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散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31593发布日期:2018-10-12 20:44阅读:29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散剂。



背景技术:

口腔溃疡俗称“口疮”,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口腔黏膜的溃疡性损伤病症,多见于唇内侧、舌头、舌腹、颊黏膜、前庭沟、软腭等部位,这些部位的黏膜缺乏角质化层或角化较差。舌头溃疡指发生于舌头、舌腹部位的口腔溃疡。口腔溃疡发作时疼痛剧烈,局部灼痛明显,严重者还会影响饮食、说话,对日常生活造成极大不便;可并发口臭、慢性咽炎、便秘、头痛、头晕、恶心、乏力、烦躁、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口腔溃疡是一种发于口腔黏膜上的,表浅上的溃疡。大小可从米粒至黄豆大小遍布于口腔,成圆形或椭圆形,溃疡面为凹、凸两大类,周围充血或成白色黏膜。溃疡具有周期性、反复性及自限性等。特点:善发于上下唇、舌、上下颚等处。诱因是局部创伤、食物、药物、精神失调,激素及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等。

目前口腔溃疡的病因及致病机制仍不明确,它可能由于病因不明,诊断完全是基于病史及临床表现,缺少可作为确诊的实验标准。口腔溃疡预示着机体可能有潜在的系统性疾病,如:胃、肠、血液和内分泌系统等疾病。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的目的:为了提供一种效果更好的治疗口腔溃疡的散剂,具体目的见具体实施部分的多个实质技术效果。

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方案一:

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散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冰片3g;硼砂10g;青黛12g;红药子15g;黄药子15g;重楼9g;桔梗12g;射干15g;甘草9g;以上药物粉碎为粉末状,按其比例混合即成。

方案二:

冰片、硼砂、青黛、红药子、黄药子、重楼、桔梗、射干、甘草中的任意之一及其组合在制备治疗口腔溃疡的药物中的用途。

方案三:

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散剂施加结构,其特征在于,

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冰片3g;硼砂10g;青黛12g;红药子15g;黄药子15g;重楼9g;桔梗12g;射干15g;甘草9g;以上药物粉碎为粉末状,按其比例混合即成;混合的药物粉末位于药包中;

还包含施加结构,施加结构包含牙套,牙套包含槽,槽的两侧为牙套内壁以及牙套外壁;所述的牙套内壁以及牙套外壁上包含孔,所述的孔中能塞入药包。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药包为纱布包覆的药包。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药包连接着插入部分,插入部分为螺纹结构,螺纹结构能够安装进孔中。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是使用中国传统中草药为原料,临床反复试验、验证后配置而成。符合传统中医学理论,具有标本兼治的目的,而且愈后不易复发。

附图说明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

图1为辅助牙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药包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牙套;2.孔;3.牙套内壁;4.牙套外壁;5.药包;6.插入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专利提供多种并列方案,不同表述之处,属于基于基本方案的改进型方案或者是并列型方案。每种方案都有自己的独特特点。

1.青黛:咸寒、归肝经、咸能入血,寒能清热凉血、解毒为君药。

2.冰片:辛苦、芳香走窜,性偏寒凉、清热泻火、消肿止痛、收敛生肌。

3.硼砂:性温、疗喉肿痛、隔散热痰、含化立终。清热,消痰,解毒,防腐。用于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口腔炎,齿龈炎,中耳炎,目赤肿痛,汗斑。

4.桔梗:味微苦、辛,性平,归肺经。功能开宣肺气、祛痰止咳、利咽散结、宽胸排脓。

5.射干:味苦、逐瘀通筋、祛痹除嗅、散发毒热。《滇南本草》:"治咽喉肿痛,咽闭喉风,乳蛾,痄腮红肿,牙根肿烂,攻散疮痈一切热毒等症。

6.红药子:味苦、微涩、性凉。生用:抗菌消炎,顺气活血,凉血止血,镇痛解痉,止痛止泻。促进溃疡愈合。

7.黄药子:苦、寒、小毒。入肺、肝经。散结消瘿、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甲状腺肿大,淋巴结核,咽喉肿痛,吐血,咯血,百日咳,癌肿;外用治疮疖。

8.重楼:苦,微寒。有小毒。归心、肺、肝经。清热解毒,活血理气止痛。抗癌细胞,用于急慢性肝炎、脘胁胀痛、湿热带下、乳腺炎、疔肿等。

9.甘草:味甘,性平,无毒。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气力,解毒,久服轻身延年。生甘草能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调和诸药;炙甘草能补脾益气。生用主治咽喉肿痛,痛疽疮疡,胃肠道溃疡以及解药毒、食物中毒等。

药理作用:

本品有抗溃疡、镇痛、抗炎及抗菌作用,促进口腔溃疡愈合,减轻溃疡对口腔、食道的充血和水肿(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喉杆菌,食道癌、其它球菌等)作用。

