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酸枣仁抗肿瘤结合态多酚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5083244发布日期:2018-08-04 11:03阅读:19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植物多酚的制备和应用,具体属于一种酸枣仁水溶性结合态多酚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该结合态多酚在抗肿瘤药物、特殊医药食品及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酸枣仁(学名:ziziphusjujubamill.var.spinosa),英文:zizyphispinosisemen是鼠李科植物酸枣的干燥成熟种子,是使用历史悠久的传统中药,我国分布较广,朝鲜俄罗斯也有分布。作为药用,中医将其列为养心安神药类,功用以补肝、宁心、敛汗、生津为主,用于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等,被中国药典2000年版收载,在临床用药和多种保健品中,酸枣仁是镇静安神药的主要成分。研究发现:酸枣仁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酸枣仁皂苷、萜类化合物白桦脂酸及其衍生物,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降血脂、抗肿瘤及提高免疫力等有显著功效。

植物多酚类物质主要以自由态和结合态多酚两种形式存在。有研究表明,植物中的许多结合态多酚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抑菌、消炎、降血脂、降血糖、抗肿瘤、增强免疫力功能。不同种类的植物多酚其组分差异较大,其制备工艺也各不相同,因此,针对不同的材料,需要优化改进确定其合适的多酚提取方法。目前对于酸枣仁多酚,尤其是对于结合态多酚的制备工艺尚未见报道,本实验以北方地区酸枣仁为材料,通过优化制备工艺获得一种水溶性结合态多酚,该多酚能够显著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尤其能够逆转肿瘤的多药耐药性,因此,本发明为酸枣仁这一传统中药赋予了新的开发和利用价值,同时也将应用于抗肿瘤药物、特殊医药食品及保健品制剂的开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酸枣仁水溶性结合态多酚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该多酚在制备抗肿瘤药物、特殊医药食品及保健食品中的应用。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得率高,耗时短,方便大规模生产。该结合态多酚抗肿瘤活性显著。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酸枣仁水溶性结合态多酚(zssbp)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按体积比1:9取浓硫酸和甲醇配制成酸水解液,酸水解液中硫酸的浓度为1.84mol/l;

第二步:酸枣仁粉碎后,加入预冷的丙酮,4℃下均匀搅拌30-40min,离心,去上清液,残渣重复提取1-2次,留残渣;

所述丙酮的浓度优选为80%;所述的酸枣仁和丙酮重量体积比(w/v)优选为1g︰15-20ml;离心时,离心速度优选为5000rpm,温度优选为4℃,离心时间优选为10min;

第三步:将收集的残渣中加入按第一步配置的酸水解液,用摇床充分孵育消化,然后加入适量10mol/lnaoh溶液使消化溶液ph至中性终止消化;

所述的酸枣仁残渣和酸水解液重量体积比(w/v)优选为1g︰10-15ml;所述消化温度优选为37℃,消化时间优选为1.5-2h;

第四步:终止消化后,离心,弃沉淀,在上清液中加入等体积的乙酸乙酯重复萃取2-3次,离心,取下层水相,得结合态多酚提取液;

所述的离心时,离心速度优选为11,000rpm,温度优选为4℃,离心时间优选为10min;

第五步:将上述获得的结合态多酚提取液在45℃下旋转蒸发,除净有机溶剂,真空冷冻干燥成粉末即得结合态多酚样品,于4℃保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主要是对传统的酸水解法进行了优化改进,主要包括用浓硫酸代替了浓盐酸,并降低了酸解液中硫酸的浓度;同时大大降低了酸水解的时间和水解温度,以减少酸解时间过长和温度过高处理造成结合态多酚的氧化分解,节省了提取时间;为了除尽酸枣仁中的游离态多酚,在第二步提高了丙酮水解时间和水解次数。

通过上述多方面的改进,本发明获得的酸枣仁结合态多酚,水溶性组分得率高,抗肿瘤活性显著;经抗肿瘤活性检测显示,该酸枣仁水溶性多酚可明显抑制多种肿瘤细胞如:结肠癌细胞株hct-116、dld1、sw620和宫颈癌细胞株hela等的增殖,且能显著逆转肿瘤的多药耐药性。证明该结合态多酚有潜力开发成为新型抗肿瘤药物、特殊医药食品及保健食品。

附图说明

图1酸枣仁水溶性结合态多酚(zssbp)粉末样品;

图2酸枣仁水溶性结合态多酚(zssbp)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图3倒置显微镜下观察酸枣仁水溶性结合态多酚(zssbp)对肿瘤细胞形态的影响(×20);

图4酸枣仁水溶性结合态多酚(zssbp)对结肠癌耐药细胞耐药性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酸枣仁水溶性结合态多酚的制备方法

(1)配制酸水解液。取浓硫酸20ml、甲醇180ml,配制200ml的酸水解液(酸解液中浓硫酸的浓度为1.84mol/l);

(2)将天然酸枣仁粉碎,取酸枣仁粉末10g,加入预冷的80%丙酮150-200ml,4℃下均匀搅拌30-40min,然后将混合物于5,000rpm、离心10min,去除上清液中的游离态多酚,留残渣;离心后的残渣可重复用以上方法提取1-2次;

