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脚气的中草药擦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900602发布日期:2018-07-10 20:34阅读:7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脚气的中草药擦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脚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真菌感染性皮肤病,是一种慢性病。脚气不仅让人讨厌而且难以根治,其严重者更是影响了不同人群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脚气还具有传染性,当一只脚出现脚气时,如若不及时治疗容易传染蔓延至另一个脚或者手,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学习等都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伤害。

目前,治疗脚气的方法一般使用一些抗生素类的药膏,如:盐酸特比萘芬乳膏、达克宁等软膏,其短期内治疗效果较好。但是脚气易复发,长期使用抗生素类的药膏易使真菌产生抗体,导致后期脚气再次复发后的使用效果则会越来越小。而复发的脚气依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等。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脚气的中草药擦剂,在出现脚气的地方擦拭,使用方便,副作用小,且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脚气的中草药擦剂,由下列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作而成:

米皮糠8-12份、白矾3-5份、桐花10-15份、茵陈5-7份、黄芪4-6份、防风3-5份、地榆3-6份、皂角2-4份、松针8-12份、花椒提取液5-8份、苦参提取液6-10份、地肤子提取液5-8份、柳叶汁2-4份、马齿苋汁3-6份、尿素2-3份、桉叶油1.5-2.5份、丁香油0.5-1.5份、白醋-白酒混合溶液80-100份。

所述白醋-白酒混合溶液中白醋和白酒的用量体积比为(8-10):1,其中,白酒的度数为40-45°。

上述治疗脚气的中草药擦剂,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按照配方比例,称取米皮糠、桐花、茵陈、黄芪、防风、地榆、皂角和松针8味原料药清洗干净并切碎,加入上述总原料药重量的18-23倍量水,浸泡2-4h,加热至90-100℃,煎煮3-5h,用4层纱布滤过得药液,加热浓缩至总原料药重量的5-8倍,用双层纱布滤过,得浓缩药液,待用;

(2)按照配方比例,量取花椒提取液、苦参提取液、地肤子提取液、柳叶汁和马齿苋汁,混合均匀,与步骤(1)所得的浓缩药液混合均匀,得混合药液1;

(3)按照配方比例,称取白矾,将其粉碎成30-50目的粗粉,加入到步骤(2)所得的混合药液1中,搅拌混合均匀,得混合药液2;

(4)按照配方比例,称取尿素、桉叶油和丁香油依次加入到白醋-白酒混合溶液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剂1;

(5)将步骤(3)所得的混合药液2加入到步骤(4)所得的混合溶剂1中混合搅拌8-12h,即得治疗脚气的中草药擦剂。

米皮糠,为禾本科植物稻的种皮。味甘、辛,性平;无毒;入手、足阳明经。主治噎膈,脚气。

白矾,别名矾石、涅石、白君、明矾、雪矾、云母矾、生矾等;味酸涩,性寒;有毒;归肺、脾、肝、大肠、膀胱经。消痰,燥湿,止泻,止血,解毒,杀虫。主治癫痫,喉痹,疚涎壅甚,肝炎,黄疸,黄肿,胃、十二指肠溃疡,子宫脱垂,白带,泻痢,衄血,口舌生疮,疮痔疥癣,水、火、虫伤。《千金》中记载“矾石丸治脚气冲心,以其燥湿也。”

桐花,味甘,性微寒;能升能降,阴中之阳,无毒;入心肝脾肺肾五脏。有清大热、解毒、疏风、明目益肝、散湿除痹、开郁解燥之功;主治死肌败肉,诸风头眩,脑骨头痛,四肢游风,目赤肿痛等症。桐花还可以治疗痘痘、脚气、烧伤等。

茵陈,味苦、辛,性微寒;归脾、胃、肝、胆经。清热利湿,退黄;主治黄疸,小便不利,湿疮瘙痒等。药理学研究茵陈有显著的保肝作用,对甲、乙型肝炎,黄疸型肝炎,有显著的疗效;有利胆作用,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胆汁中胆酸和胆红素排出的作用。能增加心脏冠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并有降血压、降血脂、抗凝血、利尿解热平喘,驱除蛔虫及抑制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与细菌的作用。

黄芪:味甘,性温;归肺、脾经。具有补益脾肺,固表止汗,利尿消肿,托毒敛疮之功效。

防风,中药名。别名铜芸、回云、回草、百枝、百种。是一种药草的名字,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喜凉爽气候,耐寒,耐干旱,主产于河北、黑龙江、四川、内蒙古等地。防风的根可生用。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肺、脾、肝经。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的功效。主治:外感表证,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正,脾虚湿盛。

