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专用的给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51843发布日期:2018-08-24 19:59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儿科护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儿科专用的给药装置。



背景技术:

儿童在患病后,医生大多会开具液体或冲剂类的药品,以防止药丸卡在儿童的喉咙内。药物独有的味道和苦涩的口感使很多儿童都望而却步,给医务人员和家长喂药带来不小的阻滞,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儿童,更加对药物抗拒。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5007288u,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儿科用给药装置,包括给药针筒、连接底盘、给药奶嘴、一对给药通孔、多层推动活塞、推动手柄、抽拉指环、一对固定侧指环、多个内置搅拌球、量杯盖、连接凹槽、紧固凸起及固定底板。但是现有的儿科用给药装置还存在着不能分散儿童的注意力,给药时容易呛到儿童和不能利用其他的液体吸引儿童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儿科专用的给药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儿科专用的给药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儿科用给药装置还存在着不能分散儿童的注意力,给药时容易呛到儿童和不能利用其他的液体吸引儿童的问题。一种儿科专用的给药装置,包括送药框,凹型滑轨,药囊,连接帽,送药管,出气管结构,防呛管结构,辅助瓶结构,摇铃结构,推药板,滑块,插接环,拇指环,出药管,连接板和喂药头,所述的凹型滑轨分别螺栓连接在送药框的内部顶端位置和底端位置;所述的药囊插接在送药框的内部左侧位置;所述的连接帽螺纹连接在药囊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送药管贯穿连接帽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出气管结构胶接在药囊的上端右侧位置;所述的防呛管结构胶接在送药管的左侧上部位置;所述的辅助瓶结构安装在防呛管结构的上端右侧位置;所述的摇铃结构安装在送药框的左侧上部位置;所述的滑块分别焊接在推药板的上端位置和下端位置;所述的滑块滑动卡接在凹型滑轨的内部;所述的插接环从上到下焊接在推药板的左侧位置;所述的拇指环焊接在送药框的右侧上部位置;所述的出药管螺纹连接在防呛管结构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板螺纹连接在出药管的左端外壁位置;所述的喂药头胶接在连接板的左侧位置;所述的出气管结构包括连接座,导气管,支撑杆,连接轴,旋转轮和风板,所述的导气管贯穿连接座的内部右侧位置;所述的支撑杆胶接在连接座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旋转轮通过连接轴连接在支撑杆和支撑杆之间的上部位置;所述的风板分别胶接在旋转轮的外圈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导气管贯穿药囊的上端右侧位置;所述的推药板安装在凹型滑轨和凹型滑轨之间的位置;所述的插接环设置在送药框的内部右侧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送药框采用上端开设有通孔的不锈钢框;所述的药囊采用壁厚设置为二毫米至四毫米的橡胶囊;所述的风板采用厚度设置为二毫米至四毫米的透明塑料板。

优选的,所述的防呛管结构包括漏药管,压力管,复位弹簧,密封球和回流管,所述的压力管胶接在漏药管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复位弹簧插接在压力管的内部下端位置;所述的密封球卡接在复位弹簧的上端位置;所述的回流管胶接在压力管的下端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回流管的下端贯穿药囊的上端左侧位置;所述的漏药管的下端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的压力管胶接在漏药管下端中间位置开设的通孔内部。

优选的,所述的辅助瓶结构包括液体瓶,连接管,控制管,阀门和输送管,所述的连接管胶接在液体瓶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控制管螺纹连接在连接管的下端外壁位置;所述的阀门插接在控制管的右侧上端内部位置;所述的输送管螺纹连接在控制管的下部外壁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液体瓶采用壁厚设置为一毫米至三毫米的透明塑料瓶;所述的输送管采用壁厚设置为二毫米至四毫米的透明塑料管。

优选的,所述的摇铃结构包括固定座,摇摆簧,空心球,不锈钢球和发声孔,所述的摇摆簧的右端螺栓连接在固定座左侧内部;所述的空心球螺栓连接在摇摆簧的左端内部位置;所述的不锈钢球放置在空心球的内部底端位置;所述的发声孔开设在空心球的左侧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座焊接在送药框的左侧上部位置;所述的空心球采用壁厚设置为一毫米至三毫米的铜球;所述的摇摆簧采用圆柱形的不锈钢弹簧。

优选的,所述的输送管胶接在漏药管的上端右侧位置;所述的漏药管的上端右侧开设有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中,所述的固定座,摇摆簧,空心球和不锈钢球的设置,有利于喂药时分散儿童的注意力。

