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缝合腔镜戳孔的缝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01856发布日期:2018-12-08 06:41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用于缝合腔镜戳孔的缝合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用于缝合腔镜戳孔的缝合器。

背景技术

腔镜手术是一种新发展起来的微创手术方法,在腔镜手术治疗时,医生只需要在患者实施手术部位的四周开几个小孔,配合检查和治疗的内窥镜,即可在电脑屏幕前直观患者体内情况,施行精确手术操作,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康复快的特点,使患者治疗痛苦减少,康复之后皮肤上疤痕较小。

但是,由于腔镜手术穿刺形成的穿刺孔小而深,常规的术中穿刺针不容易将靠近内壁的筋膜层封闭,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6910360u,公开了一种腹腔镜内壁缝合器,包括导向器和穿刺针,使用时,导向器插入腹腔镜戳孔中进行定位,同时利用导向器套筒内的拉杆控制导向器上相对设置的活动板转动,使活动板与腹腔内壁贴合,将穿刺针分两次穿过导向器上的导向孔,并延伸穿过活动板上设置有薄膜片的通孔至缝合口处,利用薄膜片的回弹力将缝合线固定在筋膜层下,最后收拢活动板,利用导向器引导缝合线线头抽出体外,但是,由于缝合线线头的抽出受薄膜片的弹性力的影响较大,穿刺针穿透过的薄膜片上会存在针孔,导致导向器的使用次数有限,多次使用时,缝合线线头容易从针孔中穿出,导致缝合器穿刺引线失败,减少了缝合器的使用寿命,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且当出现穿刺引线失败时,也会增加伤口附近穿刺的针孔数量,给患者带来痛苦。

综上所述,目前亟需要一种技术方案,解决现有腔镜内壁缝合器上采用薄膜片的回弹力限制缝合线,限位不稳定,且会减少缝合器的使用寿命,造成资源浪费,给患者带来痛苦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腔镜内壁缝合器上采用薄膜片的回弹力限制缝合线,限位不稳定,且会减少缝合器的使用寿命,造成资源浪费,给患者带来痛苦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缝合腔镜戳孔的缝合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用于缝合腔镜戳孔的缝合器,包括杆状主体和穿刺针,所述杆状主体呈空心筒状,所述杆状主体内设置有用于限制缝合线移动的限位装置和腹膜定位装置,缝合线中段与腹膜定位装置可分离的接触,缝合线两端与限位装置可分离的接触,所述限位装置滑动设置在杆状主体内,将缝合线两端限制在杆状主体内,所述杆状主体上设置有与穿刺针配合的导向孔,所述穿刺针贯穿所述导向孔后与所述腹膜定位装置上的缝合线接触。

本发明的用于缝合腔镜戳孔的缝合器,通过设置空心筒状的杆状主体,采用将缝合线中段固定在腹膜定位装置上,将缝合线两端固定在杆状主体内的结构,使得缝合线跟随杆状主体直接置入腹腔中,由穿刺针从腹腔内向外引出缝合线,缝合线由于在引线过程中保持了与穿刺针的连接状态,而不用受薄膜片上的回弹力影响,使缝合过程较简单,不需要设置寿命较短的薄膜片,减少了资源浪费,延长了缝合器的使用寿命,保证了腔镜戳孔缝合过程的一次成功,避免给患者带来痛苦。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滑块和弹簧,所述限位滑块滑动设置在杆状主体内,所述弹簧将限位滑块限制在杆状主体内的支撑平台上,在所述限位滑块和支撑平台之间形成用于夹持缝合线的间隙。采用限位滑块和弹簧组成限位装置,结构较简单,可较容易的通过弹簧的弹簧力将缝合线的两端限制在限位滑块和杆状主体内的支撑平台上,限位较稳定,需要拖动缝合线时,只需要压缩弹簧,即可增加用于夹持缝合线的间隙,使该结构的缝合器使用较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滑块上设置有至少两条与缝合线配合的夹槽,所述夹槽内填充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由硅胶材料制得,所述限位件上设置有用于夹持缝合线的切口。在限位滑块上设置夹持缝合线的夹槽,使得缝合线与限位滑块之间接触稳定,进一步提高限位滑块对缝合线的限位作用,避免在穿刺针引线过程中出现脱线的情况,保证缝合穿线过程的顺利进行,同时,在夹槽内设置硅胶材料的限位件,硅胶材料由于具有一定的形变力,一方面通过硅胶材料产生的形变将缝合线稳定的限制在限位滑块上,避免缝合引线过程出现脱线的情况,另一方面,由于硅胶材料的表面粗糙度相对于缝合线表面粗糙度更大,使得相应提高了缝合线和限位滑块之间的粗糙度,增加了摩擦,进一步避免了缝合引线过程出现的脱线情况,保证缝合器的顺畅工作。

