.masseter)mm和侧头肌(m.temporlis)mt。通过它们所产生的力,是具有指定方向和大小的矢量。已知这些合力虽然根据每个患者不同而有若干差异,但是从标准来说,如图6~8所示那样,朝向着额窦前缘部(鼻根的正上部)附近的点(称为“n点”)。

在将头部侧面以二维方式表示的图6、图8中,分别为pa表示门齿的咬合点,pb表示臼齿的咬合点,pc表示关节头的点。在该图中,作用于臼齿的咬合点pb的咬合力与作用于关节头的点pc的咬合力是具有图中l所示的方向的矢量,这些力与其合力f的关系如下式所示。图中o表示所述n点。咬合曲线位于以该点o为中心的球面上。

n1sinθ1=n2sinθ2

n1cosθ1+n2cosθ2=f

2n1cosφ1·sinθ1=2n2cosφ2·sinθ2

2n1cosφ1·cosθ1+2n2cosφ2·cosφ2=f

另外,还知道并不是所有患者咬合时的合力都一定朝向点o(n点),由于年龄增长而导致的骨骼老化·吸收等因素,咬合时的合力的朝向点在连接所述n点与下颌角的点p的线l(也称为“咬合线”、“合力线”或者“矢量轴”)上朝向点p侧慢慢靠近。咬合时的合力的朝向点即使随时年龄增长等而变化,各患者的咬合曲线通过目视观察残留的牙、牙床等,是可以把握的。

于是如果绘制以上述咬合线l上的点(根据患者不同,其位置也稍有不同)为中心的圆弧(实际上是球面),则理想的咬合的各咬合点应该在该圆弧上(曲面上)排列。本发明是基于这样的见解而完成的,能够极其简单地诊断、重现理想的咬合状态。

即,本发明涉及的零力矩调节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零力矩调节器具有包括沿着患者头部的两侧部配置的左右一对的侧部支架以及连结该左右一对的侧部支架的横支架的基本框;安装于所述侧部支架的面弓安装部;可以安装和脱卸于该面弓安装部的面弓;安装在该面弓的、插入患者口腔内的护齿;可以安装和脱卸于所述面弓安装部的、以指定的安装角度将所述面弓固定在所述面弓安装部的固定机构;安装在所述侧部支架的耳件安装部;安装在该耳件安装部上的耳件;设置在所述横支架中央部的、靠近患者的眉间附近的支承所述基本框的垫部;设置在所述横支架中央部的、指示设定在患者的鼻根附近的咬合集中部的基准点指示部;所述护齿通过所述咬合力集中部,形成为沿着以与所述侧部支架平行的咬合线上的点为中心的咬合球面的弯曲面状;所述指定的安装角度是为了使所述护齿位于口腔内的咬合弯曲面上而设计的角度。

根据上述零力矩调节器(1),通过可以安装和脱卸于所述面弓安装部的所述固定机构,能够简单地以指定的安装角度,即以为使所述护齿位于口腔内的咬合弯曲面上而设计的角度,将所述面弓固定在所述面弓安装部。

因此能够简单且精度良好地使所述护齿位于口腔内的咬合弯曲面上,能够高效地进行患者的咬合弯曲的测量,能够简单且在短时间内重现患者固有的理想的咬合状态,能够提高咬合诊断等齿科治疗的效率。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零力矩调节器(2),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零力矩调节器(1)中,所述面弓安装部具备固定在所述侧部支架上的固定部以及形成有多个用以调整所述面弓的安装位置的孔的孔形成部;所述固定机构具备可以安装在所述孔形成部的安装部和以所述指定的安装角度保持所述面弓的保持部;在所述安装部的安装面上形成有多个可以安装于所述孔形成部的多个孔的凸起部的同时配置有设置在所述面弓的端部的凸起部。

根据上述零力矩调节器(2),通过将设置在所述固定机构的所述安装部的多个凸起部以及设置在所述面弓端部的凸起部,安装到设置于所述面弓安装部的所述孔形成部的孔上,能够简单地以所述指定的安装角度、且在患者固有的曲率半径(咬合垂直距离)位置上,将所述面弓安装在所述面弓安装部,能够以只按一次的安装方式极其简单且精度高地重现患者固有的咬合弯曲和咬合垂直距离。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零力矩调节器(3),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零力矩调节器(1)或者(2)中,所述面弓形成为近似コ字的形状,在所述面弓的一个端部固定有所述固定机构,在所述面弓的另一个端部,设置有相对于所述面弓可以旋转移动的、指示所述面弓的安装高度的高度指示具。

