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塞露医用辅助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30942发布日期:2018-08-21 19:26阅读:27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开塞露医用辅助注射器。



背景技术:

开塞露是一种润滑剂,其成分主要是由甘油和其他辅助药物组成,临床上病人便秘常使用开塞露刺激肠壁引起排便反射来协助排便,但普通的开塞露一般是采用前端为长颈的密封容器包装,使用时用剪刀将长颈部分的前端剪开,然后将长颈部分直接插入肛门给药。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长颈切口不平整,容易导致肛门损伤,且包装容器和长颈部门没有刻度,用药量和插入深度不易控制,因此临床上护士需要用注射器抽吸开塞露,再连接肛管后灌肠,这种给药方式不仅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又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开塞露医用辅助注射器,成品开塞露可直接安装在第二针筒内,按压方便,使用便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开塞露医用辅助注射器,包括第一针筒,在第一针筒的内表面并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有相同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之间通过环形凹槽连通,且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之间在平面上具有一定夹角,在第一针筒内设有第二针筒,在第二针筒的外表面对称设有与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滑动配合的导向台,在第二针筒的注射端设有第一活塞,在第二针筒内设有开塞露,在第二针筒内设有推杆,沿推杆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导向凸台,在导向凸台上开设多个通孔,在推杆的另一端设有凸台,凸台与第二针筒通过螺纹连接,在第一针筒注射端设有软管,软管上设有用于封闭软管的线夹;

在第一针筒底部与第二轨道之间具有存放开塞露液体的空腔,当第一活塞越过第二轨道时,空腔为密闭的空腔,并且在该空腔中具有预留空气及开塞露液体;通过不断推动推杆,将开塞露液体挤压到软管中,最终将开塞露液体挤压到患者体内。

这样,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设计的开塞露医用辅助注射器,设置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以及导向凸台便于第一针筒的推动,在导向凸台上设置的通孔便于第二针筒中空气的排出,得到压力平衡,利用第二针筒及推杆将开塞露挤压到第一针筒内部,挤压过程中导向台与环形凹槽配合,并且提供支撑力,设置的凸台与第二针筒螺纹连接,紧密配合,密封性好,然后将第二针筒整体作为推杆旋转90°沿第二滑轨滑动,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设置的线夹便于软管的封闭,避免开塞露过早进入软管内部,提高使用的可靠性,在第一活塞越过第二轨道时空腔变为密闭状态,通过预留的空气对开塞露液体进行挤压,使得开塞露能最大程度的进入患者的体内,得到充分使用,节约成本,方便快捷,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前述的开塞露医用辅助注射器,第二轨道与第一轨道之间在平面的夹角为90゜,便于观察第一针筒的转换角度。

前述的开塞露医用辅助注射器,在第一针筒远离注射端的一端沿圆周面对称设有圆台,在推杆的上端面设有长方形凹槽当第二针筒进入第一轨道时,长方形凹槽中心线与圆台中心线的平面夹角为90゜,当第二针筒进入第二轨道时,长方形凹槽中心线与圆台中心线的平面夹角为0゜,长方向凹槽的中心线起到指示作用,在操作时能够更清楚的知道方向转换是否正确,提高工作效率。