2.本发明中,所述的漏药管,压力管,复位弹簧,密封球和回流管的设置,有利于喂药时,防止用力过大呛到儿童。

3.本发明中,所述的漏药管,液体瓶,连接管,控制管和输送管的设置,有利于喂药前,使用牛奶或者其他适合儿童饮用的液体吸引儿童服药。

4.本发明中,所述的连接座,导气管,支撑杆,连接轴,旋转轮和风板的设置,有利于给药时降低药囊内部的压力,防止呛到儿童。

5.本发明中,所述的出药管,连接板和喂药头的设置,有利于防止喂药儿童触摸药囊。

6.本发明中,所述的凹型滑轨,推药板,滑块,插接环和拇指环的设置,有利于给药时可以匀速的推药,防止推药过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出气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防呛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辅助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摇铃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送药框;2、凹型滑轨;3、药囊;4、连接帽;5、送药管;6、出气管结构;61、连接座;62、导气管;63、支撑杆;64、连接轴;65、旋转轮;66、风板;7、防呛管结构;71、漏药管;72、压力管;73、复位弹簧;74、密封球;75、回流管;8、辅助瓶结构;81、液体瓶;82、连接管;83、控制管;84、阀门;85、输送管;9、摇铃结构;91、固定座;92、摇摆簧;93、空心球;94、不锈钢球;95、发声孔;10、推药板;11、滑块;12、插接环;13、拇指环;14、出药管;15、连接板;16、喂药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儿科专用的给药装置,包括送药框1,凹型滑轨2,药囊3,连接帽4,送药管5,出气管结构6,防呛管结构7,辅助瓶结构8,摇铃结构9,推药板10,滑块11,插接环12,拇指环13,出药管14,连接板15和喂药头16,所述的凹型滑轨2分别螺栓连接在送药框1的内部顶端位置和底端位置;所述的药囊3插接在送药框1的内部左侧位置;所述的连接帽4螺纹连接在药囊3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送药管5贯穿连接帽4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出气管结构6胶接在药囊3的上端右侧位置;所述的防呛管结构7胶接在送药管5的左侧上部位置;所述的辅助瓶结构8安装在防呛管结构7的上端右侧位置;所述的摇铃结构9安装在送药框1的左侧上部位置;所述的滑块11分别焊接在推药板10的上端位置和下端位置;所述的滑块11滑动卡接在凹型滑轨2的内部;所述的插接环12从上到下焊接在推药板10的左侧位置;所述的拇指环13焊接在送药框1的右侧上部位置;所述的出药管14螺纹连接在防呛管结构7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板15螺纹连接在出药管14的左端外壁位置;所述的喂药头16胶接在连接板15的左侧位置;所述的出气管结构6包括连接座61,导气管62,支撑杆63,连接轴64,旋转轮65和风板66,所述的导气管62贯穿连接座61的内部右侧位置;所述的支撑杆63胶接在连接座61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旋转轮65通过连接轴64连接在支撑杆63和支撑杆63之间的上部位置;所述的风板66分别胶接在旋转轮65的外圈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导气管62贯穿药囊3的上端右侧位置;所述的推药板10安装在凹型滑轨2和凹型滑轨2之间的位置;所述的插接环12设置在送药框1的内部右侧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送药框1采用上端开设有通孔的不锈钢框;所述的药囊3采用壁厚设置为二毫米至四毫米的橡胶囊;所述的风板66采用厚度设置为二毫米至四毫米的透明塑料板。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防呛管结构7包括漏药管71,压力管72,复位弹簧73,密封球74和回流管75,所述的压力管72胶接在漏药管71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复位弹簧73插接在压力管72的内部下端位置;所述的密封球74卡接在复位弹簧73的上端位置;所述的回流管75胶接在压力管72的下端中间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回流管75的下端贯穿药囊3的上端左侧位置;所述的漏药管71的下端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的压力管72胶接在漏药管71下端中间位置开设的通孔内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辅助瓶结构8包括液体瓶81,连接管82,控制管83,阀门84和输送管85,所述的连接管82胶接在液体瓶81的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控制管83螺纹连接在连接管82的下端外壁位置;所述的阀门84插接在控制管83的右侧上端内部位置;所述的输送管85螺纹连接在控制管83的下部外壁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液体瓶81采用壁厚设置为一毫米至三毫米的透明塑料瓶;所述的输送管85采用壁厚设置为二毫米至四毫米的透明塑料管。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摇铃结构9包括固定座91,摇摆簧92,空心球93,不锈钢球94和发声孔95,所述的摇摆簧92的右端螺栓连接在固定座91左侧内部;所述的空心球93螺栓连接在摇摆簧92的左端内部位置;所述的不锈钢球94放置在空心球93的内部底端位置;所述的发声孔95开设在空心球93的左侧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固定座91焊接在送药框1的左侧上部位置;所述的空心球93采用壁厚设置为一毫米至三毫米的铜球;所述的摇摆簧92采用圆柱形的不锈钢弹簧。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输送管85胶接在漏药管71的上端右侧位置;所述的漏药管71的上端右侧开设有通孔。

工作原理

本发明中,使用时,打开连接帽4,把药液注入药囊3的内部,拧下液体瓶81,向液体瓶81的内部注入牛奶或者是其他适合儿童饮用的液体,把液体瓶81拧紧,首先打开阀门84,使儿童喜欢饮用的液体注入喂药头16的内部,使儿童饮用,然后,把四指插入插接环12的内部,把拇指插入拇指环13的内部,慢慢的推动推药板10,使药液通过送药管5,进入漏药管71的内部,关闭阀门84,使药液通过出药管14进入喂药头16的内部,使儿童进行服药,从而完成儿童给药的工作。

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