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肾健脾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95742发布日期:2018-06-15 21:26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补肾中药,具体是一种保肾健脾的中药。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及坐骨神经痛的病患日益增多。《医学心悟》曰:“腰痛拘急,牵引腿足。”《普济方》说:“夫足少阴肾之络也,属于腰脚而主于骨,足厥阴肝之经也,内而主于筋。若二脏俱虚,为风邪所乘,搏于经络,流注筋骨,故令腰脚疼痛,经脉拘急,不得屈伸也。”古代中医药对腰腿疼痛的治疗奠定了深刻的理论基础。阐明了肝肾亏损、气血不足是腰椎间盘突出的内因,而风、寒、湿、瘀诸邪侵袭留滞是外因。故此方药采用补肝益肾、养血益气、活血化瘀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及坐骨神经疾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肾健脾的中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保肾健脾的中药,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杜仲10-20g、菟丝子10-15g、当归10-20g、黄精5-20g、怀牛膝10-20g、川牛膝10-20g、枳壳10-20g、山药10-20g、芡实10-15g、鸡内金10-20g、山楂10-20g。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保肾健脾的中药,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杜仲10g、菟丝子10g、当归10g、黄精5g、怀牛膝10g、川牛膝10g、枳壳10g、山药10g、芡实10g、鸡内金10g、山楂10g。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保肾健脾的中药,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杜仲15g、菟丝子12.5g、当归15g、黄精12.5g、怀牛膝15g、川牛膝15g、枳壳15g、山药15g、芡实12.5g、鸡内金15g、山楂15g。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保肾健脾的中药,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杜仲20g、菟丝子15g、当归20g、黄精20g、怀牛膝20g、川牛膝20g、枳壳20g、山药20g、芡实15g、鸡内金20g、山楂20g。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保肾健脾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称取中药原料并用清水清洗干净并晾干;

(2)将晾干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入8-10倍量的水浸泡20-30分钟,进行第一次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30-60分钟;第二次煎煮,加水没过药面5-7厘米,进行煎煮,水沸后煎煮30-60分钟;两次煎煮取汁,合并过滤、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1.35、温度为50-70°C得浸膏,加乳糖;

(3)浸膏风干后,通过制粒机制成颗粒状,将制成的颗粒放入微波烘干杀菌设备中,先用110-130°C的温度对所述颗粒进行烘干灭菌1-2小时,然后将温度降至50-70°C,再进行烘干灭菌1-2小时,即成颗粒冲剂。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步骤(2)中所述浸膏与乳糖重量比为3:7。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步骤(2)中两次煎煮取汁,合并过滤、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2、温度为60°C,得浸膏。

杜仲:药用杜仲,即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是中国名贵滋补药材。其味甘,性温。有补益肝肾、强筋壮骨、调理冲任、固经安胎的功效。 可治疗肾阳虚引起的腰腿痛或酸软无力,肝气虚引起的胞胎不固,阴囊湿痒等症。

菟丝子:又名吐丝子、无娘藤、无根藤、萝丝子,为旋花科菟丝子属下的一个种。菟丝子是一味平补肾、肝、脾之良药,临床主要应用于肾虚腰痛、阳痿遗精、尿频、宫冷不孕、目暗便溏之肾阴阳虚证。菟丝子是一味平补肾、肝、脾之良药,临床主要应用于肾虚腰痛、阳痿遗精、尿频、宫冷不孕、目暗便溏之肾阴阳虚证。

当归:别名干归、秦哪、西当归、岷当归、金当归、当归身、涵归尾、当归曲、土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抗癌、抗老防老、免疫之功效。

黄精:又名:鸡头黄精、黄鸡菜、笔管菜、爪子参、老虎姜、鸡爪参。黄精以根茎入药。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功能。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内热消渴等症。

怀牛膝:苋科,系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称山苋菜、对节菜、积名牛茎。根呈园柱形,茎有棱角,节部膨大,状似牛的膝盖,故称牛膝。苦酸,平。功效主治:活血散瘀,祛湿利尿,清热解毒。治淋病,尿血,妇女经闭,症瘕,风湿关节痛,脚气,水肿,痢疾,疟疾,白喉,痈肿,跌打损伤。

川牛膝:川牛膝,中药名。为苋科植物川牛膝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的干燥根。味甘、微苦,性平。归肝、肾经。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用于经闭症瘕,胞衣不下,跌扑损伤,风湿痹痛,足痿筋挛,尿血血淋等证。

枳壳: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枳壳性苦、辛、酸、温,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的功效,主治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等病症。

山药:即薯蓣,别名怀山药 、淮山药 、土薯、山薯、山芋、玉延。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

芡实:又名鸡头子,历版《中国药典》均有记载,为睡莲科1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种仁,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的功效,主治梦遗、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素有“水中人参”和“水中桂圆”的美誉,是传统的中药材和珍贵的天然补品。

鸡内金:鸡内金是指家鸡的砂囊内壁,系消化器官,用于研磨食物,该品为传统中药之一,用于消化不良、遗精盗汗等症,效果极佳,故而以“金”命名。甘,寒。归脾、胃、小肠、膀胱经。消食健胃助消化,涩精止遗。可以促进胃液分泌,提高胃酸度及消化力,使胃运动功能明显增强,胃排空加快。