(3)将(2)中获得的酸枣仁残渣中按重量体积比(w/v=1g:10-15ml)加入预先配置好的酸解液100-150ml,用摇床在37℃下水解消化1.5-2h。然后加入适量10mol/lnaoh溶液使消化溶液ph至中性终止消化;

(4)消化完成后,11,000rpm离心10min,弃沉淀,在上清液中加入等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后11,000rpm离心10min,溶液分为三层,取下层水相,重复萃取2-3次,即为水溶性活性多酚组分。

(5)将上述水溶性活性多酚组分在45℃旋转蒸发,除净有机溶剂,真空冷冻干燥成粉末即可得纯多酚样品,于4℃保存。

(6)测定酸枣仁水溶性结合态多酚的含量。用超纯水溶解冻干的多酚粉末,用福林酚比色法,以没食子酸为标准品测定酸枣仁水溶性多酚含量。标准液的浓度梯度分别为:0,0.02,0.06,0.1,0.15,0.2,0.3,0.4,0.5,0.6mg/ml。加入100μl标准液或多酚样品,400μl去离子水到试管中,再加入100μl福林酚试剂混匀静置反应6min,随后各个试管中加入1ml7%na2co3混匀静置90min。于76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值为横坐标,没食子酸量(mg)为纵坐标做标准曲线,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多酚的含量。

结果表明:每100g酸枣仁中提取到的水溶性结合态多酚的含量约为2684±68.75mg,提取得率平均为2.68±0.07%。酸枣仁水溶性结合态多酚粉末样品(如图1所示)。

实施例2:酸枣仁水溶性结合态多酚的抗肿瘤活性鉴定

取对数生长期的肿瘤细胞株hct116、dld1、sw620、hela,细胞制成悬液后,通过细胞计数,将各种细胞的细胞密度调整为密度为每孔6000个/100μl,接种到96孔板中,在37℃、5%co2的培养箱培养过夜后,弃掉旧培养基,加入含不同浓度酸枣仁结合态多酚的培养基,其多酚终浓度分别为0.05、0.1、0.2、0.4、0.6mg/ml,设5个平行孔,继续孵育24h;弃去旧培养液,pbs洗2次,每孔加入20μl5.0mg/mlmtt,继续孵育4h。弃去板中培养液,每孔加入150μl的dmso溶解活细胞产生的甲瓒结晶,置摇床上振荡10min,在波长570nm处的酶标仪上测定各孔吸光值。

结果表明:本发明所得酸枣仁水溶性结合态多酚(zssbp),经上述体外抗肿瘤活性检测,结果表明:用上述不同浓度的zssbp处理hct116、dld1、sw620和hela细胞24h,其hct116细胞的ic50值为:0.16mg/ml,dld1细胞的ic50值为:0.189mg/ml,sw620细胞的ic50值为:0.225mg/ml,hela细胞的ic50值为:0.158mg/ml(如图2所示)。

实施例3:酸枣仁水溶性结合态多酚(zssbp)对肿瘤细胞形态的影响

取对数生长期的肿瘤细胞珠hct116、dld1和sw620,细胞制成悬液后,通过细胞计数,将各种细胞的密度调整为密度为每孔2.4×104个细胞,接种到24孔板中,在37℃、5%co2的培养箱培养过夜后,弃旧培养基,加入含不同浓度酸枣仁结合态多酚的培养基,其多酚终浓度分别为0.1、0.2mg/ml,设5个平行孔,继续孵育24h;于olympus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细胞的形态变化情况(×20)。

结果显示:上述不同浓度的酸枣仁结合态多酚zssbp处理肿瘤细胞后,与对照组相比,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细胞形态皱缩变圆,显示出明显的凋亡形态,这说明,zssbp能显著抑制上述肿瘤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如图3所示)。

实施例4:酸枣仁水溶性结合态多酚(zssbp)对结肠癌耐药细胞耐药性的影响

选取对数生长期的结肠癌hct-8细胞株和结肠癌多药耐药hct-8/mdr细胞株,每孔6×103个的细胞密度接种于96孔培养板中。于37℃,5%的co2培养箱中过夜孵育,加入不同浓度的5-fu、0.2mg/mlzssbp,设五个复孔。孵育24h后,移除旧培养液,用pbs洗2次,加入新鲜培养基,每孔加20μlmtt溶液(5mg/ml),继续孵育4h后终止培养。吸弃培养上清液,每孔加入150μldmso,摇床振荡10min,使结晶物充分溶解,在酶联免疫监测仪上于570nm波长处测定各孔吸收值。结果显示:zssbp能够显著逆转结肠癌多药耐药细胞株hct-8/mdr的耐药性,其逆转倍数达到9.13倍(如表1、表2、图4所示)。

表1:化疗药物5-fu对结肠癌细胞hct-8和耐药细胞hct-8/mdr细胞增殖的影响

表2:zssbp对结肠癌耐药细胞株hct8/mdr逆转5-fu耐药性的影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