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37820发布日期:2018-09-14 22:25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组织间隙过量的体液潴留称为水肿(edema),通常指皮肤及皮下组织液体潴留,体腔内体液增多则称积液。根据分布范围,水肿可表现为局部性或全身性,全身性水肿时往往同时有浆膜腔积液,如腹水、胸腔积液和心包腔积液。全身性水肿主要有心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黏液性水肿、特发性水肿、药源性水肿、老年性水肿等。心原性水肿主要以脚肿为主的一种疾病,肾原性水肿主要以头面部及手部上肢水肿为主的一种疾病。临床常见肾原性和心原性水肿于一体的重症全身性皮肤粘膜水肿,即其不好治疗,有的患者最后水电解质和蛋白质失调缺乏身亡。水肿如果不能及时根治对病患有很大威胁,而且容易引发其他病症,但现有技术主要以西药利尿等对症治疗,缺乏对其根治的方法。

现有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现有制备方法步骤繁琐,费时费力,制得的药物无法从根本上治疗水肿,治标不治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具备制备过程简单易操作,制得的药物通过药理作用,调节生理和病理变异,具有治本兼治标的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步骤繁琐,费时费力,制得的药物无法从根本上治疗水肿,治标不治本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猪苓15-20份、车前子15-20份、熟地40-50份、山药20-30份、山茱萸20-30份、泽泻15-20份、茯苓15-20份、丹皮15-20份。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还包括可食用降糖功能因子20-30份。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可食用降糖因子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苦瓜粉10-20份、苦瓜提取物15-20份、苦荞提取物20-30份、桑叶提取物10-20份。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还包括营养素10-15份。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营养素为牛磺酸、左旋肉碱中的一种。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所述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还包括雪莲果粉15-25份。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在所述s3中,加热温度为100-110℃。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在所述s5中,干燥温度为65-75℃,干燥时间为60-80min。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在所述s5中,药丸的直径为2-3mm。

该种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取上述重量份的原料用于备份;

s2:将猪苓、泽泻、茯苓混合放置于一号研磨机内初步研磨25-30min,制成组分a;

s3:将车前子、熟地、山药、山茱萸混合置于二号研磨机内初步研磨25-35min,加水蒸煮并持续加热,制成组分b;

s4:取上述重量份的丹皮置于三号研磨机内,然后取可降糖因子和营养素加入其中,首先经研磨机短暂研磨5-10min,取出研磨品置于搅拌罐中,然后加入90-100℃的热水冲泡,通过搅拌棒搅拌10-20min,待其搅拌充分制得组分c;

s5:将制得的组分a、组分b、组分c混合后加入雪莲果粉放入保温箱静置10-15min,然后置于槽型混合机中搅拌40-50min制成软材,将软材用制丸机制成湿丸,置于糖衣锅中滚圆、干燥,制得药丸。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猪苓、泽泻、茯苓均含有四环三萜或甾体类成分,它们的母核结构与醛固酮母核结构相似,三者能够完美融合,均通过竞争醛固酮受体来抑制肾小管不同部位的重吸收,从而增加排尿量5-8%,三种药品均具备利水渗湿的功效,但又各有不同,猪苓的利水渗湿之力较强,但缺乏补脾、宁心安神的作用,而泽泻、茯苓虽利水渗湿效果较弱,但具备健脾补中、宁心安神的功效,将三者研磨混合能够在取得利水渗湿功效的同时减少用药量10-15%,节约资源,同时能够增强组合药物的补脾作用,较于单一药物更有利于水肿病患排出尿素及氯化钠,并且对脾脏起到保健作用;

