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妇产科的便于调整型病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00367发布日期:2018-07-10 20:29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妇产科的病床,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妇产科的便于调整型病床。



背景技术:

妇产科是临床医学四大主要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及防治,妊娠、分娩的生理和病理变化,高危妊娠及难产的预防和诊治,女性生殖内分泌,计划生育及妇女保健等。现代分子生物学、肿瘤学、遗传学、生殖内分泌学及免疫学等医学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医学诊疗检测技术的进步,拓宽和深化了妇产科学的发展,为保障妇女身体和生殖健康及防治各种妇产科疾病起着重要的作用。妇产科学不仅与外科、内科、儿科学等临床学有密切联系,需要现代诊疗技术、临床药理学、病理学胚胎学、解剖学、流行病学等多学科的基础知识,而且是一门具有自己特点并需有综合临床、基础知识的学科。

现有的用于妇产科的病床通常采用传统的固定结构,高度无法进行调整,孕妇笨重的身体难以进行上下,需要陪护人员和医护人员进行辅助搀扶,才能够顺利的上下病床,加重了陪护人员和医护人员的负担,而且配合不当会导致孕妇滑倒摔伤,对孕妇腹内的胎儿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导致早产,严重威胁到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能够进行调整、能够方便孕妇进行上下、能够减轻陪护人员和医护人员的负担的用于妇产科的便于调整型病床。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的用于妇产科的病床通常采用传统的固定结构,高度无法进行调整,孕妇笨重的身体难以进行上下,需要陪护人员和医护人员进行辅助搀扶,才能够顺利的上下病床,加重了陪护人员和医护人员的负担,而且配合不当会导致孕妇滑倒摔伤,对孕妇腹内的胎儿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导致早产,严重威胁到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进行调整、能够方便孕妇进行上下、能够减轻陪护人员和医护人员的负担的用于妇产科的便于调整型病床。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用于妇产科的便于调整型病床,包括有底座、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第一导向杆、第一弹簧、第二导向杆、第二弹簧、床板、顶板、第一定位螺杆、第二定位螺杆、第三定位螺杆、第四定位螺杆、第一轴承、第一旋转轴、曲柄、连杆、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第一循环皮带、第一握杆和第二旋转轴,底座上侧右部设有第一导向板,底座上侧左部设有第二导向板,底座上侧右端设有第一导向杆,第一导向杆位于第一导向板右前方,底座上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导向杆穿过第一弹簧,底座上侧左端设有第二导向杆,第二导向杆位于第二导向板左前方,底座上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导向杆穿过第二弹簧,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的顶部均连接有顶板,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均位于床板的下方,床板的左部和右部分别开有第二滑槽和第一滑槽,第二导向板穿过第二滑槽,第一导向板穿过第一滑槽,床板的左部和右部分别开有第二导向孔和第一导向孔,第二导向孔位于第二滑槽左前方,第一导向孔位于第一滑槽右前方,第一导向杆位于第一导向孔内,第二导向杆位于第二导向孔内,床板的前侧右部设有第一定位螺杆,第一定位螺杆与第一导向杆相接触,床板的前侧左部设有第二定位螺杆,第二定位螺杆与第二导向杆相接触,床板的后侧右部设有第三定位螺杆,第三定位螺杆与第一导向板相接触,床板的后侧左部设有第四定位螺杆,第四定位螺杆与第二导向板相接触,顶板中部设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与第一旋转轴过盈连接,曲柄位于第一旋转轴的后方,第一旋转轴与曲柄一端相连接,连杆位于曲柄的后方,连杆上端与曲柄另一端铰接连接,连杆下端与床板后侧中部铰接连接,第一旋转轴前端连接有第一皮带轮,第二导向板前方设有第二皮带轮,第二皮带轮与第一皮带轮之间连接有第一循环皮带,第二皮带轮前侧面设有第一握杆,第二导向板上部转动式设有第二旋转轴,第二旋转轴前端与第二皮带轮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有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连接轴、第二轴承、第一连接板、旋转盘、第三轴承和第二连接板,第二旋转轴后端连接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下方设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第二锥齿轮底部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上部过盈连接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位于第一连接板内,第一连接板与第二导向板后侧连接,连接轴下部连接有旋转盘,连接轴下端与第三轴承过盈连接,第三轴承位于第二连接板内,第二连接板与第二导向板后侧连接,连接轴位于床板的后方。

