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解痛经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60034发布日期:2018-06-12 17:35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缓解痛经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蕲艾,属桔梗目,菊科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因产于蕲州(蕲春县旧称)而得名,湖北省蕲春县“蕲春四宝”(蕲竹、蕲艾、蕲蛇以及蕲龟)之一,特产中药材,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茎、叶均可入药。蕲艾含69种已知化合物,并且挥发油含量、总黄酮含量、燃烧发热量等明显优于其他地区所产艾叶,其挥发油的出油率蕲艾(1.06%)为一般艾(0.54%)的两倍。蕲艾味苦而辛,无毒,洗熏服用皆可。有理气血、逐寒湿、调经安胎、温经止血、清热止咳消痰等功效。主治月经不调、腹中冷痛、胎漏下血、胎动不安、宫寒不孕等症。蕲艾与普通艾相比药用效果更好,早在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对蕲艾推崇有加,并记录在《本草纲目》中说:“近代惟汤阳者谓之北艾,四明者谓之海艾,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相传他处艾炙酒坛不能透,蕲艾炙酒则能透坛。据《蕲州志》载,“白艾蕲州出”。蕲艾因产地而得名。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对蕲艾颇有研究,著有《蕲艾传》,说蕲艾“产于山阳,采以端午,治病炙疾,功非小补。”《本草纲目》载:蕲艾“炙百病。可作煎,止吐血下痢,下部匿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作煎勿令见风,捣汁股,止伤血,杀蛔虫,水煮及丸散任用。止崩血,肠痔血,拓金疮,止腹痛,安胎。苦酒作煎,治癣甚良,……”

蕲艾挥发油是采用《蕲艾油简式提取法》(专利号01106404.8),利用水蒸汽蒸馏从蕲艾中提取出来的挥发油,是艾叶中最有效的成分。气味近似艾草,新鲜、略微刺鼻的木质类香调,有很浓的药味,略微刺鼻,挥发速度快,为淡绿色或者淡黄色清澈液体,黏度低。主要成份为乙酸乙酯、桉叶油素、水合莰烯、樟脑、2-松油醇、葛缕酮、侧柏酮和异侧柏酮,后两者为蕲艾挥发油独有。具有祛湿散寒、抗菌消炎、平喘、镇咳、清痰、温经活络、止痛、净化修复肌肤、抗衰老,刮痧等功效,蕲艾挥发油油是身体保养良好的抗炎精油,有助跃升机体活力,改善不适状态,能散寒除湿,温通气血,通经活络,是女性首选。

辣椒素((反式)8-甲基-N-香草基-6-壬烯酰胺)是辣椒的活性成分,辣椒素和与其相关的一些化合物并称为辣椒元,它们是辣椒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可消炎、止痛、治疗肌肉酸痛等,因为辣椒素触碰到人类体表时将产生灼热感,故可促进机体发热,缓解宫寒。

痛经为最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继发性痛经指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引起的痛经。原发性痛经在青春期多见,常在初潮后1~2年内发病。主要症状为伴随月经周期规律性发作的小腹疼痛。继发性痛经症状同原发性痛经,由于内膜异位引起的继发性痛经常常进行性加重。疼痛多自月经来潮后开始,最早出现在经前12小时,以行经第1日疼痛最剧烈,持续2~3日后缓解。疼痛常呈痉挛性。一般不伴有腹肌紧张或反跳痛。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面色发白、出冷汗。

中医认为痛经的发生多因经期感寒涉水,寒湿侵袭胞宫,经血凝滞导致排出不畅而发生痛经。“瘀”是痛经发生的关键,无论是寒凝血瘀、气滞血瘀的实证,还是肾气亏损、气血虚弱的虚证,均会导致瘀血生成,从而发生痛经。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因此,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为其主要治疗原则。西医多用药物治疗,应用最多的为镇痛药,但其治标不治本,而且长时间使用会导致药物的依赖性,也会产生副作用,不建议长时间应用。中医有较多内服方剂及成药可达标治本,但成分复杂且往往起效较慢,存在制法复杂使用不便等诸多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温经活血、促进发热、缓解痛经、且用量少、见效快以及无明显不良反应的缓解痛经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缓解痛经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缓解痛经的药物组合物包括辣椒素((反式)8-甲基-N-香草基-6-壬烯酰胺)、植物油(优选山茶油或葡萄籽油)以及蕲艾挥发油;

所述辣椒素、植物油以及蕲艾挥发油的质量比是0.01-0.03:7-9:1-2。

作为优选,所述辣椒素、植物油以及蕲艾挥发油的质量比是0.01-0.02:7-9:1-2。

作为优选,所述辣椒素、植物油以及蕲艾挥发油的质量比是0.012-0.018:7-9:1-2。

作为优选,所述辣椒素、植物油以及蕲艾挥发油的质量比是0.015-0.018:7-9:1-2。

作为优选,所述缓解痛经的药物组合物的剂型是搽剂、贴剂、喷雾剂或涂膜剂。

一种用于制备如上所述的缓解痛经的药物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蕲春产的艾叶,并提取蕲艾挥发油;

