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磁波康复理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51026发布日期:2018-11-07 09:55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磁波康复理疗器。

背景技术

应用磁场作用于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磁场疗法,简称磁疗。通过磁疗可以调节体内生物磁场、产生感应微电流、改变细胞膜通透性、改变某些酶的活性和扩张血管、加速血流,从而达到如止痛、消肿等辅助治疗作用,现有磁疗均需在医院利用大型设备进行磁疗,对于不适宜出门的患者来说,多次去医院进行磁疗则非常不方便,尤其是术后需卧床休息的病人来说,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需多次去医院进行磁疗,对于不适宜出门的患者来说非常不方便的缺陷。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磁波康复理疗器,包括:固定板、磁疗块和支架,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设有向内凹的槽口,所述槽口的左右两内侧壁上设有滑道,所述磁疗块设为盘状结构,所述盘状结构的两侧对称设有滑块,所述滑块滑行设置在所述滑道内,供所述磁疗块在所述固定板的槽口内来回移动,所述固定板的左右两侧面上铰接有支架;

所述支架的外侧铰接有第一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远离所述支架的一端铰接有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二调节杆远离所述第一调节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板的一侧;所述第一调节杆设为多节依次套合的多连杆伸缩单元,

所述固定板的顶部贯穿设有活动口,所述活动口为条形贯穿孔,所述磁疗块的顶部设有一手柄,所述手柄由所述活动口穿过,并延伸至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外侧,所述活动口供所述手柄移动所述磁疗块来回移动;

所述支架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分别连接底座;

所述支架与所述第一调节杆的铰接部、所述第一调节杆与所述第二调节杆的铰接部、所述支架与所述固定板的铰接部均设有阻尼结构层;

所述磁疗块的底部间隔设有多个滚珠,所述滚珠与所述磁疗块之间设有滚珠连接杆;所述磁疗块和所述滚珠内均设有磁石;

所述手柄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u型固定杆,所述固定板的左右两侧均对称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手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孔限位配合,

所述固定杆连接所述手柄的一端设为多节依次套合卡接的多连杆伸缩单元。

为了便于使用时随时调整所述支架的高度,避免所述支架过高而远离人体,不能很好的进行磁疗;同时避免所述支架过低易碰到人,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支架包括多个依次套合卡接的多连杆伸缩单元。

由于所述磁石在高温环境下、受到撞击、以及遇到强磁场时,均会导致所述磁石的磁性减弱或消失的情况,为避免所述磁石的磁性出现减弱或消失的情况,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磁石设为柱形结构,所述柱形结构上缠绕有若干圈金属导线;

所述滑块的端部设有球体,所述球体设为金属结构,所述金属导线的两端分别一一连接各所述滑块端部的球体,

各所述滑槽内均设有弧形槽体,所述弧形槽体设为金属结构,且所述球体嵌设在所述弧形槽体内,所述弧形槽体均通过导线连接电源接头,

其中一个所述弧形槽体通过导线连接电源接头的正极,另一个所述弧形槽体通过导线连接电源接头的负极。

为了避免所述弧形槽体与所述球体之间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而导致所述金属导线不能很好的导通,由此便影响强磁理疗的效果,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弧形槽体与所述滑槽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滑槽上间隔设有多个螺孔,所述螺孔贯穿所述固定板,所述螺孔上均设有螺杆,并供所述螺杆通过螺纹来回移动,所述螺杆一端设在所述滑槽与所述弧形槽体之间,所述螺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定板的外侧。

当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支架和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进行调整立起时,保证所述磁疗块能够在所述滑道内不会从上方掉落至所述滑道的下方,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活动口的左右内壁上间隔且对称设有多个凸起块,所述手柄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限位块,

所述手柄内设有柱形结构的腔体,所述腔体顶部设有开口,腔体内设有调节螺栓,所述腔体内壁自上而下设有螺纹,所述调节螺栓通过螺纹与所述腔体配合设置,所述腔体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圆孔,所述圆孔内设有限位块,所述圆孔供所述限位块来回活动,所述限位块一端设为弧形,另一端设有挡板,所述限位块的挡板端设在所述腔体内,且所述挡板之间设有第二弹簧;

