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以及循经透化疗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12061发布日期:2018-10-09 20:39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肿瘤中药组合物以及循经透化疗法。



背景技术:

各种肿瘤是常见多发病,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尤其是恶性肿瘤,即癌症,治愈难度极大,医学界正在努力解决此问题。肿瘤的病因与发病的机理很复杂,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卫生部门都把攻克癌症(恶性肿瘤)列为一项重要的研究任务。从中医学上讲,肿瘤癌症是一种湿毒,阴疮(恶疮),是由气血阻滞经络引起痰湿瘀阻所致,或者说是正虚邪实,正虚则抗邪机低下,而形成易感之体,邪实则包括毒盛、痰结、血瘀而形成有形之结聚,其结聚之部位脏腑不同,形成各种癌肿,故治疗癌肿之大法不外是扶正祛邪。中医药学是个大宝库,具有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的丰富资源,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中医药学研究的深入,一些疑难症被攻克,利用中医药学原理而研制一种新的预防、控制及治疗各种肿瘤癌症的新药物是当务之急。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特此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肿瘤中药组合物。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肿瘤中药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组成的:炙川乌8-17g,炙草乌8-17g,白芷15-25g,细辛3-10g,元胡5-15g,南星5-15g,桃仁5-15g,血竭5-15g,阳起石5-15g,没药5-15g,穿山甲5-15g,蕲蛇5-15g,僵蚕10-21g,蜥蝎5-15g,金钱白花蛇1-2条,木鳖子20-40g,白芥子10-21g,蛇蜕炭20-40g,蜈蚣1-2条,全虫5-16g,萤虫5-16g,羊骨炭5-16g,五加皮7-20g,木贼草5-16g,三棱5-16g,当归7-20g,秦芄6-20g,海藻5-16g,海桐皮5-16g,莪术5-16g,桦木5-16g,桑柏皮7-20g。

优选的,所述的治疗肿瘤中药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组成的:炙川乌10-15g,炙草乌10-15g,白芷17-23g,细辛4-9g,元胡7-13g,南星7-14g,桃仁7-13g,血竭8-13g,阳起石7-13g,没药7-13g,穿山甲6-14g,蕲蛇7-12g,僵蚕13-19g,蜥蝎8-13g,金钱白花蛇1条,木鳖子25-35g,白芥子13-19g,蛇蜕炭22-38g,蜈蚣2条,全虫7-14g,萤虫8-12g,羊骨炭8-13g,五加皮9-18g,木贼草8-13g,三棱8-12g,当归9-17g,秦芄8-18g,海藻8-12g,海桐皮7-13g,莪术8-13g,桦木8-12g,桑柏皮9-17g。

优选的,所述的治疗肿瘤中药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组成的:炙川乌11-14g,炙草乌11-14g,白芷18-21g,细辛5-8g,元胡9-12g,南星9-12g,桃仁8-11g,血竭9-12g,阳起石8-11g,没药9-12g,穿山甲8-11g,蕲蛇8-11g,僵蚕14-17g,蜥蝎9-12g,金钱白花蛇1条,木鳖子28-31g,白芥子14-17g,蛇蜕炭27-32g,蜈蚣2条,全虫9-12g,萤虫9-11g,羊骨炭9-12g,五加皮11-15g,木贼草9-12g,三棱9-12g,当归11-15g,秦芄11-14g,海藻9-11g,海桐皮9-12g,莪术9-12g,桦木9-11g,桑柏皮11-14g。

优选的,所述的治疗肿瘤中药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组成的:炙川乌12g,炙草乌12g,白芷20g,细辛6g,元胡10g,南星10g,桃仁9g,血竭10g,阳起石9g,没药10g,穿山甲10g,蕲蛇10g,僵蚕15g,蜥蝎10g,金钱白花蛇1条,木鳖子30g,白芥子15g,蛇蜕炭30g,蜈蚣1条,全虫10g,萤虫9g,羊骨炭10g,五加皮12g,木贼草10g,三棱10g,当归12g,秦芄12g,海藻10g,海桐皮10g,莪术10g,桦木10g,桑柏皮12g。

