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圈结构、具有线圈结构的磁疗仪以及磁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55560发布日期:2018-06-12 03:17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装置,特别涉及磁疗场景的一种线圈结构、具有线圈结构的磁疗仪以及磁疗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磁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各具特色的磁疗方法相继问世,又由于磁疗法具有经济、简便等特点,至今磁疗法已在国际上广泛应用。其机理主要是用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磁场在目标组织内产生感应电流而起到治疗作用。现有的各种磁疗仪大都是利用大面积的线圈结构来产生磁场,如图1所示,现有线圈400的横截面为一整圆,治疗床300穿过现有线圈400设置。但是,受到设备成本的限制,现有线圈400不能无限做大,导致治疗床300的宽度受到限制,影响磁疗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圈结构、具有线圈结构的磁疗仪以及磁疗方法,使得线圈结构在相同周长的情况下,具有更大的内径,从而可以容纳更框的治疗床。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提供一种线圈结构,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部的固定支架以及若干个逐层套设在所述固定支架上的线圈,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上体部以及设置在所述上体部下方的下体部;

所述上体部的横截面呈圆弧形,所述下体部的横截面呈一以直线为底,且沿直线两端分别弯曲形成有圆弧的圆台形;

每一所述线圈在所述上体部的长度大于在所述下体部的长度。

本发明上述的线圈结构中,所述下体部包括底板以及沿所述底板两端弯曲形成的圆弧部,所述圆弧部横截面的圆心角小于80°;所述上体部横截面的圆心角大于200°。

本发明上述的线圈结构中,所述固定支架上凸起设置有若干个沿固定支架周向环绕的间隔部,每一所述间隔部沿固定支架的轴向间隔设置,用于间隔相邻两个线圈的侧壁之间形成一侧壁间隔距离设置;

所述固定支架上还凸起设置有若干个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一侧壁抵接所述线圈,另一侧壁抵接所述固定支架,用于支撑所述线圈的内壁和固定支架之间形成一内周壁间隔距离设置;

所述内周壁间隔距离为5-10mm;所述侧壁间隔距离为10-15mm。

本发明上述的线圈结构中,所述线圈结构还包括若干个沿固定支架周向间隔铺设在相邻两层线圈之间的条形部,所述条形部用于间隔相邻的两层线圈之间形成一径向距离设置;所述径向距离为5-10mm。

本发明上述的线圈结构中,所述支撑部为沿所述固定支架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长条状,每一所述支撑部沿所述固定支架周向间隔设置;

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部在所述上体部上的间距与在所述底板上的间距相等,且大于在圆弧部上的间距。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具有线圈结构的磁疗仪,所述磁疗仪包括上述的线圈结构,还包括:穿过所述线圈结构设置的治疗床,以及

主机,用于接收用户输入并进行分析生成磁疗控制指令;

电流发生器,连接所述主机,用于按照所述磁疗控制指令生成脉冲电流,所述线圈结构接收所述脉冲电流产生脉冲磁场并向治疗床辐射;

驱动机构,连接所述主机,用于按照所述磁疗控制指令驱动线圈结构沿治疗床长度方向来回移动。

本发明上述的磁疗仪中,所述主机包括控制模块,以及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模块、存储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输入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输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分析所述输入模块的输入并生成磁疗控制指令;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每一所述磁疗控制指令及其对应的患者信息;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连接网络云端;

所述磁疗控制指令包括设置脉冲频率、设置磁场强度、设置磁疗时间、设置线圈结构的移动速度以及设置线圈结构的磁疗位置。

本发明上述的磁疗仪中,所述存储模块预置多组固定磁疗指令,每一所述固定磁疗指令对应于不同的磁疗场景;

所述用户输入包括:直接输入脉冲频率、磁场强度、磁疗时间、线圈结构移动速度以及线圈结构的磁疗位置和/或输入患者信息和/或选择所述固定磁疗指令。

本发明上述的磁疗仪中,所述治疗床的底角分别抵接于圆弧部的内壁上;

所述磁疗仪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治疗床的固定架;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的滑动导轨,设置于所述线圈结构底部的与所述滑动导轨滑动配合的滑块,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滑块沿滑动导轨滑动的驱动装置。

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一种磁疗方法,利用上述的磁疗仪,所述磁疗方法包括:

S10:接收用户输入进行分析并生成磁疗控制指令;

S20:电流发生器按照所述磁疗控制指令生成脉冲电流;

S30:线圈结构接收所述脉冲电流产生脉冲磁场并向治疗床辐射;同时,驱动机构按照所述磁疗控制指令驱动线圈结构沿治疗床长度方向来回移动;

