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炎退热颗粒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35681发布日期:2018-10-23 21:26阅读:8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消炎退热颗粒的制备方法。属于医药
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消炎退热颗粒由大青叶、蒲公英、紫花地丁、甘草这4味药材经现代工艺制备而成。功能与主治如下: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外感热病、热毒壅盛证,症见发热头痛、口干口渴、咽喉肿痛;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亦用于疮疖肿痛。消炎退热颗粒,由大青叶400重量份、蒲公英400重量份、紫花地丁150重量份、甘草75重量份制备而成。制法如下:以上四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煎液滤过,滤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80℃),加3倍量乙醇,搅拌,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80℃),加蔗糖粉950g及淀粉适量,制成颗粒,干燥,制成1000g;即得。方中君药为大青叶性苦,寒,入肝、心、胃经;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臣药为蒲公英,性苦甘,寒;归入肝、胃经;有清热解毒,利尿散结之功效。佐药为紫花地丁,味苦、辛、寒;归心、肺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清热利湿的作用。使药为甘草具有调和诸药的功效。消炎退热颗粒内含黄酮类、靛玉红、秦皮乙素、甾醇类、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有效成分,其产品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于治疗代谢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产品疗效确切,质量稳定,安全性好。多年来,消炎退热颗粒凭着安全可靠的疗效,为中医领域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首选药物。消炎退热颗粒作为有中国特色的药品,代表着我国药物研究和应用的新成果,但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的不断提升,传统工艺的颗粒剂就显得美中不足,运用高科技的制剂技术,可产生新的消炎退热颗粒的制剂。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炎退热颗粒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通过对处方的工艺不断优化,将处方中的药材按比例进行提取,采用逆流提取技术,通过优化提取参数,使提取更充分。在用辅料和清膏混合,采用合适的制粒技术,得到适当的颗粒。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大青叶400重量份、蒲公英400重量份、紫花地丁150重量份、甘草75重量份,采用超声逆流提取技术,针对加热时间、溶剂量、加热温度、超声波功率进行工艺研究,按上述参数进行工艺筛选,确定最佳提取工艺。2.将步骤1的提取液进行浓缩收膏,加edta-2na和亚硫酸氢钠,考察2种物料的配比用量,以达到最大限度降低秦皮乙素在浓缩过程中的降解率的效果。3.将步骤2所得的清膏加乙醇醇沉,收膏。4.成型:制备成颗粒剂。填充剂:淀粉、蔗糖。采用喷雾干燥制粒或湿法制粒根据成型需求,确定相关制备方法。5.机分;用全自动颗粒包装机进行机分。6.包装;外包,即的。本发明是通过下面步骤实现的:其优选过程如下:大青叶400重量份、蒲公英400重量份、紫花地丁150重量份、甘草75重量份,采用超声逆流提取技术。根据检测结果(参照中国药典2015版一部消炎退热颗粒的检测方法),进行实验筛选。见表1步骤1的提取进行工艺优化,采用超声波逆流提取技术。以秦皮乙素转移率为考察指标按4因素3水平进行正交实验,实验结果及方差分析见表1、表2、表3.表1影响秦皮乙素提取的4因素3水平表表2关于提取因素筛选的正交实验表表3影响含量提取转移率的因素的方差分析(f值大于19为显著性)由上表可以看出:超声波功率是最显著的因素,其次是溶剂量。从实验数据分析结合耗能最小化:采用超声波功率3000瓦,溶剂量12倍,提取温度60度,提取时间30分钟为最佳提取工艺。步骤2的优选过程如下:取步骤1的提取液进行实验,每个实验样品使用50公斤提取液。按下表4的实验数据进行实验,全程采用真空减压浓缩,控制真空度-0.07mpa--0.08mpa,浓缩温度控制在60-65度。收膏比重控制在1.28。以最终收膏中的秦皮乙素的含量转移率(从浓缩前到浓缩后)作为考察指标。表4edta-2na和亚硫酸氢钠的配比用量考察表项目edta-2na用量亚硫酸氢钠用量秦皮乙素的含量转移率10040.2%20.01%042.3%30.05%047.2%40.25%047.1%51.25%046.8%600.01%48.2%700.05%52.4%800.25%55.8%901.25%55.6%100.01%0.01%61.7%110.05%0.05%73.5%120.25%0.25%72.8%131.25%1.25%73.1%140.05%0.25%73.0%150.25%0.05%72.9%从上表的实验情况可以看出:①从实验1可以看出,直接减压浓缩,秦皮乙素的含量转移率(从浓缩前到浓缩后)只有40.2%,有约60%的有效成分在浓缩过程中损失②从实验2、3、4、5可以看出,添加edta-2na进行浓缩,能对秦皮乙素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不随着edta-2na用量的继续增大而增大,证明单独使用edta-2na不可行。