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草药药剂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08600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草药药剂配方,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草药药剂配方。



背景技术:

慢性咽炎为咽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具有病程长、症状顽固、反复发作、不易治愈的特征,慢性咽炎虽不危及生命,但给患者带来不少的病痛。慢性咽炎主要表现为咽部有异物感、痒感、灼热感、干燥感或微痛感,临床表现为咽部黏膜慢性充血,病变主要集中在咽部黏膜层,其血管周围有较多淋巴组织浸润,也可见白细胞及浆细胞浸润,黏膜及黏膜下结缔组织增生,可伴有黏液腺肥大,腺体分泌功能亢进,黏液分泌增多且较粘稠,其病程长、症状顽固,且不易治愈。随着人们社交活动的增多,语言交流量增大,汽车尾气等有害气体刺激以及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其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虽病不重,但影响人们的情绪和正常的工作生活。目前西医治疗此症除用抗生素外,无特殊治疗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疗效确切、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的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草药药剂配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草药药剂配方,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作而成:桔梗20--30份、余甘子15--25份、菊花15--25份、罗汉果20--30份、紫苏子20--30份、麦冬10--15份、黄芩20--30份、元胡20--30份、百合15--25份、金果榄10--20份、竹茹10--20份、鱼腥草10--20份、防风15--25份、竹节参15--25份、重楼10--20份、桑白皮15--25份、桂枝10--15份、冬凌草10--15份、党参10--15份、枸杞子15--25份、知母15--25份、牡丹皮15--25份、牛膝15--25份、连翘20--30份、板蓝根20--30份、大黄20--30份、马鞭草5--10份、黄柏5--10份、马勃5--10份。

作为优选,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草药药剂配方,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作而成:桔梗25份、余甘子20份、菊花20份、罗汉果25份、紫苏子25份、麦冬12份、黄芩25份、元胡25份、百合20份、金果榄15份、竹茹15份、鱼腥草15份、防风20份、竹节参20份、重楼15份、桑白皮20份、桂枝12份、冬凌草12份、党参12份、枸杞子20份、知母20份、牡丹皮20份、牛膝20份、连翘25份、板蓝根25份、大黄25份、马鞭草8份、黄柏8份、马勃8份。

制备方法:将上述中药按照传统的制备方法制成汤剂,每天一剂,早晚各口服一次,七天为一个疗程。

桔梗:味苦、辛,性平;归肺经;具有宣肺化痰,利咽,排脓之功效。

余甘子:味甘、酸、涩,性凉;归肺、胃经;具有清热凉血,生津止渴,消食健胃之功效。

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归肺、肝经;具有疏风清热,平肝明目,解毒消肿之功效。

罗汉果:味甘,性凉;归肺、脾经;具有清肺利咽,润肠通便之功效。

紫苏子:味辛,性温;归肺经;具有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之功效。

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心经;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之功效。

黄芩:味苦,性寒;归肺、心、肝、胆、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之功效。

元胡: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具有活血散瘀,行气止痛之功效。

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经;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之功效。

金果榄:味苦,性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止痛之功效。

竹茹:味甘,性微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凉血止血之功效。

鱼腥草:味辛,性微寒;归肺、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毒,排脓消肿,利尿通淋之功效。

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肺、脾经;具有祛风发表,胜湿止痛,止痉之功效。

竹节参:味甘、微苦,性温;归脾、肺、肝经;具有滋补强壮,止咳化痰,散瘀止血之功效。

重楼:味苦,性微寒,有小毒;归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熄风定惊之功效。

桑白皮:味甘,性寒;归肺经;具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效。

桂枝: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冬凌草:味苦、甘,性微寒;归脾、胃、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之功效。

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具有健脾补肺,益气生津之功效。

枸杞子:味甘,性平;归肝、肾经;具有滋肝补肾,益精明目,润肺之功效。

知母:味苦、甘,性寒;归肺、胃、肾经;具有清热泻火,滋阴润燥,止渴除烦之功效。

牡丹皮:味苦、辛,性微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之功效。

牛膝:味苦、酸,性平;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引血(火)下行,利尿通淋之功效。

连翘:味苦,性微寒;归肺、心、小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功效。

板蓝根:味苦,性寒;归心、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功效。

大黄:味苦,性寒;归胃、大肠、肝、脾经;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之功效。

马鞭草:味苦,性凉;归肝、脾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利水消肿之功效。

黄柏:味苦,性寒;归肾、膀胱、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

马勃:味辛,性平;归肺经;具有清肺利咽,解毒止血之功效。

本中药组合物采用天然中药为原料科学配伍制成,以养血润燥、降火利咽、养阴生津为原则,进行辨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该中药组合物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能有效治疗慢性咽炎且不易复发。

病例1,赵某,男,29岁,患者自述患有慢性咽炎三年,咽喉处有异物感,偶尔干咳;服用本发明制备的汤剂一个疗程,干咳症状明显好转,又继续服用五个疗程,治愈。

病例2,孙某,男,43岁,教师,患者自述患有慢性咽炎两年有余,咽喉处干痒,微咳,痰少,曾服用过多种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效果不理想,停药后反复复发;服用本发明制备的药剂两个疗程,慢性咽炎症状明显好转,又继续服用三个疗程,治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草药药剂配方,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作而成:桔梗22份、余甘子16份、菊花16份、罗汉果22份、紫苏子22份、麦冬12份、黄芩25份、元胡28份、百合24份、金果榄15份、竹茹12份、鱼腥草12份、防风22份、竹节参22份、重楼15份、桑白皮22份、桂枝12份、冬凌草12份、党参12份、枸杞子18份、知母18份、牡丹皮18份、牛膝18份、连翘28份、板蓝根28份、大黄28份、马鞭草8份、黄柏8份、马勃8份;将上述中药按照传统的制备方法制成汤剂,每天一剂,早晚各口服一次,七天为一个疗程。

实施例2,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草药药剂配方,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作而成:桔梗28份、余甘子22份、菊花22份、罗汉果22份、紫苏子30份、麦冬14份、黄芩28份、元胡28份、百合15份、金果榄10份、竹茹10份、鱼腥草12份、防风16份、竹节参16份、重楼16份、桑白皮20份、桂枝12份、冬凌草12份、党参12份、枸杞子16份、知母16份、牡丹皮20份、牛膝20份、连翘22份、板蓝根22份、大黄22份、马鞭草6份、黄柏6份、马勃6份;将上述中药按照传统的制备方法制成汤剂,每天一剂,早晚各口服一次,七天为一个疗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