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骨膏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60755发布日期:2018-06-22 23:28阅读:45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正骨膏药。



背景技术:

骨组织由活细胞和矿物质(主要是钙和磷)混合构成,具有一定硬度,骨骼在人体内具有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完成运动和参与代谢等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跌打损伤不可避免,骨折也经常发生,给人们带来较多苦痛。依据骨折是否和外界相通可分为: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闭合性骨折可由创伤和骨骼病所致,后者如骨髓炎,骨肿瘤所致骨质破坏,受轻微外力即发生的骨折,成为病理性骨折。闭合性骨折的软组织损伤较轻,骨折愈合也较快。在日常生活中,以创伤性骨折占多数。

目前对于闭合性骨折一般采用石膏或夹板固定、内服消肿止痛、抗菌消炎类药物,有的甚至需要手术,然后患者卧床静养,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一般骨折用药后至少需要三个多月或更长时间才能痊愈,而且西医治疗会产生副作用问题。中医文化博大精深,对于骨病的治疗也是古有良方,因此配制一种针对闭合性骨折的正骨膏药,将会大大减轻患者的病痛。

目前专利文献中,也有较多膏药的配方,中国专利2013106861480提供一种正骨膏药的配方,使用了33味中药成分,达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中药组分较多,是其配方仍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疗效快,成本低,可有效治疗闭合性骨折,对外伤引起的软组织损伤有明显缓解作用的正骨膏药。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正骨膏药,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大黄200-350份,红花250-350份,栀子250-330份,烫骨碎补200-400份,川断200-350份,补骨脂200-350份,牛膝200-350份,威灵仙200-350份,樟木200-350份,煅自然铜100-150份,乳香100-250份,没药100-250份,片姜黄100-200份,烫山甲5-10份,血竭2-8份,全蝎2-8份,土元30-60份,三七30-60份,鹿角胶50-100份。

大黄:瘀血肿痛,跌打损伤。

红花:性味辛温,活血破血瘀。跌打损伤

栀子:性苦寒,归心、肺、三焦经。治疗扭挫伤,消肿止痛。

烫骨碎补:补肾强骨,续伤止痛。

川断:又名续断、川旦,补肝肾,强筋骨,

补骨脂:强心壮阳,增强免疫力。

牛膝: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

煅自然铜:性味辛平,归肝经。散瘀止痛续

乳香:通经止痛,活血行气,消肿生肌,消炎防腐。

没药:活血止痛,消肿生肌,散血祛瘀,续筋接骨。

片姜黄:破血行气,通络止痛,祛湿散寒。

穿山甲:活血祛瘀,消肿排脓,通经下乳。

血竭:活血定痛,化瘀止血,生肌敛疮。

全蝎: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

土元:又名土鳖虫,性味咸,性寒,破血止于瘀,续筋接骨

三七:止血补血,抗血栓,增强免疫力。

鹿角胶:味咸,性温,补肾阳益精通,强筋骨,行血消肿。

威灵仙: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樟木:温中理气,活血通络。

制作方法:将19种中草药打粉过筛,加入适量荞麦面和老陈醋搅拌均匀,使其呈较稀薄的半固体状态,放入烤箱200℃烤3-4个小时,然后抹在白棉布上撒上冰片阴干即可。

荞麦面:性味甘,健脾益气,有“消炎粮食”的美称,使用其作为膏药的基材,取自天然,制备简单,使用过程无毒无害,改变了以往使用香油熬制,较为粘腻的质地,且透皮吸收较好。

在该配方中,三七、红花、没药、血竭、煅自然铜、樟木、大黄均作为君药,用于活血散瘀通经舒筋。其中没药活血止痛,搭配片姜黄,通络止痛、行气,二者为伍增强活血、止痛、行气之功效;补骨脂、川断、烫骨碎补、冰片、鹿角胶用于补肾强骨,起消肿、消炎之功,促使骨折处更牢固的骨痂生成,使骨折尽快痊愈,同时引药入经,增强三七、红花、没药、血竭、煅自然铜、樟木活血化瘀之效果。加上土元、乳香破血逐瘀、续筋接骨使骨折处尽快愈合。穿山甲、全蝎、威灵仙均有通络止痛之功效,威灵仙与牛膝为伍,增强威灵仙的药效。荞麦面与老陈醋作为上述药物的调和剂,诸药配合相辅相成,散热血、消肿止痛、续筋接骨、舒筋活络、清热凉血、补肾强骨、理气通脉之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膏药配方独特,组分相对简单易得,使用荞麦面作为基材,自然健康,敷于患处,透皮吸收,能够有效促进血液循环,且具有可透入皮肤,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产生消炎、止痛、活血化淤、益气养血、通经走络、强筋健骨,舒筋活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等功效。本发明由纯中药制成,经过大量临床实验安全可靠,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无后遗症。

临床试验表明,对于闭合性骨折,治愈率100%,同时对于软组织损伤造成的疼痛,有明显改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大黄310g,红花310g,栀子310g,烫骨碎补310g,川断310g,补骨脂310g,牛膝310g,威灵仙310g,樟木310g,煅自然铜130g,乳香200g,没药200g,片姜黄150g,烫山甲6g,血竭5g,全蝎5g,土元46g,三七46g,鹿角胶68g。

将上述19种中草药打粉过筛,加入荞麦面和醋搅拌均匀,至半固体状态,放入烤箱200℃烤3-4个小时,然后抹在白棉布上撒上冰片阴干即可。

实施例2

大黄200g,红花250g,栀子250g,烫骨碎补200g,川断200g,补骨脂200g,牛膝200g,威灵仙200g,樟木200g,煅自然铜100g,乳香100g,没药100g,片姜黄100g,烫山甲5g,血竭2g,全蝎2g,土元30g,三七30g,鹿角胶50g。

实施例3

大黄350g,红花350g,栀子330g,烫骨碎补400g,川断350g,补骨脂350g,牛膝350g,威灵仙350g,樟木350g,煅自然铜150g,乳香250g,没药250g,片姜黄200g,烫山甲10g,血竭8g,全蝎8g,土元60g,三七60g,鹿角胶100g。

在临床使用效果如下:

治疗方案:将本发明膏药贴到患处,对于骨折患者,贴敷后继续打上绷带或继续使用可拆卸式石膏。7天为一疗程。本发明膏药的禁忌:皮肤表面破损者禁用、孕妇禁用。

申请人在临床上应用,统计治疗结果,其中患者年龄18-78岁,男73人,女39人。对于闭合性骨折患者,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95%;对外伤引起的软组织损伤、躯体跌打损伤(非骨折)患者,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96%;无一例对皮肤产生刺激的病例,也没有任何一例有后遗症的病例。

典型患者如下:

天津市西青区高庄子村,女性患者,65岁,诊断膝关节积液,贴敷14贴后,积液消失。

天津市河西区王某,55岁,膝关节滑膜炎,骨质增生,疼痛,无法站立走路,贴敷14贴后症状减轻,继续贴敷14贴,症状消失。

河南省滑县,左某,36岁,右脚骨折,贴本发明膏药半个月后复查,骨折部位愈合

天津市西青区王台村,张某某,颈椎病,头晕,椎管狭窄,贴敷本发明膏药35贴后,症状消失,基本治愈。

天津市西青区辛院,张某,脚踝骨折,用托固定,外敷膏药4周,加固一周,复查x光片骨折处愈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和等同替换,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