所述调节螺栓的底端设有一锥形结构的导向块,所述第二弹簧对称设在所述导向块的两侧。

当进行磁疗时,在人体需磁疗部位进行药物涂抹,所涂抹的药物经磁场作用以及滚珠的按摩则会加速人体对药物的吸收,使药物能够更好的作用于人体,为此,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磁疗块内设有药腔,所述药腔的一侧设有药液注入口,所述药液注入口贯穿所述药腔与所述磁疗块的侧壁;所述药腔的底部间隔设有多个药液流出通道,各所述药液流出通道均设置在所述滚珠连接杆的顶部,且贯穿所述滚珠连接杆,再延伸至所述滚珠的底部;

各所述药液流出通道内均设有海绵,所述海绵一端伸入所述药腔,另一端伸出所述药液流出通道的底部开口端。

为避免所述支架与所述第一调节杆的铰接部、所述第一调节杆与所述第二调节杆的铰接部、所述支架与所述固定板的铰接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滑脱现象而不能立起的情况,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支架与所述第一调节杆的铰接部、所述第一调节杆与所述第二调节杆的铰接部、所述支架与所述固定板的铰接部均设有阻尼结构层;所述阻尼结构层包裹设置在轴的外侧,各所述铰接部的铰接孔套设在所述阻尼结构层上。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通过将设有磁石的磁疗块设在所述固定板的滑道上,并将所述固定板铰接在支架上,使用时,可将所述底座放置在床上,人躺在所述固定板下方,通过手柄移动所述磁疗块,使所述磁疗块通过滑块和滑道来调整所述磁疗块在人体上方的磁疗位置,使人能够非常方便的进行磁疗;当选定好磁疗块的位置后,将所述u型固定杆固定在所述手柄的一端进行拉伸,再将所述u型固定杆远离所述手柄的另一端置入所述固定孔内,同时再将所述u型固定杆的伸缩单元进行缩回,使所述u型固定杆的u型凹部卡在所述固定板的侧边沿,由此即可将所述磁疗块进行位置固定,尤其是在进行穴位磁疗时,保证人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移位现象,使所述磁疗块能够准确的对准人体穴位上方;

在所述磁疗块下方利用多个滚珠连接杆设置多个滚珠,使得人们在进行磁疗过程中所述磁石能够更好的作用于人体。所述磁疗块与所述滚珠内所设置的磁石磁场方向设为同一方向。

当人在站立或坐着的情况下,将所述固定板经所述支架的铰接处进行旋转,使所述固定板的底面垂直于地面,在对所述固定板进行旋转操作时,所述支架与所述固定板的铰接部进行旋转,所述第一调节杆与所述第二调节杆的铰接端也随着旋转;旋转过程中,所述第一调节杆的多节依次套合的多连杆伸缩单元随着所述支架、所述固定板、所述第二调节杆之间的旋转进行伸或缩,直到所述固定板立起,由于所述支架与所述第一调节杆的铰接部、所述第一调节杆与所述第二调节杆的铰接部、所述支架与所述固定板的铰接部均设有阻尼结构层,可方便的使人们在站立或坐着的情况下依然进行磁疗,由此节省了人们去医院挂号排队进行磁疗的时间,同时还方便人们在卧躺状态下、站立状态下以及坐着的状态下随时进行磁疗。

通过磁疗改善人体的血液循环状态,实现无创理疗的效果,其操作便捷,并且对人体无副作用,对于恢复患者的健康有明显的疗效,满足了现代人对健康及理疗过程的迫切需要。

所述磁疗块还可从所述滑道内滑出,使人手持进行磁疗,由此可方便空间较小的环境下,依然可实现磁疗的目的。所述磁疗块内的磁石可以很好的产生固有磁场,该磁场被吸收并对人体组织或器官起着调姿、调息、调心作用。可以激发和调动了人体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使之调节到良好的功能状态,达到健身、治病以及增加人体免疫功能的目的。