所述用户输入包括:直接输入脉冲频率、磁场强度、磁疗时间、线圈结构移动速度以及线圈结构的磁疗位置和/或输入患者信息和/或选择所述固定磁疗指令。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线圈结构采用上体部和圆台状下体部的组合式设计改进现有线圈的整圆设计,在线圈周长相同的情况下,本发明的线圈结构内径更大,可以容纳宽度更宽的治疗床,从而提高用户的磁疗舒适性,且不会带来材料成本的增加。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线圈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线圈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线圈结构结合治疗床的平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线圈结构的侧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磁疗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磁疗仪的模块化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磁疗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线圈结构900(详见图5)包括外壳(未示出),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的固定支架100,以及若干个套设于固定支架100外壁的线圈200(详见图4)。其中,固定支架100包括一体成型的上体部110以及设置在上体部110下方的下体部120。

上体部110的横截面呈圆弧形,上体部110的横截面圆心角可优选为大于200°;下体部120包括底板121以及两个分别沿底板121相对侧壁折弯形成的圆弧部122,圆弧部122的另一端延伸至上体部110端部;即下体部120的横截面呈一以直线为底,且沿直线两端分别弯曲形成有圆弧的圆台形;其中,圆弧部122的横截面圆心角可优选为小于80°,使得每一线圈200在上体部110的长度大于在下体部120的长度。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本发明取消了现有线圈结构的整圆设计,采用上体部110和圆台状下体部120相结合的方式,这样本发明提供的线圈结构在周长与现有线圈相等的情况下,其具有更大的线圈内径。例如,结合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线圈结构和现有的线圈结构在保持线圈结构周长不增加且治疗床300的上端面与线圈结构顶部的空间距离都为400mm的情况下,本发明提供的线圈结构可以容纳宽度为578.12mm的治疗床,而现有线圈结构只能容纳宽度为519.62mm的治疗床。因此,本发明提供的线圈结构可以容纳更宽的治疗床,从而提高用户磁疗时的舒适性,且不会增加产品制造成本,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

进一步地,结合图4所示,为了利于线圈散热,本发明将若干个线圈200逐层套设在固定支架100的外壁上,同一层的线圈之间互相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线圈200的数量为8个,8个线圈分为两层套设在固定100上,每层有四个线圈。

具体的,固定支架100上凸起设置有若干个沿固定支架周向环绕的间隔部130,每一所述间隔部130沿固定支架100的轴向间隔设置,用于间隔相邻的两个线圈200的侧壁之间形成一侧壁间隔距离Y设置,以利于同一层线圈之间的散热;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以取消间隔部130的设置,直接通过线圈的间隔排布实现相邻的两个线圈的侧壁之间形成所述侧壁间隔距离Y设置,也可以实现同样的散热效果,不再赘述。

固定支架100上还凸起设置有若干个支撑部140,支撑部140的一侧壁抵接线圈200,另一侧壁抵接固定支架100,用于支撑内层线圈200的内壁和固定支架100外壁形成一内周壁间隔距离X1,以利于线圈200和固定支架100之间的散热。

所述线圈结构还包括若干个沿固定支架周向间隔铺设在相邻两层线圈之间的条形部150,条形部150用于间隔相邻的两层线圈之间形成一径向距离X2设置;本实施例中,条形部150为长条状硅胶条,条形部150的长度与线圈的宽度一致,以利于相邻两层线圈之间的散热;实际使用时,可先将内层线圈铺设于固定支架上,再将条形部150沿线圈周向逐一间隔铺设在线圈的外表面上,最后完成外层线圈的铺设安装。

支撑部140优选为长条状,沿固定支架100的轴向延伸设置,且支撑部140的长度与固定支架100的轴向长度相等;每一支撑部140沿固定支架100周向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上体部110上设置的相邻两个支撑部140的间距与底板121上设置的相邻两个支撑部140的间距相等,且大于圆弧部122上设置的相邻两个支撑部140的间距,以提高线圈与固定支架之间的散热效率;

另一方面,支撑部140也可为半球状,其中,每一支撑部140分别沿固定支架140周向和轴向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支撑部140沿固定支架轴向间隔100mm设置,每一支撑部140沿固定支架周向的排布与上述长条状支撑部一致。此方案的优点是能够在保证散热效率的同时,轻量化该线圈结构,其余特征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周壁间隔距离X1为5-10mm,即所述支撑部140的厚度为5-10mm;所述侧壁间隔距离Y为10-15mm,即所述间隔部130的厚度为10-15mm,所述径向距离X2为5-10mm,即条形部150的厚度为5-10mm。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通过线圈的合理排布不仅利于线圈散热,而且能够提高磁场的均匀性,这将对磁疗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

进一步地,上体部110、下体部120、间隔部130以及支撑部140可优选为一体成型,简化制作工艺。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线圈结构可设计为周向尺寸可调节结构,可以根据不同人体的体型和病床的尺寸进行自动或手动调节。优选地,可在上体部110和下体部120的结合处设置有伸缩机构,伸缩机构包括设置于上体部110内的气缸以及驱动连接气缸的连接杆,连接杆远离气缸的一端抵顶于下体部120的端面上,气缸驱动连接杆运动,进而带动下体部120在远离或靠近上体部110的方向上运动。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配合线圈结构的尺寸伸缩,线圈优选为具有弹性的线圈材料制成。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线圈结构900的磁疗仪,如图5所示,所述磁疗仪包括线圈结构900、穿过线圈结构900设置的治疗床300以及主机500,其中,主机500接收用户输入,对用户输入进行分析并生成磁疗控制指令,治疗床300提供给用户躺卧。

