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196613发布日期:2018-08-19 00:03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
技术领域
,尤其是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是由于椎体肌肉内力增高,导致椎间盘受力不均匀,使纤维环破裂后引起髓核软组织溢出粘连神经根后产生局部水肿,压迫神经而诱发的疼痛,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下肢放射痛、腰部活动受限、腰部疼痛、脊柱侧凸、跛行等,病程很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中医称腰椎间盘突出为“腰痛”、“痹症”的范畴,是以腰痛伴下肢疼痛或麻木,或小腹痛及大小便异常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本病表现为顽固、病程长、易复发;目前西医对此病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常采用对症处理;而采用中药治疗,大部分治标不治本,治疗周期长,易反复发作。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坐骨神经痛、骨质增生、腰肌劳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具体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中药组合物,原料以重量份计为:当归20~30份、桃仁10~20份、红花15~25份、白芷15~25份、紫苏叶10~20份、茵陈15~25份、防风15~25份、桂枝10~20份、陈皮10~20份、郁李仁15~25份、黄柏15~25份、郁金15~25份、桑皮10~20份、羌活15~25份、独活15~25份、熟地10~20份、柴胡10~20份、益母草15~25份、地骨皮15~25份、川芎15~25份、狗脊10~20份、月季花15~25份、赤芍15~25份、白芍15~25份、枙子10~20份、木香15~25份、土鳖虫25~35份、降香15~25份、桑寄生15~25份、枳壳15~25份、杜仲15~25份、三七25~35份、川牛膝15~25份、姜黄15~25份、鸡血藤10~20份、秦艽15~25份、骨碎补15~25份、威灵仙10~20份、血通15~25份、舒筋草20~30份、伸筋草20~30份、徐长卿10~20份、钩藤15~25份、皂角刺15~25份。优选的,原料以重量份计为:当归23~27份、桃仁12~16份、红花18~22份、白芷18~22份、紫苏叶14~17份、茵陈19~23份、防风20~24份、桂枝12~16份、陈皮10~15份、郁李仁15~20份、黄19~23份、郁金17~21份、桑皮13~17份、羌活18~24份、独活20~25份、熟地14~18份、柴胡10~15份、益母草17~21份、地骨皮17~21份、川芎20~25份、狗脊13~17份、月季花18~23份、赤芍18~23份、白芍18~23份、枙10~15份、木香18~23份、土鳖虫28~33份、降香18~23份、桑寄生19~24份、枳壳19~24份、杜仲17~21份、三七27~32份、川牛膝18~22份、姜黄18~23份、鸡血藤15~20份、秦艽18~23份、骨碎补20~25份、威灵仙15~20份、血通15~20份、舒筋草22~26份、伸筋草24~28份、徐长卿13~17份、钩藤18~23份、皂角刺18~23份。优选的,原料以重量份计为:当归25份、桃仁15份、红花20份、白芷20份、紫苏叶15份、茵陈20份、防风20份、桂枝15份、陈皮15份、郁李仁20份、黄柏20份、郁金20份、桑皮15份、羌活20份、独活20份、熟地15份、柴胡15份、益母草20份、地骨皮20份、川芎20份、狗脊15份、月季花20份、赤芍20份、白芍20份、枙子15份、木香20份、土鳖虫30份、降香20份、桑寄生20份、枳壳20份、杜仲20份、三七30份、川牛膝20份、姜黄20份、鸡血藤15份、秦艽20份、骨碎补20份、威灵仙15份、血通20份、舒筋草25份、伸筋草25份、徐长卿15份、钩藤20份、皂角刺20份。