优选地,还包括有连接杆、第三皮带轮、第二握杆、第四皮带轮、第二循环皮带、套管和第六定位螺杆,床板上侧左部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上部转动式设有第三皮带轮,第三皮带轮上侧连接有第二握杆,第四皮带轮位于第三皮带轮的右侧,第四皮带轮与第三皮带轮之间连接有第二循环皮带,连接轴上套有套管,套管位于第四皮带轮内,套管左侧下部设有第六定位螺杆,连接轴的外圆周壁开有轴向延伸的槽,第六定位螺杆的内端位于连接轴的槽内。

优选地,还包括有小导杆、固定板、第三弹簧和压头,顶板前方设有小导杆,顶板前侧右部设有固定板,固定板开有孔,小导杆穿过固定板的孔,固定板上方设有第三弹簧,小导杆穿过第三弹簧,小导杆底部连接有压头。

优选地,还包括有小连接板、拉线和拉环,小导杆顶部左侧连接有小连接板,小连接板底部左侧连接有拉线,拉线下端连接有拉环。

工作原理:因为本发明包括有底座、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第一导向杆、第一弹簧、第二导向杆、第二弹簧、床板、顶板、第一定位螺杆、第二定位螺杆、第三定位螺杆、第四定位螺杆、第一轴承、第一旋转轴、曲柄、连杆、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第一循环皮带、第一握杆和第二旋转轴,所以当孕妇需要进行上下病床时,医护或陪护人员可以先将第一定位螺杆、第二定位螺杆、第三定位螺杆和第四定位螺杆拧松,即可对床板的上下高度进行调整,当需要对床板的高度进行调整时,医护或陪护人员可以通过第一握杆对第二皮带轮进行转动,第二皮带轮通过第一循环皮带带动第一皮带轮进行转动,第一皮带轮通过第一旋转轴带动曲柄进行转动,曲柄从而能够带动连杆进行上下运动,连杆从而能够带动床板进行上下运动,即可对床板的高度位置进行方便的调整,此时无需陪护人员和医护人员的辅助搀扶,孕妇即可顺利的进行上下病床,不会导致孕妇滑倒摔伤,减轻了陪护人员和医护人员的负担,有利于保护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

因为还包括有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连接轴、第二轴承、第一连接板、旋转盘、第三轴承和第二连接板,第二旋转轴后端连接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下方设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第二锥齿轮底部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上部过盈连接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位于第一连接板内,第一连接板与第二导向板后侧连接,连接轴下部连接有旋转盘,连接轴下端与第三轴承过盈连接,第三轴承位于第二连接板内,第二连接板与第二导向板后侧连接,连接轴位于床板的后方,所以医护或陪护人员能够对旋转盘进行转动,从而通过连接轴和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一锥齿轮和第二旋转轴进行转动,此时第二旋转轴即可带动第二皮带轮进行转动,方便医护或陪护人员在病床的不同位置进行操作,操作更加便捷,省时省力。

因为还包括有连接杆、第三皮带轮、第二握杆、第四皮带轮、第二循环皮带、套管和第六定位螺杆,床板上侧左部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上部转动式设有第三皮带轮,第三皮带轮上侧连接有第二握杆,第四皮带轮位于第三皮带轮的右侧,第四皮带轮与第三皮带轮之间连接有第二循环皮带,连接轴上套有套管,套管位于第四皮带轮内,套管左侧下部设有第六定位螺杆,由于连接轴的外圆周壁开有轴向延伸的槽,而且第六定位螺杆的内端位于连接轴的槽内,所以套管只能在连接轴上进行上下滑动,并在滑动的过程中带动连接轴进行转动,同时套管的底部与床板的顶部相接触,所以床板能够带动套管向上进行运动,因此孕妇在病床上能够通过第二握杆带动第三皮带轮进行转动,第三皮带轮通过第二循环皮带带动第四皮带轮进行转动,第四皮带轮通过套管和第六定位螺杆带动连接轴进行转动,孕妇从而能够方便的对进行调整,从而便于医护或陪护人员对床板进行固定。