根据上述零力矩调节器(3),通过固定在所述面弓一个端部的所述固定机构,能够以所述指定的安装角度,将所述面弓固定在所述面弓安装部。另外,通过设置在所述面弓的另一个端部的所述高度指示具,能够精度良好地调整所述面弓的安装高度,能够将所述面弓以所述指定的安装角度、且在患者固有的曲率半径的位置(咬合垂直距离)上,简单地安装在所述面弓安装部,能够以只按一次的安装方式极其简单且精度高地重现患者固有的咬合弯曲和咬合垂直距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零力矩调节器的主视图。

图2是显示实施方式涉及的零力矩调节器的平面图。

图3是图1中沿iii-iii线的截面图。

图4是实施方式涉及的零力矩调节器的面弓以及固定机构的透视图。

图5是显示实施方式涉及的零力矩调节器的护齿插入患者口腔状态时的上颌的牙列的图,(a)是仰视图、(b)是主视图。

图6是以二维方式表示咬合力的合力的头盖骨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咬合肌的头盖骨的主视图。

图8是以二维方式表示咬合力的合力的头盖骨的侧视图。

图9是显示适于实施方式涉及的零力矩调节器以及义齿基托的制作中所使用的咬合器的一个实例的透视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咬合器的侧视图。

图11是显示在咬合器上安装了蜡堤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12是显示牙列组件的图,(a)是平面图,(b)是透视图。

图13是义齿基托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涉及的零力矩调节器的实施方式。另外本发明不受以下的实施方式所限定,以下实施方式中公开的各构成部件的形状、构造等只不过是显示了一个理想的实例,其他的形状、构造等,只要具有同样的作用,就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零力矩调节器的主视图,图2是平面图,图3是图1中沿iii-iii线的截面图,图4是实施方式涉及的零力矩调节器的面弓以及固定机构的透视图。

实施方式涉及的零力矩调节器10,安装在患者脸部,检查咬合力的方向,即是作为用来进行咬合力解析的矢量分析仪(零力矩决定器)使用的调节器。

零力矩调节器10具备包括沿患者的头部2的两侧部配置的左右一对的侧部支架11a、11b和连结左右一对侧部支架11a、11b上部的横支架11c的基本框架11、以及分别安装在侧部支架11a、11b上的左右一对的面弓安装部12a、12b。

另外,零力矩调节器10具备可安装和脱卸于面弓安装部12a、12b的面弓13、安装在面弓13上的插入患者口腔内的护齿14、可以安装和脱卸于一方的面弓安装部12a上的、用来以指定的安装角度以及任意的咬合高度将面弓13固定在面弓安装部12a、12b的固定机构15。

进而,零力矩调节器10具备在侧部支架11a、11b的下部,朝向前后方向安装的耳件安装部16和在耳件安装部16的后方侧端部朝向左右方向安装的耳件17、以及设置在横支架11c中央部的、靠近患者的眉间附近、用来支承基本框11的垫部18和设置在横支架11c中央部的、指示设定在患者鼻根附近的咬合力集中部n的基准点指示具19。图1中的符号3显示患者的上颌牙列。

基本框11以金属、塑料等具有一定程度的刚性和强度的材料,形成为朝下的近似コ字的形状。侧部支架11a、11b作为以側面视表示的咬合时的合力方向的側面矢量轴使用。

面弓安装部12a、12b具备固定在侧部支架11a、11b背面的固定部12a和孔形成部12c,在该孔形成部12c的内侧面以一定的间隔形成有用来调整面弓13的安装高度位置的孔12b。孔形成部12c配置在侧部支架11a、11b的内侧面,在孔形成部12c的正面,在各孔12b的形成位置上标记有显示高度水平的数值。

面弓13具备左右的侧部支架13a、13b和横支架13c,以金属、塑料等具有一定程度的刚性和强度的细的框材形成为近似コ字的形状。在面弓13的横支架13c的中央,安装有护齿14,在面弓13的侧部支架13a、13b的端部,以水平方向向外的方式设置有凸起部13d,所述凸起部13d可以安装到孔形成部12c的孔12b中。

