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中药组合物、中药制剂以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60749发布日期:2018-06-22 23:28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中药组合物、中药制剂以及应用。



背景技术:

中风,中医病名,又称脑卒中、脑血管意外等。中风可分为出血性脑中风和缺血性脑中风,脑栓塞、脑梗塞、腔隙性缺血性脑中风和多发性缺血性脑中风及小中风等都属于缺血性脑中风。对于缺血性脑中风而言,恢复缺血组织的血液灌注是救治脑缺血的前提,溶栓法是目前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主要方法,但恢复缺血脑组织血流后反而易造成脑组织损伤进行性加重,这种再灌注损伤是多因素参与、多途径进行的复杂病理过程。

众多研究表明,某些中药制剂对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抑制作用,可用于预防或治疗缺血性中风,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现有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中药制剂存在用药量大、配方复杂等局限性。因此,基于传统医学基础,研究一种治疗效果好、用药量小、配方简单、成本低的中药制剂,是目前的中医药研究热点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提供所述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制剂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20~375份黄芪、100~500份当归、100~500份延胡索、20~375份牛膝以及10~460份莪术。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由当归、黄芪、延胡索、莪术、牛膝五味组成,其中当归为君药,黄芪为臣药,莪术、延胡索、牛膝为佐药。君药当归是活血祛瘀作用的主要组分,臣药黄芪是益气活血作用的主要组分,延胡索、莪术、牛膝是通络止痛的主要组分,三者辅佐当归与黄芪,共奏益气活血、活血祛瘀、通络止痛之功效。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用于脑卒中中经络气虚血瘀、脉络瘀阻所致卒中中经络症,症见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口眼歪斜、舌强语謇、头痛、偏头痛等。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100~350份黄芪、300~500份当归、300~500份延胡索、50~250份牛膝以及100~360份莪术。更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200~300份黄芪、400~500份当归、400~500份延胡索、100~200份牛膝以及200~300份莪术。最优选地,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240份黄芪、480份当归、420份延胡索、125份牛膝以及230份莪术。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莪术为100目以下细粉,并经60~90体积%的乙醇溶液润湿处理。润湿处理的程度为使莪术粉“手握成团,压之即散”,乙醇溶液润湿既可达到对莪术粉杀菌的目的,又能够使莪术粉易与其他组分、尤其是稠膏混合均匀。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当归为相对密度为1.25~1.35的提取物,经由以下过程制得:首先由60~85体积%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制得浸膏,然后向所述浸膏中加入乙醇使所得物料的乙醇浓度为60~85体积%,静置10~40小时,取清液浓缩后即得。

用于本发明的当归提取物采用60~85体积%的乙醇溶液提取后再用乙醇沉淀的方法制得,可将当归中挥发油、藁本内酯、水溶性阿魏酸等成分充分提出,挥发油等成分对血栓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还具有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及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该提取物还可以弃除多糖部分,由此可减少用药体积。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黄芪为相对密度为1.25~1.35的提取物,经由以下过程制得:首先由水回流提取制得浸膏,然后向所述浸膏中加入乙醇使所得物料的乙醇浓度为50~80体积%,静置10~40小时,取清液浓缩后即得。

黄芪具有益气补中、增强心肌收缩力、保护心血管系统、抗心律失常、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降低血小板粘附力、减少血栓形成等作用。用于本发明的黄芪提取物采用水提取后再用乙醇沉淀的方法制得,所得提取物中有效成分黄芪甲苷含量较高,乙醇沉淀处理还可弃除黄芪药材中的大量多糖物质,由此可减少用药体积。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延胡索为相对密度为1.25~1.35的提取物,经由以下过程制得:首先由pH值为2~4的酸水溶液回流提取制得浸膏,然后向所述浸膏中加入乙醇使所得物料的乙醇浓度为50~75体积%,静置10~40小时,取清液浓缩后即得。