因为还包括有小导杆、固定板、第三弹簧和压头,顶板前方设有小导杆,顶板前侧右部设有固定板,固定板开有孔,小导杆穿过固定板的孔,固定板上方设有第三弹簧,小导杆穿过第三弹簧,小导杆底部连接有压头,所以医护或陪护人员均可以对压头进行上下拉动,从而利用压头对孕妇进行敲击按摩。

因为还包括有小连接板、拉线和拉环,小导杆顶部左侧连接有小连接板,小连接板底部左侧连接有拉线,拉线下端连接有拉环,所以孕妇可以通过拉环对拉线进行拉动,拉线从而带动小连接板和压头向下进行运动,从而便于孕妇对自身进行敲击按摩。

(3)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妇产科的便于调整型病床,结构独特,能够方便的进行调整,能够方便孕妇进行上下,有利于减轻陪护人员和医护人员的负担,有利于保护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维护维修,维护维修成本低,容易生产制造,生产制造成本低,易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曲柄的后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循环皮带的后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压头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拉线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底座,2-第一导向板,3-第二导向板,4-第一导向杆,5-第一弹簧,6-第二导向杆,7-第二弹簧,8-床板,9-顶板,10-第一定位螺杆,11-第二定位螺杆,12-第三定位螺杆,13-第四定位螺杆,14-第一轴承,15-第一旋转轴,16-曲柄,17-连杆,18-第一皮带轮,19-第二皮带轮,20-第一循环皮带,21-第一握杆,22-第二旋转轴,31-第一锥齿轮,32-第二锥齿轮,33-连接轴,34-第二轴承,35-第一连接板,36-旋转盘,37-第三轴承,38-第二连接板,41-连接杆,42-第三皮带轮,43-第二握杆,44-第四皮带轮,45-第二循环皮带,46-套管,47-第六定位螺杆,51-小导杆,52-固定板,53-第三弹簧,54-压头,61-小连接板,62-拉线,63-拉环,81-第一滑槽,82-第二滑槽,83-第一导向孔,84-第二导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用于妇产科的便于调整型病床,如图1-5所示,包括有底座1、第一导向板2、第二导向板3、第一导向杆4、第一弹簧5、第二导向杆6、第二弹簧7、床板8、顶板9、第一定位螺杆10、第二定位螺杆11、第三定位螺杆12、第四定位螺杆13、第一轴承14、第一旋转轴15、曲柄16、连杆17、第一皮带轮18、第二皮带轮19、第一循环皮带20、第一握杆21和第二旋转轴22,底座1上侧右部设有第一导向板2,底座1上侧左部设有第二导向板3,底座1上侧右端设有第一导向杆4,第一导向杆4位于第一导向板2右前方,底座1上设有第一弹簧5,第一导向杆4穿过第一弹簧5,底座1上侧左端设有第二导向杆6,第二导向杆6位于第二导向板3左前方,底座1上设有第二弹簧7,第二导向杆6穿过第二弹簧7,第一导向板2和第二导向板3的顶部均连接有顶板9,第一弹簧5和第二弹簧7均位于床板8的下方,床板8的左部和右部分别开有第二滑槽82和第一滑槽81,第二导向板3穿过第二滑槽82,第一导向板2穿过第一滑槽81,床板8的左部和右部分别开有第二导向孔84和第一导向孔83,第二导向孔84位于第二滑槽82左前方,第一导向孔83位于第一滑槽81右前方,第一导向杆4位于第一导向孔83内,第二导向杆6位于第二导向孔84内,床板8的前侧右部设有第一定位螺杆10,第一定位螺杆10与第一导向杆4相接触,床板8的前侧左部设有第二定位螺杆11,第二定位螺杆11与第二导向杆6相接触,床板8的后侧右部设有第三定位螺杆12,第三定位螺杆12与第一导向板2相接触,床板8的后侧左部设有第四定位螺杆13,第四定位螺杆13与第二导向板3相接触,顶板9中部设有第一轴承14,第一轴承14与第一旋转轴15过盈连接,曲柄16位于第一旋转轴15的后方,第一旋转轴15与曲柄16一端相连接,连杆17位于曲柄16的后方,连杆17上端与曲柄16另一端铰接连接,连杆17下端与床板8后侧中部铰接连接,第一旋转轴15前端连接有第一皮带轮18,第二导向板3前方设有第二皮带轮19,第二皮带轮19与第一皮带轮18之间连接有第一循环皮带20,第二皮带轮19前侧面设有第一握杆21,第二导向板3上部转动式设有第二旋转轴22,第二旋转轴22前端与第二皮带轮19连接。