优选的,所述的治疗肿瘤中药组合物,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组成的:炙川乌13g,炙草乌13g,白芷19g,细辛7g,元胡11g,南星11g,桃仁10g,血竭11g,阳起石10g,没药11g,穿山甲9g,蕲蛇9g,僵蚕16g,蜥蝎11g,金钱白花蛇1条,木鳖子29g,白芥子16g,蛇蜕炭28g,蜈蚣2条,全虫11g,萤虫10g,羊骨炭11g,五加皮14g,木贼草11g,三棱11g,当归13g,秦芄13g,海藻10g,海桐皮11g,莪术11g,桦木10g,桑柏皮13g。

所述治疗肿瘤中药组合物主要用于激活免疫因子,促使正常细胞的新陈代谢加快,使细胞重新排列,让正常的细胞组织取代病态的细胞组织,从而使血液中的毒素溶解代谢,恢复人体免疫功能,提高人体自愈能力。

所述治疗肿瘤中药组合物内服或外敷。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循经透化疗法,为了实现这个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循经透化疗法,使用上述治疗肿瘤中药组合物。

外敷用药时在本疗法操作时应对照核磁和ct影像中所显示标明的肿瘤病灶部位,根据肿瘤性质、病灶大小、患者体重和临床症状,巡经络导入对患者进行定量外敷施药。

上述所述各原料药的药理功效分别为:

炙川乌:性味辛、热、有毒,归脾、肾经,治风寒湿痹,关节筋骨疼痛。

炙草乌:性味辛、苦、热、有毒,归心、肝、脾、肾经,去风除湿,温经止痛。

白芷:性味辛,温;主治风寒感冒、头痛、鼻炎、牙痛;赤白带下、痛疖肿毒等症;祛风,燥湿,消肿,止痛;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

细辛:具有祛风,散寒,行水,开窍的功效;并具有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等作用;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

元胡:性温,味辛苦;理气,活血,止痛,清热解毒,理气止痛;入心、脾、肝、肺,是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妙品,尤以止痛之功效而著称于世。

南星:具有散风、祛痰、镇惊、止痛的功效,可治中风麻痹,手足痉挛,头痛眩晕,惊风痰盛等病症。

桃仁: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的功效。用于经闭痛经,瘕瘕痞块,肺痈肠痈,跌扑损伤,肠燥便秘,咳嗽气喘。

性味:性味苦、甘,平;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用于经闭痛经,瘕瘕痞块,肺痈肠痈,跌扑损伤,肠燥便秘,咳嗽气喘。

血竭:性味甘、咸,平;活血定痛,化瘀止血,敛疮生肌;用于跌打损伤,心腹瘀痛,外伤出血,疮疡不敛。

阳起石:温肾壮阳;治下焦虚寒,腰膝冷痹,男子阳痿,女子宫冷,症瘕崩漏。

没药:性味辛、苦,性平;散瘀定痛,消肿生肌;用于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经经闭.产后瘀阻,癥瘕腹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等病症的治疗。

穿山甲:味咸;性微寒;用于活血散结;通经下乳;消痈溃坚;血瘀经闭;症瘕;风湿痹痛;乳汁不下;痈肿;瘰疬。

蕲蛇:性味甘、咸,温;有毒;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

僵蚕:性味咸、辛,性平;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用于肝风夹痰,惊痫抽搐,小儿急惊,破伤风,中风口,风热头痛,目赤咽痛,风疹瘙痒,发颐痄腮。

蜥蝎:消瘿散瘰;用于治淋巴结结核。

金钱白花蛇:又名小白花蛇、金钱蕲蛇、金钱蛇;分别为蝮蛇科动物银环蛇幼蛇和金钱白花蛇幼蛇除去内脏的烘干全体,蛇毒中含有凝血酶样物质、酯酶及抗凝血物质,性味甘成、温、有毒,具有祛风湿、透筋骨、定惊搐功效,治风湿瘫痪、骨节疼痛、麻风、疥癞、小儿惊风、破伤风、杨梅疮、恶疮等症。蜈蚣为大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或其近缘动物的干燥全虫,含二种类似蜂毒的有毒成分、脂肪油、蚁酸等酸类,性味辛温、有毒,具有祛风、定惊、攻毒、散结功效。