优选地,酸水溶液可以为盐酸形成的相应pH值的水溶液。

优选地,酸水溶液回流提取时,每次可回流提取2小时,并重复一次,即每次提取2小时,共提取2次。

延胡索具有镇痛、镇静与安定的作用,还有扩张冠状血管、降低冠脉阻力与增加血流量的作用,其富含生物碱。用于本发明的延胡索提取物采用酸水提取后再用乙醇沉淀的方法制得,能够高效地提取出最大量的生物碱成分,同时弃除鞣质、多糖等物质,由此减少用药体积。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牛膝为相对密度为1.25~1.35的60~85体积%的乙醇溶液提取物。

牛膝具有逐瘀通经、引血下行等功效,与黄芪配伍则有益气活血、通络止痛之功效,此外,黄芪与牛膝以益气血,还可助当归补气,亦可抵莪术破血伤脾气之害。牛膝含三萜皂甙、齐墩果酸、α-L-吡喃鼠李糖基-β-D-吡喃半乳糖甙、β-蜕皮甾醇、蜕皮甾酮、牛膝甾酮、红苋甾酮等多种活性成分。用于本发明的牛膝提取物为60~85%乙醇的提取物,可明显提高提取物中前述化学物质的含量。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其制备方法为:将黄芪、当归、延胡索以及牛膝混合,然后加入莪术,混匀即得。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制备过程中还可以包含干燥的步骤,即将各组分混匀后,于60~90℃下干燥。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制剂包括以上技术方案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制剂中,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可以为中药组合物作为活性成分外的药学上可接受的任意载体,包括但不限于赋形剂、粘合剂、润滑剂、填充剂、崩解剂、乳化剂、稳定剂、着色剂、矫味剂、防腐剂等。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制剂可以单独施用,也可以与现有的预防或治疗缺血性中风的药物配合施用。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制剂可以制备成药学领域的任何常见剂型,包括但不限于片剂、胶囊剂、颗粒剂、丸剂等口服剂型以及注射剂、冻干剂等非口服剂型。优选地,可以为口服制剂,包括但不限于颗粒剂、胶囊剂、丸剂、片剂、口服液、汤剂、散剂、水泛丸、小蜜丸、软胶囊等口服制剂类型。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以及中药制剂具有益气活血、活血祛瘀、通络止痛、扶正固本等作用和功效,因此,本发明还提供了以上技术方案任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以及中药制剂在制备治疗缺血性中风的药物中的应用。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以及中药制剂具有制备治疗脑血栓、脑栓塞、多发性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头痛等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以及中药制剂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以及中药制剂具有益气活血、活血祛瘀、通络止痛、扶正固本等作用和功效,可用于治疗缺血性中风,效果优于现有制剂。

(2)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以及中药制剂仅由五味药材组成,且药材种类都是常见类型,配方简单,无需高昂成本。

(3)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以及中药制剂针对各药材特点进行粉碎、提取、沉淀等处理,可最大程度地提取各药材的有效成分,并可弃除多余部分,由此可减少用药体积,从而可降低制剂的药物毒性,提高用药安全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使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更清楚。但应该指出,实施例用于理解本发明的构思,本发明的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本文中所列出的实施例。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下述实施例中所述的乙醇等溶液,均表示体积浓度。

实施例1胶囊剂的制备

处方:

黄芪:240份,当归:480份,延胡索:420份,牛膝:125份,以及莪术:230份。

制备工艺:

1)取莪术饮片,80℃烘干,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网,加入75%乙醇润湿,密闭放置12小时,备用。

2)取当归饮片,加8倍量的7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2次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的浸膏,浸膏加乙醇沉淀,使含醇量为75%,放置24小时,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0的稠膏,冷库储存备用。

3)取黄芪饮片,加8倍量的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2次滤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的浸膏,浸膏加乙醇沉淀,使含醇量为70%,放置24小时,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0的稠膏,冷库储存备用。

4)取延胡索药材,加8倍药材量的酸水(盐酸调至pH=2~4),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2次滤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浸膏,浸膏加乙醇沉淀,使含醇量为60%,放置24小时,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0的稠膏,冷库储存备用。

5)取怀牛膝饮片,加8倍量7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2次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0的稠膏,冷库储存备用。