实施例2

一种用于妇产科的便于调整型病床,如图1-5所示,包括有底座1、第一导向板2、第二导向板3、第一导向杆4、第一弹簧5、第二导向杆6、第二弹簧7、床板8、顶板9、第一定位螺杆10、第二定位螺杆11、第三定位螺杆12、第四定位螺杆13、第一轴承14、第一旋转轴15、曲柄16、连杆17、第一皮带轮18、第二皮带轮19、第一循环皮带20、第一握杆21和第二旋转轴22,底座1上侧右部设有第一导向板2,底座1上侧左部设有第二导向板3,底座1上侧右端设有第一导向杆4,第一导向杆4位于第一导向板2右前方,底座1上设有第一弹簧5,第一导向杆4穿过第一弹簧5,底座1上侧左端设有第二导向杆6,第二导向杆6位于第二导向板3左前方,底座1上设有第二弹簧7,第二导向杆6穿过第二弹簧7,第一导向板2和第二导向板3的顶部均连接有顶板9,第一弹簧5和第二弹簧7均位于床板8的下方,床板8的左部和右部分别开有第二滑槽82和第一滑槽81,第二导向板3穿过第二滑槽82,第一导向板2穿过第一滑槽81,床板8的左部和右部分别开有第二导向孔84和第一导向孔83,第二导向孔84位于第二滑槽82左前方,第一导向孔83位于第一滑槽81右前方,第一导向杆4位于第一导向孔83内,第二导向杆6位于第二导向孔84内,床板8的前侧右部设有第一定位螺杆10,第一定位螺杆10与第一导向杆4相接触,床板8的前侧左部设有第二定位螺杆11,第二定位螺杆11与第二导向杆6相接触,床板8的后侧右部设有第三定位螺杆12,第三定位螺杆12与第一导向板2相接触,床板8的后侧左部设有第四定位螺杆13,第四定位螺杆13与第二导向板3相接触,顶板9中部设有第一轴承14,第一轴承14与第一旋转轴15过盈连接,曲柄16位于第一旋转轴15的后方,第一旋转轴15与曲柄16一端相连接,连杆17位于曲柄16的后方,连杆17上端与曲柄16另一端铰接连接,连杆17下端与床板8后侧中部铰接连接,第一旋转轴15前端连接有第一皮带轮18,第二导向板3前方设有第二皮带轮19,第二皮带轮19与第一皮带轮18之间连接有第一循环皮带20,第二皮带轮19前侧面设有第一握杆21,第二导向板3上部转动式设有第二旋转轴22,第二旋转轴22前端与第二皮带轮19连接。

还包括有第一锥齿轮31、第二锥齿轮32、连接轴33、第二轴承34、第一连接板35、旋转盘36、第三轴承37和第二连接板38,第二旋转轴22后端连接有第一锥齿轮31,第一锥齿轮31下方设有第二锥齿轮32,第二锥齿轮32与第一锥齿轮31啮合,第二锥齿轮32底部连接有连接轴33,连接轴33上部过盈连接有第二轴承34,第二轴承34位于第一连接板35内,第一连接板35与第二导向板3后侧连接,连接轴33下部连接有旋转盘36,连接轴33下端与第三轴承37过盈连接,第三轴承37位于第二连接板38内,第二连接板38与第二导向板3后侧连接,连接轴33位于床板8的后方。

