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急救用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30158发布日期:2018-07-13 18:01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一种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急救用氧系统,属于医疗急救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代医学的进步给急救医学赋予了新的概念和内涵,急救工作现在不再是被动的,而是一种现代化的流动医院,这种流动医院能够根据需要走出医院、走上社会、走进家庭,迅速来到病人身边,一旦救护车到达标志着病人即巳入院,就可得到迫切和有效急救治疗.危重病人的生存希望,就可以从这里开始。

现有技术使用时,寒冷天气中,易由于氧气过于冰冷而导致患者在呼吸时,使喉咙发痒,咳嗽,导致健康的恢复减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急救用氧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使用时,寒冷天气中,易由于氧气过于冰冷而导致患者在呼吸时,使喉咙发痒,咳嗽,导致健康的恢复减缓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急救用氧系统,其结构包括车轴、车轮、支撑支柱、氧气罐、固定绳、安全把手、旋钮开关、压力表、氧气调节器、氧气恒温器、前置轮、底盘,所述车轴一端设于底盘后端两侧,与底盘后端两侧焊接,另一端设于车轮的内部,镶嵌于车轮的中部,与车轮轴承连接,所述车轮设于底盘后端两侧,所述前置轮设于底盘前端中部,顶面与底盘底面焊接,所述氧气罐设于底盘顶面中部,与底盘间隙配合,所述支撑支柱为n型支柱,两端均设于底盘顶面后端,与底盘内部焊接,所述固定绳一端与支撑支柱的左端支柱锁接,另一端与氧气罐间隙配合,与支撑支柱的右端支柱扣接,所述氧气罐顶面设有安全把手,与安全把手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旋钮开关设于氧气罐顶面中部,与氧气罐焊接,所述压力表一端与旋钮开关一侧胶接,另一端与氧气调节器的左侧一端胶接,所述氧气调节器右侧另一端设有氧气恒温器,贯穿氧气恒温器,与氧气恒温器内部过渡配合,所述氧气恒温器包括温度传感器、电磁铁、一号顶杆、二号顶杆、一号转轴、二号转轴、三号转轴、一号滑轮、牵引绳、一号弹簧、三号顶杆、外电源接触块、一号导电电阻、电机箱电源接触块、一号电线、一号支撑支柱、电机、电机转轴、一号齿轮、二号齿轮、三号齿轮、二号支撑支柱、四号齿轮、弹力绳、二号滑轮、挡板、蓄电池、二号电线、加热板、一号电板、三号电线、二号电板、三号电线、主机体、三号支撑支柱、内电源接触块、固定限位块、二号弹簧、二号导电电阻、按钮、氧气加温管,所述氧气调节器贯穿主机体,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氧气调节器左端上方,镶嵌于氧气调节器的内部,两端均与氧气调节器的内壁焊接,顶面设有电磁铁,与电磁铁底面焊接,所述电磁铁设有两块,一块设于一号顶杆的底面,顶面与一号顶杆的底面焊接,设于另一块电磁铁的正上方,所述一号顶杆的顶面设有二号顶杆,顶面与二号顶杆一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二号顶杆另一端正面设有一号转轴,与一号转轴的底面铰接,所述一号转轴设于二号支撑支柱左端,与二号支撑支柱左端铰接,所述二号转轴设于二号支撑支柱中部,与二号支撑支柱中部铰接,所述二号支撑支柱右端设有三号转轴,与三号转轴铰接,所述三号转轴与一号支撑支柱一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一号支撑支柱的另一端设有牵引绳,与牵引绳的一端扣接,所述牵引绳的一端绕过一号滑轮,与三号顶杆一端扣接,所述一号滑轮设于一号弹簧的左侧,与主机体扣接,所述一号弹簧设于三号顶杆内部左端,两端均与三号顶杆内部扣接,所述三号顶杆右端设有一号导电电阻,右端与一号导电电阻的左端胶接,所述一号导电电阻的上方与外电源接触块的底面相配合,下方与电机箱电源接触块的顶面相配合,所述外电源接触块的顶面与主机体焊接,所述电机箱电源接触块的底面设有一号电线,底面与一号电线一端焊接,所述一号电线的另一端与电机顶面中部焊接,所述电机的下方设有电机转轴,与电机转轴一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电机转轴另一端与一号齿轮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