6)合并上述4种稠膏,然后加入莪术细粉,混匀,80℃烘干,收干膏,粉碎成100目过筛,混匀,装入胶囊即得。

实施例2片剂的制备

处方:

黄芪:240份,当归:480份,延胡索:420份,牛膝:125份,以及莪术:230份。

制备工艺:

1)取莪术饮片,80℃烘干,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网,加入75%乙醇润湿,密闭放置12小时,备用。

2)取当归饮片,加8倍量的7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2次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的浸膏,浸膏加乙醇沉淀,使含醇量为75%,放置24小时,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0的稠膏,冷库储存备用。

3)取黄芪饮片,加8倍量的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2次滤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0的浸膏,浸膏加乙醇沉淀,使含醇量为70%,放置24小时,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0的稠膏,冷库储存备用。

4)取延胡索药材,加8倍药材量的酸水(盐酸调至pH=2~4),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2次滤液,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浸膏,浸膏加乙醇沉淀,使含醇量为60%,放置24小时,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0的稠膏,冷库储存备用。

5)取怀牛膝饮片,加8倍量7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2次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0的稠膏,冷库储存备用。

6)合并上述4种稠膏,加入莪术细粉,混匀,80℃烘干,收干膏,粉碎成100目过筛,混匀,加入淀粉、硬脂酸镁压片即得。

实施例3延胡索提取工艺考察

取延胡索药材,按照表1的工艺条件进行提取,以作为活性成分的生物碱之一的延胡索乙素为标志物,测定其含量,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由表1结果可知,水煮的提取方式相对于乙醇回流的提取方式可增加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含量,而水煮醇沉的提取方式则可进一步提高提取物中的延胡索乙素含量。最佳的提取工艺为8倍量的水提取2次每次2小时,然后再醇沉。

进一步地,将水煮替换为“酸水”提取,8倍量溶媒提取2次,每次2小时,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由表2结果可知,pH值为2~4的酸水(盐酸溶液)作为提取溶媒时,延胡索乙素的转移率明显比水提取更高。

醇沉可以去除不必要的、与药物作用效果无关的杂质,例如鞣质及多糖,而尽可能的保留其有效成分如延胡索乙素等生物碱,以达到降低服用量保证药效作用的目的。本发明使用体积浓度为50~75%的乙醇进行所述“醇沉”的步骤,结果如表3所示,使用体积浓度为60%的乙醇进行醇沉步骤时,提取效果最佳。

表3

对比例

按照中国专利CN 101474380A的实施例1制备由当归、延胡索和莪术组成的胶囊剂。

测试例1

1、大鼠MCAO/R模型建立

取SD大鼠,在20~24℃通风良好、相对湿度45%~65%、光照时间12h的Ⅱ级动物实验室饲养1周后试验。

按文献用线栓法建立MCAO/R模型,大鼠禁食、自由饮水,次日,腹腔注射12%水合氯醛350mg/kg麻醉,颈部正中切长约2cm切口,分离左颈总动脉(CCA)及其分支颈外动脉(ECA)和颈内动脉(ICA)。电热烧灼器凝闭ECA上的分支小动脉、并结扎其根部,动脉夹夹闭CCA、ICA,在ECA上剪一小口,将尼龙线自ECA插入经CCA导入ICA缓慢入颅,插入颅内平均深度为(20.0±1.0)mm(自分岔处算起,可感到有明显阻力),缺血2h后将尼龙线抽出,用电热烧灼器凝闭ECA残端,松开CCA上的动脉夹,恢复血流。大鼠清醒后进行评分(0分:无神经损伤症状;1分:不能完全伸展对侧前爪;2分:向对侧转圈;3分:向对侧倾倒;4分:不能自发行走,意识丧失);0分和4分者被剔除,经筛选合格MCAO/R模型大鼠回笼饲养。

2、测试药制备

分别称取实施例1胶囊的内容物0.75g(相当于3.02g生药)、0.37g(相当于1.49g生药)、0.18g(相当于0.75g生药),加热蒸水碾匀至10ml,即得实施例1胶囊测试药。