上述补肾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配方量取上述各味中药,分别粉碎后,过40~60目筛,混合后添加或不添加医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所需剂型。所述剂型为酒剂、片剂、冲剂或蜜丸。上述各味中药中,茵陈、黄柏、郁金、柴胡、地骨皮、枙子、土鳖虫、枳壳、秦艽、威灵仙和钩藤分别粉碎后混合,调整水分含量为30~50%,搅拌均匀后,接种其重量1~3%的发酵菌剂,置于温度为30~40℃条件下发酵处理3~5d,得到的发酵产物置于60~80℃条件下干燥1~2h,再粉碎成粉末即可。所述的发酵菌剂为枯草芽孢杆菌和醋酸菌按照1:(0.5~1)的重量比例混合而成。有益效果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采用当归、桃仁、红花、白芷、紫苏叶、茵陈、防风、桂枝、陈皮、郁李仁、黄柏、郁金、桑皮、羌活、独活、熟地、柴胡、益母草、地骨皮、川芎、狗脊、月季花、赤芍、白芍、枙子、木香、土鳖虫、降香、桑寄生、枳壳、杜仲、三七、川牛膝、姜黄、鸡血藤、秦艽、骨碎补、威灵仙、血通、舒筋草、伸筋草、徐长卿、钩藤、皂角刺为原料,通过合理的配比设计,使得药物之间相互作用,进而能够有效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坐骨神经痛、骨质增生、腰肌劳损的病症,具有治疗周期短、治愈率高、不易复发、安全可靠的特点。本发明通过将茵陈、黄柏、郁金、柴胡、地骨皮、枙子、土鳖虫、枳壳、秦艽、威灵仙和钩藤进行混合发酵,一方面,使得原料中的毒性成分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发生改变,从而降低毒性;另一方面还能促进人体对药物中有效成分的吸收;再者,通过发酵处理,使得多味中药在发酵过程中相互作用,进而生成能够增强治疗效果的成分,同时也改善了各味中药的药性,降低中药对人体胃肠道的刺激作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核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实施例1一种中药组合物,原料以重量份计为:当归20g、桃仁10g、红花15g、白芷15g、紫苏叶10g、茵陈15g、防风15g、桂枝10g、陈皮10g、郁李仁15g、黄柏15g、郁金15g、桑皮10g、羌活15g、独活15g、熟地10g、柴胡10g、益母草15g、地骨皮15g、川芎15g、狗脊10g、月季花15g、赤芍15g、白芍15g、枙子10g、木香15g、土鳖虫25g、降香15g、桑寄生15g、枳壳15g、杜仲15g、三七25g、川牛膝15g、姜黄15g、鸡血藤10g、秦艽15g、骨碎补15g、威灵仙10g、血通15g、舒筋草20g、伸筋草20g、徐长卿10g、钩藤15g、皂角刺15g;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配方量取上述各味中药,分别粉碎后,过40目筛,混合后制成冲剂。实施例2一种中药组合物,原料以重量份计为:当归30g、桃仁20g、红花25g、白芷25g、紫苏叶20g、茵陈25g、防风25g、桂枝20g、陈皮20g、郁李仁25g、黄柏25g、郁金25g、桑皮20g、羌活25g、独活25g、熟地20g、柴胡20g、益母草25g、地骨皮25g、川芎25g、狗脊20g、月季花25g、赤芍25g、白芍25g、枙子20g、木香25g、土鳖虫35g、降香25g、桑寄生25g、枳壳25g、杜仲25g、三七35g、川牛膝25g、姜黄25g、鸡血藤20g、秦艽25g、骨碎补25g、威灵仙20g、血通25g、舒筋草30g、伸筋草30g、徐长卿20g、钩藤25g、皂角刺25g;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配方量取上述各味中药,分别粉碎后,过60目筛,混合后添加糊精,压制成片剂。