面弓13的一方的侧部支架13a的端部固定有固定机构15,在另一方的侧部支架13b的端部设置有相对于面弓13可以旋转移动的、指示面弓13的安装高度(患者的咬合高度,即患者固有的曲率半径)的高度指示具20。高度指示具20的前端部设置有指示针20a。

在旋转移动所述高度指示具20时,使得指示针20a的移动轨迹在患者的太阳穴部的指定范围内,具体地,使其位于耳孔与关节头之间来将面弓13安装于面弓安装部12a、12b。这样可以测定合适的咬合(牙列)曲线。另外还可以把固定机构15和高度指示具20设置在面弓13的两侧的侧部支架13a、13b上。这种情况下,高度指示具20以可以旋转移动的状态安装在固定机构15的内侧面。

另外,最好准备多组侧部支架13a、13b以及高度指示具20的长度不同的面弓13,可以与患者的面部骨骼、老化程度等相对应地进行适当选择。

固定机构(固定用部件)15固定在面弓13的一方的侧部支架13a的端部,具备可以安装(嵌合)在孔形成部12c的平面看为近似コ字形状的安装部15a,以及以所述指定的安装角度保持面弓13的保持部(槽部)15b。在安装部15a的安装面(与孔形成部12c的安装面)上,如图4所示,形成有多个凸起部15c的同时配置有凸起部13d,所述多个凸起部15c可以安装在(嵌合)在孔形成部12c的多个孔12b,所述凸起部13d设置在面弓13的侧部支架13a的端部。另外固定机构15不限定为图4所示的形状,只要是能够安装在面弓安装部12a、12b,且能够以所述指定的安装角度保持面弓13的端部的形状就可以。

护齿14包括用来安装在横支架11c上的安装部14a、近似舌头形状的护齿部14b、将护齿部14b支承在安装部14a的支承部14c而构成。

护齿14通过咬合力集中部n,形成为沿着以与侧部支架11a、11b平行的咬合线l(参照图6、8)上的点为中心的咬合弯曲面c上的弯曲面形状。所述指定的安装角度是为了使护齿14位于口腔内的咬合弯曲面c(以咬合时的合力的朝向点为中心的球面)上而设计的角度。

更具体地,如图3所示,在使护齿14位于口腔内的咬合弯曲面c上时,为了从侧面看,护齿14的后端部与面弓13的凸起部13d和作为所述侧面矢量轴起作用的侧部支架11a所成的角度θ1成为指定角度,优选为17°左右(与图8所示的θ1相对应),而设计所述指定的安装角度θ3。另外,θ1与側面看的患者的臼齿的咬合点pb和咬合力集中部o(n点)、与侧部支架11a重合的侧面矢量轴所成的角度大致相同。该耳件14可以选择与患者的体格·骨骼等相适应的大小的耳件,进行安装。

图1显示了面弓13以所述指定的安装角度保持在固定机构15,固定机构15安装在面弓安装部12a,安装在面弓13的护齿14沿着患者口腔内的上颌牙列而配设的状态。

在基本框11的横支架11c的中央部设置有为了准确地把基本框11安装在患者头部而使用的基准点指示具19。基准点指示具19是用来指示患者咬合时的合力轴与患者前头骨表面的相交点(咬合力集中部n)的用具,设置在从横支架11c的中央部内侧面起与侧部支架11a、11b平行的方向(与横支架11c垂直相交的方向)。

由于已经判明,如图6~8所示,咬合力集中部n从左右下颌角中间点p起,位于人的脸部的鼻根上部附近,所以实际上使其能够指示患者的左右眉毛的中间点来安装基本框11于患者即可。

另外,在基本框11的横支架11c的中央部正面一侧设置有垫安装部21。在垫安装部21上,安装有靠近患者眉间附近,支承基本框11的垫部18,所述垫部18以上下位置可以调整、且相对于垂直轴可以向前后方向调整角度的方式安装。

垫部18包括插入垫安装部21的插入轴18a、安装在插入轴18a下端的垫安装板18b、安装在垫安装板18b上的左右一对的垫支承具18c和安装在左右一对的垫支承具18c上的左右一对的垫18d而构成。