地榆,别名黄爪香、玉札、玉豉或酸赭等;性寒,味苦酸,无毒;归肝、肺、肾和大肠经。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培清养阴,消肿敛疮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地榆具有止血凉血、清热解毒、收敛止泻及抑制多种致病微生物和肿瘤的作用,可治疗吐血、血痢、烧灼伤、湿疹、上消化道出血、溃疡病大出血、便血、崩漏、结核性脓疡及慢性骨髓炎等疾病。

皂角,别名大皂角、皂荚、大皂荚、悬刀、鸡栖子;性温,味辛、咸,有小毒;归肺经、大肠经。内含皂荚皂甙b-g(gleditsiasaaponinb-g)、棕榈酸(palmiticacid)、硬酯酸、油酸、亚甾醇、谷甾醇、二十九碳烷(nonacosane)等。功能主治:消肿托毒,排脓,杀虫。用于痈疽初起或脓化不溃,外治疥癣麻风。

松针:味苦、涩,性温;入心、脾、肝经。功能主治:祛风活血,明目,安神,解毒,止痒。用于流行性感冒,风湿性关节痛,跌打肿痛,夜盲症,高血压病,神经衰弱;外用治冻疮。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松针含挥发油、糖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具有镇静、镇痛、抗炎、降血脂、延缓衰老、抗病毒的作用,且有极强的抗菌作用。松针还具有预防瘟疫、治疗中风口斜、关节痛、脚气(癣)、风疮、风牙肿痛、大风恶疮、阴囊湿痒等功能。

花椒: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功能主治: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鱼腥毒。治积食停饮,心腹冷痛,呕吐,噫呃,咳嗽气逆,风寒湿痹,泄泻,痢疾,疝痛,齿痛,蛔虫病,蛲虫病,阴痒,疮疥。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花椒含有花椒油烯、香叶醇、水芹香烯、异茴香醚、柠檬烯、苯甲酸等挥发油,另还含有植物淄醇、不饱和有机酸等化合物以及微量元素钙、镁、锰、磷、钠、钾、硒、铜等,对大肠杆菌、宋內氏痢疾杆菌、变形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等致病菌等,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还具有抗血栓、镇痛、抑菌、杀虫等功能。

苦参中富含苦参碱,苦参碱具有抗病原体、消炎、抗菌等作用。其提取物具有清热燥湿,杀虫的功效,苦参浴能够清除下焦湿热,并且杀虫止痒,对皮肤瘙痒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同时植物中草药能够平衡油脂分泌,疏通并收敛毛孔,清除皮肤内毒素杂质,丰富的本草营养,促进受损血管神经细胞的生长和修复,恢复皮下毛细血管细胞活力,肌肤重现紧致细滑,起到美容护肤的作用。

地肤子,可入药,具有利小便,清湿热等功效,主治小便不利,淋病,带下,疝气,风疹,疮毒,疥癣,阴部湿痒。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地肤子具有抑菌、抑制过敏的作用:对许兰氏黄癣菌,奥社盎氏小芽胞癣菌,铁锈色小芽孢癣菌,羊毛样小芽孢癣菌等皮肤真菌均有程度不同的抑菌作用;对星形奴卡菌,伤寒杆菌等也有抑制作用。

柳叶,味苦,性凉,无毒。具有清热,透疹,利尿,解毒的功效,内服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肺炎、膀胱炎、咽喉炎等各种炎症感染,外敷用于疖肿、化脓性腮腺炎、乳腺炎等症。

马齿苋,别名马齿菜、马苋菜、猪母菜、瓜仁菜、瓜子菜、长寿菜、马蛇子菜;味酸,性寒。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用于细菌性痢疾,急性胃肠炎,急性阑尾炎,乳腺炎,痔疮出血,白带;外用治疔疮肿毒,湿疹、带状疱疹。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马齿苋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对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亦有抑制作用。

尿素是一种很好用的保湿成分,它就存在于肌肤的角质层当中,属于肌肤天然保湿因子nmf的主要成分。对肌肤来说,尿素具有保湿以及柔软角质的功效,从而辅助有效成分的渗入。

桉叶油有对抗病毒的作用,对呼吸道疾病最有效,能缓和发炎现象,使鼻粘膜舒适。特别是对鼻窦炎、流行性感冒、咳嗽、鼻粘膜炎、气喘与肺结核特别有助益。对烫伤有明显功效,预防细菌、真菌滋生及随之而来的蓄脓,促进新组织的建构。割伤、伤口、溃疡与发炎状况,使用尤加利后均反应良好。