实施例3

一种用于妇产科的便于调整型病床,如图1-5所示,包括有底座1、第一导向板2、第二导向板3、第一导向杆4、第一弹簧5、第二导向杆6、第二弹簧7、床板8、顶板9、第一定位螺杆10、第二定位螺杆11、第三定位螺杆12、第四定位螺杆13、第一轴承14、第一旋转轴15、曲柄16、连杆17、第一皮带轮18、第二皮带轮19、第一循环皮带20、第一握杆21和第二旋转轴22,底座1上侧右部设有第一导向板2,底座1上侧左部设有第二导向板3,底座1上侧右端设有第一导向杆4,第一导向杆4位于第一导向板2右前方,底座1上设有第一弹簧5,第一导向杆4穿过第一弹簧5,底座1上侧左端设有第二导向杆6,第二导向杆6位于第二导向板3左前方,底座1上设有第二弹簧7,第二导向杆6穿过第二弹簧7,第一导向板2和第二导向板3的顶部均连接有顶板9,第一弹簧5和第二弹簧7均位于床板8的下方,床板8的左部和右部分别开有第二滑槽82和第一滑槽81,第二导向板3穿过第二滑槽82,第一导向板2穿过第一滑槽81,床板8的左部和右部分别开有第二导向孔84和第一导向孔83,第二导向孔84位于第二滑槽82左前方,第一导向孔83位于第一滑槽81右前方,第一导向杆4位于第一导向孔83内,第二导向杆6位于第二导向孔84内,床板8的前侧右部设有第一定位螺杆10,第一定位螺杆10与第一导向杆4相接触,床板8的前侧左部设有第二定位螺杆11,第二定位螺杆11与第二导向杆6相接触,床板8的后侧右部设有第三定位螺杆12,第三定位螺杆12与第一导向板2相接触,床板8的后侧左部设有第四定位螺杆13,第四定位螺杆13与第二导向板3相接触,顶板9中部设有第一轴承14,第一轴承14与第一旋转轴15过盈连接,曲柄16位于第一旋转轴15的后方,第一旋转轴15与曲柄16一端相连接,连杆17位于曲柄16的后方,连杆17上端与曲柄16另一端铰接连接,连杆17下端与床板8后侧中部铰接连接,第一旋转轴15前端连接有第一皮带轮18,第二导向板3前方设有第二皮带轮19,第二皮带轮19与第一皮带轮18之间连接有第一循环皮带20,第二皮带轮19前侧面设有第一握杆21,第二导向板3上部转动式设有第二旋转轴22,第二旋转轴22前端与第二皮带轮19连接。

还包括有第一锥齿轮31、第二锥齿轮32、连接轴33、第二轴承34、第一连接板35、旋转盘36、第三轴承37和第二连接板38,第二旋转轴22后端连接有第一锥齿轮31,第一锥齿轮31下方设有第二锥齿轮32,第二锥齿轮32与第一锥齿轮31啮合,第二锥齿轮32底部连接有连接轴33,连接轴33上部过盈连接有第二轴承34,第二轴承34位于第一连接板35内,第一连接板35与第二导向板3后侧连接,连接轴33下部连接有旋转盘36,连接轴33下端与第三轴承37过盈连接,第三轴承37位于第二连接板38内,第二连接板38与第二导向板3后侧连接,连接轴33位于床板8的后方。

还包括有连接杆41、第三皮带轮42、第二握杆43、第四皮带轮44、第二循环皮带45、套管46和第六定位螺杆47,床板8上侧左部设有连接杆41,连接杆41上部转动式设有第三皮带轮42,第三皮带轮42上侧连接有第二握杆43,第四皮带轮44位于第三皮带轮42的右侧,第四皮带轮44与第三皮带轮42之间连接有第二循环皮带45,连接轴33上套有套管46,套管46位于第四皮带轮44内,套管46左侧下部设有第六定位螺杆47,连接轴33的外圆周壁开有轴向延伸的槽,第六定位螺杆47的内端位于连接轴33的槽内。