垫18d可以是如由具有弹性的硅树脂等半球面体部件构成,为安装在患者面部时,不会有给患者带来痛苦,不会有伤害皮肤等的担心的构成。

另外基本框11的侧部支架11a、11b的下部分别安装有相对于侧部支架11a、11b,向直角方向(前后方向)突出的耳件安装部16。该耳件安装部16的突出长度(位置)是可以调节的,在其后端部耳件17以相对于耳件安装部16成直角方向(左右方向)而安装。耳件17具有弹性的平滑的前端部,通过将该前端部插入患者耳孔,能够使基本框11支承在患者头部2。

零力矩调节器10通过垫部18和耳件17,安装(支承)在患者的头部2,在该安装状态下,成为基本框11的侧部支架11a、11b与从侧部看显示咬合力的矢量轴l的投影线重合的状态。即,使由侧部支架11a、11b确定的面与所述合力的方向重合而安装在患者头部。

另外,将安装在面弓13上的护齿14插入患者的口腔内(上颌部分),通过固定机构15,以所述指定的安装角度,且在适合患者的高度的位置上将面弓13安装于面弓安装部12a、12b。由此可以通过成为基准片的护齿部14b诊断患者的牙列的状态。

另外,面弓13与护齿14的选择方法,比如可以测量患者从正中的唇中缝到额窦点为止的患者固有的最大曲率半径,选择比最大曲率半径小20mm左右数值(曲率半径)的面弓13和护齿14。

另外,患者含着的蜡堤(未图示)可以固定保持在面弓13上。此时,相对于面弓13的基本框11的角度被固定机构15固定,所以能够简单地重现最合适的咬合状态。

图5是显示了插有护齿14的患者口腔内上颌的牙列的图,(a)是仰视图,(b)是后视图。具体地将作为基准片的护齿14b插入口腔内,通过固定机构15以所述指定的安装角度,且适合患者的高度,将面弓13安装在面弓安装部12a、12b上,护齿部14b是沿着上颌的牙列3而配置的状态,显示了诊断患者的牙列曲线时的状态。

如图5所示,护齿部14b的前方侧端部被支承部14c支承,前方侧端部形成为带圆形的凸状曲面,左右两侧形成为一些深侧(图5(a)的下侧)有些变宽那样的近似为吊钟的形状。

另外,如图5(b)所示,护齿14的沿着左右方向线的截面以及沿前后方向(长边方向)的截面形成为弯曲形状。该弯曲面是沿着理想的咬合球面的曲面,弯曲面的弯曲半径为,不良咬合患者从10岁到成人,为65mm到75mm左右,高龄者、全口义齿患者的情形时,因为颌骨的吸收变大,所以不分哪类人大概为65mm。根据患者的年龄、体格等进行适当的选择即可。护齿14在患者的牙列3的内侧仅空出一点点间隙t而配置,所以在患者的牙列有偏差时,形成如图5(b)t所示的那样大的间隙,在上下方向上也产生h的偏差。

另外,还可以取代护齿14,将安装了具有尖的前端部的蜡堤固定保持具(未图示)的面弓13,置于基本框11,固定患者含着的蜡堤(未图示)。

以下将适合本发明涉及的零力矩调节器10以及义齿基托的制作中使用的咬合器的一个实例示于图9~图11。该咬合器101具备设置于平面上的基体102,立设于基体102的后端部的支柱103,设置于前端部的下颌支承部件104。下颌支承部件104以可进行前后位置调节的方式安装在基体102上,通过轴106的操作,能够对其前后位置以及相对于咬合器101的前后方向的中心轴的倾斜进行调节。图中的105是用来支承以往的面弓150的面弓支承具,但在使用本发明的零力矩调节器10的情形下是不需要的。

支柱103由隔着一定间隔并列设置的左右一对支架形成,旋转移动部件(移动支柱)107通过轴110以可以旋转移动的方式支承在支柱103的间隔部上。轴110的捏手110a相当于颌关节,按照分别固定于旋转移动部件107左右的方式设置,以前后可以自由移动的方式嵌合于设在支柱103上的横向长孔108上。

在捏手110a的端部可以安装与零力矩调节器10的耳件17的耳相扣合的部分。螺栓111为确定该轴110的前后位置的前后位置调节机构,其设置于支柱103的左右,各螺栓通过设置在长孔108内的弹簧,以施加弹力的方式按压轴110。旋转移动部件107的顶部向前弯曲,在底部设置有脚部107b。通过轴115,限制该旋转移动部件107的脚部107b向后方移动,通过该轴,对旋转移动部件107的旋转进行约束,旋转移动部件107的上下方向的角度保持为指定的角度。