2)将步骤1)制备得到的蕲艾挥发油与植物油按比例混合,得到混合物;

3)在步骤2)中所得到的混合物中按比例加入辣椒素,搅拌均匀后用超声辅助溶解至无沉淀物,制得淡黄色透明液体。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提取的蕲艾挥发油是草绿色或浅黄色澄明液体;所述蕲艾挥发油含有1,8-桉叶油素成分;所述蕲艾挥发油中的1,8-桉叶油素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不低于15%。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缓解痛经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该缓解痛经的药物组合物包括辣椒素、植物油以及蕲艾挥发油,为淡黄色透明液体,其中,植物油为溶剂,蕲艾挥发油具有抗菌消炎,温经活血,止痛作用,是其主要药效成分,辣椒素可促进发热,缓解宫寒,两者协同作用对寒凝血淤型痛经具有较好疗效。本发明所提供的缓解痛经的药物组合物从内因出发,以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为其主要治疗原则,利用蕲艾挥发油活血化瘀,温经活络,辣椒素促进机体发热,缓解宫寒,两者协同作用治疗痛经。西医多用药物治疗,应用最多的为镇痛药,但其治标不治本,而且长时间使用会产生对药物的依赖性,也会产生副作用,不建议长时间使用。中医有较多内服方剂及成药可达标治本,但成分复杂且往往起效较慢,存在制法复杂使用不便等诸多问题。本发明的缓解痛经的药物组合物成分简单,制法简便,蕲艾挥发油是保健产品,有祛湿散寒、抗菌消炎、平喘、镇咳、清痰、温通气血、通经活络、止痛、净化修复肌肤、抗衰老,刮痧等功效,对机体有益而无害。该药物组合物可为搽剂且本搽剂通过直接涂抹于相应穴位处给药,尤其是对寒凝血淤型痛经具有较好疗效,针对性强,用量少,起效快,治疗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先提取主要药效成分蕲艾挥发油,具体的:蕲艾挥发油是采用中国专利《蕲艾油简式提取法》(专利号ZL 01106404.8)发明内容部分所记载的方法,利用水蒸汽蒸馏从蕲艾中提取出来的挥发油。

提取的蕲艾挥发油外观清澈透明,香气浓郁纯正,含有1,8-桉叶油素成分;所述蕲艾挥发油中的1,8-桉叶油素的含量(质量百分比)不低于15%。提取的蕲艾挥发油备用于以下实施例1-6。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为搽剂、贴剂、涂膜剂或喷剂等其他适合于皮肤外表的剂型,当选择搽剂时,该搽剂由蕲艾挥发油、辣椒素和山茶油组成,其中蕲艾挥发油为主要药效成分占10%-20%,为探究其组成配方,申请人做了L9(34)正交实验来确定各成分用量,实验设计方案见表1。

表1

表头设计及评价指标结果见表2,表3。评价标准:将该药物组合物用于不同的痛经患者,以发热感、舒适感为指标,对其进行评分,各10分,最后总分两者相加。分数越高效果越好,最终取其平均值。

表2

正交实验结果见表3。

表3

由表3可知最佳配方为蕲艾挥发油1.5g,辣椒素0.02g,山茶油7.7g。

但是由于该搽剂是涂抹在肚皮处,皮肤较敏感,而辣椒素对该处皮肤灼热感较强,刺激性较大,为了使人体易接受,有较强舒适感,申请人设置了一系列辣椒素浓度梯度(20mg-10mg),来确定最佳配方。具体方法及结果见下表4。其中蕲艾挥发油用量固定在1.5g,山茶油用量固定在7.7g。

表4

由上表可知,辣椒素用量为20mg时还有刺激性,而当减至10mg时又无发热感,故缩小区间,经过反复实验,得到辣椒素用量在15-18mg较好,有强烈发热感而无辣感,作用温和,人体皮肤较易接受。

故最终该能缓解痛经的搽剂的组成配方为山茶油7-9g,蕲艾挥发油1-2g,辣椒素15-18mg。

使用方法:使用前摇匀,将该搽剂均匀涂抹于人体痛经相关穴位,如气海、中极、关元、八髎穴和/或子宫穴处,其中以子宫穴效果最为显著,位于人体脐下4寸,旁开3寸处,涂抹后可用盛有热水的水杯或热水袋敷于肚皮上,加速其作用。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作用机理是:

本发明从内因出发,以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为其主要治疗原则,利用蕲艾挥发油活血化瘀,温经活络,辣椒素促进机体发热,缓解宫寒,两者协同作用治疗痛经。且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通过直接涂抹于相应穴位处给药,针对性强,用量少,起效快,治疗效果好。本发明主要药效成分为蕲艾挥发油和辣椒素,蕲艾挥发油具有抗菌消炎、温经活血,止痛作用。辣椒素促进发热,缓解宫寒,两者协同作用缓解痛经。以植物油为溶剂,山茶油具有保湿、滋润、消炎作用,每天涂抹可缓解皮肤干裂、瘙痒现象,可治疗烫伤和烧伤以及体癣、慢性湿疹等皮肤病,还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消红、退肿,与化学溶剂相比,对身体有益而无副作用。

实施例1-6:

1、一种缓解痛经的药物组合物,包括蕲艾挥发油、辣椒素和山茶油。将蕲艾挥发油、山茶油和辣椒素按1-2:7-9:0.015-0.018的质量比混合,搅拌均匀后用超声辅助溶解至无沉淀物,制得淡黄色透明液体。于经期将该液体涂抹于痛经患者的子宫穴上,一天3次,疼痛缓解,痛经天数缩短。说明该药物组合物能缓解痛经。

2、一种缓解痛经的药物组合物,包括蕲艾挥发油、辣椒素和山茶油。将蕲艾挥发油、山茶油和辣椒素按1-2:7-9:0.01-0.02的质量比混合,搅拌均匀后用超声辅助溶解至无沉淀物,制得淡黄色透明液体。于经期将该液体涂抹于痛经患者的子宫穴上,一天3次,疼痛强度减弱。说明该药物组合物能缓解痛经。

3、一种缓解痛经的药物组合物,包括蕲艾挥发油、辣椒素和山茶油。将蕲艾挥发油、山茶油和辣椒素按1-2:7-9:0.01-0.03的质量比混合,搅拌均匀后用超声辅助溶解至无沉淀物,制得淡黄色透明液体。于经期将该液体涂抹于痛经患者的子宫穴上,一天3次,疼痛强度减弱。说明该药物组合物能缓解痛经。

4、一种缓解痛经的药物组合物,溶剂除山茶油外,还可以为其他植物油。并提取蕲艾挥发油,将蕲艾挥发油、葡萄籽油和辣椒素按1-2:7-9:0.015-0.018的质量比混合,搅拌均匀后用超声辅助溶解至无沉淀物,制得淡黄色透明液体。于经期将该液体涂抹于痛经患者的子宫穴上,一天3次,疼痛症状缓解。说明该药物组合物能缓解痛经。

5、一种缓解痛经的药物组合物,除可用于搽剂外,也适用于其他剂型,将蕲艾挥发油、山茶油、辣椒素、乙醇、正丁烷按1-2:7-9:0.015-0.018:0.5:0.5的质量比混合,搅拌均匀后用超声辅助溶解至无沉淀物,制得淡黄色透明液体,将制备好药物组合物置于喷雾罐中,制成喷雾剂,于经期喷于痛经患者的子宫穴处,一天3次,疼痛程度减轻。说明该药物组合物制成的喷雾剂能缓解痛经。

6、制备的该药物组合物搽剂对小鼠痛经模型的治疗效果

药物组合物搽剂的制备方法:将山茶油7.7g、蕲艾挥发油1.5g和辣椒素17mg混合,搅拌均匀后用超声辅助溶解至无沉淀物,制得淡黄色透明液体,作为搽剂。

1.1动物及分组:

以60只健康成年SPF级ICR种雌性未孕小白鼠为研究对象,按体重随机分成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搽剂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

1.2造痛经模型:

实验前用宠物电推剪将小鼠腹部皮肤脱毛,从实验第1天开始,给予己烯雌酚2mg/kg灌胃,造成人工动情期,以提髙小鼠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每日一次,连续11d。每天灌胃己烯雌酚1h后,将小鼠置于20±2℃冷水中水浴10min,每日一次,连续11d。末日给药1小时后,腹腔注射缩宫素0.5U/只,制备寒凝血瘀症痛经模型。

1.3给药方法及剂量:

空白对照组:灌胃等容积生理盐水;模型组按模型制备方法制备模型;

阳性药组:按模型制备方法制备模型,从灌胃己烯雌酚第5d开始,每天灌胃4-6h后,给予布洛芬颗粒0.06g/kg灌胃。d5-11,每日一次,连续7天;

给药组:按模型制备方法制备模型,从灌胃己烯雌酚第5d开始,灌胃4-6h后,将该搽剂(低、中、高剂量分别为0.25ml/kg;0.50ml/kg;1.00ml/kg)涂抹于小鼠剃了毛的腹部穴位附近,d5-11,每日一次,连续7d。以上各组动物于第12d灌胃己烯雌酚1小时后,腹腔注射缩宫素0.5U/只,观察30min内小鼠扭体反应。

1.4实验结果:

以扭体反应作为疼痛指标,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结果表明,该搽剂低剂量组扭体次数比模型组少,有缓解疼痛效果,随着该搽剂用量增加,其镇痛效果越强,其高剂量组扭体抑制率高达80.64%,效果显著。与布洛芬的镇痛效果相差不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