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耳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06338发布日期:2018-12-08 07:09阅读:603来源:国知局
人工耳蜗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助听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人工耳蜗。



背景技术:

人工耳蜗是目前世界公认的能使双侧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恢复听觉的唯一有效装置及方法。人工耳蜗(又名:仿生耳、电子耳蜗、耳蜗植入)是现代医学的奇迹之一,人工耳蜗旨在帮助极重度耳聋患者恢复听觉和语言交流能力。人工耳蜗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聋人康复新技术,重度听力言语障碍病人植入后,通过言语康复训练可告别手语和唇读,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用听觉和言语与人交流,融入家庭和社会。

现有的人工耳蜗主要包括体外机及植入体,其中,体外机包括麦克风,语音信号处理电路,磁铁,及其发射线圈;植入体包括解码芯片,刺激电极,磁铁,及其接收线圈。语音先由麦克风采集转换为电信号,经过特殊的数字化处理,再按照一定的策略编码,通过载在耳后的发射线圈传送到体内,植入体的接收线圈感应到信号后,经过解码芯片解码,使植入体的刺激电极产生电流,从而刺激听神经产生听觉。

现有的人工耳蜗植入体与体外机通过各自的线圈中心的磁铁吸合对准连接,以保证连接的可靠性,植入者佩戴时将体外机主机挂在耳廓上,主机通过一根连接线缆连接发射线圈。这样的缺点是,一是影响活动,当进行跑步等剧烈运动时,体外机线圈容易掉落;二是连接线缆由于随着头部运动而频繁弯折扭动,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人工耳蜗,其省去了磁铁及连接线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耳蜗,其包括体外机及其植入体,其中,该体外机包括壳体,麦克风,语音处理模块,电池,及其发射线圈,其中,该壳体包括主机壳及其耳廓壳,该麦克风、语音处理模块、电池均安置于该主机壳内,该发射线圈安置于该耳廓壳内,该发射线圈及该耳廓壳均呈耳廓形;该植入体包括接收线圈,解码模块,及其刺激电极,其中,该接收线圈的尺寸小于该发射线圈,该接收线圈、该解码模块及该刺激电极依次相连。

该主机壳设有凸出的指状部。

本发明人工耳蜗通过将体外机的各部件一体化设计,省去了连接线缆,增加了体外机的可靠性,不易损坏,同时,发射线圈的耳廓形设计使得体外机不易脱落,省去了磁铁,佩戴也方便,大尺寸的发射线圈使得其与接收线圈的耦合效率更高,降低了功耗。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人工耳蜗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主机壳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主机壳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耳蜗,包括体外机1及其植入体2,其中,该体外机1部分佩戴于耳廓上,部分隐藏于耳廓内,佩戴牢固,该植入体2植入体内。

该体外机1包括壳体11,麦克风12,语音处理模块13,电池14,及其发射线圈15,其中,该壳体11包括主机壳111及其耳廓壳112,该麦克风12、该语音处理模块13、该电池14均安置于该主机壳111内,该发射线圈15安置于该耳廓壳112内,该耳廓壳112呈耳廓外形设计,该发射线圈15也呈耳廓外形设计,耳廓形的该耳廓壳112使得使用者能很方便地将该体外机1佩戴于耳廓上,且不易脱落,该主机壳111设有凸出的指状部1111,该指状部1111增大了该主机壳111的内部空间,便于安置零部件,比如该电池14,同时,佩戴该体外机1时,该指状部1111嵌入外耳道内,提高了佩戴的牢固度,使得该体外机1更不易脱落。

该植入体2包括接收线圈21,解码模块22,及其刺激电极23,其中,该接收线圈21的尺寸小于该发射线圈15,该接收线圈21、该解码模块22及该刺激电极23依次相连。

使用该人工耳蜗前,需先通过手术将该接收线圈21安置于耳廓后皮下,将该解码模块22安置于皮下颅骨,将该刺激电极23通过后鼓室入路,插入耳蜗鼓阶内。手术完成后,将该体外机1戴于耳廓上。工作时,该麦克风12收集声音,该语音处理模块13对声音进行滤波、放大、特征提取、幅度变换、神经编码、通信编码后,通过该发射线圈15发送给该接收线圈21,该接收线圈21接收信号后,由该解码模块22解码,最后通过该刺激电极23刺激相应的听神经,产生听觉。

由于该耳廓壳112能牢固地安置于耳廓上,且该接收线圈21的尺寸小于该发射线圈15,使得该发射线圈15与该接收线圈21即使不用磁铁,两者也能很好地耦合,同时,由于该发射线圈15呈耳廓状,相对于现有技术,增大了尺寸,即,提高了能量传输效率。

该人工耳蜗各部件之间的连接线路完全隐藏于该壳体内,免去了常规暴露在外的连接线缆,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耳蜗,其包括体外机及其植入体,其中,该体外机包括壳体,麦克风,语音处理模块,电池,及其发射线圈,其中,该壳体包括主机壳及其耳廓壳,该麦克风、语音处理模块、电池均安置于该主机壳内,该发射线圈安置于该耳廓壳内,该发射线圈及该耳廓壳均呈耳廓形;该植入体包括接收线圈,解码模块,及其刺激电极,其中,该接收线圈、该解码模块及该刺激电极依次相连。该人工耳蜗通过将体外机的各部件一体化设计,省去了连接线缆,增加了体外机的可靠性,同时,发射线圈的耳廓形设计使得体外机不易脱落,省去了磁铁,佩戴也方便,大尺寸的发射线圈及接收线圈使得两者的耦合效率更高,降低了功耗。

技术研发人员:孙增军;许车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4.26
技术公布日:2018.12.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