分别称取对比例胶囊的内容物2.0g(相当于10.66g生药)、0.87g(相当于4.64g生药),加热蒸水碾匀至10ml,即得对比例胶囊测试药。

3、分组与给药

取筛选合格MCAO/R模型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3只):模型组(MCAO/R)、实施例1胶囊0.75g/kg剂量组、实施例1胶囊0.37g/kg剂量组、实施例1胶囊0.18g/kg剂量组、对比例胶囊2.0g/kg剂量组、对比例胶囊0.87g/kg剂量组、以及脑心通胶囊(西安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3.40g/kg组。

模型组灌胃给予蒸馏水10mL/kg,给药组灌胃给予相应的药物,连续给药3d,每天1次。末次给药后大鼠禁食,自由饮水,次日麻醉,将所有大鼠迅速断头取脑,置于冷9%生理盐水中清洗脑部血液,全脑置冰盘上,剔除小脑和脑干,分离损伤侧大脑半球皮层组织,分成两份,标记,用锡薄纸包裹迅速置液氮中放置过夜,次日移至-80℃冰箱保存备用。

4、TTC染色检测脑梗死面积

将前述步骤分离得到的损伤侧大脑移置脑槽中以视交叉点为中心间隔2mm冠状面切片,共取5片置于5mL含1.5%TTC的0.01mol/L磷酸缓冲液中,避光37℃孵育10min,期间轻摇两次,肉眼观察正常脑组织呈玫红色,缺血组织呈苍白色,界限分明,弃去染液,置4%的多聚甲醛溶液中固定避光过夜。数码相机拍照每张切片两面,输入计算机,采用Miaspro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切片(正、反面)梗死面积比[Aa(%)],按公式计算:梗死面积比=梗死面积/全脑面积×100%。

5结果与分析

表4MCAO/R大鼠脑梗死面积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P<0.05

表4结果显示:

(1)模型组的大鼠脑梗死面积百分比为30.1%,对比例胶囊2.0g/kg组大鼠脑梗死面积百分比为23.70%,0.87g/kg组大鼠脑梗死面积百分比为26.51%,两组的结果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0.87g/kg组脑梗死面积略大于2.0g/kg组,表明大剂量组的效果强于小剂量组。实施例1胶囊0.75g/kg组大鼠脑梗死面积百分比为22.8%,0.37g/kg组大鼠脑梗死面积百分比为20.3%,0.18g/kg组大鼠脑梗死面积百分比为21.5%,三组结果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

(2)脑心通组在3.4g/kg的高剂量下,大鼠脑梗死面积百分比为23.4%,明显低于模型组,与对比例胶囊组相当或略低,明显高于实施例1胶囊组,但是,脑心通组的给药剂量则大幅高于对比例胶囊组和实施例1胶囊组,说明对比例胶囊和实施例1胶囊在低剂量下即可达到脑心通的治疗效果。

(3)对比例胶囊最大剂量组为2.0g/kg,治疗后大鼠脑梗死面积百分率为23.70%,实施例1胶囊最大剂量组为0.75g/kg,治疗后大鼠脑梗死面积百分率为22.8%,二者治疗效果相当,但对比例胶囊的用药量为实施例1胶囊的2.67倍,用药量明显减少。而且,实施例1胶囊的低剂量组(0.37g/kg及0.18g/kg)也取得了优于对比例胶囊最大剂量组的治疗效果。

测试例2

1、大鼠MCAO/R模型建立

取SD大鼠,在20~24℃通风良好,相对湿度45%~65%的实验室内饲养3d后开始试验。取大鼠以高脂饲料加10%的白酒饲养,共饲养40d,达到实验所需的体重(260±10g)。按照测试例1所述方法建立MCAO/R模型。

2、测试药制备

分别称取实施例1胶囊的内容物0.75g(相当于3.02g生药)、0.37g(相当于1.49g生药)、0.18g(相当于0.75g生药),加热蒸水碾匀至10ml,即得实施例1胶囊测试药。

3、分组与给药

取筛选合格MCAO/R模型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模型组(MCAO/R)、实施例1胶囊0.75g/kg剂量组、实施例1胶囊0.37g/kg剂量组、实施例1胶囊0.18g/kg剂量组、脑心通胶囊3.40g/kg组。