实施例3一种中药组合物,原料以重量份计为:当归23g、桃仁12g、红花18g、白芷18g、紫苏叶14g、茵陈19g、防风20g、桂枝12g、陈皮10g、郁李仁15g、黄柏19g、郁金17g、桑皮13g、羌活18g、独活20g、熟地14g、柴胡10g、益母草17g、地骨皮17g、川芎20g、狗脊13g、月季花18g、赤芍18g、白芍18g、枙10g、木香18g、土鳖虫28g、降香18g、桑寄生19g、枳壳19g、杜仲17g、三七27g、川牛膝18g、姜黄18g、鸡血藤15g、秦艽18g、骨碎补20g、威灵仙15g、血通15g、舒筋草22g、伸筋草24g、徐长卿13g、钩藤18g、皂角刺18g;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配方量取上述各味中药,分别粉碎后,过50目筛,混合后加入蜂蜜,制成中药蜜丸。实施例4一种中药组合物,原料以重量份计为:当归27g、桃仁16g、红花22g、白芷22g、紫苏叶17g、茵陈23g、防风24g、桂枝16g、陈皮15g、郁李仁20g、黄柏23g、郁金21g、桑皮17g、羌活24g、独活25g、熟地18g、柴胡15g、益母草21g、地骨皮21g、川芎25g、狗脊17g、月季花23g、赤芍23g、白芍23g、枙15g、木香23g、土鳖虫33g、降香23g、桑寄生24g、枳壳24g、杜仲21g、三七32g、川牛膝22g、姜黄23g、鸡血藤20g、秦艽23g、骨碎补25g、威灵仙20g、血通20g、舒筋草26g、伸筋草28g、徐长卿17g、钩藤23g、皂角刺23g;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配方量取上述各味中药,分别粉碎后,过40目筛,混合后密封浸泡于盛有1000ml的米酒的容器内,浸渍25~30d,过滤,得酒剂。实施例5一种中药组合物,原料以重量份计为:当归24g、桃仁16g、红花18g、白芷18g、紫苏叶15g、茵陈23g、防风20g、桂枝14g、陈皮19g、郁李仁24g、黄柏17g、郁金18g、桑皮19g、羌活23g、独活21g、熟地11g、柴胡13g、益母草18g、地骨皮22g、川芎19g、狗脊18g、月季花16g、赤芍17g、白芍17g、枙子17g、木香20g、土鳖虫28g、降香20g、桑寄生18g、枳壳16g、杜仲24g、三七32g、川牛膝20g、姜黄18g、鸡血藤12g、秦艽15g、骨碎补24g、威灵仙15g、血通21g、舒筋草24g、伸筋草28g、徐长卿16g、钩藤18g、皂角刺18g。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配方量取上述各味中药,分别粉碎后,过60目筛,混合后添加微晶纤维素,压制成片剂。上述各味中药中,茵陈、黄柏、郁金、柴胡、地骨皮、枙子、土鳖虫、枳壳、秦艽、威灵仙和钩藤分别粉碎后混合,调整水分含量为30%,搅拌均匀后,接种其重量1%的发酵菌剂,置于温度为30℃条件下发酵处理3d,得到的发酵产物置于60℃条件下干燥1h,再粉碎成粉末即可。所述的发酵菌剂为枯草芽孢杆菌和醋酸菌按照1:0.5的重量比例混合而成。实施例6一种中药组合物,原料以重量份计为:当归28g、桃仁18g、红花16g、白芷16g、紫苏叶17g、茵陈20g、防风23g、桂枝14g、陈皮14g、郁李仁18g、黄柏19g、郁金21g、桑皮16g、羌活14g、独活20g、熟地17g、柴胡18g、益母草22g、地骨皮18g、川芎16g、狗脊18g、月季花24g、赤芍24g、白芍24g、枙子13g、木香21g、土鳖虫27g、降香16g、桑寄生24g、枳壳20g、杜仲19g、三七33g、川牛膝17g、姜黄17g、鸡血藤17g、秦艽24g、骨碎补20g、威灵仙12g、血通21g、舒筋草24g、伸筋草24g、徐长卿17g、钩藤16g、皂角刺16g。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配方量取上述各味中药,分别粉碎后,过60目筛,混合后制成冲剂。上述各味中药中,茵陈、黄柏、郁金、柴胡、地骨皮、枙子、土鳖虫、枳壳、秦艽、威灵仙和钩藤分别粉碎后混合,调整水分含量为50%,搅拌均匀后,接种其重量1~3%的发酵菌剂,置于温度为40℃条件下发酵处理5d,得到的发酵产物置于80℃条件下干燥2h,再粉碎成粉末即可。所述的发酵菌剂为枯草芽孢杆菌和醋酸菌按照1:1的重量比例混合而成。实施例7一种中药组合物,原料以重量份计为:当归25g、桃仁15g、红花20g、白芷20g、紫苏叶15g、茵陈20g、防风20g、桂枝15g、陈皮15g、郁李仁20g、黄柏20g、郁金20g、桑皮15g、羌活20g、独活20g、熟地15g、柴胡15g、益母草20g、地骨皮20g、川芎20g、狗脊15g、月季花20g、赤芍20g、白芍20g、枙子15g、木香20g、土鳖虫30g、降香20g、桑寄生20g、枳壳20g、杜仲20g、三七30g、川牛膝20g、姜黄20g、鸡血藤15g、秦艽20g、骨碎补20g、威灵仙15g、血通20g、舒筋草25g、伸筋草25g、徐长卿15g、钩藤20g、皂角刺20g;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配方量取上述各味中药,分别粉碎后,过60目筛,混合后制成冲剂。