金钱白花蛇:性味甘、咸,温;有毒;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喁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

木鳖子:性味苦、微甘,凉;有毒;散结消肿,攻毒疗疮;用于疮疡肿毒,乳痈,瘰疠,痔漏,干癣,秃疮。

白芥子:温肺豁痰利气,乳腺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寒痰喘咳,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痰湿流注,阴疽肿毒。

蛇蜕炭:为蛇蜕的炮制品,方法为扣锅煅法,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蛇蜕、酒蛇蜕、蛇蜕炭、焙蛇蜕、甘草制蛇蜕,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蛇蜕:性味咸、甘,性平;归肝经经;具有祛风定惊,解毒止痒,明目退翳的功效;主治惊风癫痫,角膜翳障,喉痹喉风,口疮,龈肿,痈疽疔毒,瘰疬恶疮,风疹瘙痒,疠风,烧烫伤。

蜈蚣:走窜之力最速,内而腑脏,外而经络,凡血凝之处皆能开之;现代医学研究有抗惊厥、治疗肿瘤作用,对真菌、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并增加人体新陈代谢。

全虫:性味辛,平;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用于肝风内动,痉挛抽搐,小儿惊风,中风口,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

五加皮:性味辛、苦,性温;有祛风湿,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利水消肿的作用;用于风湿痹病,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虚乏力,水肿,脚气。

木贼草:性味甘苦,平;疏风散热,解肌,退翳;治目生云翳,迎风流泪,肠风下血,血痢,脱肝,疟疾,喉痛,痈肿。

三棱:性味辛、苦,平;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用于症瘕痞块,痛经,瘀血经闭,胸痹心痛,食积胀痛。

当归:性味甘、辛、温;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抗癌、抗老防老、免疫之功效;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秦芄:微寒,除湿荣筋,肢节风痛,下血骨蒸茱萸: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眩晕耳鸣,腰膝酸痛。

海藻:性味苦、咸,性寒,无毒;软坚;消痰;利水;退肿;甲状腺肿大,项下淋巴结结核;散结气痈肿,腹内积块、胀痛、腹中空鸣;还可下十二种水肿,疗皮间积聚暴溃,留气结热,利小便。

海桐皮:具有抗炎、抗糖尿病、抗真菌、治疗肿瘤作用;有镇痛消炎、祛风行气、祛湿活血之效,根皮治胃炎、肾炎及风湿疼痛,亦可外敷刀伤。

莪术:性味辛、苦,温;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用于血瘀腹痛、肝脾肿大、心腹胀痛,积聚,妇女血瘀经闭,跌打损伤作痛饮食积滞;行气止痛,破血消积:用于气滞血瘀之经闭、胸胁痛、腹痛及症瘕肿块等;消食化积:用于饮食积滞之胃腹胀痛,常配焦麦芽、焦槟榔。

桦木:具有收敛的作用,用于风湿痛的关节、痛风和皮肤感染。

桑柏皮:性味甘、寒、入肺径,具有泻肺平喘、行水消肺之功效,晒干备用或随采随用。

本发明所述的循经透化疗法遵循中医气化原理,在治疗时采用汗、吐、下、和、温、消、补的原则,注重辨别阴阳、气血、盛衰、各脏腑的经络虚实,扶正气,升阳气,祛邪气,在用药上遵循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并根据患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辨证组方,辨证选取经络、穴位,运用现代技术炮制的量子中药溶剂置于辨证选取的经络穴位以及病灶所对应的部位上,通过中频透化导入具有生物活性因子的药物,循经络进入病灶部位,激活免疫因子,促使正常细胞的新陈代谢加快,使细胞重新排列,让正常的细胞组织取代病态的细胞组织,从而使血液中的毒素溶解代谢,恢复人体免疫功能,提高人体自愈能力。