山楂:又名山里果、山里红,果可生吃或作果脯果糕,干制后可入药,是中国特有的药果兼用树种,具有降血脂、血压、强心、抗心律不齐等作用,同时也是健脾开胃、消食化滞、活血化痰的良药,对胸膈脾满、疝气、血淤、闭经等症有很好的疗效。山楂内的黄酮类化合物牡荆素,是一种抗癌作用较强的药物,其提取物对抑制体内癌细胞生长、增殖和浸润转移均有一定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以天然绿色的中药制而成,大部分配方都是保健食品药,无毒副作用;对保肾,健脾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及坐骨神经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保肾健脾的中药,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杜仲10g、菟丝子10g、当归10g、黄精5g、怀牛膝10g、川牛膝10g、枳壳10g、山药10g、芡实10g、鸡内金10g、山楂10g。

所述的保肾健脾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称取中药原料并用清水清洗干净并晾干;

(2)将晾干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入8倍量的水浸泡20分钟,进行第一次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30分钟;第二次煎煮,加水没过药面5厘米,进行煎煮,水沸后煎煮30分钟;两次煎煮取汁,合并过滤、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温度为50°C得浸膏,加乳糖,所述浸膏与乳糖重量比为3:7;

(3)浸膏风干后,通过制粒机制成颗粒状,将制成的颗粒放入微波烘干杀菌设备中,先用110°C的温度对所述颗粒进行烘干灭菌1小时,然后将温度降至50°C,再进行烘干灭菌1小时,即成颗粒冲剂。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保肾健脾的中药,所述的保肾健脾的中药,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杜仲12.5g、菟丝子11g、当归12.5g、黄精9g、怀牛膝12.5g、川牛膝12.5g、枳壳12.5g、山药12.5g、芡实12.5g、鸡内金12.5g、山楂12.5g。

所述的保肾健脾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称取中药原料并用清水清洗干净并晾干;

(2)将晾干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入9倍量的水浸泡25分钟,进行第一次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40分钟;第二次煎煮,加水没过药面5厘米,进行煎煮,水沸后煎煮40分钟;两次煎煮取汁,合并过滤、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2、温度为55°C得浸膏,加乳糖,所述浸膏与乳糖重量比为3:7;

(3)浸膏风干后,通过制粒机制成颗粒状,将制成的颗粒放入微波烘干杀菌设备中,先用115°C的温度对所述颗粒进行烘干灭菌1小时,然后将温度降至55°C,再进行烘干灭菌1小时,即成颗粒冲剂。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保肾健脾的中药,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杜仲15g、菟丝子12.5g、当归15g、黄精12.5g、怀牛膝15g、川牛膝15g、枳壳15g、山药15g、芡实12.5g、鸡内金15g、山楂15g。

所述的保肾健脾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称取中药原料并用清水清洗干净并晾干;

(2)将晾干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入9倍量的水浸泡25分钟,进行第一次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45分钟;第二次煎煮,加水没过药面6厘米,进行煎煮,水沸后煎煮45分钟;两次煎煮取汁,合并过滤、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3、温度为60°C得浸膏,加乳糖,所述浸膏与乳糖重量比为3:7;

(3)浸膏风干后,通过制粒机制成颗粒状,将制成的颗粒放入微波烘干杀菌设备中,先用120°C的温度对所述颗粒进行烘干灭菌1.5小时,然后将温度降至60°C,再进行烘干灭菌1.5小时,即成颗粒冲剂。

实施例4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保肾健脾的中药,

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杜仲17.5g、菟丝子13.5g、当归17.5g、黄精16.5g、怀牛膝17.5g、川牛膝17.5g、枳壳17.5g、山药17.5g、芡实13.5g、鸡内金17.5g、山楂17.5g。

所述的保肾健脾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称取中药原料并用清水清洗干净并晾干;

(2)将晾干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入9倍量的水浸泡25分钟,进行第一次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50分钟;第二次煎煮,加水没过药面7厘米,进行煎煮,水沸后煎煮50分钟;两次煎煮取汁,合并过滤、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4、温度为65°C得浸膏,加乳糖,所述浸膏与乳糖重量比为3:7;

(3)浸膏风干后,通过制粒机制成颗粒状,将制成的颗粒放入微波烘干杀菌设备中,先用125°C的温度对所述颗粒进行烘干灭菌2小时,然后将温度降至65°C,再进行烘干灭菌2小时,即成颗粒冲剂。

实施例5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保肾健脾的中药,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杜仲20g、菟丝子15g、当归20g、黄精20g、怀牛膝20g、川牛膝20g、枳壳20g、山药20g、芡实15g、鸡内金20g、山楂20g。

所述的保肾健脾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称取中药原料并用清水清洗干净并晾干;

(2)将晾干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入10倍量的水浸泡30分钟,进行第一次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60分钟;第二次煎煮,加水没过药面7厘米,进行煎煮,水沸后煎煮60分钟;两次煎煮取汁,合并过滤、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温度为70°C得浸膏,加乳糖,所述浸膏与乳糖重量比为3:7;

(3)浸膏风干后,通过制粒机制成颗粒状,将制成的颗粒放入微波烘干杀菌设备中,先用130°C的温度对所述颗粒进行烘干灭菌2小时,然后将温度降至70°C,再进行烘干灭菌2小时,即成颗粒冲剂。

本发明以天然绿色的中药制而成,大部分配方都是保健食品药,无毒副作用;对保肾,健脾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及坐骨神经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