作为优选,所述杆状主体上设置有滑槽,所述限位滑块上设置有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缝合线的两端线头从滑槽内穿出。通过在限位滑块上设置操作手柄,并沿杆状主体的滑槽滑动设置,使得限位滑块在杆状主体内稳定移动,避免出现倾斜情况,同时,由于操作手柄穿出杆状主体外,使得通过移动操作手柄可较容易的改变限位滑块在杆状主体内的具体位置,方便医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调节用于夹持缝合线的间隙,使缝合线被稳定限制,在需要使用时,较容易的从间隙中取出缝合线。

作为优选,所述腹膜定位装置包括限位板组合件和拉杆组件,所述拉杆组件与限位板组合件转动连接,所述拉杆组件用于控制所述限位板组合件移入和/或移出所述杆状主体。通过采用由拉杆组件和限位板组合件组成的腹膜定位装置,方便通过限位板组合件与腹腔内壁的配合关系,控制穿刺针的穿刺范围,避免穿刺针穿刺过深损伤腔内其他器官,同时,设置拉杆组件控制限位板组合件移入和/或移出杆状主体,方便通过拉杆组件改变限位板组合件与杆状主体之间的相对位置,方便限位板组合件随杆状主体进入腔室内,并与腹腔内壁进行良好的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板组合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腹腔内壁配合,所述拉杆组件控制所述限位板相对收拢和/或张开。设置拉杆组件控制两个限位板的相对转动,实现两个限位板相对收拢和/或张开,使得方便将两个限位板置入腹腔内后再通过拉杆组件进行两个限位板的相对张开,方便将限位板置入腹腔中,避免缝合器的置入扩大腔镜戳孔。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用于夹持缝合线的限位槽,穿刺针贯穿导向孔后尾端与限位槽底部接触。由于穿刺针穿过导向孔后与限位板上的限位槽接触,使得穿刺针穿过腹腔壁后受到限位槽底部的限制作用,而不会穿过限位板组合件,避免穿刺针穿刺过长给腹腔内其他器官造成损伤,保证穿刺过程的顺利安全进行。

作为优选,所述拉杆组件包括沿杆状主体轴向方向设置的导向拉杆和设置在限位板和杆状主体之间的限位拉杆,所述导向拉杆顶端与杆状主体滑动连接,底端与限位板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拉杆一端与杆状主体转动连接,另一端与限位板中部转动连接。同时设置导向拉杆和限位拉杆,通过导向拉杆较容易的控制两个限位板的相对转动,通过限位拉杆较容易的控制限位板与杆状主体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而方便控制两个限位板之间的相对收拢和/或张开,方便将限位板收拢后置入腹腔中,进一步方便缝合器是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拉杆组件还包括滑动设置在杆状主体内的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与导向拉杆顶端连接,控制所述导向拉杆沿杆状主体轴向移动。设置控制板,使得可较容易的通过控制板带动导向拉杆移动,进而收拢和/或张开两个限位板,方便位于腹腔外的控制板对腹腔内的限位板组合件进行调整。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拉杆由弹性材料制得。由弹性材料制得的限位拉杆一方面可以较容易的将杆状主体和限位板之间进行连接,同时,当导向拉杆朝向杆状主体外推动限位板时,限位拉杆对限位板提供一个朝向杆状主体内的拉力,使得两个限位板相对张开,结构较简单,使得可较容易的控制腹膜定位装置进入腹腔中进行腹膜定位。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用于缝合腔镜戳孔的缝合器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空心筒状的杆状主体,采用将缝合线中段固定在腹膜定位装置上,将缝合线两端固定在杆状主体内的结构,使得缝合线跟随杆状主体直接置入腹腔中,由穿刺针从腹腔内向外引出缝合线,缝合线由于在引线过程中保持了与穿刺针的连接状态,而不用受薄膜片上的回弹力影响,使缝合过程较简单;