一号齿轮左端与二号齿轮啮合,所述二号齿轮下方设有三号齿轮,与三号齿轮顶面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三号齿轮下方设有四号齿轮,与四号齿轮顶面啮合,所述四号齿轮的下方与弹力绳一端扣接,所述弹力绳另一端绕过二号滑轮与挡板扣接,所述二号滑轮设于四号齿轮左侧,与主机体扣接,所述挡板设于氧气调节器内部,所述按钮设于氧气加温管中部,顶面与挡板垂直且相配合,底面与三号支撑支柱顶面焊接,所述三号支撑支柱设于按钮底面中部,底面设于二号导电电阻的顶面中部,与二号导电电阻焊接,所述二号导电电阻设于内电源接触块中部,两端均与内电源接触块相配合,底面中部设有二号弹簧,与二号弹簧一端焊接,所述二号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限位块顶面焊接,所述固定限位块设于三号电线顶面,与三号电线相配合,所述内电源接触块设有两块,底面均与三号电线一端焊接,所述三号电线贯穿二号电板左端,一端与内电源接触块焊接,一端设于一号电板的顶面左端,与一号电板顶面焊接,所述二号电板两端均与氧气加温管焊接,所述氧气加温管为u型管,两端均与氧气调节器扣接,所述三号电线设于内电源接触块的右端,与内电源接触块右侧焊接,另一端与蓄电池的左侧焊接,所述蓄电池设于二号电板的右端上方,底面与二号电板顶面焊接,所述二号电线一端贯穿二号电板,与蓄电池底面焊接,一端与一号电板顶面焊接,所述一号电板设于二号电板的下方,两端均与氧气加温管焊接,所述加热板设于氧气加温管的内部,顶面贯穿氧气加温管,与一号电板底面焊接,所述四号齿轮包括五号齿轮、固定轴,所述五号齿轮设于三号齿轮的下方,顶面与三号齿轮啮合,底面中部设有固定轴,与固定轴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固定轴中部设有弹力绳,与弹力绳一端扣接。

进一步的,所述车轴设有两个。

进一步的,所述车轮设有两个。

进一步的,所述氧气罐设于底盘顶面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绳设于支撑支柱中上方。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急救用氧系统,用户在通过本设备在进行医疗急救前,应先检测设备是否能够正常使用,在设备配件老化或损坏时,应及时更换设备配件,在设备正常使用时,通过固定绳将氧气罐固定在底盘上,通过车轮将设备运输到患者旁边,通过前置轮固定设备,通过旋钮开关开关氧气罐,压力表用于显示氧气罐内的氧气量,氧气调节器用于调节氧气浓度,一端连接着输气管,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调节后的氧气过于冰冷时,使电磁铁通电,产生斥力,使电磁铁分离的同时,将一号顶杆往上顶,通过二号转轴将二号支撑支柱左端向上顶的同时,使二号支撑支柱右端向下,使一号支撑支柱扯动牵引绳通过一号滑轮将三号顶杆向左移动,使一号弹簧压缩,使一号导电电阻与外电源接触块、电机箱电源接触块连接,使电机通电并工作,使一号齿轮带动二号齿轮和四号齿轮转动,使弹力绳通过二号滑轮将挡板拉起,挡板离开按钮时,通过二号弹簧的弹力使二号导电电阻与内电源接触块连接,使一号电板通电,使发热板让氧气温度升高,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通过增加了一号齿轮、二号齿轮等等机构,使氧气温度处于恒温状态,让患者在使用设备呼吸时,不会由于氧气冰冷而引起的不适,加快患者的康复时间。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急救用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急救用氧系统的氧气恒温器闭合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急救用氧系统的a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急救用氧系统的氧气恒温器工作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急救用氧系统的b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急救用氧系统的四号齿轮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车轴-1、车轮-2、支撑支柱-3、氧气罐-4、固定绳-5、安全把手-6、旋钮开关-7、压力表-8、氧气调节器-9、氧气恒温器-10、前置轮-11、底盘-12、温度传感器-101、电磁铁-102、一号顶杆-103、二号顶杆-104、一号转轴-105、二号转轴-106、三号转轴-107、一号滑轮-108