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菌止血功效的医用生物敷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31851发布日期:2018-10-12 20:47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用药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菌止血功效的医用生物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创伤是正常皮肤在外界致伤因子作用下所导致的损害。常见的创伤有手术切开、擦伤、烧伤、供皮区、褥疮、下肢血管性溃疡、糖尿病溃疡以及其他难愈合性创伤等。创面的形成和存在,对机体的局部乃至全身的功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为了加速创伤的愈合,减少创面的感染,一般采用敷料覆盖和保护的方法进行治疗。

理想的医用敷料应具备以下性能:保持创面湿润环境,利于伤口愈合;能够有效吸收创面渗出物,减少感染;不但具有良好的通透性,而且能够有效阻隔细菌和有害粒子的入侵;去除敷料时不会与伤口发生粘连,以免造成二次损伤;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储存方便,使用方便;最好有止血、止痛等作用,可促进肉芽生长和皮肤再生,加速愈合,减少疤痕。

在专利申请号为cn201710699279.0的专利文件中提供了一种微海绵医用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制备的医用敷料,外观良好、吸水迅速、透气性强、稳定可靠、使用方便,适用于日常损伤、手术缝合、战场急救的止血与护理,尤其对难以包扎的部位及面积大、恢复慢的伤口治疗有良好的前景;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简单可靠,条件温和,适用范围广,易于工业化生产。

上述专利文件所提供的敷料虽然具有外观良好、吸水迅速、透气性强、稳定可靠和使用方便等优点。但是其止血效果、抗菌性能和祛瘀效果均不显著。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抗菌止血功效的医用生物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所制备的敷料不仅具有很好的抗菌的功效,而且还具有很显著的止血、祛瘀和明目的功效。再者,本发明制备的敷料还具有很好的杀菌性能,能减少伤口被细菌感染的几率,减小伤口交叉感染的几率。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具有抗菌止血功效的医用生物敷料,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肺形草12-16份、诃子10-14份、大叶桉7-11份、肿节风6-10份、山稔子15-20份、瓦松8-13份、海螵蛸11-16份、白茅根7-12份、小蓟5-9份、海藻酸钠6-9份、壳聚糖7-10份、甘油10-14份、增稠剂4-6份、保湿剂3-5份、透明质酸5-8份和去离子水40-55份。

一种具有抗菌止血功效的医用生物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肺形草、诃子、大叶桉、肿节风、山稔子、瓦松、海螵蛸、白茅根和小蓟用清水清洗干净,并在自然条件下干燥,再经粉碎和研磨处理,得各原料粉末,分别保存,备用;

b、将步骤a所得的肺形草、诃子、大叶桉和肿节风粉末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向其中适量的无水乙醇,然后置于水浴锅中进行回流提取,再经过滤处理,弃取滤渣,保留滤液,备用;

c、将步骤a中所得的山稔子、瓦松、海螵蛸、白茅根和小蓟粉末混合搅拌均匀,然后重复步骤b的操作,得到滤液a,备用;

d、将步骤b所得的滤液和步骤c所得的滤液a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将剩余原料加入其中,混合搅拌均匀,并升温至40-50℃,加热40-50min,得混合组分;

e、将步骤d所得的混合组分进行真空干燥,即得医用生物敷料成品。

优选的,所述保湿剂选用聚乙二醇。

优选的,所述增稠剂选用羟乙基纤维素。

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各原料均粉碎至250-350目。

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无水乙醇的加入量为肺形草、诃子、大叶桉和肿节风粉末总质量的3倍。

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无水乙醇的加入量为山稔子、瓦松、海螵蛸、白茅根和小蓟粉末总质量的3.5倍。

优选的,所述步骤d中的搅拌速率为400-600r/min。

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多种中草药作为制备医用生物敷料的原料,所制备的辅料不仅具有很好的抗菌的功效,而且还具有很显著的止血功效。其中肺形草、诃子和肿节风三者相互协同使得敷料的抗菌性能显著的增强。山稔子、瓦松、白茅根和小蓟之间的相互配伍,使得制备的辅料还具有显著的止血、祛瘀和明目的功效。再者,本发明所使用的羟乙基纤维素和海藻酸钠相互协同,使的增稠效果明显改善,方便后续的操作。再者,壳聚糖与肺形草、诃子和肿节风相互配合,使得辅料还具有很好的杀菌性能,能减少伤口被细菌感染的几率,减小伤口交叉感染的几率。保湿剂的使用使得本发明所制备的辅料还具有一定的保湿功能,减少了伤口因过于干燥而给病人带来的疼痛。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具有抗菌止血功效的医用生物敷料,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肺形草12份、诃子11份、大叶桉7份、肿节风8份、山稔子15份、瓦松10份、海螵蛸11份、白茅根9份、小蓟5份、海藻酸钠7份、壳聚糖7份、甘油12份、增稠剂4份、保湿剂3.5份、透明质酸5份和去离子水45份。

