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脉压迫止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8920发布日期:2018-09-21 20:14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脉压迫止血器。



背景技术:

血管性介入手术患者在术中穿刺各种动脉(尤其以股动脉居多)进行手术,如果术后穿刺点压迫不规范,容易出现动脉出血的危险,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介入术后对穿刺点的压迫尤为重要。

动脉压迫止血器是应用于血管介入手术后的止血装置,能够持续稳定的为穿刺部位(通常为股动脉或桡动脉)提供压迫力,促进穿刺点止血愈合,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出血量,缩短术后康复时间及降低并发症风险,广泛应用于医院的介入科、心内科、导管室、麻醉科、急诊室、ICU等科室。

现有的动脉压迫止血器,通常由旋转柄、固定板、压迫板、固定软垫、压迫软垫、绒布带、双面胶等组成;然而,现有的动脉压迫止血器主要通过机械压迫力从体外对动脉穿刺部位进行压迫,机械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而且,现有的动脉压迫止血器都属于一次性医疗器械,不能重复使用,进一步提高了动脉压迫止血器的使用成本,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动脉压迫止血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不仅压迫效果好,压迫力可调节,而且可以实现重复、循环利用,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使用成本。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动脉压迫止血器,包括重力块、布袋、加压头以及若干紧固带,所述重力块具有一定的重量,重力块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布袋内;所述紧固带分别设置在所述布袋上,紧固带用于将所述布袋固定在待压迫部位;所述加压头设置在所述布袋一个面的中心位置处,加压头位于所述紧固带之间,所述加压头用于集中所述重力块的重量并压在待压迫部位。

优选地,所述重力块包括密封袋和重力物,所述重力物为具有一定重量的液体或固体颗粒物,所述密封袋用于对所述重力物进行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加压头采用的是圆台结构,加压头的大端面连接在所述布袋上;其中圆台的定义为: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叫做圆台,圆台上面积较小的端面为小端面,面积较大的端面为大端面。当本动脉压迫止血器设置在穿刺部位后,尤其是股动脉穿刺点处,加压头的大端面设置在布袋上,加压头的小端面正好压在穿刺部位,由于大端面的面积较大,重力块的大部分压力会作用在大端面上,起到良好的重力集中效果,小端面的面积较小,经过大端面传递来的重力块的重力通过小端面压在穿刺部位,使得穿刺部位的压力更集中,穿刺部位所承受的压强更大(压强等于压力除以作用面积),从而更容易对穿刺部位实现良好的压迫止血效果,促进穿刺点止血愈合。

进一步地,还包括柔性压垫,所述柔性压垫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加压头的端面上;柔性压垫具有很好的触感,且具有一定缓冲能力,能有效地保护压迫部位的皮肤不被压伤。

进一步地,还包括双面胶,所述双面胶设置在所述紧固带的内表面上,双面胶用于将紧固带粘贴在待压迫部位周围的皮肤上。紧固带的内表面为紧固带上靠近皮肤或与皮肤相接触的一面;在紧固带上设置双面胶,既可以加强对加压头、布袋以及布袋内重力块的紧固效果,又有利于本动脉压迫止血器适用于更多部位穿刺点的压迫。

优选地方案中,所述加压头的端面上设置有魔术贴,所述柔性压垫通过所述魔术贴设置在加压头上。

优选地,所述布袋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拉链或纽扣或魔术贴,所述拉链或纽扣或魔术贴用于实现开口的开/合。

在优化地方案中,还包括紧固扣,所述紧固扣设置在所述布袋上与所述紧固带相对应的位置处,紧固扣为矩形或环状或半圆环状结构,紧固扣用于与对应的紧固带配合使用,以实现布袋的固定。