、牵引绳-109、一号弹簧-1010、三号顶杆-1011、外电源接触块-1012、一号导电电阻-1013、电机箱电源接触块-1014、一号电线-1015、一号支撑支柱-1016、电机-1017、电机转轴-1018、一号齿轮-1019、二号齿轮-1020、三号齿轮-1021、二号支撑支柱-1022、四号齿轮-1023、弹力绳-1024、二号滑轮-1025、挡板-1026、蓄电池-1027、二号电线-1028、加热板-1029、一号电板-1030、三号电线-1031、二号电板-1032、三号电线-1033、主机体-1034、三号支撑支柱-1035、内电源接触块-1036、固定限位块-1037、二号弹簧-1038、二号导电电阻-1039、按钮-1040、氧气加温管-1041,五号齿轮-102301、固定轴-10230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急救用氧系统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车轴1、车轮2、支撑支柱3、氧气罐4、固定绳5、安全把手6、旋钮开关7、压力表8、氧气调节器9、氧气恒温器10、前置轮11、底盘12,所述车轴1一端设于底盘12后端两侧,与底盘12后端两侧焊接,另一端设于车轮2的内部,镶嵌于车轮2的中部,与车轮2轴承连接,所述车轮2设于底盘12后端两侧,所述前置轮11设于底盘12前端中部,顶面与底盘12底面焊接,所述氧气罐4设于底盘12顶面中部,与底盘12间隙配合,所述支撑支柱3为n型支柱,两端均设于底盘12顶面后端,与底盘12内部焊接,所述固定绳5一端与支撑支柱3的左端支柱锁接,另一端与氧气罐4间隙配合,与支撑支柱3的右端支柱扣接,所述氧气罐4顶面设有安全把手6,与安全把手6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旋钮开关7设于氧气罐4顶面中部,与氧气罐4焊接,所述压力表8一端与旋钮开关7一侧胶接,另一端与氧气调节器9的左侧一端胶接,所述氧气调节器9右侧另一端设有氧气恒温器10,贯穿氧气恒温器10,与氧气恒温器10内部过渡配合,所述氧气恒温器10包括温度传感器101、电磁铁102、一号顶杆103、二号顶杆104、一号转轴105、二号转轴106、三号转轴107、一号滑轮108、牵引绳109、一号弹簧1010、三号顶杆1011、外电源接触块1012、一号导电电阻1013、电机箱电源接触块1014、一号电线1015、一号支撑支柱1016、电机1017、电机转轴1018、一号齿轮1019、二号齿轮1020、三号齿轮1021、二号支撑支柱1022、四号齿轮1023、弹力绳1024、二号滑轮1025、挡板1026、蓄电池1027、二号电线1028、加热板1029、一号电板1030、三号电线1031、二号电板1032、三号电线1033、主机体1034、三号支撑支柱1035、内电源接触块1036、固定限位块1037、二号弹簧1038、二号导电电阻1039、按钮1040、氧气加温管1041,所述氧气调节器9贯穿主机体1034,所述温度传感器101设于氧气调节器9左端上方,镶嵌于氧气调节器9的内部,两端均与氧气调节器9的内壁焊接,顶面设有电磁铁102,与电磁铁102底面焊接,所述电磁铁102设有两块,一块设于一号顶杆103的底面,顶面与一号顶杆103的底面焊接,设于另一块电磁铁102的正上方,所述一号顶杆103的顶面设有二号顶杆104,顶面与二号顶杆104一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二号顶杆104另一端正面设有一号转轴105,与一号转轴105的底面铰接,所述一号转轴105设于二号支撑支柱1022左端,与二号支撑支柱1022左端铰接,所述二号转轴106设于二号支撑支柱1022中部,与二号支撑支柱1022中部铰接,所述二号支撑支柱1022右端设有三号转轴107,与三号转轴107铰接,所述三号转轴107与一号支撑支柱1016一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一号支撑支柱1016的另一端设有牵引绳109,与牵引绳109的一端扣接,所述牵引绳109的一端绕过一号滑轮108,与三号顶杆1011一端扣接,所述一号滑轮108设于一号弹簧1010的左侧,与主机体1034扣接,所述一号弹簧1010设于三号顶杆1011内部左端,两端均与三号顶杆1011内部扣接,所述三号顶杆1011右端设有一号导电电阻1013,右端与一号导电电阻1013的左端胶接,所述一号导电电阻1013的上方与外电源接触块1012的底面相配合,下方与电机箱电源接触块1014的顶面相配合,所述外电源接触块1012的顶面与主机体1034焊接,所述电机箱电源接触块1014的底面设有一号电线1015,底面与一号电线1015一端焊接,所述一号电线1015的另一端与电机1017顶面中部焊接,所述电机1017的下方设有电机转轴1018,与电