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挂牵引压迫的胃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55285发布日期:2018-11-24 11:38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悬挂牵引压迫的胃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胃管装置,尤其是一种悬挂牵引压迫的胃管装置,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内科保守治疗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时,常使用双囊胃管对胃底和食道进行压迫,但目前的双囊胃管缺陷十分显著,压迫效果较差,不能满足临床治疗需求。

缺陷主要为:不能有效固定,当患者体位变化或移动后,常导致压迫气囊松脱,尤其是胃底部气囊和胃底脱开,压迫中断;压迫时,靠医生或护士主观感觉调节压迫强度,压迫精度极差,压迫强度过大,必然给患者造成不适,甚至局部缺血坏死;压迫强度过小,导致局部出血继续,没能达到压迫止血的效果。

临床急需一款能无需固定就能确保胃底食道压迫效果,而且能精确压迫强度,安全舒适的压迫胃管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悬挂牵引压迫的胃管装置,其结构紧凑,能实现对贲门、食道的有效压迫止血,能进行压迫状态调节,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悬挂牵引压迫的胃管装置,包括经鼻腔能置入胃部内的胃管、用于对贲门进行压迫的贲门压迫囊体以及用于对食道进行压迫的食道压迫囊体;还包括能对胃管进行牵拉的牵拉线,通过牵拉线对胃管牵拉后,能使得食道压迫囊体、贲门压迫囊体分别对食道、贲门进行压迫。

所述牵拉线的头端与胃管的内壁连接,牵拉线的尾端与用于施加牵引力的重力牵引装置连接;

所述重力牵引装置包括用于产生牵引力的重力牵引块以及与所述牵拉线适配连接的牵引滑轮,所述牵引滑轮通过滑轮牵拉线与牵拉承重梁连接,重力牵引块能挂在牵拉线的尾端。

所述牵拉的头端与食道压迫囊体对应,且牵拉线的头端邻近食道压迫囊体与贲门压迫囊体的结合部;在牵拉线的尾端设置牵拉挂钩;在胃管上还设置牵拉定位管,牵拉线的尾端能从牵拉定位管穿出。

在胃管的头端设置用于置入导向的导向引流头,所述导向引流头能与胃管相连通。

所述导向引流头包括胃内导向引流管以及贲门导向引流管,胃内导向引流管通过贲门导向引流管与胃管连通;

贲门压迫囊体设置在贲门导向引流管上,且贲门压迫囊体邻近胃管上的食道压迫囊体。

胃内导向引流管内设置用于将所述胃内导向引流管分隔成多个胃内引流腔的胃内引流分隔支撑架,在所述胃内导向引流管上设置胃内引流开口;

所述胃内引流开口沿胃内导向引流管的长度方向分布,胃内引流开口与由胃内引流分隔支撑架分隔后的胃内引流腔对应;胃内引流腔的截面呈弧形,且胃内引流开口至少占胃内引流腔弧度的2/3。

贲门导向引流管内设置用于将所述贲门导向引流管分隔形成多个贲门引流腔的贲门引流分隔支撑架,在所述贲门导向引流管上还设置若干贲门引流孔,所述贲门引流孔与相应的贲门引流腔相连通。

所述导向引流头的长度为5cm~15cm且贲门导向引流管的长度不大于5cm,或胃内导向引流管的长度为5cm~15cm。

所述贲门压迫囊体与食道压迫囊体相互连通,还包括用于向贲门压迫囊体、食道压迫囊体内注水或充气的注水充气连管,在所述注水充气连管上设置用于控制注水状态、充气状态的注水充气密封阀。

还包括用于测量贲门压迫囊体压迫压力和/或食道压迫囊体压迫压力的压迫压力检测装置。

本发明的优点:在胃管内设置牵拉线,牵拉线通过牵引滑轮能与重力牵引块连接,通过重力牵引块以及牵拉线能将牵拉作用力施加在胃管上,从而使得食道压迫囊体、贲门压迫囊体分别对食道、贲门进行长时间稳定的压迫,实现压迫止血的目的,通过不同重力牵引孔与牵拉线的配合,能实现对胃管的不同牵拉,能实现对食道、贲门压迫状态的调节,通过导向引流头能实现对胃管的置入过程进行导向,使用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a向剖视图。