磁场可通过反射降低末梢神经的兴奋性。提高耐痛阈而达到镇痛作用。例如:神经性头痛,坐骨神经痛,慢性腰腿痛,肩周炎都取得明显疗效。

磁场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出现抑制。有促进入睡、延长睡眠时间、缓解肌痉挛等镇静作用。

磁场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渗出物的吸收、增强人体免疫功能。例如:风湿性关节炎、急慢性胃肠炎、慢性支气管炎、胆囊炎、鼻炎等,使用高磁波滚动轮后获得满意的治病效果。

磁场能使局部血流加速,导致渗出物的吸收。使高血压患者,通过半年左右的时间多数停药。其降压功能原理可能是磁场作用调整了植物神经机能,使血管扩张,从而减少了外围阻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磁波康复理疗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磁波康复理疗器的弧形槽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磁波康复理疗器的螺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磁波康复理疗器的凸起块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磁波康复理疗器的手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磁波康复理疗器的限位块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磁波康复理疗器的紧固螺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磁波康复理疗器的药腔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磁波康复理疗器的海绵结构示意图;

其中,1-固定板,2-磁疗块,3-支架,4-槽口,5-滑道,6-滑块,7-第一调节杆,8-第二调节杆,9-磁石,10-活动口,11-手柄,12-底座,13-金属导线,14-球体,15-弧形槽体,16-电源接头,17-第一弹簧,18-螺杆,19-限位块,20-凸起块,21-挡板,22-腔体,23-第二弹簧,24-导向块,25-圆孔,26-调节螺栓,27-紧固孔,28-通孔,29-紧固螺栓,30-滚珠连接杆,31-滚珠,32-药液流出通道,33-药腔,34-海绵,35-固定孔,36-u型固定杆,37-药液注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根据图1所示,

一种高磁波康复理疗器,包括:固定板1、磁疗块2和支架3,所述固定板1的底部设有向内凹的槽口4,所述槽口4的左右两内侧壁上设有滑道5,所述磁疗块2设为盘状结构,所述盘状结构的两侧对称设有滑块6,所述滑块6滑行设置在所述滑道5内,供所述磁疗块2在所述固定板1的槽口4内来回移动,所述固定板1的左右两侧面上通过轴铰接有支架3,所述支架3位于所述固定板1的左右两侧通过轴铰接上下旋转设置;

所述支架3的外侧通过轴铰接有第一调节杆7,所述第一调节杆7远离所述支架3的一端通过轴铰接有第二调节杆8,所述第二调节杆8远离所述第一调节杆7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板1的一侧;所述第一调节杆7设为多节依次套合的多连杆伸缩单元;所述第一调节杆7的两端均通过铰接轴上下旋转设置,

所述固定板1的顶部贯穿设有活动口10,所述活动口10为条形贯穿孔,所述磁疗块2的顶部设有一手柄11,所述手柄11由所述活动口10穿过,并延伸至所述固定板1的顶部外侧,所述活动口10供所述手柄11移动所述磁疗块2来回移动;

所述支架3远离所述固定板1的一端分别连接底座12;

所述磁疗块2的底部间隔设有多个滚珠31,所述滚珠31与所述磁疗块2之间设有滚珠连接杆30;所述磁疗块2和所述滚珠31内均设有磁石9;所述滚珠31为球体结构,与所述滚珠连接杆30固定连接,

所述手柄11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u型固定杆36,所述固定板1的左右两侧均对称设有固定孔35,所述固定杆3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手柄11,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孔35限位配合,

所述固定杆36连接所述手柄11的一端设为多节依次套合卡接的多连杆伸缩单元。

为避免所述支架与所述第一调节杆的铰接部、所述第一调节杆与所述第二调节杆的铰接部、所述支架与所述固定板的铰接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滑脱现象而不能立起的情况,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支架3与所述第一调节杆7的铰接部、所述第一调节杆7与所述第二调节杆8的铰接部、所述支架3与所述固定板1的铰接部均设有阻尼结构层;所述阻尼结构层包裹设置在轴的外侧,各所述铰接部的铰接孔套设在所述阻尼结构层上。