循经透化疗法是通过经络贯穿治疗肿瘤的一个重要方法,辨证运用是治疗肿瘤疗效的关键,疾病的发展与转归是血液中的毒素长时间潜伏在经络之间,不能溶解代谢,日久成毒,从而产生各种疾病。经络把人体网络成一个整体,而且能通达全身,并且在人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人体中的一个无形调度和控制系统,控制决定着人体的健康。通过经络找病源,透过现象看本质,辨证部位和所属的经脉。对于肿瘤的病灶和波及到其它脏腑经络的淤阻,必须根据经络学说,辨清其所属或累及的经络。通过经络的传导由表向里,由浅入深,传入内脏,在全面分析考虑辨证整体与局部的病变情况下,制定治疗方案,进行辨证施治。因此掌握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才是扶正培本治疗肿瘤的一个重要环节,而非盲目的用有毒药物消除肿瘤,更不能用攻的方法去缩小、消除肿瘤,以伤病人正气,破坏整体抗病机能和免疫功能,同时考虑病人病症,进行补中有泄,泄中有补,攻中兼补,或补中兼治,因人而异扶正气、升阳气、祛邪气。

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所述治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能激活免疫因子,促使正常细胞的新陈代谢加快,使细胞重新排列,让正常的细胞组织取代病态的细胞组织,从而使血液中的毒素溶解代谢,恢复人体免疫功能,提高人体自愈能力,对胃癌、肺癌、肝癌、乳腺癌有效,能改善体质,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提高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组成的:炙川乌8g,炙草乌8g,白芷15g,细辛3g,元胡5g,南星5g,桃仁5g,血竭5g,阳起石5g,没药5g,穿山甲5g,蕲蛇5g,僵蚕10g,蜥蝎5g,金钱白花蛇1条,木鳖子20g,白芥子10g,蛇蜕炭20g,蜈蚣1条,全虫5g,萤虫5g,羊骨炭5g,五加皮7g,木贼草5g,三棱5g,当归7g,秦芄6g,海藻5g,海桐皮5g,莪术5g,桦木5g,桑柏皮7g。将上述32味中药煎制好,分两次服,早、晚各服一次,温服。

实施例2: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组成的:炙川乌17g,炙草乌17g,白芷25g,细辛10g,元胡15g,南星15g,桃仁15g,血竭15g,阳起石15g,没药15g,穿山甲15g,蕲蛇15g,僵蚕21g,蜥蝎15g,金钱白花蛇2条,木鳖子40g,白芥子21g,蛇蜕炭40g,蜈蚣2条,全虫16g,萤虫16g,羊骨炭16g,五加皮20g,木贼草16g,三棱16g,当归20g,秦芄20g,海藻16g,海桐皮16g,莪术16g,桦木16g,桑柏皮20g。将上述32味中药煎制好,外敷。

实施例3: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组成的:炙川乌10g,炙草乌10g,白芷17g,细辛4g,元胡7g,南星7g,桃仁7g,血竭8g,阳起石7g,没药7g,穿山甲6g,蕲蛇7g,僵蚕13g,蜥蝎8g,金钱白花蛇1条,木鳖子25g,白芥子13g,蛇蜕炭22g,蜈蚣2条,全虫7g,萤虫8g,羊骨炭8g,五加皮9g,木贼草8g,三棱8g,当归9g,秦芄8g,海藻8g,海桐皮7g,莪术8g,桦木8g,桑柏皮9g。将上述32味中药煎制好,外敷。

实施例4: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组成的:炙川乌15g,炙草乌15g,白芷23g,细辛9g,元胡13g,南星14g,桃仁13g,血竭13g,阳起石13g,没药13g,穿山甲14g,蕲蛇12g,僵蚕19g,蜥蝎13g,金钱白花蛇1条,木鳖子35g,白芥子19g,蛇蜕炭38g,蜈蚣2条,全虫14g,萤虫12g,羊骨炭13g,五加皮18g,木贼草13g,三棱12g,当归17g,秦芄18g,海藻12g,海桐皮13g,莪术13g,桦木12g,桑柏皮17g。将上述32味中药煎制好,外敷。