优选地,一条所述紧固带与一个所述紧固扣为一组,所述布袋上包括若干组紧固带和紧固扣。

在一种优选地方案中,所述布袋上包括两组紧固带和紧固扣,且所述两组相互平行设置在布袋上或相互垂直设置在布袋上。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带上设置有魔术贴,在紧固带端部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一段所述魔术贴的公面或母面,外表面的剩余部分设置有所述魔术贴的母面或公面,所述外表面上沿外表面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间隔一定距离且相互平行的标记带,所述标记带用于在放松紧固带时作为参考线。

优选地,所述紧固带也可采用粘扣带,粘扣带是成品魔术贴扎带。

进一步地,还包括若干加压块,所述加压块包括布袋和密封袋,所述密封袋内密封有一定重量的液体或固体颗粒物;密封袋设置在所述布袋内,加压块用于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加压头上方的布袋上,以改变加压头的压力。其中,固体颗粒物可以是食盐、沙、铁珠、钢珠等具有一种重量且包装之后整体可以根据环境的不同而发生适当变形的物质。

优选地,所述各加压块的大小及重量可以不同,以便获得不同的压迫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动脉压迫止血器,具有一下有益效果:

1、本动脉压迫止血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以有效地降低医疗设备的使用成本,从而减少病人的经济负担。

2、本动脉压迫止血器中,起压迫作用的重力块可以方便的从布袋中装入或取出,让与病人皮肤相接触的布袋以及布袋上的加压头、紧固带等部件,在经过清洗、消毒、灭菌处理之后,可以实现重复、循环、多次利用,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使用成本。

3、本动脉压迫止血器,在使用过程中,可以牢固的设置在预定部位,压迫过程中不会移动,而且可以方便实现压迫力大小的调节,压迫效果好且不影响肢体血液循环或压迫神经,从而降低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4、本动脉压迫止血器,采用重力并辅助紧固带拉力,通过加压头从体外对动脉穿刺部位进行压迫,压迫效果好,压迫力可调节。

5、本本动脉压迫止血器中,紧固带的内表面上可以设置双面胶,不仅有利于实现更好的固定效果,而且可以有效地扩展本动脉压迫止血器的适用范围,对于不便于利用紧固带直接进行固定的穿刺部位,如腹股沟处的股动脉穿刺点,临床中常见部位的穿刺点等,本动脉压迫止血器都能实现良好的固定和压迫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提供的一种动脉压迫止血器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提供的一种动脉压迫止血器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提供的一种动脉压迫止血器,设置在股动脉处进行压迫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提供的一种动脉压迫止血器的俯视图。

图5为利用图4所提供的一种动脉压迫止血器,设置在腹股沟处或靠近腹股沟处的股动脉穿刺点上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提供的一种动脉压迫止血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提供的一种动脉压迫止血器的前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提供的另一种动脉压迫止血器的俯视图。

图9为利用图8所提供的一种动脉压迫止血器,设置在腹股沟处或靠近腹股沟处的股动脉穿刺点上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提供的一种动脉压迫止血器的右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提供的一种动脉压迫止血器的前视图。

图中标记说明

布袋101,紧固带102,加压头103,柔性压垫104,开口105,紧固扣106,公面107,母面108,标记带109,加压块110,

大腿201,股动脉20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动脉压迫止血器,包括重力块、布袋101、加压头103以及若干紧固带102,重力块具有一定的重量,重力块可拆卸的设置在布袋101内,布袋101可以为重力块提供约束;紧固带102设置在布袋101上,紧固带102用于将布袋101固定在待压迫部位,例如对于股动脉202而言,待压迫部位为大腿上的穿刺点处;加压头103设置在布袋101一个面的中心位置处,并使得加压头103位于相互对立的紧固带102之间,加压头103用于集中重力块的重量并压在待压迫部位。

在本实施例中,布袋101上设置有四条紧固带102,其中两条紧固带102分别设置在布袋101的一端,另外两条紧固带102相互对应地设置在布袋101的另一端,相互对立的两条紧固带102相互配合(如搭接、打结等),可以实现对布袋101以及布袋101内重力块的固定,如图1或图2或图3所示;紧固带102的这种布置方式,适用于便于设置紧固带102的穿刺部位,如桡动脉穿刺点、远离腹股沟处的股动脉穿刺点以及临床中常见部位的穿刺点等。