图4为图2中的b-b向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利用注水充气连管与贲门压迫囊体、食道压迫囊体配合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胃管、2-导向引流头、3-贲门压迫囊体、4-食道压迫囊体、5-牵拉线、6-贲门压迫囊体连通管、7-贲门压迫囊体连通管密封阀、8-食道压迫囊体连通管密封阀、9-食道压迫压力检测器、10-食道压迫囊体连通管、11-牵拉挂钩、12-牵拉定位管、13-连接接头、14-牵拉承重梁、15-滑轮牵拉线、16-牵引滑轮、17-胃内导向引流管、18-贲门导向引流管、19-贲门引流孔、20-胃内引流分隔支撑架、21-胃内引流开口、22-贲门引流分隔支撑架、23-注水充气连管以及24-注水充气密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能实现对贲门、食道的有效压迫止血,并能进行压迫状态调节,提高操作的便捷性,本发明包括经鼻腔能置入胃部内的胃管1、用于对贲门进行压迫的贲门压迫囊体3以及用于对食道进行压迫的食道压迫囊体4;还包括能对胃管1进行牵拉的牵拉线5,通过牵拉线5对胃管1牵拉后,能使得食道压迫囊体4、贲门压迫囊体3分别对食道、贲门进行压迫。

具体地,胃管1、贲门压迫囊体3、食道压迫囊体4均采用符合医用标准的材料制成,胃管1能阱鼻腔置入胃部内,当胃管1的头端置入胃部内后,贲门压迫囊体3与贲门对应,食道压迫囊体4位于食道内,贲门压迫囊体3为气囊或液囊,食道压迫囊体4为气囊或液囊。当贲门压迫囊体3处于充满状态后,利用贲门压迫囊体3能实现对贲门的压迫,当食道压迫囊体4处于充满状态后,利用食道压迫囊体4能实现对食道的压迫。贲门压迫囊体3、食道压迫囊体4压迫后,能实现止血的作用。

为了能实现对贲门、食道压迫的有效性,并能实现对压迫状态的调节,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牵拉线5能对胃管1进行牵拉,通过牵拉线5能将牵拉作用力加载到胃管1上,从而能使得食道压迫囊体4、贲门压迫囊体3分别对食道、贲门进行压迫,通过调节牵拉线5施加到胃管1上的牵拉作用力,能对食道压迫囊体4、贲门压迫囊体3的压迫状态进行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牵拉线5的头端与胃管1的内壁连接,牵拉线5的尾端与用于施加牵引力的重力牵引装置连接;

所述重力牵引装置包括用于产生牵引力的重力牵引块以及与所述牵拉线5适配连接的牵引滑轮16,所述牵引滑轮16通过滑轮牵拉线15与牵拉承重梁14连接,重力牵引块能挂在牵拉线5的尾端。

本发明实施例中,牵拉线5的头端与胃管固定,牵拉线5的尾端连接重力牵引装置,重力牵引块可以采用砝码或其他具有重量标识的物块,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牵引滑轮16为定滑轮,牵拉承重梁14能实现对牵引滑轮16的支撑,牵引滑轮16通过滑轮牵拉线15安装于牵拉承重梁14的下方。当重力牵引块挂在牵拉线5的尾端时,通过牵引滑轮16的作用,使得重力牵引块的牵拉重力作用在胃管1内,当胃管1受到重力牵引块的牵拉作用下,处于充满状态的食道压迫囊体4、贲门压迫囊体3能分别实现对食道、贲门的压迫;重力牵引块的重量不同时,则胃管1受到的牵拉作用力不同,则能调整通过食道压迫囊体4、贲门压迫囊体3的压迫状态。此外,重力牵引块能长时间挂在牵拉线5的尾端,即能长时间实现对胃管1的牵拉作用,使得食道压迫囊体4、贲门压迫囊体3长时间对食道、贲门的压迫,提高牵引压迫的便捷性。

具体实施时,所述牵拉线5的头端与食道压迫囊体4对应,且牵拉线5的头端邻近食道压迫囊体4与贲门压迫囊体3的结合部;在牵拉线5的尾端设置牵拉挂钩11;在胃管1上还设置牵拉定位管12,牵拉线5的尾端能从牵拉定位管12穿出。

