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洁肤啫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59929发布日期:2018-06-22 23:18阅读:8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洁肤啫喱。



背景技术:

洁肤啫喱,为啫喱状的皮肤清洁产品,具有良好的清洁功能,有效帮助去除肌肤角质、多余油脂,让肌肤干净舒适,焕发光彩。相比其它类型的皮肤清洁产品具有质地清爽、取用方便的特点,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然而,目前市面上的洁肤啫喱类产品大多添加了AES、MES、AOS等表面活性剂来达到预期的清洁效果,但是这些成分会侵蚀人体皮肤表面水脂膜、破坏皮肤屏障,长期使用将对肌肤造成慢性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洁肤啫喱,在清洁肌肤的同时还具有护肤作用。

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洁肤啫喱,含有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多元醇5-50%、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0.1-0.5%、海藻糖0.01-0.5%、pH调节剂0.1-0.5%、月桂酰谷氨酸钠1-10%、月桂酰胺丙基甜菜碱1-10%、橄榄油PEG-7酯类1-10%、甘油亚油酸酯0.1-1%、生育酚乙酸酯0.1-1%、蔗糖棕榈酸酯0.05-0.2%、防腐剂0.3-0.6%、勃那特螺旋藻提取物0.1-1%、透明质酸钠0.01-0.1%、巨藻提取物0.1-1%、石莼提取物0.1-1%、水余量。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元醇为甘油、丙二醇、丁二醇、戊二醇、己二醇、山梨醇、乙醇、聚乙二醇-8、聚乙二醇-32、双丙甘醇、双甘油、甘油聚醚-26、聚甘油-10、聚甘油-8、乙醇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元醇为双丙甘醇和甘油聚醚-26的混合,所述双丙甘醇和甘油聚醚-26质量比为1:1-10:1。本发明双丙甘醇和甘油聚醚-26按特定比例1:1-10:1复配,能够有效加强和重建皮肤表面的屏障功能,改善皮肤水分含量,降低皮肤TEWL值,同时能够提供在脸部皮肤按摩时独特的丝缎般的贴肤感受。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pH调节剂可以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三乙醇胺、精氨酸、氨甲基丙醇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腐剂为茶多酚、山梨酸钾、苯氧乙醇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啫喱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多元醇、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海藻糖、水投入搅拌锅中,搅拌溶解均匀,然后加入pH调节剂,搅拌均匀;2)、将月桂酰谷氨酸钠、月桂酰胺丙基甜菜碱、橄榄油PEG-7酯类、甘油亚油酸酯、生育酚乙酸酯、蔗糖棕榈酸酯预先混合,搅拌均匀,然后投入搅拌锅中,搅拌均匀;3)、加入防腐剂、勃那特螺旋藻提取物、透明质酸钠、巨藻提取物、石莼提取物原料,搅拌均匀,出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温和的洁肤啫喱,在清洁肌肤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护肤作用。其中月桂酰谷氨酸钠、月桂酰胺丙基甜菜碱、橄榄油PEG-7酯类、甘油亚油酸酯、生育酚乙酸酯、蔗糖棕榈酸酯原料与水混合后形成了双连续相体系,对皮肤上的污垢具有良好的渗透、浸润能力,在较少的表面活性剂添加下实现了良好的清洁能力,而表面活性剂使用了的降低又使得刺激性的降低。还有,配方中添加的勃那特螺旋藻提取物、透明质酸钠、巨藻提取物、石莼提取物原料能增强皮肤表面的水脂膜,有效保护皮肤屏障,其所含有的营养物质还能够滋润、营养皮肤,改善皮肤的柔滑度、光泽度,具有良好的护肤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对于未特别注明的工艺参数或条件,可参照常规技术进行。

本发明所述的洁肤啫喱中所涉及的各成分简介如下:

勃那特螺旋藻提取物为纯天然提取产物,滋润肌肤,使其富有弹性,保湿柔滑水嫩,同时为肌肤提供营养成分,淡化暗沉现象,使皮肤年轻有活力。

巨藻提取物通过巨藻细胞的大量繁殖,提高其高含量的天然植物蛋白。具有补充细胞营养的功效,有效保湿的作用。

石莼提取物为石莼科植物石莼或孔石莼的叶状体。冬、春二季采收。含多种不饱和脂肪酸,醛(如柠檬醛)等成分。利水消肿;软坚化痰;清热解毒。杀菌,滋润护肤之效。

实施例1

一种洁肤啫喱,含有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双丙甘醇8%、甘油聚醚-262%、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0.3%、海藻糖0.1%、三乙醇胺0.1%、精氨酸0.2%、月桂酰谷氨酸钠5%、月桂酰胺丙基甜菜碱5%、橄榄油PEG-7酯类5%、甘油亚油酸酯0.5%、生育酚乙酸酯0.5%、蔗糖棕榈酸酯0.1%、茶多酚0.3%、山梨酸钾0.2%、勃那特螺旋藻提取物0.5%、透明质酸钠0.05%、巨藻提取物0.5%、石莼提取物0.5%、水余量。

实施例2

一种洁肤啫喱,含有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双丙甘醇25%、甘油聚醚-2625%、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0.5%、海藻糖0.5%、氢氧化钠0.1%、月桂酰谷氨酸钠10%、月桂酰胺丙基甜菜碱1%、橄榄油PEG-7酯类10%、甘油亚油酸酯0.1%、生育酚乙酸酯1%、蔗糖棕榈酸酯0.05%、苯氧乙醇0.6%、勃那特螺旋藻提取物0.1%、透明质酸钠0.1%、巨藻提取物0.1%、石莼提取物0.1%、水余量。

