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痛风的柠檬草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004582发布日期:2019-10-29 23:16阅读:6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植物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痛风的柠檬草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制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痛风是由单钠尿酸盐(msu)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特指急性特征性关节炎和慢性痛风石疾病,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重者可出现关节残疾和肾功能不全。痛风常伴腹型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病等表现。

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是高尿酸血症。正常成人每日约产生尿酸750mg,其中80%为内源性,20%为外源性尿酸,这些尿酸进入尿酸代谢池(约为1200mg),每日代谢池中的尿酸约60%进行代谢,其中1/3约200mg经肠道分解代谢,2/3约400mg经肾脏排泄,从而可维持体内尿酸水平的稳定,其中任何环节出现问题均可导致高尿酸血症。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典型发作常于深夜因关节痛而惊醒,疼痛进行性加剧,在12小时左右达高峰,呈撕裂样、刀割样或咬噬样,难以忍受。受累关节及周围组织红、肿、热、痛和功能受限。多于数天或2周内自行缓解。多数患者1年内复发,越发越频,受累关节越来越多,症状持续时间越来越长。

痛风的发生是由于体内产生尿酸过多及肾脏清除能力下降,尿酸体内蓄积,导致尿酸盐结晶在关节及各脏器沉积。因此,痛风的治疗通常采取的手段是:促进尿酸排泄和抑制尿酸生成,并采用适当措施改善相关症状。对于西医来说,有以下几种主要的抗痛风药物应用于临床:秋水仙碱(colchicine),别嘌醇(allopurinol)非布索坦(febuxostat)或苯溴马隆(benzenebromidemalone)。

秋水仙碱(colchicine),是用于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预防复发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效果显著。早在18世纪,秋水仙碱已用于治疗急性痛风。

秋水仙碱可能是通过减低白细胞活动和吞噬作用及减少乳酸形成从而减少尿酸结晶的沉积,减轻炎性反应,而起止痛作用。主要用于急性痛风,对一般疼痛、炎症和慢性痛风无效。

秋水仙碱片药理作用:秋水仙碱通过:(a)和中性粒细胞微管蛋白的亚单位结合而改变细胞膜功能,包括抑制中性白细胞的趋化、粘附和吞噬作用;(b)抑制磷脂酶a2,减少单核细胞和中性白细胞释放前列腺素和白三烯;(c)抑制局部细胞产生白介素-6等,从而达到控制关节局部的疼痛、肿胀及炎症反应。秋水仙碱不影响尿酸盐的生成、溶解及排泄,因而无降血尿酸作用。

过量秋水仙碱有剧毒,中毒症状与砷中毒类似,现阶段还没有能够应用于临床的解毒剂。常见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胃肠反应是严重中毒的前驱症状,症状出现时即行停药,肾脏损害可见血尿、少尿、对骨髓有直接抑制作用、引起粒细胞缺乏、再生障碍性贫血。

退出美国市场:2010年10月3日,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宣布,在美国境内停止对单一成分口服秋水仙碱药品的营销。

别嘌醇(allopurinol)本品及其代谢产物,可抑制黄嘌呤氧化酶,使次黄嘌呤及黄嘌呤不能转化为尿酸,即尿酸合成减少,进而降低血中尿酸浓度,减少尿酸盐在骨、关节及肾脏的沉着,是能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本品可抑制肝药酶的活性。

别嘌醇的适应证:(a)慢性原发性继发性痛风的治疗,而对急性痛风无效。(b)用于治疗伴有或不伴有痛风症状的尿酸性肾病。(c)用于反复发作性尿酸结石患者,以预防结石的形成。(d)用于预防白血病,淋巴瘤或其他肿瘤在化疗或放疗后继发的组织内尿酸盐沉积,肾结石等。对已经形成的尿酸结石,也有助于结石的重新溶解。(e)别嘌醇还可用于非尿酸性结石如复发性钙结石尤其是草酸钙结石,它可显著降低新石的形成。

痛风治疗的目标是降低并维持血尿酸≤6.0mg/dl。除改变生活方式外,通常需应用降尿酸药物以达到此目标,别嘌醇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临床上,应用别嘌醇通常从小剂量(100mg/d)开始,逐渐增加剂量以达到控制血尿酸的目标值,最大剂量800mg/d,目前尚无推荐剂量。

但临床上发现,部分病人单一应用别嘌醇并不能使血尿酸达到上述目标值,可能需要更大剂量或联合应用其他降尿酸药物。有20%病人可能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如皮疹、超敏反应综合征、发热、血液系统损害、肝功能异常、肾功能损害等,其中5%病人不能耐受其不良反应。尤其是对于治疗效果不理想、不能耐受其不良反应以及合并肾功能损害的病人,限制了别嘌醇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非布索坦(febuxostat)本品2009年3月首次在美国上市,临床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非布索坦是一种新的非嘌呤类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临床上用于治疗尿酸过高症(痛风),疗效不亚于别嘌呤醇,且较少出现过敏。