另外,通过设置于开设在支柱103的前后方向的长孔116内的弹簧对轴115按压,使其总是朝向后方。轴115设置在左右,由此可以调节旋转移动部件107的朝向。在旋转移动部件107的顶部前侧安装有上颌模型,所以通过其重量,作用有沿图9的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力,但是通过轴115,对其旋转进行约束,以指定角度,保持上下倾斜角度。另一方面,在旋转移动部件107上穿通有上下方向的杆125。该杆125为外筒126与中轴127的双重结构,中轴127可以进行上下位置调节,并且可以绕轴旋转的方式支承,在其顶部,臂130以通过轴131以可以上下自由旋转移动的方式安装。标号128表示固定外筒126和中轴127的螺钉。

臂130的长度可以调节,在其自由端部,设置有圆弧状的爪135(咬合曲线部件)。在爪135上分别带有指定长度的臂,安装在咬合器101的臂130上,设计为与该圆弧相适应的半径。

另外,优选准备多组长度不同的臂130(带爪135),可以与患者的体格、老化程度等相对应地进行合适的交货。

在旋转移动部件107的朝向前方的伸出部的前端部,设置有上颌支承部件140。另外,在上颌支承部件140底面与下颌支承部件104的顶面,安装有磁铁145,该磁铁用来以吸附方式固定埋入铁片的模型。

下面,利用该咬合器101和零力矩调节器10,具体说明对患者制作义齿基托的方法,概略如下所述。

首先,通过公知的方法制作基托。基托的制作方法,首先在指定的盘中放置印模材料,获取患者的上下牙床的形状的印模。从该印膜上浇注石膏,制作石膏模型。在该石膏模型上面做树脂基托,用蜡制作大致的上下的蜡缘(牙槽堤或者蜡堤)。

将该蜡堤(蜡堤)(未图示)放入患者的口腔内,实际上使其咬合,确定上下颌的中心位置。在咬着蜡堤的状态,通过蜡,将上下的蜡堤(蜡堤)相互接合,将它们形成一体。在该状态,调制与颊粘膜的紧密关系情况、美观等,将该蜡堤安装到零力矩调节器10。该安装是将蜡堤固定保持具(咬合叉bitefork)抵顶患者口腔内的蜡堤前面,将尖的前端部插入蜡堤而固定,通过固定机构15,为了咬合传输而与侧部支架11a、11b的角度保持一定。

接着,将零力矩调节器10从患者处取下,通过未图示的面弓基体(台座)保持。在该台座上设置有基本框11的侧部支架11a、11b的底端部嵌合的凹部(未图示),所以通过在该凹部上嵌合侧部支架11a、11b的底端部,能够以站立状态支承零力矩调节器10。通过将台座放置在桌面等水平面上,能够使表示侧面矢量轴的侧部支架11a、11b被支承为垂直状态。

零力矩调节器10相对于咬合器101的设置为,在上述被支承为垂直状态的零力矩调节器10的侧部支架11a、11b之间,配置咬合器101,使被零力矩调节器10支承的上颌用蜡堤接近咬合器101的上颌支承部件140。在这种情形下,由于表示咬合器101的矢量轴的杆125是垂直的,所以与垂直支持基本框11的侧部支架11a、11b的零力矩调节器10上所显示的基准点指示具19(矢量轴点)在垂直线上一致,非常适合。然后对蜡堤的顶侧浇注石膏,使其固化,作为石膏模型。

图11表示在咬合器101上安装石膏模型100的状态。该咬合器101设计为与本发明的零力矩调节器10相对应,咬合器101的形状与上述有若干不同,但基本结构与以上所述相同,对于同一部分附以同样的记号。

另一方面,患者下颌中切牙的切端和上颌中切牙下侧相接的点与n点的距离(患者的最大曲率半径),已经由零力矩调节器10确定,所以根据该距离,于设定在咬合器101上的上颌与下颌形成为一体的蜡堤(蜡堤)上,通过臂130的前端部的爪135绘制曲线。此时,支承臂130的杆125可绕其轴心旋转,并且该臂130按照可以轴131为中心旋转移动的方式支承,由此,以轴131为中心而旋转移动,这样可在蜡堤上绘制三维的圆弧。支承臂130的轴131的位置相当于n点,已绘制的圆弧表示患者的咬合曲线(咬合occlusa曲线)。臂130也可采用万向接头,以可按照三维自由旋转移动的方式安装于杆125。