所述阻尼结构层优选为橡胶阻尼材料。

使用时,将设有磁石的磁疗块设在所述固定板的滑道上,并将所述固定板铰接在支架上,使用时,可将所述底座放置在床上,人躺在所述固定板下方,通过手柄移动所述磁疗块,使所述磁疗块通过滑块和滑道来调整所述磁疗块在人体上方的磁疗位置,使人能够非常方便的进行磁疗;当选定好磁疗块的位置后,将所述u型固定杆固定在所述手柄的一端进行拉伸,再将所述u型固定杆远离所述手柄的另一端置入所述固定孔内,同时再将所述u型固定杆的伸缩单元进行缩回,使所述u型固定杆的u型凹部卡在所述固定板的侧边沿,由此即可将所述磁疗块进行位置固定,尤其是在进行穴位磁疗时,保证人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移位现象,使所述磁疗块能够准确的对准人体穴位上方;

在所述磁疗块下方利用多个滚珠连接杆设置多个滚珠,使得人们在进行磁疗过程中所述磁石能够更好的作用于人体。所述磁疗块与所述滚珠内所设置的磁石磁场方向设为同一方向。

当人在站立或坐着的情况下,将所述固定板1经所述支架的铰接处进行旋转,使所述固定板的底面垂直于地面,在对所述固定板进行旋转操作时,所述支架与所述固定板的铰接部进行旋转,所述第一调节杆与所述第二调节杆的铰接端也随着旋转;旋转过程中,所述第一调节杆的多节依次套合的多连杆伸缩单元随着所述支架、所述固定板、所述第二调节杆之间的旋转进行伸或缩,直到所述固定板立起,即,当所述固定板通过与所述支架的轴铰接部旋转立起时,所述第一调节杆与所述第二调节杆之间的轴铰接部、所述第一调节杆与所述支架之间的轴铰接部也随之旋转,在所述第一调节杆的多节依次套合的多连杆伸缩单元则被拉伸;当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支架的轴铰接部由立起状态旋转调整为水平状态时,所述第一调节杆的多节依次套合的多连杆伸缩单元则被压缩。所述第一调节杆上的多连杆伸缩单元为便于随着所述固定板的立起或水平状态能够随时调整,设为不卡接结构,仅设为依次套合的多节多连杆伸缩单元。由于所述支架与所述第一调节杆的铰接部、所述第一调节杆与所述第二调节杆的铰接部、所述支架与所述固定板的铰接部均设有阻尼结构层,可方便的使人们在站立或坐着的情况下依然进行磁疗,由此节省了人们去医院挂号排队进行磁疗的时间,同时还方便人们在卧躺状态下、站立状态下以及坐着的状态下随时进行磁疗。

通过磁疗改善人体的血液循环状态,实现无创理疗的效果,其操作便捷,并且对人体无副作用,对于恢复患者的健康有明显的疗效,满足了现代人对健康及理疗过程的迫切需要。

所述磁疗块2还可从所述滑道5内滑出,使人手持进行磁疗,由此可方便空间较小的环境下,依然可实现磁疗的目的。

所述磁疗块2内的磁石9可以很好的产生固有磁场,该磁场被吸收并对人体组织或器官起着调姿、调息、调心作用。可以激发和调动了人体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使之调节到良好的功能状态,达到健身、治病以及增加人体免疫功能的目的。

磁场可通过反射降低末梢神经的兴奋性。提高耐痛阈而达到镇痛作用。例如:神经性头痛,坐骨神经痛,慢性腰腿痛,肩周炎都取得明显疗效。

磁场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出现抑制。有促进入睡、延长睡眠时间、缓解肌痉挛等镇静作用。

磁场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渗出物的吸收、增强人体免疫功能。例如:风湿性关节炎、急慢性胃肠炎、慢性支气管炎、胆囊炎、鼻炎等,使用高磁波滚动轮后获得满意的治病效果。

磁场能使局部血流加速,导致渗出物的吸收。使高血压患者,通过半年左右的时间多数停药。其降压功能原理可能是磁场作用调整了植物神经机能,使血管扩张,从而减少了外围阻力。

