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药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78994发布日期:2018-06-02 03:00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药剂,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药剂。



背景技术:

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本病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有可能严重影响肩关节的功能活动。本病早期肩关节呈阵发性疼痛,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以后逐渐发展为持续性疼痛,并逐渐加重,昼轻夜重,肩关节向各个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肩部受到牵拉时,可引起剧烈疼痛。目前,对肩周炎主要是保守治疗:口服消炎镇痛药,物理治疗,痛点局部 封闭,按摩推拿、自我按摩等综合疗法。口服消炎镇痛药对人体的副作用较大。物理、按摩治疗效果较差,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病程延长,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痛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安全、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的用于治疗肩周炎的中药药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药剂,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作而成:淫羊藿20-30份、杜仲16-22份、乌药16-22份、延胡索20-30份、老鹤草15-20份、细辛15-20份、肿节风10-15份、地龙10-15份、土鳖虫3-6份、天麻10-15份、黄芩10-15份、茯苓10-15份、苦参10-15份、白术8-14份、甘草8-14份、防风18-25份、羌活18-25份、徐长卿8-14份、山香圆叶8-14份、熟地黄18-25份、黄芪10-15份、生姜18-25份、桃仁3-6份、人参5-10份、西红花8-12份、山楂8-14份、筋骨草8-14份。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药剂,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作而成:淫羊藿25份、杜仲20份、乌药20份、延胡索25份、老鹤草18份、细辛18份、肿节风14份、地龙12份、土鳖虫5份、天麻12份、黄芩12份、茯苓12份、苦参12份、白术12份、甘草10份、防风22份、羌活22份、徐长卿10份、山香圆叶10份、熟地黄22份、黄芪12份、生姜22份、桃仁5份、人参8份、西红花10份、山楂10份、筋骨草10份。

将上述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水没过药面,浸泡15—25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5—8厘米,进行第一次煎煮,未沸腾前用武火煎煮,沸腾后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第二次煎煮时,加水没过药面4—8厘米,用武火进行煎煮,水沸后用文火煎煮15—20分钟;两次煎煮取汁,合并服用,日服一剂,分2—3次服完,七天为一个疗程。

淫羊藿:味辛、甘,性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肾壮阳,强筋健骨,祛风除湿之功效。

杜仲:味甘,性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之功效。

乌药:味辛,性温;归脾、胃、肾、膀胱经;具有行气止痛,温肾散寒之功效。

延胡索: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具有活血散瘀,行气止痛之功效。

老鹤草:味苦、辛,性平;归肝、脾、肾经;具有祛风利湿,通经络,止泻痢,活血消肿之功效。

细辛:味辛,性温;归心、肺、肾经;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之功效。

肿节风:味辛、苦,性平;归肝、大肠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消斑,驱风通络之功效。

地龙:味咸,性寒;归肝、肺、肾经;具有清热止痉,平肝息风,通经活络,平喘利尿之功效。

土鳖虫:味咸,性寒,有小毒;归肝经;具有破血逐瘀,续筋接骨之功效。

天麻:味甘,性平;归肝经;具有息风平肝,平抑肝阳,驱风通络之功效。

黄芩:味苦,性寒;归肺、心、肝、胆、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之功效。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肺、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和中,宁心安神之功效。

苦参:味苦,性寒;归心、肺、胃、大肠、膀胱经;具有清热燥湿,祛风杀虫之功效。

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之功效。

甘草:味甘,性平;归脾、胃、肺、心经;具有益气补中,祛痰止咳,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效。

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肺、脾经;具有祛风发表,胜湿止痛,止痉之功效。

羌活:味辛、苦,性温;归膀胱经、肾经;具有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之功效。

徐长卿:味辛,性温;归肝、胃经;具有祛风化湿,止痛止痒之功效。

山香圆叶:味苦,性寒;归肺、肝经;具有活血止痛,解毒消肿之功效。

熟地黄: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血滋阴,益精填髓之功效。

黄芪:味甘、性温;归肺、脾经;具有补益脾肺,固表止汗,利尿消肿,托毒敛疮之功效。

生姜: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具有发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毒之功效。

桃仁:味苦、甘,性平,有小毒;归心、肝、大肠经;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之功效。

人参:味甘、微苦,性平;归肺、脾、心经;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安神益智之功效。

西红花:味甘,性平;归心、肝经;具有活血祛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之功效。

山楂:味酸、甘,性微温;归脾、胃、肝经;具有消食健胃,行气散淤,化浊降脂之功效。

筋骨草:味苦,性寒;归肺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功效。

本中药组合物采用天然中药为原料,进行辨证配伍组方,组份中的各种原料药物相互协调在一起,能够起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药效,可有效调节患者机体的阴阳平衡和自我协调能力,具有疏通腠理、活血化瘀、补气血、祛风寒的作用,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且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

病例1,邹某,男,54岁,患者近半年来左侧肩膀经常疼痛难忍,劳累后病情加重,经医院确诊为肩周炎;服用本发明制备的汤剂一个疗程,疼痛感明显减轻,又继续服用三个疗程,治愈。

病例2,谢某,女,42岁,患者自述患有肩周炎两年有余,肩膀活动受限,遇风寒加重;服用本发明制备的汤剂一个疗程,肩周炎症状明显好转,又继续服用四个疗程,肩周炎症状完全消失,治愈,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药剂,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作而成:淫羊藿22份、杜仲20份、乌药20份、延胡索22份、老鹤草16份、细辛18份、肿节风12份、地龙12份、土鳖虫4份、天麻12份、黄芩12份、茯苓12份、苦参10份、白术10份、甘草10份、防风20份、羌活20份、徐长卿12份、山香圆叶10份、熟地黄20份、黄芪12份、生姜20份、桃仁4份、人参8份、西红花10份、山楂10份、筋骨草10份。

将上述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水没过药面,浸泡15—25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5—8厘米,进行第一次煎煮,未沸腾前用武火煎煮,沸腾后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第二次煎煮时,加水没过药面4—8厘米,用武火进行煎煮,水沸后用文火煎煮15—20分钟;两次煎煮取汁,合并服用,日服一剂,分2—3次服完,七天为一个疗程。

实施例2: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药剂,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作而成:淫羊藿28份、杜仲22份、乌药22份、延胡索30份、老鹤草18份、细辛18份、肿节风14份、地龙14份、土鳖虫6份、天麻14份、黄芩14份、茯苓14份、苦参14份、白术12份、甘草12份、防风22份、羌活22份、徐长卿12份、山香圆叶12份、熟地黄22份、黄芪14份、生姜22份、桃仁5份、人参8份、西红花10份、山楂10份、筋骨草10份。

将上述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水没过药面,浸泡15—25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5—8厘米,进行第一次煎煮,未沸腾前用武火煎煮,沸腾后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第二次煎煮时,加水没过药面4—8厘米,用武火进行煎煮,水沸后用文火煎煮15—20分钟;两次煎煮取汁,合并服用,日服一剂,分2—3次服完,七天为一个疗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