上述各味中药中,茵陈、黄柏、郁金、柴胡、地骨皮、枙子、土鳖虫、枳壳、秦艽、威灵仙和钩藤分别粉碎后混合,调整水分含量为45%,搅拌均匀后,接种其重量1~3%的发酵菌剂,置于温度为35℃条件下发酵处理4d,得到的发酵产物置于65℃条件下干燥1.5h,再粉碎成粉末即可。所述的发酵菌剂为枯草芽孢杆菌和醋酸菌按照1:0.7的重量比例混合而成。试验例1试验对象:于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选择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214例,年龄均在35~60岁,病程均在半年以上,所有病例均有腰腿疼痛症状,至少一侧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且经ct或mri确诊;诊断标准:根据《中医疾病诊断疗效标准》制定诊断标准;试验方法: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8组,其中a/b/c/d/e/f/g组患者分别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例7制备的药物,每日服用1次,15d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三个疗程;对照组患者服用氯唑沙宗片0.4g,一日三次;饭后服;芬必得胶囊0.3g,一日两次,饭后服;维生素b1片10mg,一日三次;甲钴胺片0.5g,一日三次,饭后服;有慢性胃炎及溃疡患者给予奥美拉唑胶囊20mg,一日两次,饭前半小时服;治疗周期45d;注意事项:急性期卧硬板床休息两周;治疗结果如下:表1组别例数痊愈数显效数有效数无效数有效率%a191223289.5b261643388.5c251354388.0d302232390.0e242021195.8f292321389.7g342922197.1对照组271931485.2由上表试验结果可知,本发明方案制备的药物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以g组(实施例7)制备的药物效果最好,有效率达到97.1%,痊愈率达到85.3%。典型病例①张某,女,贵州安顺人,年龄36岁,该患者1年多感觉脖子肩臂酸痛,经常去推拿按摩,一直不见好转,随着病情的逐渐加重,于2016年3月25日,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ce检查,结果显示该患者颈椎生理曲度轻度反弓,c6椎体缘见唇样骨质增生、硬化现象,c3-4,c6/7椎间盘想周围膨隆,期初椎体边缘,硬脊髓囊稍受压,c4-5,c5-6椎间盘想后方突出,颈椎轻度退行性变,甲状腺内多发小结节低密度影;通过服用本发明药物1个疗程后,症状得到缓解,连续服用3个疗程后,达到痊愈,持续观察2年,并未出现复发的现象。②李某,男,贵州织金人,年龄42岁,患有坐骨神经痛已有半年有余,经过多方治疗,效果不理想,于2015年7月,开始服用本发明药物,服用1个疗程后,病情明显好转,服用2疗程后,完全康复,至今没有再复发。③王某,男,贵州毕节人,年龄52岁,由于工作劳累导致反复腰痛多年,近半年加重,遇阴雨天,劳累疼痛加重,医院检查确诊为腰肌劳损,于2016年9月,服用本发明药物1个疗程后,患者疼痛症状得到缓解,连续服用3个疗程后,基本痊愈,至今未见复发。在此有必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和试验例仅限于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阐述和理解,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作出的非突出实质性特征和显著进步的发明创造,仍然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