体内尿酸的生成与嘌呤代谢有关,在嘌呤代谢的最后步骤中,次黄嘌呤在黄嘌呤氧化还原酶(xor)的作用下生成黄嘌呤,再进一步生成尿酸,抑制该酶的活性可以有效的减少尿酸的生成。非布索坦为目前世界上最新研制的xor抑制剂,其通过高度选择性地作用于该氧化酶,减少体内尿酸合成,降低尿酸浓度,从而有效治疗痛风疾病。

与别嘌醇相比,非布索坦的结构为非嘌呤类似物,故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具有选择性,对嘌呤和嘧啶代谢中的其他酶类作用很小。而别嘌醇为嘌呤类似物,在体内可影响嘌呤及嘧啶代谢的其他酶活性,容易出现一些不良反应。非布索坦口服吸收完全,食物、抗酸药对非布索坦的吸收没有明显影响。非布索坦可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如秋水仙碱(0.6mg,一日两次)、某些非甾体类抗炎药(萘普生、吲哚美辛等)、氢氯噻嗪、华法林、脱甲丙咪嗪等。

美国的研究结果显示,长期应用非布索坦可使大部分病人血尿酸长期维持在≤6.0mg/dl,肾功能轻中度损害对非布索坦的药效学及药动学无明显影响,故非布索坦的降尿酸作用与肾功能正常者无差异,且安全性良好。有研究报道,对13例应用别嘌醇治疗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痛风患者,调整为非布索坦治疗后,12例患者未再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耐受性很好。

非布索坦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肝功能异常、关节疼痛和肌肉骨骼症状,皮疹、腹泻、头痛、恶心、呕吐、腹痛、头晕,大部分不良反应为轻中度。此外在应用非布索坦治疗高尿酸血症时,初期容易导致痛风的急性发作。因此,建议使用非布索坦的患者在用药的前6个月合并应用秋水仙碱或非甾体抗炎药,以避免痛风的急性发作。

促进尿酸排泄和抑制尿酸生成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两种降酸方法。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通过与进入肾小管管腔内的尿酸竞争尿酸转运体,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促进尿酸从肾排泄,从而发挥降尿酸的作用。由于大多数痛风患者属于尿酸排泄减少型,且促尿酸排泄药物的不良反应较抑尿酸生成药物少、程度轻,因此,若患者不存在用药禁忌证的情况下,临床上通常首选促尿酸排泄药,次选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

苯溴马隆(benzenebromidemalone)是代表性的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从50年前即开始用于痛风的降酸,在国内,苯溴马隆是目前处方量最大的痛风降酸药物。

因为苯溴马隆能够促进尿酸的肾排泄,肾小管中的尿酸浓度将增加60%以上,为防止尿酸盐形成结晶和结石,必须注意以下事项:(a)大量饮水。确保每日尿量在2000ml以上,以稀释原尿中的尿酸浓度。(b)碱化尿液。口服碱化尿液药物如小苏打,使尿ph维持在6.2~6.9,以增加尿酸在原尿中的溶解度。(c)由于苯溴马隆起效快,多数痛风患者在7-10天内血尿酸即达标,故碱化尿液一般为2周。

另外,痛风患者的肾脏本身就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而苯溴马隆促进尿酸的肾排泄以及大量饮水,会再度增加肾脏的负担,应考虑联合中医的养肾处方使用。

苯溴马隆特别适合于肾尿酸排泄减少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但对于尿酸生成增多或有肾结石的痛风患者不推荐使用。

在痛风急性发作期不宜加用降尿酸药物,应在急性期炎症控制1~2周后开始应用,而且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至合适的剂量。

苯溴马隆口服后50%被吸收,并在肝脏进行转化,因为在欧洲曾生发生过肝脏严重不良反应,故在欧洲很多国家被下市。苯溴马隆从来没有在美国上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柠檬草提取物,使用该提取物可比较安全的预防及治疗痛风。

本发明进一步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的柠檬草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用于小规模治疗痛风的柠檬草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

(a)选用干柠檬草切碎后加药材重量3~5倍的清水浸泡0.5-1小时;选用鲜柠檬草切碎后则无需浸泡,加盖;然后加热至90-100℃;煎煮0.5-2小时;过滤。(b)滤渣再次加药材重量0.5~2倍的清水;加盖;然后加热至90-100℃;煎煮0.5~1小时;第二次过滤。(c)滤渣再次加药材重量0.5~2倍的清水;加盖;然后加热至90-100℃;煎煮0.5~1小时;第三次过滤。合并三次滤液;加热浓缩至总液量的25%~50%后;冷却;灭菌封装。

