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自固定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30932发布日期:2018-08-21 19:26阅读:18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护理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简易自固定引流管。



背景技术:

引流管可将人体积血、积气、积液等引出体外,对引流物量、颜色及性质的观察,可判定术后有无大出血及病人恢复情况,是外科术后成功的重要保证。因此,对外科手术后留置引流管的患者,应做好如下护理:保持引流管密闭、通畅;妥善固定,严防扭曲、折叠、受压及脱落并做好标示和标记。利用重力引流,引流管不宜过长,防止扭曲、打折引起引流不畅,但要留出足够长度以供病人活动,同时注意防止病人活动、翻身时牵拉致引流管脱出。引流装置应低于引流管皮肤出口处,通常接引流袋或接负压引流瓶,负压引流盒充盈时,应及时排出积液、积气,保持负压状态.

在引流管安置和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安置引流管时需要在皮肤处切一小孔,将引流管从体内向体外引出,操作繁琐,而且切口大于引流管的周径,切口偏大;2、为了严防扭曲、折叠、受压及脱落,往往需要在引流管引出的切口处缝合固定线,增加术中操作,同时固定不牢固时有脱落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简易自固定引流管,安置方便、不易脱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简易自固定引流管,包括管体和引流针头,引流针头的外径小于管体的外径,所述引流针头与管体前端连接,引流针头内部与管体内部相通,所述管体前端外侧壁设有气囊和球囊,气囊与球囊间隔设置,气囊位于引流针头与球囊之间,所述气囊连接有充放气通道。

其中,在管体内壁中设置通孔形成充放气通道。

或者,在管体内壁埋设通气管形成充放气通道。

或者,沿管体内壁设置通气管形成充放气通道。

进一步的,球囊为实心。

其中,引流针头的材质为金属。

进一步的,气囊为弹性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结构简单、安置方便、不易脱落;可自行固定,不需要缝合,缩短手术时间;皮肤切口较小,可减少术中出血以及对周围软组织的破坏;对于操作者而言,可操作性强,容易掌握。

附图说明

图1是气囊放气后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气囊为充盈状态时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引流针头、2-气囊、3-球囊、4-管体、5-通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公开的简易自固定引流管,包括管体4和引流针头1,引流针头1的外径小于管体4的外径,引流针头1与管体4前端连接,引流针头1内部与管体4内部相通,管体4前端外侧壁设有气囊2和球囊3,气囊2与球囊3间隔设置,气囊2位于引流针头1与球囊3之间,气囊2连接有充放气通道。

其中,可在管体4内壁中设置通孔形成充放气通道,通孔一端与气囊2内部连通,通孔另一端开口于管体4后端。或者,增设通气管5形成充放气通道,通气管5可埋设在管体4内壁中或者沿管体4内侧壁设置,通气管5一端与气囊2内部连通,通气管5另一端从管体4后端伸出。

球囊3为实心;气囊2为弹性材质;引流针头1的材质为金属。如图2所示,前端的引流针头1可轻松的通过皮肤,同时直径略小于管体4,在保证管体4可以引出的前提下,可通过皮肤的张力对管体4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气囊2在穿入皮肤前,为干瘪状态,气囊2与管体4贴附,无凸起,可顺利穿入皮肤内;如图2所示,当气囊2进入皮肤内后,通过充放气通道对气囊2充气,使其充盈保持在固定位置的皮肤内,可防止引流管向外脱出;而球囊3则位于固定位置的皮肤外,可以防止管体4向内滑入,通过这气囊2和球囊3可牢固的固定引流管。当需要拔出引流管时,通过充放气通道将气囊2中的气体放掉,就可顺利地拔出引流管。

本发明结构简单、安置方便、不易脱落;可自行固定,不需要缝合,缩短手术时间;皮肤切口较小,可减少术中出血以及对周围软组织的破坏;对于操作者而言,可操作性强,容易掌握。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简易自固定引流管,包括管体和引流针头,引流针头的外径小于管体的外径,所述引流针头与管体前端连接,引流针头内部与管体内部相通,所述管体前端外侧壁设有气囊和球囊,气囊与球囊间隔设置,气囊位于引流针头与球囊之间,所述气囊连接有充放气通道;球囊为实心,气囊为弹性材质,引流针头的材质为金属。本发明结构简单、安置方便、不易脱落;可自行固定,不需要缝合,缩短手术时间;皮肤切口较小,可减少术中出血以及对周围软组织的破坏;对于操作者而言,可操作性强,容易掌握。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曾炎;扶世杰;易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8.03.28
技术公布日:2018.08.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