前述的开塞露医用辅助注射器,第二针筒注射端与开塞露出口之间的接触面设有密封橡胶垫,形成过盈配合,加强密封的紧密性,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前述的开塞露医用辅助注射器,线夹为长方体,在长方体的上端面开设与软管直径相同的圆形通孔和用于封闭软管的长方形通孔,长方形通孔与圆形通孔相连通,封闭和开通变换方便,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设计的开塞露医用辅助注射器,设置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以及导向凸台便于第一针筒的推动,在导向凸台上设置的通孔便于第二针筒中空气的排出,得到压力平衡,利用第二针筒及推杆将开塞露挤压到第一针筒内部,挤压过程中导向台与环形凹槽配合,并且提供支撑力,设置的凸台与第二针筒螺纹连接,紧密配合,密封性好,然后将第二针筒整体作为推杆旋转90°沿第二滑轨滑动,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设置的线夹便于软管的封闭,避免开塞露过早进入软管内部,提高使用的可靠性,在第一活塞越过第二轨道时空腔变为密闭状态,通过预留的空气对开塞露液体进行挤压,使得开塞露能最大程度的进入患者的体内,得到充分使用,节约成本,方便快捷,提高工作效率,长方向凹槽的中心线起到指示作用,在操作时能够更清楚的知道方向转换是否正确,提高工作效率,设有密封橡胶垫,形成过盈配合,加强密封的紧密性,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c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第一针筒的主视图;

图5为图4中b-b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线夹的俯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针筒,2-第一轨道,3-环形凹槽,4-第二轨道,5-第二针筒,6-导向台,7-开塞露,8-第一活塞,9-导向凸台,10-通孔,11-推杆,12-凸台,13-长方形凹槽,14-软管,15-圆台,16-预留空气,17-开塞露液体,18-空腔,19-线夹,20-密封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塞露医用辅助注射器,包括第一针筒1,在第一针筒1的内表面并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有相同的第一轨道2和第二轨道4,第一轨道2和第二轨道4之间通过环形凹槽3连通,且第一轨道2和第二轨道4之间在平面上具有一定夹角,在第一针筒1内设有第二针筒5,在第二针筒5的外表面对称设有与第一轨道2和第二轨道4滑动配合的导向台6,便于支撑和定位,在第二针筒5的注射端设有第一活塞8,在第二针筒5内设有开塞露7,在第二针筒5内设有推杆11,沿推杆11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导向凸台9,在导向凸台9上开设8个通孔10,便于平衡压力,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在推杆的另一端设有凸台12,凸台12与第二针筒5通过螺纹连接,紧密连接,提高使用的可靠性,在第一针筒1注射端设有软管14,软管14上设有用于封闭软管14的线夹19,便于封闭,提供无菌的使用环境,可靠性和安全性更高;在第一针筒1底部与第二轨道4之间具有存放开塞露液体的空腔18,当第一活塞8越过第二轨道4时,空腔18为密闭的空腔,并且在该空腔18中具有预留空气16及开塞露液体17,通过预留空气的压力进行推压;通过不断推动推杆11,将开塞露7液体挤压到软管14中,最终将开塞露7液体挤压到患者体内,使得开塞露能够最大程度的得到使用,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轨道4与第一轨道2之间在平面的夹角为90゜,在第一针筒1远离注射端的一端沿圆周面对称设有圆台15,在推杆11的上端面设有长方形凹槽13,当第二针筒5进入第一轨道2时,长方形凹槽13中心线与圆台15中心线的平面夹角为90゜,当第二针筒5进入第二轨道4时,长方形凹槽13中心线与圆台15中心线的平面夹角为0゜,长方向凹槽的中心线起到指示作用,在操作时能够更清楚的知道方向转换是否正确,提高工作效率,第二针筒5注射端与开塞露7出口之间的接触面设有密封橡胶垫20,形成过盈配合,加强密封的紧密性,提高使用的安全性,线夹19为长方体,在长方体的上端面开设与软管10直径相同的通孔19-1和用于封闭软管10的长方形通孔19-2,长方形通孔19-2与通孔19-1相连通,封闭和开通变换方便,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将开塞露放到第二针筒中,通过不断地推压推杆,将开塞露液体挤压到第一针筒中,然后将凸台和第二针筒通过螺纹连接,先通过第一轨道,然后旋转90度,观察到长方形凹槽中心线与圆台中心线的平面夹角为0゜,进行推压,打开线夹,将开塞露推压到患者体内。

本实施例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成品开塞露可直接安装在第二针筒内,按压方便,使用便捷,且该装置在消毒后可重复使用,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