另外,由于患者的头盖骨上具有个体差异,故需要适当调节咬合器101的臂130的长度、爪135的形状·尺寸(如果事先配备多个爪,则可适当交换,是方便的)、旋转移动部件107的前后位置和上下倾斜角度、下颌支承部件104的前后位置、上颌支承部件140的前后位置等,以获得理想的咬合。

沿所绘制的咬合曲线,正确地将上下的蜡堤上下分离。然后,在该蜡堤上沿着圆弧安装义齿。具体地,首先在下颌的蜡堤上,放置上颌侧的义齿列,将其临时固定。另一方面,上颌的蜡堤通过热水冲洗,将树脂基托露出。采用树脂,在咬合器101上,将牙列和树脂基托之间的缝隙临时固定。然后,从咬合器101上仅仅拆下上颌,在此状态,将树脂浇注于该间隙中,使牙列形成一体。

接着,固定下颌的牙列。该固定与上述上颌相对应设置牙列,进行固定即可。其步骤与上述上颌的情形大致相同。像这样,获得基托和义齿列形成一体的义齿基托。对该义齿基托进行必要的研磨等精制处理,形成产品。

但是如果使用本发明的零力矩调节器10,则不需要像以往那样,拍摄患者的太阳穴部的测头规格照片,但是视情形,也可以拍摄测头规格照片作为参考。另外,作为更简便的方法,不采用这样的测头规格照片,而在从患者的口腔内转印的上下齿槽堤(蜡堤)的中切牙部位上,临时固定上下左右4颗义齿,实际上让患者用力咬,在最适合患者的状态,调节义齿的高度、角度。

如果获得理想的咬合,则可求出适合于通过这些几颗义齿的接触点与两颌关节头前边的患者的咬合曲线。

即,根据从患者口腔内转印的颌模型,制作安装于患者的颌上的义齿基托的基托部分,将适合该患者的多个义齿固定于在上述基托部分上制作的上颌堤体门齿部的该患者口腔内的美观的位置,由此根据该多个义齿,确定固有的曲率半径。接着按照由该曲率半径绘制的堤体面上的圆弧的尺寸,将义齿列固定,形成一体,获得所需的义齿基托。上述圆弧的测定、曲率半径的确定可采用上述咬合器101的臂130与爪135。

接着,上述义齿基托的制作方法必须在蜡堤上沿咬合曲线安装多个义齿。故需要很长时间和要求熟练机能的复杂的作业。如果能够简化该作业,则义齿基托的制作就会变得非常简单,可大幅度地缩短制作时间。于是以下就对实现该简化的改进的制作方法进行说明。

该改进的方法预先制作沿各种咬合曲线(咬合曲线)排列并固定在基托的堤体上的义齿基托用部件(牙列组件)170。图12是示例作为该义齿基托用部件的牙列组件170,沿咬合曲线将义齿r固定在堤体s上。由于该牙列组件170的义齿排列所采用的咬合曲线随着患者的年龄、体格等因素而不同,具有各种,义齿本身的种类也多,故为了能够选择患者适合的类型,牙列组件的种类尽可能越多越好。但是如果种类过多,由于库存增加,并且管理上花费工夫等增加,不经济,故在能够应对患者的咬合的变化的范围内,优选尽可能地少。作为所配备的义齿基托用部件的牙列组件的种类优选为几十种,现实中30~50种的数量是合适的。

从上述预先配备的义齿基托用部件(牙列组件)中,考虑患者的偏好,选择适合的类型。另外,将已经选择的牙列组件安装于根据从所述患者的口腔采取的模型而制作的塑料基托180(图12所示)上。在这种情形下,将具有从上述多种牙列组件中选择的适合患者的咬合曲线的曲线的牙列组件设置于下述曲线和下述线上,将其固定于上述基托部分上,该曲线指通过上述患者的太阳穴部测头规格照片上的关节头中间部的一点至从此靠近外耳道2-3mm的一点的曲线,该线指在患者的口腔内确定的固有的齿弓面上三维交叉的线。具体的固定步骤如下所述。首先,沿咬合曲线,将带有上下分割的蜡堤的模型设置于上述咬合器101上,对应于其底侧的齿,设定顶侧的牙列组件170。