一种具有抗菌止血功效的医用生物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肺形草、诃子、大叶桉、肿节风、山稔子、瓦松、海螵蛸、白茅根和小蓟用清水清洗干净,并在自然条件下干燥,再经粉碎和研磨处理,得各原料粉末,分别保存,备用;

b、将步骤a所得的肺形草、诃子、大叶桉和肿节风粉末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向其中适量的无水乙醇,然后置于水浴锅中进行回流提取,再经过滤处理,弃取滤渣,保留滤液,备用;

c、将步骤a中所得的山稔子、瓦松、海螵蛸、白茅根和小蓟粉末混合搅拌均匀,然后重复步骤b的操作,得到滤液a,备用;

d、将步骤b所得的滤液和步骤c所得的滤液a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将剩余原料加入其中,混合搅拌均匀,并升温至40℃,加热40min,得混合组分;

e、将步骤d所得的混合组分进行真空干燥,即得医用生物敷料成品。

步骤a中各原料均粉碎至250目。

步骤d中的搅拌速率为400r/min。

实施例2:

一种具有抗菌止血功效的医用生物敷料,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肺形草13份、诃子10份、大叶桉9份、肿节风6份、山稔子17份、瓦松8份、海螵蛸13份、白茅根7份、小蓟6份、海藻酸钠6份、壳聚糖8份、甘油10份、增稠剂4.5份、保湿剂3份、透明质酸6份和去离子水40份。

一种具有抗菌止血功效的医用生物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肺形草、诃子、大叶桉、肿节风、山稔子、瓦松、海螵蛸、白茅根和小蓟用清水清洗干净,并在自然条件下干燥,再经粉碎和研磨处理,得各原料粉末,分别保存,备用;

b、将步骤a所得的肺形草、诃子、大叶桉和肿节风粉末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向其中适量的无水乙醇,然后置于水浴锅中进行回流提取,再经过滤处理,弃取滤渣,保留滤液,备用;

c、将步骤a中所得的山稔子、瓦松、海螵蛸、白茅根和小蓟粉末混合搅拌均匀,然后重复步骤b的操作,得到滤液a,备用;

d、将步骤b所得的滤液和步骤c所得的滤液a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将剩余原料加入其中,混合搅拌均匀,并升温至45℃,加热44min,得混合组分;

e、将步骤d所得的混合组分进行真空干燥,即得医用生物敷料成品。

步骤a中各原料均粉碎至300目。

步骤d中的搅拌速率为450r/min。

实施例3:

一种具有抗菌止血功效的医用生物敷料,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肺形草15份、诃子14份、大叶桉10份、肿节风10份、山稔子19份、瓦松13份、海螵蛸15份、白茅根12份、小蓟7份、海藻酸钠9份、壳聚糖9份、甘油14份、增稠剂5.5份、保湿剂5份、透明质酸7份和去离子水55份。

一种具有抗菌止血功效的医用生物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肺形草、诃子、大叶桉、肿节风、山稔子、瓦松、海螵蛸、白茅根和小蓟用清水清洗干净,并在自然条件下干燥,再经粉碎和研磨处理,得各原料粉末,分别保存,备用;

b、将步骤a所得的肺形草、诃子、大叶桉和肿节风粉末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向其中适量的无水乙醇,然后置于水浴锅中进行回流提取,再经过滤处理,弃取滤渣,保留滤液,备用;

c、将步骤a中所得的山稔子、瓦松、海螵蛸、白茅根和小蓟粉末混合搅拌均匀,然后重复步骤b的操作,得到滤液a,备用;

d、将步骤b所得的滤液和步骤c所得的滤液a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将剩余原料加入其中,混合搅拌均匀,并升温至48℃,加热47min,得混合组分;

e、将步骤d所得的混合组分进行真空干燥,即得医用生物敷料成品。

步骤a中各原料均粉碎至320目。

步骤d中的搅拌速率为550r/min。

实施例4:

一种具有抗菌止血功效的医用生物敷料,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肺形草16份、诃子13份、大叶桉11份、肿节风9份、山稔子20份、瓦松11份、海螵蛸16份、白茅根10份、小蓟9份、海藻酸钠8份、壳聚糖10份、甘油13份、增稠剂6份、保湿剂4.5份、透明质酸8份和去离子水50份。

一种具有抗菌止血功效的医用生物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肺形草、诃子、大叶桉、肿节风、山稔子、瓦松、海螵蛸、白茅根和小蓟用清水清洗干净,并在自然条件下干燥,再经粉碎和研磨处理,得各原料粉末,分别保存,备用;

b、将步骤a所得的肺形草、诃子、大叶桉和肿节风粉末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向其中适量的无水乙醇,然后置于水浴锅中进行回流提取,再经过滤处理,弃取滤渣,保留滤液,备用;

c、将步骤a中所得的山稔子、瓦松、海螵蛸、白茅根和小蓟粉末混合搅拌均匀,然后重复步骤b的操作,得到滤液a,备用;

d、将步骤b所得的滤液和步骤c所得的滤液a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将剩余原料加入其中,混合搅拌均匀,并升温至50℃,加热50min,得混合组分;

e、将步骤d所得的混合组分进行真空干燥,即得医用生物敷料成品。

步骤a中各原料均粉碎至350目。

步骤d中的搅拌速率为600r/min。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