2、车前子具备利水通淋、止泻、明目的作用,熟地起到补血滋阴的作用,山药主要补脾胃、益肺肾,山茱萸主要补益肝肾、涩精、敛汗,四种药物分别对人体不同内脏器官起到滋养作用,且互不排斥,相较于针对单一器官保健更加全面,将其研磨蒸煮使得各有效组分均融合于药液中,最大限度发挥各组分的成效,保证其能够完全被人体吸收,提高吸收效率8-13%;丹皮具备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的作用,应对水肿症状能够加快水肿消除,提升消肿效率20-30%,可降糖因子的引入进一步增强其降糖效率5-10%,雪莲果粉能够改善药丸的口味,去除中药成分的苦味,服用口感更佳,制成药丸状更便于装罐携带;本发明制备过程简单易操作,制得的药物通过药理作用,调节生理和病理变异,治本兼治标,填补了皮肤粘膜水肿中药配方的空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技术手段及所达到的具体功能,下面以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猪苓15份、车前子15份、熟地40份、山药20份、山茱萸20份、泽泻15份、茯苓15份、丹皮15份、可食用降糖功能因子20份、营养素10份、雪莲果粉15份。

其中,可食用降糖因子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苦瓜粉10份、苦瓜提取物15份、苦荞提取物20份、桑叶提取物10份;营养素为牛磺酸。

该种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取上述重量份的原料用于备份;

s2:将猪苓、泽泻、茯苓混合放置于一号研磨机内初步研磨25min,制成组分a;

s3:将车前子、熟地、山药、山茱萸混合置于二号研磨机内初步研磨25min,加水蒸煮并持续加热,制成组分b;

s4:取上述重量份的丹皮置于三号研磨机内,然后取可降糖因子和营养素加入其中,首先经研磨机短暂研磨5min,取出研磨品置于搅拌罐中,然后加入90℃的热水冲泡,通过搅拌棒搅拌10min,待其搅拌充分制得组分c;

s5:将制得的组分a、组分b、组分c混合后加入雪莲果粉放入保温箱静置10min,然后置于槽型混合机中搅拌40min制成软材,将软材用制丸机制成湿丸,置于糖衣锅中滚圆、干燥,制得药丸。

其中,在s3中,加热温度为100℃,在s5中,干燥温度为65℃,干燥时间为60min,在s5中,药丸的直径为2mm。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猪苓20份、车前子20份、熟地50份、山药30份、山茱萸30份、泽泻20份、茯苓20份、丹皮20份、可食用降糖功能因子30份、营养素15份、雪莲果粉25份。

其中,可食用降糖因子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苦瓜粉20份、苦瓜提取物20份、苦荞提取物30份、桑叶提取物20份;营养素为左旋肉碱。

该种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取上述重量份的原料用于备份;

s2:将猪苓、泽泻、茯苓混合放置于一号研磨机内初步研磨30min,制成组分a;

s3:将车前子、熟地、山药、山茱萸混合置于二号研磨机内初步研磨35min,加水蒸煮并持续加热,制成组分b;

s4:取上述重量份的丹皮置于三号研磨机内,然后取可降糖因子和营养素加入其中,首先经研磨机短暂研磨10min,取出研磨品置于搅拌罐中,然后加入100℃的热水冲泡,通过搅拌棒搅拌20min,待其搅拌充分制得组分c;

s5:将制得的组分a、组分b、组分c混合后加入雪莲果粉放入保温箱静置15min,然后置于槽型混合机中搅拌50min制成软材,将软材用制丸机制成湿丸,置于糖衣锅中滚圆、干燥,制得药丸。

其中,在s3中,加热温度为110℃,在s5中,干燥温度为75℃,干燥时间为80min,在s5中,药丸的直径为3mm。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猪苓17份、车前子17份、熟地45份、山药25份、山茱萸25份、泽泻17份、茯苓17份、丹皮17份、可食用降糖功能因子25份、营养素12份、雪莲果粉20份。

其中,可食用降糖因子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苦瓜粉15份、苦瓜提取物17份、苦荞提取物25份、桑叶提取物15份;营养素为左旋肉碱。