实施例5: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组成的:炙川乌11g,炙草乌11g,白芷18g,细辛5g,元胡9g,南星9g,桃仁8g,血竭9g,阳起石8g,没药9g,穿山甲8g,蕲蛇8g,僵蚕14g,蜥蝎9g,金钱白花蛇1条,木鳖子28g,白芥子14g,蛇蜕炭27g,蜈蚣2条,全虫9g,萤虫9g,羊骨炭9g,五加皮11g,木贼草9g,三棱9g,当归11g,秦芄11g,海藻9g,海桐皮9g,莪术9g,桦木9g,桑柏皮11g。将上述32味中药煎制好,外敷。

实施例6: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组成的:炙川乌14g,炙草乌14g,白芷21g,细辛8g,元胡12g,南星12g,桃仁11g,血竭12g,阳起石11g,没药12g,穿山甲11g,蕲蛇11g,僵蚕17g,蜥蝎12g,金钱白花蛇1条,木鳖子31g,白芥子17g,蛇蜕炭32g,蜈蚣2条,全虫12g,萤虫11g,羊骨炭12g,五加皮15g,木贼草12g,三棱12g,当归15g,秦芄14g,海藻11g,海桐皮12g,莪术12g,桦木11g,桑柏皮14g。将上述32味中药煎制好,外敷。

实施例7: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组成的:炙川乌12g,炙草乌12g,白芷20g,细辛6g,元胡10g,南星10g,桃仁9g,血竭10g,阳起石9g,没药10g,穿山甲10g,蕲蛇10g,僵蚕15g,蜥蝎10g,金钱白花蛇1条,木鳖子30g,白芥子15g,蛇蜕炭30g,蜈蚣1条,全虫10g,萤虫9g,羊骨炭10g,五加皮12g,木贼草10g,三棱10g,当归12g,秦芄12g,海藻10g,海桐皮10g,莪术10g,桦木10g,桑柏皮12g。将上述32味中药煎制好,外敷。

实施例8: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由以下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组成的:炙川乌13g,炙草乌13g,白芷19g,细辛7g,元胡11g,南星11g,桃仁10g,血竭11g,阳起石10g,没药11g,穿山甲9g,蕲蛇9g,僵蚕16g,蜥蝎11g,金钱白花蛇1条,木鳖子29g,白芥子16g,蛇蜕炭28g,蜈蚣2条,全虫11g,萤虫10g,羊骨炭11g,五加皮14g,木贼草11g,三棱11g,当归13g,秦芄13g,海藻10g,海桐皮11g,莪术11g,桦木10g,桑柏皮13g。将上述32味中药煎制好,外敷。

临床试验:

病例1:张某,男,46岁。2008年6月发现一连几天咳嗽不断,有时胸部疼痛难受,吃药打针不见效果,后经医院ct检查发现肺部有阴影,又反复多次检查,确认为肺癌,随后在医院接受了三个疗程的化疗,病情有所减轻。不久,又发现头部一天比一天疼痛,视力下降,被迫在次住院,诊断为肺癌引起的脑转移。患者选择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一日两次,早晚各服一次,服用一月,检查发现脑部转移病灶有所缩小,头部疼痛减轻。连服三个月后,身体一切正常。

病例2:

唐某,男,57岁,1999年因发高烧住院输液连续几日高烧一直不退,后经检查确诊为肺癌晚期。5月3日来就诊时,咳嗽,吐痰带血,前胸痛,后背疼,胸内闷气,行走困难,食欲差。患者选择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外敷,十天后就不咳嗽,不吐痰不吐血,到十五天前后并且胸不闷气,用药一个月后症状得到控制,食欲好转。

病例3:李某,女,36岁,因乳房肿块到医院求医,经乳腺b超检查为右乳5点处肿块,35mmx28mm,患者选择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外敷,肿块逐渐缩小,3个月肿块完全消失。

病例4:王某,男,42岁,两年前临床诊断为胃窦癌,肿瘤为8mm×6mm,患者选择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外敷,连续使用3个疗程复查,胃镜显示肿瘤缩小50%,疼痛基本消失,继续使用3个疗程后治愈。

病例5:李某,女,41岁,2005年9月患淋巴结肿瘤作了手术后又复发,颈部又出现结节。患者选择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治疗,外敷,3日后肿块缩小,全身有舒服感觉;用药7日后肿瘤消失。连续观察半年至一年无复发。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