如图3所示,以股动脉202处的穿刺点为例,本动脉压迫止血器的使用方法为:使得加压头103正对穿刺点,并压在穿刺点处,从而使得布袋101及布袋101内的重力块都位于加压头103的上方,然后利用布袋101上的紧固带102可以将布袋101、重量块以及加压头103固定在腿上(即穿刺点位置处);固定之后,重力块的大部分重量可以集中到加压头103上,然后通过加压头103传递到穿刺点处,实现对穿刺点的重力压迫,达到止血愈合的目的;其次,布袋101上的紧固带102除了具有固定的作用外,还具有调节加压头103压力的作用,医护人员在束缚紧固带102时,可以根据所需压力大小适当绷紧或放松紧固带102,当紧固带102设置得较为松弛时,紧固带102主要起到固定的效果,当紧固带102设置得较紧时,紧固带102的拉力可以进一步增加加压头103上的压力,从而使得加压头103的压迫力更大,尤其适用于压迫初期,需要较大压迫力的情况。

此外,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动脉压迫止血器,重力块是可拆卸的设置在布袋101内的,在每次使用之后,可以将布袋101内的重力块取出,然后对可能会与病人皮肤直接相接触的布袋101及布袋101上的紧固带102进行清洗、消毒、灭菌灯操作后,可实现重复、循环利用,从而可以进一步地降低本动脉压迫止血器的使用成本。

在另一种方案中,若干紧固带102设置在布袋101的四周,一种优选地方案中,布袋101上设置有四条紧固带102,其中四条紧固带102分别设置在布袋101的四个方向,且两两对立并构成十字结构,如图4所示,在使用时,相互对立的两条紧固带102相互配合(如搭接、打结等),可以实现对布袋101以及布袋101内重力块的固定;紧固带102的这种布置方式,适用于不便于设置紧固带102的穿刺部位,如腹股沟处或靠近腹股沟处的股动脉穿刺点;如图5所示,利用成十字结构的紧固带102,可以将本动脉压迫止血器牢牢的设置在腹股沟处或靠近腹股沟处的股动脉穿刺点上。

在本实施例中,紧固带102采用的是棉布袋101或绒布带,而布袋101采用的是全棉材质,不仅质地柔软,而且透气性好。

在本实施例中,重力块包括密封袋和重力物,重力物可以为具有一定重量且具有流动性的液体或颗粒物,如盐、沙等,密封袋主要用于对重力物进行密封;当液体或颗粒物设置在密封袋内被密封之后,整个重力块不仅具有一定的重量,而且内部的液体或颗粒物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当重力块设置在待压迫位置后,重力块内部的液体或颗粒物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适当流动,改变重力块的形状(例如长方体结构的重力块放在平板上时,重力块为平板形,放在弧面上时,重力块就自动变为了弧形),从而使得重力块更好的贴合在皮肤上,并向下压紧,达到良好的压迫效果;在本身实施例中,重力物采用的是食盐,一方面,食盐是颗粒物,且易得,另一方面,成本低,而重力块及布袋的大小,可以根据压迫的部位、实际所需压迫力的大小以及组成重力物的材质等参数进行计算(或估算,只能大于,不能小于),从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改变重力块及布袋的大小,例如重力块的重量可以为1kg,2kg,3kg……,在本实施例中,重力块采用的是1.5kg的沙。

如图2或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加压头103采用的是圆台结构,加压头103的大端面连接在布袋101上,小端面用于与穿刺点相接触;其中圆台的定义为: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叫做圆台,圆台上面积较小的端面为小端面,面积较大的端面为大端面。当本动脉压迫止血器设置在穿刺部位后,尤其是股动脉202穿刺点处,加压头103的大端面设置在布袋101上,加压头103的小端面正好压在穿刺部位,由于大端面的面积较大,重力块的大部分压力会作用在大端面上,起到良好的重力集中效果,小端面的面积较小,经过大端面传递来的重力块的重力通过小端面压在穿刺部位,使得穿刺部位的压力更集中,穿刺部位所承受的压强更大(压强等于压力除以作用面积),从而更容易对穿刺部位实现良好的压迫止血效果,促进穿刺点止血愈合。

