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乙肝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929717发布日期:2018-07-13 17:55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乙肝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医认为,乙型肝炎的病因有二,内因为正气虚损,外因为湿热疫毒入侵。其病机错综复杂,首先由于湿热疫毒之邪所独具的致病特点,如湿气太重,缠绵难愈以及急性肝炎的失治、误治。随着患病时间的延长,正气的伤耗也增加,机体脏腑功能失调也会加重,从而使一部分患者的病情向慢性化发展。乙肝的急性期以湿热疫毒为主,慢性期以气血失调为主,晚期以正气亏损为主。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乙肝系由乙肝病毒引起,以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肝大及肝功能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病例有发热和黄疸,少数病例病程迁徙转为慢性或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重者病情进展迅猛可发展为重型肝炎,另一些感染者则为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

中医理论关于乙肝的防治主要关注三个方面,一是肝体,即肝脏的本体,即肝阴,要顾护;而是肝用,即肝脏的功能,主疏泄、喜条达的特性,要梳理;三是肝变,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要把健脾化湿的治则融进治疗中。慢性乙肝目前西医没有可靠的治疗药物,而且西医治疗慢性疾病一般都是终生用药,这样给患者带来了很多不便,而且在治疗过程中会发生副作用,还会引起病毒变异,对其它脏腑也有一定的损伤,另一方面,中药汤剂治疗不仅煎煮比较麻烦、携带不便,而且也并未达到预想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乙肝的中药,该中药成本低廉、药效稳定、无毒副作用,而且治疗和调理作用相结合,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有效的对肝脏起保护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乙肝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柴胡10-20份,白芍10-20份,枳实10-20份,甘草8-12份,九地10-20份,山英10-20份,丹皮15-25份,泽泻15-25份,云苓15-25份,绵芪15-25份,白术10-20份,虎杖20-40份,白花蛇舌草20-40份,紫花地丁15-25份,木瓜10-20份,木香10-20份,丹参10-20份,肝炎草15-25份,青叶胆10-20份,开金锁15-25份,干七10-15份,六月雪10-20份,千日红10-20份,马兰10-20份,打不死15-25份,土大黄10-15份。

所述治疗乙肝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柴胡12-17份,白芍13-18份,枳实12-18份,甘草8-12份,九地12-18份,山英14-16份,丹皮17-23份,泽泻18-22份,云苓18-22份,绵芪17-22份,白术18-23份,虎杖25-35份,白花蛇舌草25-35份,紫花地丁18-22份,木瓜12-18份,木香12-18份,丹参12-18份,肝炎草18-22份,青叶胆12-18份,开金锁18-23份,干七10-15份,六月雪10-20份,千日红12-17份,马兰11-20份,打不死16-23份,土大黄10-15份。

所述治疗乙肝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柴胡15份,白芍15份,枳实15份,甘草10份,九地15份,山英15份,丹皮20份,泽泻20份,云苓20份,绵芪20份,白术15份,虎杖30份,白花蛇舌草30份,紫花地丁20份,木瓜15份,木香15份,丹参15份,肝炎草20份,青叶胆15份,开金锁20份,干七12份,六月雪15份,千日红15份,马兰15份,打不死20份,土大黄12份。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治疗乙肝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首先取一定上述比例重量份的各原料,进行预处理炮制;2)将炮制过并晾干的各原料混合后用粉碎机粉碎,过筛;3)将步骤2)中的药粉进行高温杀毒灭菌;4)向步骤3)中的得到的药粉与水混合搅拌均匀,制粒或压片得中药成品。

本发明的治疗乙肝的中药中添加的干七、六月雪、千日红、打不死等几种中药原料,具有清热解毒,舒肝解郁,消肿止痛的效果,与绵芪、枳实、九地、肝炎草、泽泻、白花蛇蛇草等保肝、清肝利胆的中药组合物配伍,有效的提高了该药物的治疗功效,同时中药中添加的木香具有理气疏肝的作用,能有效治疗肝胆气滞引起的胁痛。本发明的原材料药品均由纯中药组成,相互配伍合理,可使药效得到充分的发挥,无毒副作用,而且本发明制得的中药可有效的增强肝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同时还能够对肝脏起护理养护作用。另外,本发明治疗乙肝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将多种纯中药配伍,制备成颗粒状药丸或者片剂,使中药中的药效更直接的应用于人体,较汤药熬制的方法,无药渣舍弃,使整个中药药材研磨成粉制药,避免了药力的浪费,同时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更好地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乙肝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柴胡10份,白芍10份,枳实10份,甘草8份,九地10份,山英10份,丹皮15份,泽泻15份,云苓15份,绵芪15份,白术10份,虎杖20份,白花蛇舌草20份,紫花地丁15份,木瓜10份,木香10份,丹参10份,肝炎草15份,青叶胆10份,开金锁15份,干七10份,六月雪10份,千日红10份,马兰10份,打不死15份,土大黄10份。

