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54938发布日期:2019-11-06 01:10阅读:786来源:国知局
心肺复苏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心肺复苏(cpr)辅助装置,尤指一种可提醒施救人员按压是否正确,以提高急救成功率的心肺复苏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台湾平均每年约有2万名心脏突然停止的个案,紧急救护黄金时间为五分钟内,所以早期急救存活率高,根据统计到院前5分钟急救存活率,中国台湾约15%-20%。虽然中国台湾民众对cpr的认知有概念,但对于施行的正确方法则稍嫌不足。

传统的心肺复苏术是依赖施救人员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以及心脏按摩,以帮助病伤员维持血氧浓度,但由于以人工徒手施救的方式按压深度、频率不一,常会使患者心肺复苏的效果不佳。而所谓的按压深度,现阶段完全仰赖施救人员的自行判断,迄今并未有任何的产品可供辅助以提醒施救人员,影响提高救援效率。申请人有鉴于此,经不断研究、实验,遂萌生设计一种心肺复苏辅助装置,可提醒施救人员按压是否正确,以提高急救成功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心肺复苏(cpr)辅助装置,于心肺复苏施行过程中,可供提醒施救人员按压是否正确,进而提高急救的成功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心肺复苏(cpr)辅助装置,包括一穿戴装置、一自动体外心脏电击器以及一供氧装置,使该等装置收容于一盒体。其中,该穿戴装置设有一披覆件以及连接该披覆件的绑带,于该披覆件设有一压力侦测单元及心跳侦测单元,以及第一、第二显示单元。当患者心脏突然停止时,将该披覆件披挂于患者胸前,以供施救人员对特定位置施行心肺复苏,于施行过程中借由压力侦测单元侦测按压的力道,并于该第一显示单元显示,从而提醒施救人员按压是否正确,且借由心跳侦测单元侦测心跳讯号,于第二显示单元显示是否回复心跳,进而有助于心肺复苏的正确施行,且可配合自动体外心脏电击器及一供氧装置,提高急救成功率。

前述的心肺复苏辅助装置,其中该设于披覆件的第一、第二显示单元,为发光二极管,借由发光二极管的闪烁频率,以供显示按压力道及心跳讯号。

前述的心肺复苏辅助装置,其中供氧装置包括一氧气瓶,以及一连接于该氧气瓶,供配戴于患者鼻口部的面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于心肺复苏施行过程中,可供提醒施救人员按压是否正确,进而提高急救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穿戴装置较佳实施例电路图。

图3及图4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

图5是本发明的供氧状态图。

图6是本发明的自动体外心脏电击器(aed)使用状态图。

图中标号说明:

1、穿戴装置

11、披覆件

12、绑带

121、黏扣件

13、标示

2、自动体外心脏电击器(aed)

21、操控键

22、电击贴片

23、电击贴片

3、供氧装置

31、氧气瓶

32、面罩

4、头枕

5、微处理单元

51、压力侦测单元

52、心跳侦测单元

53、第一显示单元

54、第二显示单元

a、盒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阅图1及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图及穿戴装置较佳实施例电路图。如图所示,本发明包括一穿戴装置1、一自动体外心脏电击器(aed)2以及一供氧装置3、一头枕4,使该等装置收容于一盒体a。其中,该穿戴装置1设有一披覆件11以及连接该披覆件11的两绑带12,于本实施例,该两绑带12于末端设有黏扣件121以供相互连结。该披覆件11设有一微处理单元5,由微处理单元5连接一压力侦测单元51及心跳侦测单元52,以及第一显示单元53、第二显示单元54,于本实施例,该第一显示单元53及第二显示单元54为发光二极管。

前述本发明的压力侦测单元51设于施行心肺复苏的正确位置(人体的肋骨与胸骨交接处的心窝部位心窝处,亦即两乳头联机中央处),且于该披覆件11的表面设有一标示13,以利于施救人员快速寻得施行心肺复苏的正确位置。