在进一步地方案中,还包括柔性压垫104,所性压垫可拆卸的设置在加压头103的端面上,如图2或图3所示;柔性压垫104具有很好的触感,且具有一定缓冲能力,采用柔性压垫104与穿刺点相接触,能有效地保护压迫部位的皮肤不被压伤,有利于进行长时间的压迫;在本实施例中,加压头103的端面上设置有魔术贴,柔性压垫104通过魔术贴设置在加压头103上。

如图1所示,在进一步地方案中,布袋101上设置有开口105,开口105处设置有拉链或纽扣或魔术贴,拉链或纽扣或魔术贴用于实现开口105的开/合;在本实施中,开口105设置在布袋101上正对加压头103的位置处,开口105处设置有拉链,利用拉链便于重力块的装入和取出。

在更进一步地优化方案中,还包括双面胶,双面胶设置在紧固带102的内表面上,双面胶可以将紧固带102粘贴在待压迫部位周围的皮肤上,其中,紧固带102的内表面为紧固带102上靠近皮肤或与皮肤相接触的一面;在紧固带102上设置双面胶,一方面,有利于将紧固带102固定在待压迫部位周围的皮肤上,可以有效地防止压紧过程中,紧固带102、加压头103、布袋101以及布袋内重力块的位置发生移动,从而影响压迫止血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扩展本动脉压迫止血器的使用部位,对于不便于利用紧固带102直接进行固定的场合,如腹股沟处的股动脉穿刺点,临床中常见部位的穿刺点等,本动脉压迫止血器都能实现良好的固定效果,此外,紧固带102的内表面上双面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在一次使用完成之后,可以将双面胶撕掉,在下一次使用本动脉压迫止血器时,只需在紧固带102的内表面上重新设置双面胶即可,从而可以保证双面胶具有良好的粘贴效果,优选地,可以优先采用医用双面胶。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与上述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动脉压迫止血器还包括紧固扣106,紧固扣106设置在布袋101上与紧固带102相对应的位置处,紧固扣106为矩形或环状或半圆环状结构,如图6或图7或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紧固扣106采用的是矩形结构,紧固扣106用于与对应的紧固带102配合使用,以实现布袋101的固定。

在一种优选地方案中,一条紧固带102与一个紧固扣106为一组,布袋101上包括若干组紧固带102与紧固扣106,各组相互平行设置在布袋101上或相互垂直的设置在布袋101上;在本本实施例中,布袋101上包括两组紧固带102与紧固扣106,且两组紧固带102与紧固扣106相互平行的设置在布袋101的两端,如图6或图7或图10所示,即便于动脉压迫止血器的设置,又便于对动脉压迫止血器紧固力大小的调节,适用于便于设置紧固带102的穿刺部位,如桡动脉穿刺点、远离腹股沟处的股动脉穿刺点以及临床中常见部位的穿刺点等部位。

在另一种常用的方案中,布袋101上包括两组紧固带102与紧固扣106,且两组紧固带102与紧固扣106相互垂直(构成十字结构)的设置在布袋101上,如图8所示,紧固带102的一端固定在布袋101上,另一端为自由端,将紧固带102的自由端穿过紧固扣106,并反向后,可以将紧固带102的自由端固定或贴合到紧固带102自身上,从而实现对布袋101以及布袋101内重力块的固定;这种布置方式,适用于不便于设置紧固带102的穿刺部位,尤其是腹股沟处或靠近腹股沟处的股动脉穿刺点;如图9所示,利用相互垂直设置的紧固带102,可以将本动脉压迫止血器牢牢的设置在腹股沟处或靠近腹股沟处的股动脉穿刺点上。

