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验器具浸泡消毒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53090发布日期:2018-08-24 20:10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实验设备、实验耗材浸泡消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化验器具浸泡消毒筒。



背景技术:

实验室、化验室中使用的容器、夹具等器具,经常会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等,带有很大的传染性。这些器具使用完毕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初期浸泡消毒才能进行清洗或废弃。由于实验室、化验室的工作是持续进行的,故待浸泡的器具会随时产生。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一盛有浸泡消毒液的塑料桶,当有污染器具产生时,则将其放入塑料桶中。但由于许多器具的材质为塑料,密度低于浸泡液,发生漂浮,多数容器口朝上不能与消毒液充分接触,达不到消毒的效果。要想完成器具的清洗,需要待下班后,通过重物下压漂浮的器具,并等待浸泡消毒充分才能进行清洗,增加了工作负担,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研制一种化验器具浸泡消毒筒,该浸泡筒既能满足随时添加器具的需要,又能够保证投入浸泡筒的器具完全被浸泡液浸没,浸泡效果好,节约了清洗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化验器具浸泡消毒筒,包括筒体、筒盖、压板、进料斗、拉绳,筒体为顶面开口的筒形,筒盖安装在筒体的顶面开口处,筒盖的中心设置有出线孔;压板设置在筒体内,拉绳的一端连接压板、另一端穿过筒盖中心的出线孔,筒体上端的侧面设置有进料口,进料斗设置在进料口处。通过设置压板、进料斗、拉绳,待浸泡的器具通过进料斗进入筒体,然后通过控制拉绳可提起压板后放下,从而将待浸泡的器具下压至液面以下。

作为优化,所述压板的外形及尺寸与筒体内腔的外形及尺寸对应。

作为优化,所述压板的外形与筒体内腔的外形相同,压板的尺寸比筒体内腔的尺寸小。

作为优化,所述筒体上粗下细的圆筒形,压板为圆柱形。

作为优化,所述压板为顶面开口的圆柱形,压板的高度大于进料口的高度,筒体内浸泡液的高度低于进料口,压板的底面设置有多个通孔。

作为优化,所述进料斗为顶端开口的漏斗形。

作为优化,所述筒盖与筒体通过螺纹或压扣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化验器具浸泡消毒筒还包括踏板、导向轮,踏板设置在筒体底部的侧面,踏板通过转轴连接筒体,导向轮设置在筒体和/或筒盖上,拉绳的一端连接压板、另一端穿过筒盖中心的出线孔后经导向轮导向后连接踏板。

作为优化,所述拉绳包括拉绳a、拉绳b、套环,拉绳a的一端连接压板、另一端穿过筒盖中心的出线孔后固定在筒盖上,拉绳b的一端连接套环、另一端经导向轮导向后连接踏板,套环包裹拉绳a。

作为优化,所述化验器具浸泡消毒筒还包括电机、卷轮、控制器、投料按键,电机、投料按键安装在筒盖上,卷轮连接电机的输出轴,拉绳的一端连接压板、另一端穿过筒盖中心的出线孔后连接卷轮,电机连接电源,电机的控制端口、投料按键连接控制器。当进料斗中存放了一定数量的待浸泡器具,需要投料时,按下投料按键,控制器控制电机先往一个方向转动将拉绳缠绕在卷轮上,使压板提升,器具进入筒体,然后电机反转相同转数,使压板复位,将进入筒体的器具下压之液面以下。

发明内容中提供的效果仅仅是实施例的效果,而不是发明所有的全部效果,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该浸泡筒既能满足随时添加器具的需要,又能够保证投入浸泡筒的器具完全被浸泡液浸没,浸泡效果好,节约了清洗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2.通过设置压板的高度大于进料口的高度,投料状态时,压板能将进料口完全覆盖,避免了卡料情况。

3.通过设置进料斗为顶端开口的漏斗形,方便了投料工作的进行。通过设置踏板,可通过脚踩控制投料工作的进行,工作人员不要弯腰,减轻了工作负担。

4.通过将拉绳设置为拉绳a、拉绳b、套环,套环包裹拉绳a,拉绳b通过拉套环拉动拉绳a,可实现运动距离的加倍,另压板具有更大的运动空间,增加了设备的可行性。

5.通过设置电机、卷轮、控制器、投料按键,可实现投料的自动化,提高了设备当初,降低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压板处于最低端时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压板处于最低端时的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压板处于最低端时的俯视图。

图4为图2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2沿a-a方向剖视后的总体结构图。

图6、图7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压板处于最低端时的总体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压板处于最高端时的正视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压板处于最高端时的左视图。

图10为图9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压板处于最高端时的总体结构图。

图12为图9沿b-b方向剖视后的总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应当注意,在附图中所图示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本发明省略了对公知组件和处理技术及工艺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发明。

图1至图12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如图所示,一种化验器具浸泡消毒筒,包括筒体1、筒盖2、压板3、进料斗4、拉绳5,筒体1为顶面开口的筒形,筒盖2安装在筒体1的顶面开口处,筒盖2的中心设置有出线孔;压板3设置在筒体1内,拉绳5的一端连接压板3、另一端穿过筒盖2中心的出线孔,筒体1上端的侧面设置有进料口11,进料斗4设置在进料口11处。通过设置压板3、进料斗4、拉绳5,待浸泡的器具通过进料斗4进入筒体1,然后通过控制拉绳5可提起压板3后放下,从而将待浸泡的器具下压至液面以下。该浸泡消毒筒既能满足随时添加器具的需要,又能够保证投入浸泡筒的器具完全被浸泡液浸没,浸泡效果好,节约了清洗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压板3的外形及尺寸与筒体1内腔的外形及尺寸对应。所述压板3的外形与筒体1内腔的外形相同,压板3的尺寸比筒体1内腔的尺寸小。所述压板3为顶面开口的圆柱形,压板3的高度大于进料口11的高度,筒体1内浸泡液的高度低于进料口11,压板3的底面设置有多个通孔。通过设置压板3的高度大于进料口11的高度,投料状态时,压板3能将进料口11完全覆盖,避免了卡料情况。所述进料斗4为顶端开口的漏斗形。通过设置进料斗4为顶端开口的漏斗形,方便了投料工作的进行。所述筒盖2与筒体1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化验器具浸泡消毒筒还包括踏板6、导向轮7,踏板6设置在筒体1底部的侧面,踏板6通过转轴连接筒体1,导向轮7设置在筒体1和/或筒盖2上,拉绳5的一端连接压板3、另一端穿过筒盖2中心的出线孔后经导向轮7导向后连接踏板6。通过设置踏板6,可通过脚踩控制投料工作的进行,工作人员不要弯腰,减轻了工作负担。

如图7所示,所述拉绳5包括拉绳a51、拉绳b52、套环53,拉绳a51的一端连接压板3、另一端穿过筒盖2中心的出线孔后固定在筒盖2上,拉绳b52的一端连接套环53、另一端经导向轮7导向后连接踏板6,套环53包裹拉绳a51。通过将拉绳5设置为拉绳a51、拉绳b52、套环53,套环53包裹拉绳a51,拉绳b52通过拉套环53拉动拉绳a51,可实现运动距离的加倍,另压板3具有更大的运动空间,增加了设备的可行性。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