接着,去除上颌的蜡堤的蜡,仅仅残留顶侧的塑料基托180,在该塑料基托与设置于下颌侧的牙列组件180之间,浇注牙科用的高品质即时聚合树脂,使其聚合。由此,获得塑料基托180和义齿列形成一体的图13所示的那样的义齿基托190。

根据该改进的义齿基托调整方法,由于不需要在基于患者的口腔内形状而制作的塑料基托180上,每次镶义齿的作业,故可极有效地制作义齿基托。另外,由于配备的牙列是沿考虑了患者的咬合力的矢量的咬合曲线而镶义齿的,故可获得基本理想的咬合。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涉及的零力矩调节器(咬合曲面测定器)10,通过可以安装和脱卸于一方的面弓安装部12a上的固定机构15,能够在面弓安装部12a、12b上,以指定的角度,即,使护齿14位于口腔内的咬合弯曲面上而设计的角度,且在患者固有的咬合高度的位置上固定面弓13。所以能够简单且精度良好地使护齿14位于口腔内的咬合弯曲面上,能够高效地进行患者的咬合弯曲的测量,能够简单且在短时间内重现患者固有的理想的咬合状态,能够提高咬合诊断等牙科治疗的效率。

另外,根据零力矩调节器10,通过将设置于固定机构15的安装部15a的多个凸起部15c以及设置于面弓13端面的凸起部13d,安装在设置于面弓安装部12a的孔形成部12c的孔12b,能够以指定的安装角度,且在患者固有的曲率半径(咬合垂直距离)的位置简单地将面弓13安装在面弓安装部12a、12b,能够通过只要按一次的安装方式就可以简单且精度高的重现患者固有的咬合弯曲和咬合垂直距离。

另外,根据零力矩调节器10,通过固定在面弓13的一端部的固定机构15,能够以指定的安装角度将面弓13固定在面弓安装部12a。另外,通过面弓13的侧部支架13b上设置的高度指示具20,能够精度良好地调整面弓13的安装高度。能够以指定的安装角度θ3,且在患者固有的曲率半径(咬合垂直距离)的位置上简单地安装面弓13于面弓安装部12a、12b,能够通过只要按一次的安装方式就可以简单且高精度地重现患者固有的咬合弯曲和咬合垂直距离。

另外,使用实施方式涉及的零力矩调节器10,能够极其有效地制作对于各患者来说可以得到被认为是最优选的咬合的义齿基托。根据零力矩调节器10,可以实现缩短测量咬合状态的的时间,能够在短时间内结束诊断和治疗,另外,因为通过一次诊断就可以准确把握口腔内的问题点,所以能够缩短治疗期间、减少去医院次数,减少患者的负担。另外,同时上颌齿弓的位置、尺寸乃至异型都可以进行详细检查,因为能够视觉上把握咬合异常,故能够在“镶嵌”、“冠桥”、“义齿”、“植入”、“矫正”、“颌关节症”、以及“颌切断手术”等各种临床阶段发挥高的治疗效果。

另外,如果与咬合器101配合的话,则可以制作持有患者固有的咬合弯曲的、理想的修补。另外,一直保持睡觉姿势也可以进行修补处理,所以对于瘫在床上的老人的义齿、残疾人的治疗是最合适的,从而可以戏剧性地提高qol。

另外,以上的说明中主要说明了树脂制的义齿基托,当然了金属制的义齿基托的情况时也是可以以同样的原理制作。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涉及零力矩调节器(也称为咬合弯曲测定器、咬合接触位置测定器),能够在咬合不良症治疗、无牙颌症、多个牙齿缺损症等的齿科治疗中广泛应用。

符号说明

10零力矩调节器

11基本框

11a、11b侧部支架

11c横支架

12a、12b面弓安装部

12a固定部

12b孔

12c孔形成部

13面弓

13a、13b侧部支架

13c横支架

13d凸起部

14护齿

14a安装部

14b护齿部

14c支承部

15固定机构

15a安装部

15b保持部

15c凸起部

16耳件安装部

17耳件

18垫部

19基准点指示具

20高度指示具

21垫部安装部

θ3指定的安装角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