如图6或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紧固带102上设置有魔术贴,在紧固带102端部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一段魔术贴的公面107或母面108,外表面的剩余部分设置有所述魔术贴的母面108或公面107;在本实施例中,在紧固带102端部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一段魔术贴的公面107,外表面的剩余部分设置的是魔术贴的母面108。

魔术贴通常分为公、母两面:一面是细软的纤维,另一面是带有勾刺的弹性纤维,公面107和母面108相扣,在受到一定横力的情况下,富有弹性的勾被拉直,从绒圈上松掉而打开,然后又恢复原有的勾型,如此反复可以实现魔术贴的开/合;在本实施例中,紧固带102的一端固定在布袋101上,另一端不固定,为自由端,在利用紧固带102对本动脉压迫止血器进行固定时,紧固带102的自由端穿过紧固扣106后,贴合在紧固带102上即可,非常方便,同时可以根据所需压力的大小,调节贴合的位置,从而改变紧固带102的绷紧力。

如图6或图10所示,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紧固带102外表面上沿外表面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间隔一定距离且相互平行的标记带109,标记带109之间的间隔距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或经验而定,标记带109用于在放松紧固带102时作为参考线,因为在压迫止血的初期(即术后30左右的时间),穿刺点所需的压迫力较大,故需要适当增加加压头103的压力,在本方案中可以将紧固带102绷得更紧,以紧固带102的绷紧力(或称拉力)补偿加压头103的压力,以达到与预期的效果,随着压迫时间的推移,穿刺点所需的压迫力应该逐渐减小,故需要适当减小加压头103的压力,此时,只需适当放松紧固带102即可,而放松的多少,就可以以标记带109为参考,从而可以达到良好的调节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标记带109间隔相等距离设置在魔术贴的母面108上,标记带109可以采用与紧固带102及母面108不同颜色的缝线,从而达到区分的效果;在使用时,例如,刚开时,公面107贴合在母面108上,覆盖了母面108上六条标记带109,在调整压迫力时,若调整公面107覆盖了母面108上七条标记带109,那么压迫力值增加一个等级,在降低压迫力时,可以逐次减少覆盖的标记带109的条数,从而实现逐次降低压力等级的效果,如公面107覆盖母面108标记带109的条数,逐渐从六条变为五条、四条、三条等。

在另一种方案中,紧固带102也可采用粘扣带,粘扣带是成品魔术贴扎带,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3与上述实施例2的主要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动脉压迫止血器还包括若干加压块110,加压块110包括布袋101和密封袋,密封袋内密封有一定重量的液体或固体颗粒物,密封袋内所装物质可以与重力块中的重力物相同;密封袋设置在布袋101内,加压块110用于可拆卸设置在加压头103上方的布袋101上,以改变加压头103的压力。其中,固体颗粒物可以是食盐、沙、铁珠、钢珠等具有一种重量且包装之后整体可以根据环境的不同而发生适当变形的物质,以便更好的贴合在皮肤上;如图11所示,重力块的布袋101上只设置了一块1kg的加压块110,从而使得加压头103上方的物重达到了2.5kg,从而可以有效地增大压迫力。

加压块110的大小及重量可以不同,以便获得不同的压迫力。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重力块的布袋101上设置粘胶,以便将加压块110设置在重力块的上方,也可以分别在装重力块的布袋101及加压块110的布袋101上相同的位置处,设置魔术贴,以便实现可拆卸连接。

如实施例2中所述,在压迫止血的初期,穿刺点所需的压迫力较大,故需要适当增加加压头103的压力,在本方案中,可以将若干加压块110设置在重力块的上方,以加压块110的重量补偿加压头103的压力,以达到与预期的效果,随着压迫时间的推移,穿刺点所需的压迫力应该逐渐减小,故需要适当减小加压头103的压力,此时,只需在不同的时刻,逐一将重力块的上方的加压块110拿开即可,非常的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