为了便于使用时随时调整所述支架的高度,避免所述支架过高而远离人体,不能很好的进行磁疗;同时避免所述支架过低易碰到人,根据图1所示,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支架3包括多个依次套合卡接的多连杆伸缩单元。所述依次套合卡接的多连杆伸缩单元,可非常方便的使所述支架3上下伸缩移动,方便人们在使用时能够根据理疗位置进行调整。

由于所述磁石在高温环境下、受到撞击、以及遇到强磁场时,均会导致所述磁石9的磁性减弱或消失的情况,为避免所述磁石9的磁性出现减弱或消失的情况,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根据图2和图3所示,所述磁石9设为柱形结构,所述柱形结构的外侧壁上缠绕有若干圈金属导线13;

所述滑块6的端部设有球体14,所述球体14设为金属结构,所述金属导线13的两端分别一一连接各所述滑块6端部的球体14,

各所述滑槽内均设有弧形槽体15,所述弧形槽体15设为金属结构,且所述球体14嵌设在所述弧形槽体15内,所述弧形槽体15均通过导线连接电源接头16,

其中一个所述弧形槽体15通过导线连接电源接头16的正极,另一个所述弧形槽体15通过导线连接电源接头16的负极。

所述金属导线13设为金属漆包线。

所述弧形槽体15的弧面朝向所述滑槽的开口方向,即朝向所述磁疗块2的方向,以此方便所述球体14能够顺利在所述弧形槽体15上来回活动。

当所述磁石9的磁性消减变弱后,由于所述磁石9设为柱形结构,所述柱形结构上缠绕的若干圈金属漆包线通电后即可产生电磁场;所述金属漆包线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滑块6端部的球体14上,所述球体14设为金属结构,所述弧形槽体15也设为金属结构,所述球体14在所述弧形槽体15上来回活动设置,以保证所述磁疗块2能够随时在所述滑道上移动的调整位置,且不会断电。

各所述弧形槽体15分别通过导线连接电源接头的正极和负极,通过将所述电源接头16连接电源插座后,电流经导线传输至所述弧形槽体15,再经所述弧形槽体通过金属结构的球体14将电流输送至金属导线13,所述金属导线13为缠绕在柱形结构的磁石9上,通过电磁定理即可产生电磁场。由此可避免所述永久磁铁9的磁性消减变弱或消失后,通过电磁场实现磁性的复原,由此使人们随时利用电磁场进行磁疗,所述电磁场与所述磁石的磁场方向设为一致。

同时,所述磁石9的磁场为固定的弱磁场,当需要进行强磁场理疗时,也可通过对所述金属导线13进行通电得到强磁场进行强磁理疗。所述强磁场强度范围为2000~3000高斯,同时,所述强磁场即为电磁场。

为了避免所述弧形槽体15与所述球体14之间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而导致所述金属导线不能很好的导通,由此便影响强磁理疗的效果,根据图3所示,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弧形槽体15与所述滑槽之间设有第一弹簧17,所述滑槽上间隔设有多个螺孔,所述螺孔贯穿所述固定板1,所述螺孔上均设有螺杆18,并供所述螺杆18通过螺纹来回移动,所述螺杆18一端设在所述滑槽与所述弧形槽体15之间,所述螺杆18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定板1的外侧。

使用强磁场时,可利用所述螺杆18进行旋拧,使所述螺杆18由所述固定板的外侧面向所述弧形槽体15方向移动,直到所述弧形槽体15的弧面卡在所述球体14上,停止所述螺杆18的旋拧。由此可使所述弧形槽体15的弧面紧紧包裹住所述球体14,避免所述弧形槽体15与所述球体14接触不良而导致所述金属导线不能很好的导通的情况。

当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支架和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进行调整立起时,保证所述磁疗块能够在所述滑道内不会从上方掉落至所述滑道的下方,或是避免所述磁疗块在使用过程中不会随便晃动,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根据图4、图5和图6所示,所述活动口10的左右内壁上间隔且对称设有多个凸起块20,所述手柄11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限位块19,

