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胸腹腔积液的药粉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929721发布日期:2018-07-13 17:56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胸腹腔积液的药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时最常见的临床症状,肝硬化一旦现腹水时往往提示肝功能的损害严重,预后不好。现代医学认为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可由一种或者多种致病因素长期或者持续对肝脏作用而引起进行性、弥漫性的改变,可出现广泛的肝细胞变性坏死、肝细胞结节状再生、结缔组织大量纤维化,导致肝小叶的结构紊乱,形成假小叶,致使肝脏质地变硬,最终发展为肝硬化。

胸腹腔积液常见于恶性肿瘤、腹膜转移或原发于胸、腹膜的恶性肿瘤或外因条件所致,目前控制胸腹腔积液的方法是胸、腹腔内注射非抗癌硬化剂、抗癌药物以及生物免疫剂等,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副作用较大,疗效差。

因而肝硬化腹水、胸腹腔积液是一种十分难治愈的疾患,病因主要是肝胆湿热、气滞血瘀所造成,尤其是在外因的条件的刺激下,如暴怒、生气、多酒、感冒、高度发烧,都会形成肝硬化腹水、胸腹腔积液。

目前常用的西药利水消肿,治标不治本,只是单纯的利水消肿,激素刺激肾脏,解决不了根本病理,不能根治,反复率高,使得病人长期病苦,难以治愈。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难题,本发明通过选择合适的纯天然中药材及其配比,制备出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胸腹腔积液的药物,其效果显著,无不良反应,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胸腹腔积液的药粉,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生白术20~30份、枳实15~25份、二丑6~12份、泽泻20~25份、白鲜皮15~20份、苦葶苈15~25份、鱼腥草20~30份、枳壳15~25份、生地8~15份、熟地30~40份、穿山甲5~15份、制鳖甲30~40份、蜈蚣3~5份、三七参5~10份、柴胡15~25份、青皮10~18份、白药12~18份、猪苓10~15份、紫丹参10~12份。

进一步地,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胸腹腔积液的药粉,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生白术22~30份、枳实16~25份、二丑7~12份、泽泻22~25份、白鲜皮16~20份、苦葶苈18~25份、鱼腥草22~30份、枳壳18~25份、生地10~15份、熟地32~40份、穿山甲8~15份、制鳖甲32~40份、蜈蚣3~5份、三七参6~10份、柴胡18~25份、青皮12~18份、白药13~18份、猪苓12~15份、紫丹参10~12份。

进一步地,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胸腹腔积液的药粉,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生白术25份、枳实20份、二丑10份、泽泻23份、白鲜皮18份、苦葶苈20份、鱼腥草25份、枳壳20份、生地12份、熟地35份、穿山甲12份、制鳖甲35份、蜈蚣4份、三七参8份、柴胡20份、青皮16份、白药15份、猪苓14份、紫丹参11份。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胸腹腔积液的药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组分的重量份比干燥或炮制后称取各组分;

2)将上述各组分按比例混合、粉粹、研磨、过筛成中药粉末,中药粉末的粒径为70~90目;

3)称取71~73g步骤2)所述的中药粉末装入袋中并封口,即可得本发明治疗肝硬化腹水、胸腹腔积液的药粉。

本发明治疗肝硬化腹水、胸腹腔积液的药粉每72g用袋包装后即可待用,服用时用开水冲服,每次一袋,一天三次。本发明也可将上述原料经煎好后装袋待用,每袋180-250g。

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取得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治疗肝硬化腹水、胸腹腔积液的药粉精选合适的纯天然中药材及其配比,各组分之间相互配合,协同作用,相互影响,具有健脾温肾、化瘀行水的作用,可有效治疗肝硬化腹水、胸腹腔积液,且各原料药均使用天然药物,因此其具有见效快、疗效好、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本发明治疗肝硬化腹水、胸腹腔积液的药粉,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生白术25份、枳实20份、二丑10份、泽泻23份、白鲜皮18份、苦葶苈20份、鱼腥草25份、枳壳20份、生地12份、熟地35份、穿山甲12份、制鳖甲35份、蜈蚣4份、三七参8份、柴胡20份、青皮16份、白药15份、猪苓14份、紫丹参11份。

本发明治疗肝硬化腹水、胸腹腔积液的药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组分的重量份比干燥或炮制后称取各组分;

2)将上述各组分按比例混合、粉粹、研磨、过筛成中药粉末,中药粉末的粒径为70~90目;

3)称取71~73g步骤2)所述的中药粉末装入袋中并封口,即可得本发明治疗肝硬化腹水、胸腹腔积液的药粉。

实施例2,本发明治疗肝硬化腹水、胸腹腔积液的药粉,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生白术22份、枳实16份、二丑7份、泽泻22份、白鲜皮16份、苦葶苈18份、鱼腥草22份、枳壳18份、生地10份、熟地32份、穿山甲8份、制鳖甲32份、蜈蚣3份、三七参6份、柴胡18份、青皮12份、白药13份、猪苓12份、紫丹参10份。

本发明治疗肝硬化腹水、胸腹腔积液的药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组分的重量份比干燥或炮制后称取各组分;

2)将上述各组分按比例混合、粉粹、研磨、过筛成中药粉末,中药粉末的粒径为70~90目;

3)称取71~73g步骤2)所述的中药粉末装入袋中并封口,即可得本发明治疗肝硬化腹水、胸腹腔积液的药粉。

下面结合临床数据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临床数据:

西医诊断标准:b超和ct检出肝硬化腹水、胸腹腔积液,即可确诊。中医辩证标准主要症状:腹胀满、面浮肢肿,苔白腻,脉弦,小便少,舌质胖而淡紫,脉沉弦无力,胸腹腔积液。

选择符合上述标准的早期肝硬化和胸腹腔积液患者100例,其中男53例、女47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38岁,平均年龄53岁。

治疗方法:使用实施例1配方制得的药粉来进行治疗,一天三次,每次开水冲服一袋,连续治疗2个月。

疗效标准

显效:腹水、胸腹腔积液及全身症状缓解或消失,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有效:腹水、胸腹腔积液及其症状明显好转,实验室检查有所改善;

无效:腹水、胸腹腔积液未见减轻,其它症状及肝功能无改善。

治疗效果:显效55例,有效4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胸腹腔积液的药粉,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生白术20~30份、枳实15~25份、二丑6~12份、泽泻20~25份、白鲜皮15~20份、苦葶苈15~25份、鱼腥草20~30份、枳壳15~25份、生地8~15份、熟地30~40份、穿山甲5~15份、制鳖甲30~40份、蜈蚣3~5份、三七参5~10份、柴胡15~25份、青皮10~18份、白药12~18份、猪苓10~15份、紫丹参10~12份。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通过选择合适的纯天然中药材及其配比,制备出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胸腹腔积液的药物,其效果显著,无不良反应,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赵淑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赵淑芳
技术研发日:2018.04.02
技术公布日:2018.07.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