进一步地,结合图6所示,该磁疗仪还包括:连接主机500的电流发生器600和驱动机构700,电流发生器600通过导电线连接线圈结构900内的每一线圈,用于按照所述磁疗控制指令生成脉冲电流,线圈结构900接收脉冲电流产生脉冲磁场并向治疗床300辐射,用户通过线圈结构900内部产生的磁场进行治疗。

驱动机构700用于按照所述磁疗控制指令驱动线圈结构900沿治疗床300长度方向来回移动,使人体的各个部位都能得到磁场的全面治疗。

具体的,主机500包括控制模块520,以及电连接控制模块520的输入模块510、存储模块530和无线通信模块540;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机500可以采用诸如手机、平板等智能终端。

其中,输入模块510用于接收用户输入;控制模块520用于分析输入模块510的输入并生成所述磁疗控制指令;存储模块530用于存储每一所述磁疗控制指令以及与每一所述磁疗控制指令一一对应的患者信息;无线通信模块540用于连接网络云端,从而将所述磁疗控制指令及其对应的患者信息共享到云端,以便统一进行大数据分析,为患者治疗提供改善方向;

所述磁疗控制指令包括设置脉冲频率、设置磁场强度、设置磁疗时间、设置线圈结构的移动速度以及设置线圈结构的磁疗位置;本实施例中,脉冲频率的调节范围为:10-500Hz,磁场强度的调节范围为10-30mT,用户可依病情需要进行参数选择;线圈结构的磁疗位置可以是具体的一个位置点,也可以是一个位置范围。

进一步地,存储模块530还预置多组固定磁疗指令,每一所述固定磁疗指令对应于不同的磁疗场景,例如,所述磁疗场景包括治疗颈椎病、肩周炎、神经痛、骨性关节炎、淋巴结炎等,不同的病变对应于不同的磁疗指令。

实际使用时,用户通过输入模块510的输入方式包括:直接输入脉冲频率、磁场强度、磁疗时间、线圈结构移动速度以及线圈结构的磁疗位置和/或输入患者信息和/或选择所述固定磁疗指令;

若用户直接输入脉冲频率、磁场强度、磁疗时间、线圈结构移动速度和线圈结构的磁疗位置,控制模块按照用户输入直接生成所述磁疗控制指令;若用户输入患者信息,控制模块调用存储模块中的相关数据生成所述磁疗控制指令;若用户选择所述固定磁疗指令,控制模块按照被选中的固定磁疗指令生成磁疗控制指令;

以上多种模式的输入方式,使得磁疗仪的控制方式更加多样化,能够在一般家庭推广使用,解决了现有磁疗仪操作难,只适合医院等专业性场所使用的问题。

进一步地,治疗床300的底角分别抵接于圆弧部122的内壁上,使线圈结构900内可容纳的治疗床300的宽度达到最大,方便用户躺卧。

所述磁疗仪还包括用于支撑治疗床300的固定架800,驱动机构700包括设置于固定架800上的滑动导轨,设置于线圈结构900底部可沿所述滑动导轨滑动的滑块,以及连接所述滑块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接收主机发送的磁疗控制指令驱动线圈结构900沿治疗床300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磁疗仪还包括连接控制模块520的采集模块,采集模块可优选为摄像机或者红外线装置,用于采集人体轮廓;控制模块520通过采集模块获取人体尺寸,进而通过上述线圈结构的伸缩机构调节线圈结构的周向尺寸,使得线圈结构的周向尺寸更加符合用户体型,磁场分布集中于人体附近,提升磁疗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上述磁疗仪的磁疗步骤流程图,具体的,包括以下步骤:

S10:对用户输入进行分析并生成磁疗控制指令;

S20:电流发生器按照所述磁疗控制指令生成脉冲电流;

S30:线圈结构接收所述脉冲电流产生脉冲磁场并向治疗床辐射;同时,驱动机构按照所述磁疗控制指令驱动线圈结构沿治疗床长度来回移动。

所述用户输入的方式包括:直接输入脉冲频率、磁场强度、磁疗时间、线圈结构移动速度以及线圈结构的磁疗位置和/或输入患者信息和/或选择固定磁疗指令。

综上所述,实施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线圈结构采用上体部和圆台状下体部相结合的方式改进现有的整圆设计,在线圈周长相同的情况下,本发明的线圈结构内径更大,可以容纳更宽的治疗床,从而提高用户磁疗时的舒适性,且不会带来材料成本的上升;

(2)本发明通过对线圈结构内线圈的合理排布,不仅利于线圈散热,而且能够提高磁场的均匀性,这将对磁疗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

(3)本发明提供的磁疗仪采用智能分析配合多种输入模式使用,降低了仪器的操作难度,可用作医疗单位、运动队及一般家庭内的理疗保健装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