机转轴1018一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电机转轴1018另一端与一号齿轮1019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一号齿轮1019左端与二号齿轮1020啮合,所述二号齿轮1020下方设有三号齿轮1021,与三号齿轮1021顶面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三号齿轮1021下方设有四号齿轮1023,与四号齿轮1023顶面啮合,所述四号齿轮1023的下方与弹力绳1024一端扣接,所述弹力绳1024另一端绕过二号滑轮1025与挡板1026扣接,所述二号滑轮1025设于四号齿轮1023左侧,与主机体1034扣接,所述挡板1026设于氧气调节器9内部,所述按钮1040设于氧气加温管1041中部,顶面与挡板1026垂直且相配合,底面与三号支撑支柱1035顶面焊接,所述三号支撑支柱1035设于按钮1040底面中部,底面设于二号导电电阻1039的顶面中部,与二号导电电阻1039焊接,所述二号导电电阻1039设于内电源接触块1036中部,两端均与内电源接触块1036相配合,底面中部设有二号弹簧1038,与二号弹簧1038一端焊接,所述二号弹簧1038的另一端与固定限位块1037顶面焊接,所述固定限位块1037设于三号电线1031顶面,与三号电线1031相配合,所述内电源接触块1036设有两块,底面均与三号电线1031一端焊接,所述三号电线1031贯穿二号电板1032左端,一端与内电源接触块1036焊接,一端设于一号电板1030的顶面左端,与一号电板1030顶面焊接,所述二号电板1032两端均与氧气加温管1041焊接,所述氧气加温管1041为u型管,两端均与氧气调节器9扣接,所述三号电线1033设于内电源接触块1036的右端,与内电源接触块1036右侧焊接,另一端与蓄电池1027的左侧焊接,所述蓄电池1027设于二号电板1032的右端上方,底面与二号电板1032顶面焊接,所述二号电线1028一端贯穿二号电板1032,与蓄电池1027底面焊接,一端与一号电板1030顶面焊接,所述一号电板1030设于二号电板1032的下方,两端均与氧气加温管1041焊接,所述加热板1029设于氧气加温管1041的内部,顶面贯穿氧气加温管1041,与一号电板1030底面焊接,所述四号齿轮1023包括五号齿轮102301、固定轴102302,所述五号齿轮102301设于三号齿轮1021的下方,顶面与三号齿轮1021啮合,底面中部设有固定轴102302,与固定轴10230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固定轴102302中部设有弹力绳1024,与弹力绳1024一端扣接,所述车轴1设有两个,所述车轮2设有两个,所述氧气罐4设于底盘12顶面中部,所述固定绳5设于支撑支柱3中上方。

用户在通过本设备在进行医疗急救前,应先检测设备是否能够正常使用,在设备配件老化或损坏时,应及时更换设备配件,在设备正常使用时,通过固定绳5将氧气罐4固定在底盘12上,通过车轮2将设备运输到患者旁边,通过前置轮11固定设备,通过旋钮开关7开关氧气罐4,压力表8用于显示氧气罐4内的氧气量,氧气调节器9用于调节氧气浓度,一端连接着输气管,当温度传感器101检测到调节后的氧气过于冰冷时,使电磁铁102通电,产生斥力,使电磁铁102分离的同时,将一号顶杆103往上顶,通过二号转轴106将二号支撑支柱1022左端向上顶的同时,使二号支撑支柱1022右端向下,使一号支撑支柱106扯动牵引绳109通过一号滑轮108将三号顶杆1011向左移动,使一号弹簧1010压缩,使一号导电电阻1013与外电源接触块1012、电机箱电源接触块1014连接,使电机1017通电并工作,使一号齿轮1019带动二号齿轮1020和四号齿轮1023转动,使弹力绳1024通过二号滑轮1025将挡板1026拉起,挡板1026离开按钮1040时,通过二号弹簧1038的弹力使二号导电电阻1039与内电源接触块1026连接,使一号电板通电,使发热板1029让氧气温度升高。

本发明所述的温度恒温器10属于医疗急救氧系统的配件,相对于传统的配件,本配件通过增加了一号齿轮1019、二号齿轮1020等等机构,使氧气处于恒温状态。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使用时,寒冷天气中,易由于氧气过于冰冷而导致患者在呼吸时,使喉咙发痒,咳嗽,导致健康的恢复减缓,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通过增加了一号齿轮、二号齿轮等等机构,使氧气温度处于恒温状态,让患者在使用设备呼吸时,不会由于氧气冰冷而引起的不适,加快患者的康复时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