实施例4

一种用于妇产科的便于调整型病床,如图1-5所示,包括有底座1、第一导向板2、第二导向板3、第一导向杆4、第一弹簧5、第二导向杆6、第二弹簧7、床板8、顶板9、第一定位螺杆10、第二定位螺杆11、第三定位螺杆12、第四定位螺杆13、第一轴承14、第一旋转轴15、曲柄16、连杆17、第一皮带轮18、第二皮带轮19、第一循环皮带20、第一握杆21和第二旋转轴22,底座1上侧右部设有第一导向板2,底座1上侧左部设有第二导向板3,底座1上侧右端设有第一导向杆4,第一导向杆4位于第一导向板2右前方,底座1上设有第一弹簧5,第一导向杆4穿过第一弹簧5,底座1上侧左端设有第二导向杆6,第二导向杆6位于第二导向板3左前方,底座1上设有第二弹簧7,第二导向杆6穿过第二弹簧7,第一导向板2和第二导向板3的顶部均连接有顶板9,第一弹簧5和第二弹簧7均位于床板8的下方,床板8的左部和右部分别开有第二滑槽82和第一滑槽81,第二导向板3穿过第二滑槽82,第一导向板2穿过第一滑槽81,床板8的左部和右部分别开有第二导向孔84和第一导向孔83,第二导向孔84位于第二滑槽82左前方,第一导向孔83位于第一滑槽81右前方,第一导向杆4位于第一导向孔83内,第二导向杆6位于第二导向孔84内,床板8的前侧右部设有第一定位螺杆10,第一定位螺杆10与第一导向杆4相接触,床板8的前侧左部设有第二定位螺杆11,第二定位螺杆11与第二导向杆6相接触,床板8的后侧右部设有第三定位螺杆12,第三定位螺杆12与第一导向板2相接触,床板8的后侧左部设有第四定位螺杆13,第四定位螺杆13与第二导向板3相接触,顶板9中部设有第一轴承14,第一轴承14与第一旋转轴15过盈连接,曲柄16位于第一旋转轴15的后方,第一旋转轴15与曲柄16一端相连接,连杆17位于曲柄16的后方,连杆17上端与曲柄16另一端铰接连接,连杆17下端与床板8后侧中部铰接连接,第一旋转轴15前端连接有第一皮带轮18,第二导向板3前方设有第二皮带轮19,第二皮带轮19与第一皮带轮18之间连接有第一循环皮带20,第二皮带轮19前侧面设有第一握杆21,第二导向板3上部转动式设有第二旋转轴22,第二旋转轴22前端与第二皮带轮19连接。

还包括有第一锥齿轮31、第二锥齿轮32、连接轴33、第二轴承34、第一连接板35、旋转盘36、第三轴承37和第二连接板38,第二旋转轴22后端连接有第一锥齿轮31,第一锥齿轮31下方设有第二锥齿轮32,第二锥齿轮32与第一锥齿轮31啮合,第二锥齿轮32底部连接有连接轴33,连接轴33上部过盈连接有第二轴承34,第二轴承34位于第一连接板35内,第一连接板35与第二导向板3后侧连接,连接轴33下部连接有旋转盘36,连接轴33下端与第三轴承37过盈连接,第三轴承37位于第二连接板38内,第二连接板38与第二导向板3后侧连接,连接轴33位于床板8的后方。

还包括有连接杆41、第三皮带轮42、第二握杆43、第四皮带轮44、第二循环皮带45、套管46和第六定位螺杆47,床板8上侧左部设有连接杆41,连接杆41上部转动式设有第三皮带轮42,第三皮带轮42上侧连接有第二握杆43,第四皮带轮44位于第三皮带轮42的右侧,第四皮带轮44与第三皮带轮42之间连接有第二循环皮带45,连接轴33上套有套管46,套管46位于第四皮带轮44内,套管46左侧下部设有第六定位螺杆47,连接轴33的外圆周壁开有轴向延伸的槽,第六定位螺杆47的内端位于连接轴33的槽内。

还包括有小导杆51、固定板52、第三弹簧53和压头54,顶板9前方设有小导杆51,顶板9前侧右部设有固定板52,固定板52开有孔,小导杆51穿过固定板52的孔,固定板52上方设有第三弹簧53,小导杆51穿过第三弹簧53,小导杆51底部连接有压头54。