所述治疗乙肝的中药的制备方法为:1)首先取一定上述比例重量份的各原材料,对各原料进行预处理炮制;2)将炮制完成并晾干的各原料混合后用粉碎机粉碎,过筛;3)将步骤2)中粉碎过筛后的药粉进行高温杀毒灭菌;4)向步骤3)中的得到的药粉与水混合搅拌均匀,制粒或压片得中药成品。

实施例2

一种治疗乙肝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柴胡12份,白芍13份,枳实12份,甘草8份,九地12份,山英14份,丹皮17份,泽泻18份,云苓18份,绵芪17份,白术18份,虎杖25份,白花蛇舌草25份,紫花地丁18份,木瓜12份,木香12份,丹参12份,肝炎草18份,青叶胆12份,开金锁18份,干七10份,六月雪10份,千日红12份,马兰11份,打不死16份,土大黄10份。

所述治疗乙肝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中的制备方法。

实施例3

一种治疗乙肝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一种治疗乙肝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柴胡14份,白芍14份,枳实14份,甘草9份,九地14份,山英14份,丹皮19份,泽泻19份,云苓19份,绵芪19份,白术14份,虎杖28份,白花蛇舌草28份,紫花地丁19份,木瓜14份,木香14份,丹参14份,肝炎草19份,青叶胆14份,开金锁19份,干七11份,六月雪14份,千日红14份,马兰14份,打不死19份,土大黄11份。

所述治疗乙肝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中的制备方法。

实施例4

一种治疗乙肝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柴胡15份,白芍15份,枳实15份,甘草10份,九地15份,山英15份,丹皮20份,泽泻20份,云苓20份,绵芪20份,白术15份,虎杖30份,白花蛇舌草30份,紫花地丁20份,木瓜15份,木香15份,丹参15份,肝炎草20份,青叶胆15份,开金锁20份,干七12份,六月雪15份,千日红15份,马兰15份,打不死20份,土大黄12份。

所述治疗乙肝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中的制备方法。

实施例5

一种治疗乙肝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柴胡16份,白芍16份,枳实16份,甘草11份,九地16份,山英16份,丹皮21份,泽泻21份,云苓21份,绵芪21份,白术16份,虎杖32份,白花蛇舌草32份,紫花地丁21份,木瓜16份,木香16份,丹参16份,肝炎草21份,青叶胆16份,开金锁21份,干七13份,六月雪16份,千日红16份,马兰16份,打不死21份,土大黄13份。

所述治疗乙肝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中的制备方法。

实施例6

柴胡17份,白芍18份,枳实18份,甘草12份,九地18份,山英16份,丹皮23份,泽泻22份,云苓22份,绵芪22份,白术23份,虎杖35份,白花蛇舌草35份,紫花地丁22份,木瓜18份,木香18份,丹参18份,肝炎草22份,青叶胆18份,开金锁23份,干七15份,六月雪20份,千日红17份,马兰20份,打不死23份,土大黄15份。

所述治疗乙肝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中的制备方法。

实施例7

柴胡20份,白芍20份,枳实20份,甘草12份,九地20份,山英20份,丹皮25份,泽泻25份,云苓25份,绵芪25份,白术20份,虎杖40份,白花蛇舌草40份,紫花地丁25份,木瓜20份,木香20份,丹参20份,肝炎草25份,青叶胆20份,开金锁25份,干七15份,六月雪20份,千日红20份,马兰20份,打不死25份,土大黄15份。

所述治疗乙肝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中的制备方法。

试验例

将该发明的治疗乙肝的中药用于经临床诊断乙肝患者200例,男110例,女90例,年龄在20-40岁之间,患者一般表现为严重乏力、胃脘胀满、不思饮食,身痛而且面色微黄。对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每半个月复诊一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三个月为一个总疗程,经两个总疗程之后,有157例患者得到治愈,38例患者显著有效,继续治疗可使痊愈,剩余5例患者效果轻微,之后随访2-3年未见复发病例。

典型病例:

病例1

黄女士,26岁,经临床诊断为乙肝患者,表现为严重乏力、胃脘胀满、不思饮食,胁肋部两侧疼痛,面色蜡黄,经一个总疗程之后,症状得到明显缓解,身体轻度疲倦,脾胃舒缓,胁肋两侧已无痛感,面色得到较大改善,继续用药两个疗程,患者痊愈,之后随访两年,未见病状复发。

病例2

李先生,33岁,经临床诊断为乙肝患者,表现为严重乏力、胃脘胀满、胁肋部一侧疼痛,身痛而且面色微黄,经一个总疗程之后,身体已无乏力症状,脾胃得到舒缓,胁肋两侧均已无痛感,面色红润正常,继续用药一个疗程,患者得到痊愈,之后随访两年,未见复发现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