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调理三高症的足浴中药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98447发布日期:2018-08-19 02:22阅读:14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泡浴中药的配方,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调理三高症的足浴中药散。



背景技术:

脚有着人体“第二心脏”之说,浴足是健康的基础,就是用热水洗脚,能够缓解疲劳,舒筋活血,改善睡眠。中药足疗作为祖国医药学宝库中的一种健康治疗方法,在民间喜闻乐见,广泛流传。自古以来,用热水泡脚就是一个很传统的养生方法。早在汉代以前,人们就认识到足部保暖的重要作用。足于人体,犹如树之有根,俗话说“人老腿先老”,年长的人,一般都比较怕冷,尤其是腰部以下,腿脚更为怕冷。这是因为年龄渐长,阳气渐衰,阳气不能发挥温煦作用所致。足部还是一个很神奇的部位,分布着整个人体的缩影,每一个器官都有足部对应的穴部位,这个原理称为生物全息,意思是足部代表着人体的全部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讲,足浴、按摩足部,可以调节人体各个脏器官的功能。另外,人体的足部分布着6条经脉与几十个穴位,按摩足部,可以令经脉通畅,精力充沛,气色光华。

中草药泡浴,就是根据物理热胀冷缩的原理,在人体经脉运行的最佳时段,通过水的温度快速打开脚部毛孔,使中药的有效成分快速通过毛孔进入足部的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归经到人体对应部位,从而达到调节阳虚,促进疾病康复之目的,是一种比西药更有效、比口服更安全、比注射更可靠的养生保健手段。

而对于三高人群,通过足浴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刺激穴位,另一方面通过中药的配伍与协同来起到心脏护理,降血脂、血压和糖尿病的作用和辅助疗效。而对于目前现有的足浴药物仅是针对通络行血、清热平肝等用药原则单一针对降血压,降血脂的直接病因来辅助治疗,还不能提供适用于不同体质三高人群的中药组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调理不同体质人群三高症的足浴中药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调理三高症的足浴中药散,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冻桑叶1~200份、制茺蔚子1~100份、杜仲1~100份、天然牛黄1~150份、制桑白皮1~150份、透骨草1~100份、羚羊角1~100份、制黄柏1~100份、白芥子1~100份、泽泻1~100份、天麻1~100份、钩藤1~100份、小苏打1~100份。

优选的,所述的冻桑叶为50~200份。

泡浴中药散的制备方法是将所述的中药原料洗净后干燥至含水率≤5%,再将干燥后的原料粉碎至50-120目,灭菌后得到成品。

优选的,所述的干燥是置于干燥温度为80-100℃的干燥设备中干燥处理3-6min。

冻桑叶性味甘、苦,性寒。有疏保健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功效。

制茺蔚子性味辛、苦,微寒。归心包、肝经。有活血调经,清肝明目的功效。

羚羊角性味咸、寒。归经肝、心。功效平肝息风,清肝明目,保健散血解毒。

天然牛黄性味微苦而后甜,性凉。用于清热解毒,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疽疔毒。

制桑白皮性味气微,味微甘,归肺;脾经。用于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透骨草性味辛、苦,温归入肺、肝二经。用于祛风除湿,解毒止痛。

杜仲性味甘,温。归经:肝、肾。功效:具有补肝肾,治腰脊酸疼,足膝痿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高血压、安胎的功效。

制黄柏性味:苦,寒。归经:肾、膀胱、大肠。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清退虚热、广谱抑菌、抑制乙肝表面抗原、降血压、降血糖、利胆、利尿。

白芥子性味无臭,味辛、辣。归经:肺、胃。功效:温肺豁痰利气,保健散结通络止痛。

泽泻性寒味甘、淡。归肾,膀胱经。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高血脂。

天麻性平味甘。归肝经。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

钩藤,性味甘、微寒。归经:肝、心包。功效:息风止痉、清热平肝、降低血压、镇静。

本发明所述的调理不同体质三高症人群的足浴中药散,冻桑叶、制茺蔚子、杜仲、天然牛黄、制桑白皮、透骨草、羚羊角、制黄柏、白芥子、泽泻、天麻、钩藤、小苏打,各原料之间协同增效,其有效成分通过足部经络传导到人体对应部位,能起到增强血液循环、温暖气血、调理中气、补气调阴阳、祛除寒湿之功效,对精神疲倦、肥胖虚胖、大便糖稀、手足寒凉、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康复具有明显功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选用冻桑叶、制茺蔚子、透骨草和杜仲相配合为君药,在疏通经脉,活血解毒的基础上对肝肾内脏具有补气血的作用,肝肾两经互补协同,在利湿去水的同时清肝活络,对于气血两虚或者气血过旺体质的人均有调和作用;在此基础上,本发明辅以羚羊角、天然牛黄、天麻、钩藤增强君药调节气血的作用,从人体本身体质气血出发,达到增强血液循环、温暖气血、调理中气、补气调阴阳的作用,从而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产生调节疏导的作用,适用于不同体质的三高人群的调理及辅助治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

实施例1

1)称取各原料:冻桑叶1kg、制茺蔚子1kg、杜仲1kg、天然牛黄1kg、制桑白皮1kg、透骨草1kg、羚羊角1kg、制黄柏1kg、白芥子1kg、泽泻1kg、天麻1kg、钩藤1kg、小苏打1kg;

2)除天然牛黄和小苏打外将上述各原料分别用10℃的温开水洗净,沥干,置于80℃的干燥设备中干燥至其含水率不大于5%;