所述手柄11内设有柱形结构的腔体22,所述腔体22顶部设有开口,腔体22内设有调节螺栓26,所述腔体22内壁自上而下设有螺纹,所述调节螺栓26通过螺纹与所述腔体22配合设置,所述腔体22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圆孔25,所述圆孔25内设有限位块19,所述圆孔25供所述限位块19来回活动,所述限位块19一端设为弧形,另一端设有挡板21,所述限位块19的挡板21端设在所述腔体22内,且所述挡板21之间设有第二弹簧23;

所述调节螺栓26的底端设有一锥形结构的导向块24,所述第二弹簧23对称设在所述导向块24的两侧。

当需要对所述磁疗块2进行固定时,通过调节螺栓26在所述腔体22内上下旋拧,使底部的导向块24的底部能够插入两个所述挡板21之间,所述导向块24越往下移动,所述挡板21之间的弹簧23随着所述导向块24下移被所述导向块24拉开;所述挡板21也随着所述导向块24的下移,分别向外移动,且带动所述限位块19从所述圆孔25内伸出并延伸至所述凸起块20之间的间隙中,由此即可保证所述固定板1在立起时,所述磁疗块2不会在滑道5上向下滑动。同时,结合所述螺杆18顶住所述弧形槽体15使所述磁疗块2能够牢固的停留在一个位置,以方便所述固定板1在立起时方便随时调整所述磁疗块2的高度。

当所述支架3与所述第一调节杆7的铰接部、所述第一调节杆7与所述第二调节杆8的铰接部及所述支架3与所述固定板1的铰接部之间的阻尼材料失效,则会导致所述固定板1不能很好的停留在选择好的旋转角度上,为避免阻尼材料失效出现所述固定板1不能停留在希望停留的旋转角度,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支架3与所述第一调节杆7的铰接部、所述第一调节杆7与所述第二调节杆8的铰接部、所述支架3与所述固定板1的铰接部均设有紧固螺栓29,所述第一调节杆7与所述第二调节杆8和所述支架3铰接部设有一通孔28,所述第二调节杆8与所述支架和所述第一调节杆7铰接部设有一紧固孔27,所述紧固孔27内设有螺纹,所述紧固螺栓29的螺纹端穿过所述通孔28,并与所述紧固孔27通过螺纹连接。

当需要旋转时,将所述紧固螺栓29向所述紧固孔27的外部旋拧,使所述第一调节杆7和所述第二调节杆8之间能够旋转,当旋转至需要使用的位置时,将所述紧固螺栓29紧固在所述紧固孔27内,由此夹紧所述第一调节杆7和第二调节杆8,由此实现旋转定位的效果。所述第一调节杆与所述支架3的铰接部的旋转调节、所述支架3与所述固定板1的铰接部的旋转调节均与所述第一调节杆7和第二调节杆8的铰接部旋转调节方式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当进行磁疗时,在人体需磁疗部位进行药物涂抹,所涂抹的药物经磁场作用以及滚珠的按摩则会加速人体对药物的吸收,使药物能够更好的作用于人体,为此,根据图1、图8和图9所示,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磁疗块2内设有药腔33,所述药腔33的一侧设有药液注入口37,所述药液注入口37贯穿所述药腔33与所述磁疗块2的侧壁;所述药腔33的底部间隔设有多个药液流出通道32,各所述药液流出通道32均设置在所述滚珠连接杆30的顶部,且贯穿所述滚珠连接杆30,再延伸至所述滚珠31的底部;

各所述药液流出通道32内均设有海绵34,所述海绵34一端伸入所述药腔33,另一端伸出所述药液流出通道32的底部开口端。

使用时,通过所述药液注入口37将药液注入药腔33内,由于所述海绵34一端伸入所述药腔33,另一端伸出所述药液流出通道32的底部开口端,所述药腔内的药液可通过所述海绵34流出所述药腔33,经所述海绵34的底部作用于人体表面,由此可将药液涂抹在人体皮肤上,再经磁疗后促进人体对药物的吸收,提高药效。

所述滚珠在使用过程中,若不使用电磁场进行磁疗,所述滚珠可接触人体皮肤进行磁疗,从而得到磁场理疗的目的;若使用电磁场进行磁疗,所述滚珠既可接触人体皮肤进行磁疗,也可与人体皮肤保留间隙进行磁疗。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