2、缝合器内不需要设置寿命较短的薄膜片,减少了资源浪费,延长了缝合器的使用寿命,保证了腔镜戳孔缝合过程的一次成功,避免给患者带来痛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用于缝合腔镜戳孔的缝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使用状态的用于缝合腔镜戳孔的缝合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i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所述限位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杆状主体,11-导向孔,12-支撑平台,13-滑槽,2-穿刺针,21-勾部,3-缝合线,4-限位装置,41-限位滑块,42-夹槽,43-限位件,44-切口,45-操作手柄,5-弹簧,6-限位板组合件,61-限位板,62-限位槽,7-拉杆组件,71-导向拉杆,72-限位拉杆,73-控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用于缝合腔镜戳孔的缝合器,包括杆状主体1和穿刺针2,所述杆状主体1呈空心筒状,所述杆状主体1内设置有用于限制缝合线3移动的限位装置4和腹膜定位装置,缝合线3中段与腹膜定位装置可分离的接触,缝合线3两端与限位装置4可分离的接触,所述限位装置4包括限位滑块41和弹簧5,所述限位滑块41滑动设置在杆状主体1内,缝合线3两端线头从杆状主体1和限位滑块41的外壁之间穿过,所述弹簧5将限位滑块41限制在杆状主体1内的支撑平台12上,将缝合线3两端线头限制在支撑平台12和限位滑块41之间,所述杆状主体1上设置有与穿刺针2配合的导向孔11,所述穿刺针2针尖一侧设置有与缝合线3配合的勾部21,所述穿刺针2贯穿所述导向孔11后,所述穿刺针2上的勾部21与所述腹膜定位装置上的缝合线3接触。

本实施例的用于缝合腔镜戳孔的缝合器,通过设置空心筒状的杆状主体1,采用将缝合线3中段固定在腹膜定位装置上,将缝合线3两端固定在杆状主体1内的结构,使得缝合线3中段跟随杆状主体1直接置入腹腔中,由穿刺针2从腹腔内向外引出缝合线3两端线头,缝合线3由于在引线过程中保持了与穿刺针2的连接状态,而不用受薄膜片上的回弹力影响,使缝合过程较简单,缝合线3与穿刺针2之间不易脱离连接,使缝合过程的穿线过程一次成功,避免多次穿刺给患者带来痛苦,同时,由于不需要设置寿命较短的薄膜片,减少了资源浪费,减少了缝合器上的易损件,相应的延长了缝合器的使用寿命,使用时,首先,将缝合线3预先缠绕在杆状主体1上的腹膜定位装置上,将缝合线3两端由下向上从杆状主体1内沿杆状主体1长度方向铺设,沿杆状主体1中心轴向方向移动限位装置4,将缝合线3两端线头夹持在限位装置4和杆状主体1的支撑平台12之间,利用弹簧5使缝合线3被限位稳定,然后,将固定由缝合线3的杆状主体1从腔镜戳孔中置入一部分入腹腔中,保留缝合线3线头和导向孔11于腹腔外,将穿刺针2穿过导向孔11,针尖完全刺入腹腔壁,待针尖上的勾部21与腹膜定位装置上的缝合线3接触后,通过针尖上用于勾住缝合线3的勾部21与缝合线3连接,移动限位滑块41,松开该侧缝合线3线头,回拉穿刺针2,将缝合线3线头从杆状主体1底端引入腹腔,再随穿刺针2从腹腔壁上穿出,实现缝合线3一端线头的穿线,本实施例优选在杆状主体1上相对设置两组导向孔11,使得不需要旋转杆状主体1,只需要将穿刺针2从杆状主体1另一侧重复进行一次穿线过程,使得缝合线3两端均完成顺利的穿线,最后在腹腔外对缝合线3的两端线头进行常规打结处理,即可实现对腔镜戳孔的一次完成缝合。

优选的,所述腹膜定位装置包括限位板组合件6和拉杆组件7,所述拉杆组件7与限位板组合件6转动连接,所述拉杆组件7用于控制所述限位板组合件6移入和/或移出所述杆状主体1。通过采用由拉杆组件7和限位板组合件6组成的腹膜定位装置,方便通过限位板组合件6与腹腔内壁的配合关系,控制穿刺针2的穿刺范围,避免穿刺针2穿刺过深损伤腔内其他器官,同时,设置拉杆组件7控制限位板组合件6移入和/或移出杆状主体1,方便通过拉杆组件7改变限位板组合件6与杆状主体1之间的相对位置,方便限位板组合件6随杆状主体1进入腔室内,并与腹腔内壁进行良好的接触。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组合件6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限位板61,所述限位板61与腹腔内壁配合,所述拉杆组件7控制所述限位板61相对收拢和/或张开。设置拉杆组件7控制两个限位板61的相对转动,实现两个限位板61相对收拢和/或张开,使用时,将两个限位板61置入腹腔内后再通过拉杆组件7进行两个限位板61的相对张开,方便将限位板61置入腹腔中,避免缝合器的置入扩大腔镜戳孔。