还包括有小连接板61、拉线62和拉环63,小导杆51顶部左侧连接有小连接板61,小连接板61底部左侧连接有拉线62,拉线62下端连接有拉环63。

工作原理:因为本发明包括有底座1、第一导向板2、第二导向板3、第一导向杆4、第一弹簧5、第二导向杆6、第二弹簧7、床板8、顶板9、第一定位螺杆10、第二定位螺杆11、第三定位螺杆12、第四定位螺杆13、第一轴承14、第一旋转轴15、曲柄16、连杆17、第一皮带轮18、第二皮带轮19、第一循环皮带20、第一握杆21和第二旋转轴22,所以当孕妇需要进行上下病床时,医护或陪护人员可以先将第一定位螺杆10、第二定位螺杆11、第三定位螺杆12和第四定位螺杆13拧松,即可对床板8的上下高度进行调整,当需要对床板8的高度进行调整时,医护或陪护人员可以通过第一握杆21对第二皮带轮19进行转动,第二皮带轮19通过第一循环皮带20带动第一皮带轮18进行转动,第一皮带轮18通过第一旋转轴15带动曲柄16进行转动,曲柄16从而能够带动连杆17进行上下运动,连杆17从而能够带动床板8进行上下运动,即可对床板8的高度位置进行方便的调整,此时无需陪护人员和医护人员的辅助搀扶,孕妇即可顺利的进行上下病床,不会导致孕妇滑倒摔伤,减轻了陪护人员和医护人员的负担,有利于保护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

因为还包括有第一锥齿轮31、第二锥齿轮32、连接轴33、第二轴承34、第一连接板35、旋转盘36、第三轴承37和第二连接板38,第二旋转轴22后端连接有第一锥齿轮31,第一锥齿轮31下方设有第二锥齿轮32,第二锥齿轮32与第一锥齿轮31啮合,第二锥齿轮32底部连接有连接轴33,连接轴33上部过盈连接有第二轴承34,第二轴承34位于第一连接板35内,第一连接板35与第二导向板3后侧连接,连接轴33下部连接有旋转盘36,连接轴33下端与第三轴承37过盈连接,第三轴承37位于第二连接板38内,第二连接板38与第二导向板3后侧连接,连接轴33位于床板8的后方,所以医护或陪护人员能够对旋转盘36进行转动,从而通过连接轴33和第二锥齿轮32带动第一锥齿轮31和第二旋转轴22进行转动,此时第二旋转轴22即可带动第二皮带轮19进行转动,方便医护或陪护人员在病床的不同位置进行操作,操作更加便捷,省时省力。

因为还包括有连接杆41、第三皮带轮42、第二握杆43、第四皮带轮44、第二循环皮带45、套管46和第六定位螺杆47,床板8上侧左部设有连接杆41,连接杆41上部转动式设有第三皮带轮42,第三皮带轮42上侧连接有第二握杆43,第四皮带轮44位于第三皮带轮42的右侧,第四皮带轮44与第三皮带轮42之间连接有第二循环皮带45,连接轴33上套有套管46,套管46位于第四皮带轮44内,套管46左侧下部设有第六定位螺杆47,由于连接轴33的外圆周壁开有轴向延伸的槽,而且第六定位螺杆47的内端位于连接轴33的槽内,所以套管46只能在连接轴33上进行上下滑动,并在滑动的过程中带动连接轴33进行转动,同时套管46的底部与床板8的顶部相接触,所以床板8能够带动套管46向上进行运动,因此孕妇在病床上能够通过第二握杆43带动第三皮带轮42进行转动,第三皮带轮42通过第二循环皮带45带动第四皮带轮44进行转动,第四皮带轮44通过套管46和第六定位螺杆47带动连接轴33进行转动,孕妇从而能够方便的对进行调整,从而便于医护或陪护人员对床板8进行固定。

因为还包括有小导杆51、固定板52、第三弹簧53和压头54,顶板9前方设有小导杆51,顶板9前侧右部设有固定板52,固定板52开有孔,小导杆51穿过固定板52的孔,固定板52上方设有第三弹簧53,小导杆51穿过第三弹簧53,小导杆51底部连接有压头54,所以医护或陪护人员均可以对压头54进行上下拉动,从而利用压头54对孕妇进行敲击按摩。

因为还包括有小连接板61、拉线62和拉环63,小导杆51顶部左侧连接有小连接板61,小连接板61底部左侧连接有拉线62,拉线62下端连接有拉环63,所以孕妇可以通过拉环63对拉线62进行拉动,拉线62从而带动小连接板61和压头54向下进行运动,从而便于孕妇对自身进行敲击按摩。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