4、TTC染色检测脑梗死面积

连续给药7d,每天1次。末次给药12h后大鼠麻醉,经腹主动脉采血,放置30min后3000r/min离心收集血清测定TRIG、CHO含量。

抽血后大鼠迅速断头取脑,置预冷的生理盐水10min,移置脑槽中以视交叉点为中心间隔2mm冠状面切片,共取5片置于5mL含有1.5%TTC的0.01mol/L磷酸缓冲液中,避光37℃孵育10min,期间轻摇两次,肉眼观察正常脑组织呈玫瑰红色,缺血组织呈苍白色,界限分明,弃去染液,置于4%的多聚甲醛溶液中固定避光过夜。数码相机拍照每张切片两面,输入计算机,经Miaspro图像分析系统分析切片(正,反面)梗死面积比[Aa(%)],按公式计算:梗死面积比=梗死面积/全脑面积×100%。

5结果与分析

表5MCAO/R大鼠脑梗死面积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P<0.05

表5结果显示:不同剂量下的实施例1胶囊给药的大鼠的脑梗死面积百分比都明显低于模型组,且优于大剂量给药的脑心通组。

表6MCAO/R大鼠血清TRIG、CHO含量的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P<0.05

表6结果显示:与MCAO/R大鼠模型组比较,不同剂量下的实施例1胶囊均能显著降低血清TRIG水平(P<0.05),虽然呈剂量依赖性增加了血清CHO水平,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心通胶囊组血清TRIG水平降低,血清CHO水平增加,但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表明,实施例1胶囊对高血脂大鼠血清TRIG水平有显著降低作用,效果明显优于现有同类中药制剂脑心通。

测试例3

通过皮下注射硝酸甘油造成大鼠偏头痛模型。同时以三种不同的剂量(A组:0.75g/kg;B组:0.37g/kg;C组:0.18g/kg)灌胃给予实施例1的胶囊进行干预,采用持续时间分段计数大鼠头痛发作时挠头、爬笼次数为指标,通过与对照组(普通SD大鼠,未注射硝酸甘油,灌胃蒸馏水10mL/kg)、模型组(灌胃蒸馏水10mL/kg)和药物组(佐米曲普坦片0.5mg/kg)平行比对来评价实施例1胶囊对硝酸甘油诱导大鼠偏头疼的镇痛作用。

大鼠挠头时间与挠头次数的试验结果如表7所示(n=12)。大鼠爬笼时间与爬笼次数的试验结果如表8所示(n=12)。

表7

与模型组比较,*P<0.05。

表8

与模型组比较,*P<0.05。

表7、8的结果表明,实施例1的胶囊能够明显抑制大鼠的偏头痛,效果与药物组相近,或稍逊于药物组。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对硝酸甘油诱导的大鼠偏头痛具有显著镇痛作用。

同时发现,采用诱导大鼠三叉神经偏头痛,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对青霉素G钾诱导的大鼠三叉神经偏头痛也具有显著镇痛作用。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和中药制剂通过更多的试验后,还被发现具有以下活性:

1、能抑制MCAO/R大鼠损伤侧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凋亡。

2、能有效地抑制MCAO/R诱导的脑组织炎性反应,由此降低或避免炎性反应引发继发性脑损伤,减轻脑水肿程度,减少梗死面积。

3、对MCAO/R诱导的氧化应激反应有显著对抗作用。

4、能减轻MCAO/R诱导损伤血管神经单元通透性的改变。

5、能抑制MCAO/R大鼠血浆凝血酶增强纤溶活性,抑制外源性凝血和内源性凝血系统,具有活血化瘀、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

6、具有调节细胞免疫的作用。

基于前述结果可知,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和中药制剂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可从多个方面治疗、缓解、预防缺血性中风等疾病,效果明显优于已有的中药制剂产品,且用药量也可大幅减少,由此可降低治疗费用,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除非特别限定,本发明所用术语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

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出于示例性目的,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作出各种其他替换、改变和改进,因而,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而仅由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