临床应用:

口疮、口糜烂、急喉痹、急乳蛾、牙癣等。多因火热,火毒上攻,结聚于口腔肌膜、黏膜充血、破溃,局部疼痛。口渴喜冷饮或咽喉红肿疼痛,吞咽困难,或牙龈红肿疼痛。龈乳红肿明显,触痛出血或口舌溃烂,疼痛灼热,烦渴多饮。大便秘结、脉弦数等。

口腔、牙龈、舌、上下颚、咽喉疼痛等。反复发作上述症状者。

七:孕妇、幼儿及脾虚者慎用。

八:用法及用量,每次0.1g,每日3--5次。

九:注意事项:饮食宜清淡、忌辛辣、油腻食物等。

本口腔溃疡散,其特征在于以下重量比例的原料药制成,其单位为g。

冰片3g;硼砂10g;青黛12g;红药子15g;黄药子15g;重楼9g;桔梗12g;射干15g;甘草9g。

以上药物均为成品药(无菌、无杂质)以药用粉碎机粉碎为粉末状,按其比例、用(0.1)g的小勺,或用小药袋装。

以下为典型病例(部分):

病例1:

严xx,女,51岁,口腔颊部两侧及舌两侧各发生口疮2年余。西医诊断为口腔溃疡,在3级、4级医院诊治无效。今诊除上述病状外,尚见必须不眠,面色发赤,自感心跳快,口苦食少,厌油口腻,稍不顺心即怒,大便干结,舌盾乱,脉洪消等,服用本口服药2天后好转,继续服用5天痊愈。

病例2:

张xx,男,48岁,患者口腔两颊糜烂,疼痛,口舌干燥多年,粘膜广泛充血,两颊中后段大面积呈现灰白环型网状,鳞片且红肿,舌伴有裂纹,专家诊断为扁平苔癣,糜烂型。服用本药方的口服药3天好转,1周后痊愈。

病例3:

张xx,男,42岁,患者患口腔及食道溃疡5年余,经多家医院治疗未愈,并时常加重,经检查发现其舌尖边缘、口腔左右、咽喉多处溃疡,中心呈白色脓苔,周围粘膜红肿。服用本口服药3天后初见成效,继续服用8天后痊愈。

病例4:

李xx,女,3岁,伴有发热,口腔内牙龈多处溃疡并遍及舌尖边缘,手足心处有红色米粒大红点,诊断为手足口病,治疗一周为愈。服用本口服药3天痊愈。

病例5:

王xx,58岁,患口腔溃疡及重舌症见,发热头痛,口干、口臭、淋巴肿大,食欲困难,大便干结,脉洪数。经抗菌素、抗生素应用未愈,后用本口服药1周痊愈未复发。

病例6:

刘xx,男,25岁,善食麻辣、火锅,经常发生口腔溃疡5年余,病发时巨痛难忍,不能进食,并伴有口干、口臭、、发热、淋巴肿大等症状。服用口服药3天痊愈。后来减轻了麻辣饮食,至今未复发。

病例7:

冯xx,男,22岁,突发口腔溃疡,痛疼难忍,经医院用抗菌素和抗生素静脉点滴无好转,后服用本口服药1天后好转,能进食,连用3天痊愈。

病例8:

魏xx,男,15岁,患者舌体及上下唇内俩出现溃疡,反复发作3年余,病发时不能进食,痛疼难忍被诊断为复发性口腔溃疡,肝脾湿热型。经多方治疗未见好转,被专家诊断为复发性口腔溃疡。服用本口服药2天初见成效,连用3天后痊愈,至今未复发。

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除了口服,还能够外敷。可以是散剂等任意剂型。

开创性地,以上各个效果独立存在,还能用一套结构完成上述结果的结合。

下面结合图1和图2,说明下本专利进一步的改进:

一种治疗口腔溃疡的散剂施加结构,其特征在于,

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冰片3g;硼砂10g;青黛12g;红药子15g;黄药子15g;重楼9g;桔梗12g;射干15g;甘草9g;以上药物粉碎为粉末状,按其比例混合即成;混合的药物粉末位于药包中;

还包含施加结构,施加结构包含牙套,牙套包含槽,槽的两侧为牙套内壁3以及牙套外壁4;所述的牙套内壁3以及牙套外壁4上包含孔,所述的孔中能塞入药包。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使用的时候,将药包塞进对应的溃疡所在的孔,随后直接戴上牙套,直接就能将药物直达病灶。针对的现有技术是:口腔溃疡的药物很难直达病灶,因为人的口部会分泌口水,药物都被浪费了;采用本结构,能直达病灶,压住疮位。

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提供的多个方案包含本身的基本方案,相互独立,并不相互制约,但是其也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组合,达到多个效果共同实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