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血必通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36583发布日期:2018-09-04 21:39阅读:24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经血必通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治疗妇科经血不调,闭经痛经,痰湿,胞宫寒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化痰,活血消积,二是消除症状,祛痰通络,三是抑制寒湿气血痰的形成,而目前常用药物,如黄体酮制剂大多数都应用近期疗效较明显,但远期疗效极差,并易复发,引起合并症,以黄体酮为例,1年后复发率95%,最主导的调经中成药制剂大黄蛰虫丸药理主要是活血破瘀,通经活络,没有顺气散寒,消积除痰湿的功效,中医八纲辩证是整体观念,局限在某些治疗方面效果不佳,所以在患者应用中效果很差,有效率极低,并且一年后复发率85%。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具有顺气化痰、活血消积、祛寒逐瘀、通经活络、治愈率高不易复发等作用的经血必通中药制剂。

本发明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经血必通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白芷6-15份、麻黄3-12份、干姜6-15份、半夏7-16份、厚朴8-18份、茯苓9-25份、酒当归6-18份、川芎6-20份、炒苍术9-25份、赤芍10-15份、炒白芍6-20份、桔梗9-35份、枳壳6-18份、肉桂6-15份、陈皮6-16份、炙甘草6-18份、炒白术10-25份、柴胡6-12份、桃仁6-12份、红花6-15份、三棱6-12份、莪术6-12份、益母草10-30份、茜草9-18份、三七粉3-5份、水蛭2-6份、炮山甲冲3-10份、鸡血藤5-35份、怀牛膝10-30份、蒲黄6-15份、五灵脂6-18份、丹参9-25份、牡丹皮6-20。

本发明选取的原料药材中,其功效和药理作用分别是:

白芷:辛,温,归胃、大肠、肺经。功能:散风除湿,通窍止痛。主治:用于白带,疮疡肿痛。

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功能:发汗散寒,利水消肿。主治:用于风水浮肿,多用于表已解。

干姜:味辛,性热,归脾、胃、肾、心、肺经。功能: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主治:用于脘腹冷痛,肢冷脉微。

半夏:辛,温,归脾、胃、肺经。功能:燥湿化痰,消痞散结。主治:用于痰饮眩悸,胸膈胀满。

厚朴:苦,辛,温,归脾、胃、肺、大肠经。功能:燥湿消痰,下气消渴。主治:用于湿滞伤中,食积气滞。

茯苓: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功能:利水渗湿。主治: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

酒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功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主治:用于血虚,月经不调,活血通经,经闭痛经,风湿痹痛。

川芎:辛,温,归肝、胆经。功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主治: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风湿痹痛。

炒苍术:辛、苦,温,归脾、胃、肝经。功能:燥湿健脾,祛风散寒。主治:用于脘腹胀满,风湿痹痛。

炒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功能: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安胎。主治:用于脾虚食少,胎动不安。

白芍: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功能:平肝止痛,养血调经。主治:用于头痛眩晕,胁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

赤芍:苦,微寒,归肝经。功能: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主治:用于肝郁肋痛,经闭痛经。

桔梗:苦,辛,平,归肺经。功能:宣肺利咽,祛痰排脓。主治:用于胸闷不畅。

枳壳:苦,辛,酸,微寒,归脾,胃经。功能:理气宽中,行滞消胀。主治:用于胸肋气滞,治胸膈痰滞,胀满痞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子宫脱垂。

肉桂: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功能: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主治: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心腹冷痛,经闭痛经。

甘草: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功能: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主治:用于脾胃虚弱,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陈皮:苦、辛,性温,归肺、脾经。功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主治:用于脘腹胀满。

柴胡:味辛、苦,性微寒,归肝、胆、肺经。功能:疏肝,升阳。主治:用于胸胁胀痛。

炒桃仁:苦、甘,平,归心、肝、大肠经。功能:活血祛瘀。主治:用于经闭,痛经,癥瘕痞块。

红花:辛,性温,归心、肝经。功能: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主治: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癥瘕痞块,跌扑损伤。