本发明实施例中,牵拉线5在胃管1内的位置与食道压迫囊体4对应,食道压迫囊体4包裹在胃管1上,牵拉线5的头端邻近食道压迫囊体4与贲门压迫囊体3的结合部,牵拉线5通过牵拉挂钩11能方便与重力牵引块连接配合。牵拉定位管12倾斜分布于胃管1上,牵拉线5的头端位于胃管1内,牵拉线5的尾端从牵拉定位管12穿出后能方便与牵引滑轮16以及重力牵引块的连接配合。

进一步地,在胃管1的头端设置用于置入导向的导向引流头2,所述导向引流头2能与胃管1相连通。

本发明实施例中,导向引流头2位于胃管1的头端,胃管1的尾端形成连接接头13,利用连接接头13能与引流袋连接。通过导向引流头2能对胃管1置入胃部内的过程进行导向,且胃管1置入到位后,利用导向引流头2能方便将需要引流的液体等通过导向引流头2进入胃管1内,并由胃管1引流到引流袋内,以实现由引流袋的收集。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引流头2包括胃内导向引流管17以及贲门导向引流管18,胃内导向引流管17通过贲门导向引流管18与胃管1连通;

贲门压迫囊体3设置在贲门导向引流管18上,且贲门压迫囊体3邻近胃管1上的食道压迫囊体4。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导向引流头2的长度为5cm~15cm且贲门导向引流管18的长度不大于5cm,或胃内导向引流管17的长度为5cm~15cm。通过胃内导向引流管17、贲门导向引流管18的长度设定,能避免整个导向引流头2对胃部等的损伤,提高导向引流头2在导向以及引流过程中的可靠性。

如图3所示,胃内导向引流管17内设置用于将所述胃内导向引流管17分隔成多个胃内引流腔的胃内引流分隔支撑架20,在所述胃内导向引流管17上设置胃内引流开口21;

所述胃内引流开口21沿胃内导向引流管17的长度方向分布,胃内引流开口21与由胃内引流分隔支撑架20分隔后的胃内引流腔对应;胃内引流腔的截面呈弧形,且胃内引流开口21至少占胃内引流腔弧度的2/3。

本发明实施例中,胃内引流分隔支撑架20呈三叉状,胃内引流分隔支撑架20位于胃内导向引流管17,一般地,胃内引流分隔支撑架20的长度不小于胃内导向引流管17的长度,胃内引流分隔支撑架20与胃内导向引流管17呈同轴分布。具体实施时,通过胃内引流分隔支撑架20能将胃内导向引流管17分隔形成三个胃内引流腔,当然,胃内引流分隔支撑架20还可以采用其他的结构形式,只要能实现对胃内导向引流管17内空间进行分隔得到胃内引流腔即可。

胃内引流开口21贯通胃内导向引流管17的管壁,胃内引流开口21的长度不大于胃内导向引流管17的管壁,胃内引流开口21与胃内引流腔对应,即胃内的物体通过胃内引流开口21能进入相应的胃内引流腔内。一般地,胃内导向引流管17呈圆柱状的管型,因此,胃内引流腔的横截面呈扇形,为了提高引流的效果,胃内引流开口21至少占胃内引流腔弧度的2/3。通过胃内导向引流管17以及贲门导向引流管18能避免胃管1贴在胃壁上。

如图4所示,贲门导向引流管18内设置用于将所述贲门导向引流管18分隔形成多个贲门引流腔的贲门引流分隔支撑架22,在所述贲门导向引流管18上还设置若干贲门引流孔19,所述贲门引流孔19与相应的贲门引流腔相连通。