用于商业规模治疗痛风的柠檬草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

(a)选用干柠檬草切碎后加药材重量3~5倍的清水浸泡0.5-1小时;选用鲜柠檬草切碎后则无需浸泡;加盖;然后加热至90-100℃;煎煮0.5-2小时;过滤。(b)滤渣使用压榨机脱水后再次加药材重量0.5~2倍的清水;加盖;然后加热至90-100℃;煎煮0.5~1小时;第二次过滤。(c)滤渣使用压榨机脱水后再次加药材重量0.5~2倍的清水;加盖;然后加热至90-100℃;煎煮0.5~1小时;第三次过滤。然后合并三次滤液和过滤后的两次压榨机脱水液;加热真空蒸发浓缩至总液量的25%~50%后;冷却;灭菌封装。

本发明提取物的制备剂型并不限于上述的方法所述剂型;还可以将本发明提取物加入不同辅料:如崩解剂,润滑剂,粘合剂,助溶剂等;并以常规传统的制药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剂型。本发明还可以与本领域所熟知的许多适当的药物或保健载体制成药物或保健组合物。利用本发明的商业规模化生产,把以上所述的原料煎煮;经过滤;浓缩;再加入不同辅料;制成糖浆剂,乳剂等不同形式的液体制剂。也可以将这些原料煎煮;经过滤;浓缩;喷雾干燥后;再加入相应辅料;制成颗粒剂。还可以与赋型剂配制:填入胶囊成为胶囊剂;压成片制成片剂。溶于一种商业上可应用的载体中如丸剂;散剂;滴丸等不同形式的固体制剂。也可以将这些原料用不同浓度的蒸馏酒进行提取制成酒剂等。

柠檬草,是一个身材高大,细长的植物。而这草属于禾本科poaceae;它的学名是香茅(cymbopogoncitratus)。这种多年生植物有粗糙的丛生茎,和长而薄的叶子。这种草本植物原产于亚洲和印度南部的热带地区。这种芳香植物可在接收大雨的热带肥沃土地上茂盛生长。

清爽的柑橘清香的柠檬草很独特;它最初被用于东南亚洲烹饪;因为它赋予任何菜谱强烈的独特风味和香味。现在柠檬草这种药草正在全球范围内被用于烹饪,并且商业化地种植在世界各地。柠檬草精油用于香薰清新空气,减少压力,提升情绪。这是泰国烹饪和驱虫剂的常见成分。

柠檬草对健康的好处也是非常突出:

在自然健康的世界,柠檬草是一种已知的利尿剂。利尿剂使人们更频繁地小便,消除身体内多余的液体和钠。在2001年发表的一篇评价柠檬草茶对大鼠的影响的研究论文表明,柠檬草茶利尿活性类似绿茶没有造成器官损伤或其他副作用。

柠檬草有抗菌和抗真菌特性;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可用于治疗各种感染病。柠檬草有益的特性可用于非常有效的治疗皮肤感染:如酵母、脚癣、疥疮、尿路感染、以及酵母菌感染。由于其抗菌性能,柠檬草茶也可以帮助治疗口腔感染和蛀牙。

柠檬草含有多种抗氧化剂,值得注意的是抗氧化剂绿原酸、异荭草素、和日本当药黄素(chlorogenicacid,isoorientin,andswertiajaponin)的含量。这些抗氧化剂可以帮助清除在人身体内的可能引起疾病的自由基;保护白血细胞。也可能有助于防止冠状动脉内的细胞功能障碍。

柠檬草含有强效抗炎止痛特性。一种解释是柠檬草里有两个主要成分柠檬醛和香茅醛(citralandgeranial);这些化合物有助于阻止体内某些引起炎症的标记物的释放。另一种解释是:cyclooxyenase-2(cox-2)是一种引起炎症和疼痛的酶,柠檬草的主要成分柠檬醛和香茅醛可以抑制cox-2的活性。因此,用柠檬草可以缓解和放松肌肉,减少痛风,风湿和骨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痛。

柠檬草茶有镇静作用,可帮助睡眠。它也可以帮助缓解失眠和烦躁不安,减少焦虑。

柠檬草茶是一个很好的排毒剂,并可帮助清洁肾脏。这可能会改善提高肾功能。这种茶还具有清除体内毒素和刺激淋巴引流的能力。

喝柠檬草茶可以增强免疫力,有助于恢复体内生命系统(如呼吸、消化、神经系统和排泄)的正常运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现列举具体实施例说明如下。使用的柠檬草只要是食品用的则没有任何限制,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柠檬草为泰国生产的柠檬草。

实施例1:

(a)鲜柠檬草1kg切碎自然干燥后备用。加2000ml净化水其ph为7.0,浸泡0.5小时,加盖;加热至100℃,然后保持温度在90℃-100℃之间,煎煮1.5小时,过滤。(b)滤渣再次加1000ml净化水;加盖;加热至100℃,然后保持温度在90℃-100℃之间;煎煮0.5小时;第二次过滤。(c)滤渣再次加1000ml净化水;加盖;加热至100℃;然后保持温度在90℃-100℃之间;煎煮0.5小时;第三次过滤。合并三次滤液;加热浓缩至滤液量副1000ml后;冷却;灭菌;封装;即得到柠檬草提取物。

净化水生产:将普通的自来水过滤后即可。

实施例2:

(a)鲜柠檬草1kg切碎后加2000ml净化水其ph为7.0;加盖;加热至100℃,然后保持温度在90℃-95℃之间,煎煮1.5小时,过滤。(b)滤渣再次加1000ml净化水;加盖;加热至100℃,然后保持温度在90℃-95℃之间;煎煮0.5小时;第二次过滤。(c)滤渣再次加500ml净化水;加盖;加热至100℃;然后保持温度在95℃-100℃之间;煎煮0.5小时;第三次过滤。合并三次滤液;加热浓缩至滤液量到1000ml后;冷却;灭菌;封装;即得到柠檬草提取物。

净化水生产:将普通的自来水过滤后即可。

用从实施例1和实施例2得到的柠檬草提取物进行痛风治疗。服用方法:每天可以用30毫升柠檬草提取物稀释至1000毫升柠檬草茶:分4-5次喝;每次喝200-250毫升。病情严重者酌情加量。

临床实验

本发明药物经过发明人和志愿者临床实验,下面就两个病例进行详细分析:

病例1。本专利申请的发明人之一,男,62岁。患痛风已有20多年,每年痛风急性发作5-6次。在2016年因严重膝盖关节疼痛红肿需要住院治疗两次,经医生确诊为重症急性痛风病。该患者曾经使用别嘌醇和非布索坦来预防痛风;均因为试用初期别嘌醇/非布索坦导致痛风急性发作而失败。后来使用秋水仙碱来预防痛风的急性发作(每天两片,2x0.5mg)。因担心长期服用会导致肾脏损害,并影响身体其它重要器官;该患者转用本发明药物来治疗痛风。

服用方法:每天用30毫升柠檬草提取物稀释成为1000毫升柠檬草茶:分4-5次喝;每次喝200-250毫升。病情严重时酌情加量。五个月内,秋水仙碱用量从每天两片减至每月大约10片;尿ph从原来的6.0增加到6.5。过去9个月没有痛风急性发作,身体无不适,精神颇佳。

病例2。女,56岁。患痛风已有三年多,每年痛风急性发作2-3次。发作位置只在左手小指的第一个关节,小指已有点变形。由于担心毒副作用,从未服用任何抗痛风药物,而只服用止痛药。疼痛和红肿消退得比较慢,需要3-4星期。

4个月前,痛风急性发作之后,该患者使用本发明提供的柠檬草提取物来治疗痛风。疼痛和红肿在一个星期内消退了。感觉全身一切正常;没有负面影响。服用方法:每天用30毫升柠檬草提取物稀释成为1000毫升柠檬草茶:分4-5次喝;每次喝200-250毫升。病情严重时酌情加量。

上述病例通过口服柠檬草提取物的途径便可有效预防及缓解痛风,其效力能与西药的抗痛风药物一样,但没有西药的毒副作用出现。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

根据大量文献研究和临床实验理解,使用本发明提供的柠檬草提取物可比较安全的预防,治疗和治愈痛风;可能是由于以下因素和事实:

柠檬草是一种没有副作用的利尿剂。可使患者更频繁地小便,促进尿酸的肾排泄。

柠檬草有抗菌和抗真菌特性;可用于治疗各种感染病。柠檬草含有多种抗氧化剂,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可能引起疾病的自由基。柠檬草含有强效抗炎止痛特性,可以缓解和放松肌肉,减轻痛风引起的关节痛;帮助肿胀消退。

柠檬草茶有镇静作用,帮助缓解失眠和烦躁不安,减少焦虑。可预防由于工作压力而引发的痛风急性发作。

西医认为痛风发生是由于消化系统失调紊乱所致。柠檬草茶是一个很好的排毒剂,可帮助清除体内毒素和清洁肾脏。改善提高肾功能。喝柠檬草茶可以增强免疫力,有助于恢复体内消化和排泄系统的正常运作。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口服柠檬草提取物便能调理人体机能降尿酸、预防及缓解痛风,并且其各成份均来自天然植物,而对人体无任何毒性及副作用,符合发明专利的条件,现依法提出发明专利申请。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