三棱:辛、苦,平,归肝、脾经。功能: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主治:用于癥瘕痞块,痛经,瘀血经闭。

莪术:辛、苦,温,归肝、脾经。功能:行气破血,消积止痛。主治:用于癥瘕痞块,淤血经闭跌早期宫颈癌。

益母草:苦、辛,微寒,归肝、心包、膀胱经。功能:活血调经,利尿消肿。主治: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水肿尿少,急性肾炎水肿。

茜草:苦,寒,归肝经。功能:凉血,活血,祛瘀,通经。主治:用于崩漏下血,经闭瘀阻、关节痹痛。

三七:甘、微苦,温,归肝、胃经。功能: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主治:用于崩漏,胸腹刺痛。

水蛭:咸、苦,平。归肝经。功能:破血,通经,逐瘀。主治:用于血瘀经闭,瘾瘕痞块。

炮山甲:咸,微寒,归肝,胃经。功能:活血散结,通经下乳。主治:用于经闭癥瘕,关节痹痛;乳汁不下,麻木拘挛。

鸡血藤:苦、甘,温。归肝、肾经。功能:活血补血,调经止痛。主治:用于月经不调,麻木瘫痪。

怀牛膝:苦、甘、酸,平。归肝、肾经。功能: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引血下行。主治:用于经闭,癥瘕。

丹参:苦,微寒。归心、肝经。功能:活血祛瘀,通经止痛。主治:用于癥瘕积聚,月经不调,痛经经闭。

蒲黄:甘,平,归肝、心包经。功能:止血,化瘀。主治:用于崩漏,经闭通经,胸腹刺痛。

五灵脂:甘,温,入肝、脾经。功能:行血化瘀,止痛。主治:用于胸腹刺痛,痛经经闭,产后血瘀疼痛。

牡丹皮: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功能: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主治:用于经闭痛经,痈肿疮毒。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

①具有顺气化痰、活血消积、祛寒逐瘀、通经活络的作用,治愈率高不易复发。

②治疗妇科原发性闭经和继发性闭经以及妇科的痰积血积寒积所引起的闭经、痛经、妇科肌瘤囊肿和炎症收到很好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一年后随访,复发率明显低于大黄蛰虫丸、黄体酮对照组,对人体无毒性,对肝功能对肾功能无任何影响,副作用极小,使用既方便又实用,价格合理,低廉,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妇科闭经、痛经、经血不通、经血不调的中药制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目的仅在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内容,因此,所举之例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经血必通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白芷12份、麻黄9份、干姜12份、半夏15份、厚朴15份、茯苓18份、当归12份、川芎20份、炒苍术18份、炒白术15份、党参15份、白芍18份、赤芍15份、桔梗15份、枳壳15份、肉桂12份、陈皮10份、炙甘草10份、柴胡12份、桃仁9份、红花9份、三棱9份、莪术9份、益母草30份、茜草18份、鸡血藤30份、川牛膝15份、蒲黄12份、五灵脂12份、三七5份、水蛭3份、炮山甲3份。

患者女,26岁,已婚,2000年2月26日初诊,患者自出生到26岁从没有过月经来潮,属于先天性无经血,通过西医检测,没有明显妇科疾病症状,服黄体酮也没有月经来潮,中医院诊断为脾湿,痰湿阻滞,痰粘质在经络里,不能通达排泄,使得经络受阻,造成了不来月经,先天闭经的症状,并且患者卖相沉涩,胞宫寒症,中医讲经络不通,遇寒气血则凝,所以使患者到26岁从没来过月经,在北京各大医院求名医诊治,用了中药汤剂、中成药、西药,包括黄体酮也不见一点效果,经服用本实施例配方的经血必通中药制剂7付,复诊没有来月经,诊脉继续开药7付,第二次吃药第一天就明显见效,月经来潮,量多,色红,七天经血干净,患者共服35天,怀孕生一女孩。

方中:白芷、麻黄、半夏、厚朴、桔梗、茯苓、枳壳、炒苍术具有发表温里、消积化痰的作用;党参、当归、川芎、三七、炒白术、白芍、鸡血藤具有补气活血、通经活络的作用;蒲黄、五灵脂、益母草、茜草具有温宫化瘀、调经的作用;桃仁、红花、三棱、莪术、水蛭、炮山甲具有很强的通经活络、破瘀的作用。