该自动体外心脏电击器(aed)2,设有数个操控键21,以及供插接电击贴片22及电击贴片23。

该供氧装置3包括一氧气瓶31,以及一连接于该氧气瓶31,供配戴于患者鼻口部的面罩32。

借由前述构件的组合,构成一该心肺复苏辅助装置。当患者心脏突然停止时,将头枕4取下置于地上或可供平躺的位置,以供患者平躺后将头部置于该头枕4上,再将该披覆件11披挂于患者胸前,以供施救人员对特定位置施行心肺复苏(cpr),于施行过程中借由压力侦测单元51侦测按压的力道,并于该第一显示单元53显示,从而提醒施救人员按压是否正确,且借由心跳侦测单元52侦测心跳,于第二显示单元54显示是否回复心跳,进而有助于心肺复苏的正确施行,且可配合自动体外心脏电击器(aed)2及供氧装置3,进而可提高急救成功率。

请同时参阅图3及图4,敬请配合图1及图2,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如图所示,本发明于使用时,将头枕4由盒体a取下置于地上或可供平躺的位置,以供患者平躺后将头部置于该头枕4上,再将该披覆件11披挂于患者胸前,借由两绑带12末端的黏扣件121相互连结,使披覆件11定位且使标示13位于肋骨与胸骨交接处的心窝部位心窝处,以供施救人员对披覆件11特定位置(标示13)施行心肺复苏(cpr)。依据标准的心肺复苏(cpr)的步骤及方法,施救人员跪在患者肩旁,将其中一手的中指放在心窝处,并将食指合并在胸骨下端定位(披覆件11的特定位置),另一只手掌根置于食指旁的胸骨上(披覆件11的特定位置的下半段),将定位的手重叠于其上,两手手指互扣或平行、手指上翘,以避免触及肋骨。以每分钟80至100次的速率,施行15次的胸外按摩(15次的压缩时间共约9~11秒钟),且每次下压胸廓约4~5公分。

前述于施行心肺复苏(cpr)时,披覆件11所设的压力侦测单元51将会持续的侦测按压的力道,并显示于第一显示单元53(标准为下压胸廓约4~5公分,该4~5公分的深度将会形成一定的压力,压力侦测单元51即不断的侦测该压力值,当按压力道足够,第一显示单元53将会闪烁,若按压力道不足,则第一显示单元63呈熄灭状态或恒亮状态),借以提醒施救人员是否施救正确。而心跳侦测单元52则持续的侦测心跳讯号,并于第二显示单元54显示(由于施救时心跳为停止状态,第二显示单元54呈熄灭状态或恒亮状态,当回复心跳时以闪烁显示),进而有助于心肺复苏的正确施行,提高施救的效率。

请参阅图5,为本发明的供氧状态图。如图所示,本发明于前述心肺复苏(cpr)施救过程中,为能提供患者一定的供氧量,可将面罩32配戴于患者的鼻口部,再开启氧气瓶31,借由氧气瓶31输送适量的氧气至面罩32,以供患者吸取足够的氧气,以助于患者回复意识。

请参阅图6,为本发明的自动体外心脏电击器(aed)使用状态图。如图所示,本发明于前述心肺复苏(cpr)操作后,若患者仍无法回复意识,施救人员即可施以电击,将电击贴片22、23导线插接自动体外心脏电击器(aed)2,再将右侧电击贴片22置于患者胸骨右上缘锁骨下方,左侧电击贴片23则置于左乳头外侧,其上缘距离左腋窝下约7公分,检视确定无人接触患者后,再按下操控键21进行电击,于操作电击后再依照前述的步骤继续施行心肺复苏(cpr),直至患者恢复正常。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综上所述,本发明以设有压力侦测单元及心跳侦测单元,以及显示单元的披覆件,配合自动体外心脏电击器(aed)及供氧装置,构成心肺复苏辅助装置。于心肺复苏(cpr)施行过程中,可供提醒施救人员按压是否正确,进而提高急救的成功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