本发明实施例中,贲门引流支撑分隔架22一般需要采用与胃内引流分隔支撑架20相同的结构形式,即贲门导向引流管18内的贲门引流腔能与胃内引流腔呈一一对应连接,贲门引流腔与胃内引流腔对应连通,以形成引流通道。贲门引流孔19贯通贲门导向引流管18的管壁,通过贲门引流孔19能进一步提高引流的效果。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贲门压迫囊体3连通的贲门压迫囊体连通管6以及与食道压迫囊体4连通的食道压迫囊体连通管10,所述贲门压迫囊体连通管6上设置贲门压迫囊体连通管密封阀7,食道压迫囊体连通管10上设置食道压迫囊体连通管密封阀8。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贲门压迫囊体连通管6能向贲门压迫囊体3内充气或注水,通过食道压迫囊体连通管10能向食道压迫囊体4内充气或注水。通过贲门压迫囊体连通管密封阀7能实现对贲门压迫囊体3充放气过程或注水、放水的过程进行控制,通过食道压迫囊体连通管密封阀8能对食道压迫囊体4充放气过程或注水、放水的过程进行控制,贲门压迫囊体连通管密封阀7、食道压迫囊体连通管密封阀8具体的使用以及工作过程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具体实施时,贲门压迫囊体3包括对称分布于贲门导向引流管18的囊体部,囊体部处于充满状态时呈盘状,利用所述贲门压迫囊体3的形状能实现对贲门的压迫。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测量贲门压迫囊体3压迫压力和/或食道压迫囊体4压迫压力的压迫压力检测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压迫压力检测装置能检测贲门压迫囊体3的压迫压力、食道压迫囊体4的压迫压力,图1和图2中,示出了安装于食道压迫囊体连通管10上的食道压迫压力检测器9,通过食道压迫压力检测器9能检测食道压迫囊体4的压迫压力,食道压迫压力检测器9可以采用压力传感器等实现,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结构形式,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此处不再赘述。对于贲门压迫囊体3的压迫压力也可以采用相同的检测方式实现。

具体实施时,牵拉线5的头端可以设置在贲门引流支撑分隔架22靠近食道压迫囊体4的端部,通过牵拉线5与贲门引流支撑分隔架22的连接,能实现的牵拉线5的作用点能位于胃管1的中心,当牵拉线5与重力牵引块连接时,能使得整个胃管1均匀受力。当胃管1在牵拉线5的作用下受力时,处于充满状态的食道压迫囊体4在牵拉作用下能对食道进行压迫,进而带动贲门压迫囊体3对贲门进行压迫,通过压迫压力检测装置能对压迫压力进行检测,并根据压迫压力检测的结果来实施调整压迫状态。

如图5所示,所述贲门压迫囊体3与食道压迫囊体4相互连通,还包括用于向贲门压迫囊体3、食道压迫囊体4内注水或充气的注水充气连管23,在所述注水充气连管23上设置用于控制注水状态、充气状态的注水充气密封阀24。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贲门压迫囊体3、食道压迫囊体4为气囊时,通过注水充气连管23能向贲门压迫囊体3、食道压迫囊体4内注入气体;当贲门压迫囊体3、食道压迫囊体4为液囊时,通过注水充气连管23能向贲门压迫囊体3、食道压迫囊体4内注入液体,贲门压迫囊体3、食道压迫囊体4连通后,贲门压迫囊体3内的压力与食道压迫囊体4内的压力相同。注水充气密封阀24位于注水充气连管23的端部,利用注水充气密封阀24能控制充气时或注水时的状态,注水充气密封阀24的具体作用可以参考贲门压迫囊体连通管密封阀7、食道压迫囊体连通管密封阀8的说明,此处不再赘述。此外,在注水充气连管23上还可以设置食道压迫压力检测器9。

具体使用时,通过连接接头13与引流袋连接,通过引流袋的引流状态能判断贲门压迫效果,如压迫开始后,仍持续有较多血液引流进入引流袋时,则说明贲门压迫囊体3的压迫压力不够,则可以增加牵拉挂钩11的牵拉重量,实现增大贲门压迫囊体3的压迫压力,增大压力后,若无血液引流出或引流血液逐渐变少后,则说明当前贲门压迫囊体3的压迫效果良好。

经患者口腔呕血情况,能判断食道压迫情况,如压迫开始后,仍持续有较多的血液在口腔内,则说明食道压迫囊体4的压迫压力不够,则可以通过增加牵拉挂钩11的牵拉重量,实现增大食道压迫囊体4的压迫压力。

当贲门压迫囊体3与食道压迫囊体4采用相互连通的形式时,若通过通过引流袋以及口腔呕血的情况判断贲门压迫和/或食道压迫压力不够时,可以增加贲门压迫囊体3、食道压迫囊体4内的气压或液体压力,或者采用上述增加牵拉挂钩11的牵拉重量,提高压迫压力,以提高压迫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