经本实施例配方的经血必通中药制剂治疗原发性闭经和继发性闭经疗效显著,大多数都能服药1-3个疗程就能月经来潮(10天一个疗程),有很多在服药第二天就能来月经,疗效非常独特。

实施例2:

一种经血必通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白芷12份、麻黄9份、干姜12份、党参15份、半夏15份、厚朴15份、茯苓18份、当归12份、川芎18份、炒苍术18份、炒白术18份、白芍20份、赤芍15份、桔梗18份、枳壳15份、肉桂12份、陈皮10份、炙甘草12份、柴胡12份、桃仁9份、红花9份、三棱9份、莪术9份、益母草25份、茜草15份、鸡血藤30份、牛膝30份、蒲黄15份、五灵脂15份、三七冲5份、水蛭冲3份。

患者女,37岁,结婚7年,2003年12月8日来门诊就诊,做妇科检查,下腹部和左下腹包块有压痛,六个月没来月经,体胖,舌暗边有瘀点,苔薄白,脉弦细,经服用本实施例配方的经血必通中药制剂7剂,经血来潮,量多,继续服药21天,回访1年月经每月按时来潮,迄未反复,其他病症消失。

实施例3:

一种经血必通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白芷9份、麻黄9份、干姜12份、党参18份、半夏15份、厚朴15份、茯苓18份、当归15份、川芎15份、炒白术15份、炒苍术18份、赤芍15份、白芍18份、桔梗9份、枳壳9份、肉桂10份、陈皮9份、炙甘草12份、柴胡9份、桃仁9份、红花9份、三棱10份、莪术10份、益母草30份、茜草10份、鸡血藤25份、牛膝15份、蒲黄12份、五灵脂12份、三七冲5份、水蛭冲3份、炮山甲冲3份。

患者女,32岁,已婚,2016年4月17日初诊于一年前,月经过少,有三月一至或五月一至,来门诊时已有五月未来月经,曾在医院用激素黄体酮治疗,来过一次月经,量少,有黑血块,两天即干净,患者体胖,舌苔黄腻,脉沉涩,经服用本实施例配方的经血必通中药制剂7剂,经血来潮,量多,有血块,5天干净,继续服药21天,另加蜜丸服三个月巩固治疗,回访2年月经每月按时来潮,迄未反复,其他病症消失。

临床诊断:

1.1一般资料,2000年2月至2018年2月共选取确诊为妇科病370例,其中:

治疗组:185例,年龄25-48岁,平均年龄39岁,病程1年至13年,均经实验室化验检查而确诊。

对照组:185例,病程1年至13年,均经医院检查而确诊,病症均有一致的症状,均无其他合并症。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制剂,每一疗程用药7剂,日一剂,分2次服,煎汤或加工丸剂或片剂或口服液,连用7-30天。

对照组采用口服大黄蛰虫丸,每日两次,每次2丸(6克),口服黄体酮,每日4-10mg,共7-10天,周期性用药连用一个月为一疗程。

两组病例在用药期间均禁食绿豆及刺激性食物,疗程结束后由医院同一医师复查化验。

1.3疗效判断标准:

以实验室化验,医疗仪器检测和医师检查为依据,妇科检查是否有月经来潮为主要判定标准,化验病菌、血液和其他相关症状的消失,好转50%以上。

无效:与治疗前无变化或未超过50%。

1.4治疗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96.8%,好转率2%,总有效率98.8%。

对照组:痊愈率41%,好转率31%,总有效率72%。

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一年后随访并复查化验:

治疗组:复发率8%。

对照组:复发率59%。

两组疗程结束后检查相关症状均未见异常;治疗组出现轻度经行腹痛,乳胀2例,未影响治疗,继续用药症状消失,生活规律,饮食等未复发;对照组出现经行淋漓不尽,一月三至,经量少,有黑血块,经行腹痛,乳胀21例,未影响继续用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