优选的,所述拉杆组件7包括沿杆状主体1轴向方向设置的导向拉杆71和设置在限位板61和杆状主体1之间的限位拉杆72,所述导向拉杆71顶端与杆状主体1滑动连接,底端与限位板61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拉杆72一端与杆状主体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限位板61中部转动连接。同时设置导向拉杆71和限位拉杆72,通过导向拉杆71较容易的控制两个限位板61的相对转动,通过限位拉杆72较容易的控制限位板61与杆状主体1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而方便控制两个限位板61之间的相对收拢和/或张开,方便将限位板61收拢后置入腹腔中,进一步方便缝合器是使用。

优选的,所述拉杆组件7还包括滑动设置在杆状主体1内的控制板73,所述控制板73与导向拉杆71顶端连接,控制所述导向拉杆71沿杆状主体1轴向移动。设置控制板73,使得可较容易的通过控制板73带动导向拉杆71移动,进而收拢和/或张开两个限位板61,方便位于腹腔外的控制板73对腹腔内的限位板组合件6进行调整。

优选的,所述限位拉杆72由弹性材料制得。由弹性材料制得的限位拉杆72一方面可以较容易的将杆状主体1和限位板61之间进行连接,同时,当导向拉杆71朝向杆状主体1外推动限位板61时,限位拉杆72对限位板61提供一个朝向杆状主体1内的拉力,使得两个限位板61相对张开,结构较简单,使得可较容易的控制腹膜定位装置进入腹腔中进行腹膜定位。

优选的,所述杆状主体1上设置有滑槽13,所述限位滑块41上设置有操作手柄45,所述操作手柄45与所述滑槽13滑动连接,所述缝合线3的两端线头从滑槽13内穿出。通过在限位滑块41上设置操作手柄45,并沿杆状主体1的滑槽13滑动设置,使得限位滑块41在杆状主体1内稳定移动,避免出现倾斜情况,同时,由于操作手柄45穿出杆状主体1外,使得通过移动操作手柄45可较容易的改变限位滑块41在杆状主体1内的具体位置,方便医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调节用于夹持缝合线3的间隙,使缝合线3被稳定限制,在需要使用时,较容易的从间隙中取出缝合线3。

实施例2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缝合腔镜戳孔的缝合器,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所述限位滑块41上设置有至少两条与缝合线3配合的夹槽42。

本实施例的用于缝合腔镜戳孔的缝合器,在限位滑块41上设置夹持缝合线3的夹槽42,使得缝合线3与限位滑块41之间接触稳定,进一步提高限位滑块41对缝合线3的限位作用,避免在穿刺针2引线过程中出现脱线的情况,保证缝合穿线过程的顺利进行。

优选的,所述夹槽42内填充有限位件43,所述限位件43由硅胶材料制得,所述限位件43上设置有用于夹持缝合线3的切口44。通过在夹槽42内设置硅胶材料的限位件43,硅胶材料由于具有一定的形变力,一方面通过硅胶材料产生的形变将缝合线3稳定的限制在限位滑块41上,避免缝合引线过程出现脱线的情况,另一方面,由于硅胶材料的表面粗糙度相对于缝合线3表面粗糙度更大,使得相应提高了缝合线3和限位滑块41之间的粗糙度,增加了摩擦,进一步避免了缝合引线过程出现的脱线情况,保证缝合器的顺畅工作。

优选的,所述夹槽42沿限位滑块41底端延伸至操作手柄45顶端。将夹槽42设置延伸至操作手柄45外侧顶端,由于操作手柄45位于杆状主体1外,一方面有利于从杆状主体1外对缝合线3两端线头进行调整,使缝合线3被进一步的限位稳定,另一方面,从腹腔中引出的缝合线3线头可较容易的通过操作手柄45上的夹槽42内的限位件43上的切口44进行限位,避免在引出另一侧缝合线3线头时,拉动在先引出的线头再次回到腹腔,造成缝合穿线失败,最大程度的保证缝合过程一次引线成功,避免给患者增加痛苦。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61上设置有用于夹持缝合线3的限位槽62,穿刺针2贯穿导向孔11后尾端与限位槽62底部接触。由于穿刺针2穿过导向孔11后与限位板61上的限位槽62接触,使得穿刺针2穿过腹腔壁后受到限位槽62底部的限制作用,而不会穿过限位板组合件6,避免穿刺针2穿刺过长给腹腔内其他器官造成损伤,保证穿刺过程的顺利安全进行。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因此任何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