实施例3

一种洁肤啫喱,含有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双丙甘醇30%、甘油聚醚-263%、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0.1%、海藻糖0.01%、氢氧化钾0.3%、氨甲基丙醇0.2%、月桂酰谷氨酸钠1%、月桂酰胺丙基甜菜碱10%、橄榄油PEG-7酯类1%、甘油亚油酸酯1%、生育酚乙酸酯0.1%、蔗糖棕榈酸酯0.2%、山梨酸钾0.3%、勃那特螺旋藻提取物1%、透明质酸钠0.01%、巨藻提取物1%、石莼提取物1%、水余量。

实施例4

一种洁肤啫喱,含有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甘油5%、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0.4%、海藻糖0.4%、三乙醇胺0.2%、月桂酰谷氨酸钠8%、月桂酰胺丙基甜菜碱7%、橄榄油PEG-7酯类4%、甘油亚油酸酯0.7%、生育酚乙酸酯0.4%、蔗糖棕榈酸酯0.15%、山梨酸钾0.5%、勃那特螺旋藻提取物0.6%、透明质酸钠0.06%、巨藻提取物0.7%、石莼提取物0.9%、水余量。

实施例5

一种洁肤啫喱,含有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丙二醇10%、丁二醇10%、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0.2%、海藻糖0.35%、精氨酸0.2%、月桂酰谷氨酸钠4%、月桂酰胺丙基甜菜碱9%、橄榄油PEG-7酯类3%、甘油亚油酸酯0.3%、生育酚乙酸酯0.6%、蔗糖棕榈酸酯0.08%、山梨酸钾0.3%、苯氧乙醇0.3%、勃那特螺旋藻提取物0.4%、透明质酸钠0.05%、巨藻提取物0.8%、石莼提取物0.7%、水余量。

实施例6

一种洁肤啫喱,含有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戊二醇5%、己二醇5%、山梨醇10%、乙醇3%、聚乙二醇-85%、聚乙二醇-325%、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0.4%、海藻糖0.25%、精氨酸0.2%、氨甲基丙醇0.2%、月桂酰谷氨酸钠4%、月桂酰胺丙基甜菜碱3%、橄榄油PEG-7酯类7%、甘油亚油酸酯0.6%、生育酚乙酸酯0.7%、蔗糖棕榈酸酯0.17%、苯氧乙醇0.5%、勃那特螺旋藻提取物0.2%、透明质酸钠0.03%、巨藻提取物0.7%、石莼提取物0.4%、水余量。

上述实施例1-6洁肤啫喱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多元醇、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海藻糖、水投入搅拌锅中,搅拌溶解均匀,然后加入pH调节剂,搅拌均匀;2)、将月桂酰谷氨酸钠、月桂酰胺丙基甜菜碱、橄榄油PEG-7酯类、甘油亚油酸酯、生育酚乙酸酯、蔗糖棕榈酸酯预先混合,搅拌均匀,然后投入搅拌锅中,搅拌均匀;3)、加入防腐剂、勃那特螺旋藻提取物、透明质酸钠、巨藻提取物、石莼提取物原料,搅拌均匀,出料。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未添加月桂酰谷氨酸钠、月桂酰胺丙基甜菜碱。

对比例2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未添加橄榄油PEG-7酯类、甘油亚油酸酯。

对比例3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未添加生育酚乙酸酯、蔗糖棕榈酸酯。

对比例4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未添加勃那特螺旋藻提取物。

对比例5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未添加巨藻提取物。

对比例6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未添加石莼提取物。

对实施例1-6和对比例1-6制备的洁肤啫喱进行试用检测效果。

测试对象:各实验组均为20名女性(25-50岁);

测试区域:脸部区域;

使用:每天两次,持续使用4周;

测试项目:皮肤清洁度、皮肤柔滑度、皮肤光泽度、皮肤保湿度。

试用结果见表1。

从表1中可看出,实施例1-6所制得的洁肤啫喱在皮肤清洁度、皮肤柔滑度、皮肤光泽度、皮肤保湿度方面均有较明显的改善。

对比例1-3与实施例1-6对比可见,月桂酰谷氨酸钠、月桂酰胺丙基甜菜碱、橄榄油PEG-7酯类、甘油亚油酸酯、生育酚乙酸酯、蔗糖棕榈酸酯是洁肤啫喱改善皮肤清洁度、皮肤柔滑度、皮肤光泽度、皮肤保湿度的关键成分,且月桂酰谷氨酸钠、月桂酰胺丙基甜菜碱、橄榄油PEG-7酯类、甘油亚油酸酯、生育酚乙酸酯、蔗糖棕榈酸酯合用时洁肤啫喱的效果才明显,体现了协同增效作用。

对比例4-6与实施例1-6对比可见,勃那特螺旋藻提取物、巨藻提取物、石莼提取物是洁肤啫喱改善皮肤柔滑度、皮肤光泽度、皮肤保湿度的关键成分,且勃那特螺旋藻提取物、巨藻提取物、石莼提取物合用时洁肤啫喱的效果才明显,体现了协同增效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