该种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取上述重量份的原料用于备份;

s2:将猪苓、泽泻、茯苓混合放置于一号研磨机内初步研磨25-30min,制成组分a;

s3:将车前子、熟地、山药、山茱萸混合置于二号研磨机内初步研磨30min,加水蒸煮并持续加热,制成组分b;

s4:取上述重量份的丹皮置于三号研磨机内,然后取可降糖因子和营养素加入其中,首先经研磨机短暂研磨7min,取出研磨品置于搅拌罐中,然后加入95℃的热水冲泡,通过搅拌棒搅拌15min,待其搅拌充分制得组分c;

s5:将制得的组分a、组分b、组分c混合后加入雪莲果粉放入保温箱静置12min,然后置于槽型混合机中搅拌45min制成软材,将软材用制丸机制成湿丸,置于糖衣锅中滚圆、干燥,制得药丸。

其中,在s3中,加热温度为105℃,在s5中,干燥温度为70℃,干燥时间为70min,在s5中,药丸的直径为2.5mm。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猪苓16份、车前子16份、熟地42份、山药22份、山茱萸22份、泽泻16份、茯苓16份、丹皮16份、可食用降糖功能因子22份、营养素11份、雪莲果粉17份。

其中,可食用降糖因子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苦瓜粉12份、苦瓜提取物16份、苦荞提取物22份、桑叶提取物12份;营养素为左旋肉碱。

该种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取上述重量份的原料用于备份;

s2:将猪苓、泽泻、茯苓混合放置于一号研磨机内初步研磨25-30min,制成组分a;

s3:将车前子、熟地、山药、山茱萸混合置于二号研磨机内初步研磨27min,加水蒸煮并持续加热,制成组分b;

s4:取上述重量份的丹皮置于三号研磨机内,然后取可降糖因子和营养素加入其中,首先经研磨机短暂研磨6min,取出研磨品置于搅拌罐中,然后加入92℃的热水冲泡,通过搅拌棒搅拌12min,待其搅拌充分制得组分c;

s5:将制得的组分a、组分b、组分c混合后加入雪莲果粉放入保温箱静置11min,然后置于槽型混合机中搅拌42min制成软材,将软材用制丸机制成湿丸,置于糖衣锅中滚圆、干燥,制得药丸。

其中,在s3中,加热温度为102℃,在s5中,干燥温度为67℃,干燥时间为65min,在s5中,药丸的直径为2.2mm。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猪苓18份、车前子18份、熟地47份、山药27份、山茱萸27份、泽泻18份、茯苓18份、丹皮18份、可食用降糖功能因子27份、营养素13份、雪莲果粉22份。

其中,可食用降糖因子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苦瓜粉17份、苦瓜提取物18份、苦荞提取物27份、桑叶提取物17份;营养素为牛磺酸。

该种治疗水肿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取上述重量份的原料用于备份;

s2:将猪苓、泽泻、茯苓混合放置于一号研磨机内初步研磨28min,制成组分a;

s3:将车前子、熟地、山药、山茱萸混合置于二号研磨机内初步研磨32min,加水蒸煮并持续加热,制成组分b;

s4:取上述重量份的丹皮置于三号研磨机内,然后取可降糖因子和营养素加入其中,首先经研磨机短暂研磨8min,取出研磨品置于搅拌罐中,然后加入97℃的热水冲泡,通过搅拌棒搅拌17min,待其搅拌充分制得组分c;

s5:将制得的组分a、组分b、组分c混合后加入雪莲果粉放入保温箱静置13min,然后置于槽型混合机中搅拌47min制成软材,将软材用制丸机制成湿丸,置于糖衣锅中滚圆、干燥,制得药丸。

其中,在s3中,加热温度为107℃,在s5中,干燥温度为72℃,干燥时间为75min,在s5中,药丸的直径为2.7mm。

对照例

将本发明按照上述五个实施例制备方法制得的药丸平均分成五份,与市场上现有治疗水肿药物疗效进行对比,分别给与参加测试的水肿病患服用,分别测试降糖效率、消肿所用时间、口感,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

综上所述,经本发明制得的中药组合物相较于市场上现有药物,降糖效率提高了5-10%,消肿所用时间降低了26-40%,且本中药组合口感更佳,更适宜病患服用,值得推广。

本发明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