丁香油树脂对食品常见污染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胞杆菌、汉逊酵母、黑曲霉、青霉等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丁香油少量滴人龋齿腔,除发挥消毒作用外,并破坏其神经,从而减轻牙痛。对表皮真菌也能抑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治疗脚气的中草药擦剂,配方中的各成分相辅相成,其具有解毒杀虫、清热燥湿、止痒解腥等功效,还具有抗菌、消炎、缓解脚癣、抑制多种皮肤真菌与细菌等功效;本发明的治疗脚气的中草药擦剂安全且几乎无副作用,在治疗脚气的同时,还可以达到保护脚部皮肤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中,各种原料为市售产品。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脚气的中草药擦剂,由下列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作而成:

米皮糠10份、白矾4份、桐花13份、茵陈6份、黄芪5份、防风4份、地榆5份、皂角3份、松针10份、花椒提取液6份、苦参提取液8份、地肤子提取液6份、柳叶汁3份、马齿苋汁5份、尿素2份、桉叶油2份、丁香油1份、白醋-白酒混合溶液90份。

所述白醋-白酒混合溶液中白醋和白酒的用量体积比为9:1,其中,白酒的度数为42°。

上述治疗脚气的中草药擦剂,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按照配方比例,称取米皮糠、桐花、茵陈、黄芪、防风、地榆、皂角和松针8味原料药清洗干净并切碎,加入上述总原料药重量的20倍量水,浸泡3h,加热至100℃,煎煮4h,用4层纱布滤过得药液,加热浓缩至总原料药重量的6倍,用双层纱布滤过,得浓缩药液,待用;

(2)按照配方比例,量取花椒提取液、苦参提取液、地肤子提取液、柳叶汁和马齿苋汁,混合均匀,与步骤(1)所得的浓缩药液混合均匀,得混合药液1;

(3)按照配方比例,称取白矾,将其粉碎成40目的粗粉,加入到步骤(2)所得的混合药液1中,搅拌混合均匀,得混合药液2;

(4)按照配方比例,称取尿素、桉叶油和丁香油依次加入到白醋-白酒混合溶液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剂1;

(5)将步骤(3)所得的混合药液2加入到步骤(4)所得的混合溶剂1中混合搅拌10h,即得治疗脚气的中草药擦剂。

实施例2

一种治疗脚气的中草药擦剂,由下列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作而成:

米皮糠12份、白矾5份、桐花13份、茵陈6份、黄芪5份、防风4份、地榆5份、皂角4份、松针12份、花椒提取液7份、苦参提取液8份、地肤子提取液7份、柳叶汁4份、马齿苋汁5份、尿素3份、桉叶油2.5份、丁香油1份、白醋-白酒混合溶液100份。

所述白醋-白酒混合溶液中白醋和白酒的用量体积比为10:1,其中,白酒的度数为42°。

上述治疗脚气的中草药擦剂,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按照配方比例,称取米皮糠、桐花、茵陈、黄芪、防风、地榆、皂角和松针8味原料药清洗干净并切碎,加入上述总原料药重量的23倍量水,浸泡4h,加热至100℃,煎煮5h,用4层纱布滤过得药液,加热浓缩至总原料药重量的8倍,用双层纱布滤过,得浓缩药液,待用;

(2)按照配方比例,量取花椒提取液、苦参提取液、地肤子提取液、柳叶汁和马齿苋汁,混合均匀,与步骤(1)所得的浓缩药液混合均匀,得混合药液1;

(3)按照配方比例,称取白矾,将其粉碎成50目的粗粉,加入到步骤(2)所得的混合药液1中,搅拌混合均匀,得混合药液2;

(4)按照配方比例,称取尿素、桉叶油和丁香油依次加入到白醋-白酒混合溶液中,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剂1;

(5)将步骤(3)所得的混合药液2加入到步骤(4)所得的混合溶剂1中混合搅拌12h,即得治疗脚气的中草药擦剂。

试验例

缓解脚气效果检查

选取有脚气症状的志愿者60人(20-60岁,男女都有),每天使用本发明的治疗脚气的中草药擦剂,使用方法为:脚部清洁干净后,先擦拭一次,待药液晾干后再擦拭一次;重复此步骤两至三次。半个月后通过志愿者的使用感觉和效果来了解本发明的治疗脚气的中草药擦剂的功效。

半个月后,回访志愿者,得知志愿者普遍感觉到脚气症状得以控制并在慢慢恢复中,并且复发率低。而且由于该治疗脚气的中草药擦剂中加入了具有保湿作用的甘油,对脚部皮肤具有保护作用,效果较理想的同时几乎不伤害皮肤。志愿者对其较为满意,易接受程度较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