3)将干燥后的原料与天然牛黄和小苏打混合粉碎至50目,置于80℃的干燥设备中灭菌处理3min,包装,即得。

实施例2

1)称取各原料:冻桑叶300g、制茺蔚子300g、杜仲200g、天然牛黄30g、制桑白皮300g、透骨草150g、羚羊角50g、制黄柏200g、白芥子300g、泽泻300g、天麻100g、钩藤150g、小苏打300g;

2)除天然牛黄和小苏打外将上述各原料分别用30℃的温开水洗净,沥干,置于100℃的干燥设备中干燥至其含水率不大于5%;

3)将干燥后的原料与天然牛黄和小苏打混合粉碎至100目,置于100℃的干燥设备中灭菌处理6min,包装,即得。

实施例3

1)称取各原料:冻桑叶80g、制茺蔚子80g、杜仲45g、天然牛黄8g、制桑白皮80g、透骨草30g、羚羊角15g、制黄柏45g、白芥子80g、泽泻80g、天麻15g、钩藤30g、小苏打80g;

2)除天然牛黄小苏打外将上述各原料分别用30℃的温开水洗净,沥干,置于100℃的干燥设备中干燥至其含水率不大于5%;

3)将干燥后的原料与天然牛黄和小苏打混合粉碎至100目,置于100℃的干燥设备中灭菌处理6min,包装,即得。

实施例4

称取各原料:冻桑叶60g、制茺蔚子60g、杜仲30g、天然牛黄3g、制桑白皮60g、透骨草30g、羚羊角20g、制黄柏30g、白芥子60g、泽泻60g、天麻20g、钩藤20g、小苏打60g;

2)除天然牛黄小苏打外将上述各原料分别用30℃的温开水洗净,沥干,置于100℃的干燥设备中干燥至其含水率不大于5%;

3)将干燥后的原料与天然牛黄和小苏打混合粉碎至100目,置于100℃的干燥设备中灭菌处理6min,包装,即得。

实施例5

1)称取各原料:冻桑叶30g、制茺蔚子30g、杜仲15g、天然牛黄1g、制桑白皮30g、透骨草15g、羚羊角10g、制黄柏15g、白芥子30g、泽泻30g、天麻10g、钩藤10h、小苏打30g;

2)除天然牛黄小苏打外将上述各原料分别用30℃的温开水洗净,沥干,置于100℃的干燥设备中干燥至其含水率不大于5%;

3)将干燥后的原料与天然牛黄和小苏打混合粉碎至100目,置于100℃的干燥设备中灭菌处理6min,包装,即得。

实施例6

1)称取各原料:冻桑叶20g、制茺蔚子20g、杜仲30g、天然牛黄1g、制桑白皮20g、透骨草30g、羚羊角5g、制黄柏30g、白芥子20g、泽泻30g、天麻15g、钩藤20g、小苏打60g;

2)除天然牛黄小苏打外将上述各原料分别用30℃的温开水洗净,沥干,置于100℃的干燥设备中干燥至其含水率不大于5%;

3)将干燥后的原料与天然牛黄和小苏打混合粉碎至100目,置于100℃的干燥设备中灭菌处理6min,包装,即得。

实验案例1

杨某某,男,49岁,超市老板。经常感觉头晕,头疼,头胀,面部潮红,烘热,耳鸣,目赤,口苦,烦躁易怒,舌红苔黄。查血压160/105mmhg,于2010年9月开始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足浴中药散,连续使用十四天后查血压145/90mmhg。上述症状消失,停药一月后又连续使用十四天后全部上述症状消失。一年后未见复发。(此属肝阳上亢型)。

实验例2

周某某,女,69岁,退休教师。经常感觉眩晕,头疼,头重脚轻,耳鸣健忘,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舌质红,苔薄白。查血压165/110mmhg,2011年3月开始使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足浴中药散,连续用二十四天后。上述症状基本消失。查血压135/85mmhg。(此属阴虚阳亢型)。

实验例3

朱某某,女,45岁,某集团教育部主任。经常感觉手足麻木,拘急,口眼歪斜,语言不利,胸腹满闷,嗜睡流口水,肢体困重。查血压170/115mmhg,2012年2月开始使用本发明实施例3的足浴中药散,连续使用十八天后查血压136/95mmhg,又连续使用二十天,基本症状消失,查血压130/85mmhg。(此属痰湿雍盛型)。

实验例4

焦某某,男,76岁,退休工人。经常感觉头晕眼花,耳鸣心悸,腰酸腿软,步态不稳,口干咽燥,畏寒肢凉,失眠多梦,夜间尿多,筋惕肉跳。查血压170/105mmhg,2012年3月开始使用本发明实施例4的足浴中药散,连续使用14天后,上述症状基本消失,又连续使用14天查血压125/85mmhg。基本症状消失。(此属阴阳两虚型)。

实验例5

王某某,男,39岁,农民。经常感觉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边舌尖红,苔薄黄,便秘。查空腹血糖17.2mmol/l。2012年4月开始使用本发明实施例5足浴中药散连续使用60天后,上述症状消失,查空腹血糖7.6mmol/l。又使用60天后,查空腹血糖5.7mmol/l。停药两年未见复发。

实验例6

陈某某,女,72岁,退休干部。经常感觉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大便干结,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口干唇燥,舌红脉数,查空腹血糖12.4mmol/l。2013年6月开始使用本发明实施例6的足浴中药散连续使用60天后,各种症状得以缓解,又连续使用60天后,上述症状消失,查空腹血糖6.9mmol/l。停药一年后,未见复发。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仅限于此,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