③从实验6、7、8、9可以看出,添加亚硫酸氢钠进行浓缩,能对秦皮乙素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不随着亚硫酸氢钠用量的继续增大而增大,证明单独使用亚硫酸氢钠有一定的效果,但效果并不显著④从实验10、11、12、13、14、15可以看出,添加亚硫酸氢钠和edta-2na进行浓缩,能对秦皮乙素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在亚硫酸氢钠和edta-2na用量在0.05%后,不随着亚硫酸氢钠和edta-2na用量的继续增大而增大,证明联合使用亚硫酸氢钠和edta-2na有较好的效果。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最佳工艺为:大青叶400重量份、蒲公英400重量份、紫花地丁150重量份、甘草75重量份,采用超声逆流提取技术,超声波功率3000瓦,溶剂量12倍,提取温度60度,提取时间30分钟。添加提取液重量0.05%亚硫酸氢钠和提取液重量0.05%edta-2na一起混合浓缩,控制真空度-0.07mpa--0.08mpa,浓缩温度控制在60-65度,收膏比重控制在1.28。清膏加3倍量95%乙醇,搅拌,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80℃)加淀粉适量、蔗糖950克,制成1000克。含量检测方法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d)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冰醋酸(20:80:0.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53nm。理论板数按秦皮乙素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秦皮乙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0μg的溶液,即得。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品,研细,取2g或0.6g(无蔗糖),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320w,频率40k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本品每袋含紫花地丁以秦皮乙素(c9h6o4)计,不得少于0.30mg。为更好的验证本发明的先进性,将用本发明制备的消炎退热颗粒和原工艺制备的消炎退热颗粒进行为期6个月的加速稳定性考察。数据见表5.表5方案的加速稳定性数据从上述所有数据分析得出:采用最佳工艺制备的样品比标准工艺的稳定性好,所得产品抗引湿能力强、稳定性强,疗效稳定;整体工艺易于操作,适于推广应用。秦皮乙素作为消炎退热颗粒的主要活性成分是经过实验发现的,发现过程如下:秦皮乙素,6,7-二羟基香豆素,分子式是c9h6o4,分子量:178.141。在本处方的紫花地丁药材中有一定量的存在。该成分是药物平喘宁的中间体;秦皮乙素本身是一种抗菌药。在发现了上述情况之后,经过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的改进,本发明的消炎退热颗粒,在疗效上优于用现有技术制备的消炎退热颗粒,采用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反应模型,考察秦皮乙素对巨噬细胞经lps刺激后产生的炎症因子[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评价其抗炎活性,在lps刺激raw264.7细胞的炎症反应中,与对照组比较,2种工艺制备的样品在50μg/ml的质量浓度。下对raw264.7细胞生长均无明显影响。以下为疗效对比实验: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的消炎退热颗粒的疗效要优于用现有技术制备的消炎退热颗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一种消炎退热颗粒的制备方法大青叶400重量份、蒲公英400重量份、紫花地丁150重量份、甘草75重量份,采用超声逆流提取技术,超声波功率3000瓦,溶剂量12倍,提取温度60度,提取时间30分钟。添加提取液重量0.05%亚硫酸氢钠和提取液重量0.05%edta-2na一起混合浓缩,控制真空度-0.07mpa--0.08mpa,浓缩温度控制在60-65度,收膏比重控制在1.28。清膏加3倍量95%乙醇,搅拌,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80℃)加淀粉5克,蔗糖950克,制成1000克。包装,即的。实施例2:一种消炎退热颗粒的制备方法大青叶400重量份、蒲公英400重量份、紫花地丁150重量份、甘草75重量份,采用超声逆流提取技术,超声波功率3000瓦,溶剂量12倍,提取温度60度,提取时间30分钟。添加提取液重量0.25%亚硫酸氢钠和提取液重量0.01%edta-2na一起混合浓缩,控制真空度-0.07mpa--0.08mpa,浓缩温度控制在60-65度,收膏比重控制在1.28。清膏加3倍量95%乙醇,搅拌,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80℃)加淀粉2克、蔗糖950克,制成1000克。包装,即的。实施例3:一种消炎退热颗粒的制备方法大青叶400重量份、蒲公英400重量份、紫花地丁150重量份、甘草75重量份,采用超声逆流提取技术,超声波功率3000瓦,溶剂量12倍,提取温度60度,提取时间30分钟。添加提取液重量1.25%亚硫酸氢钠和提取液重量0.25%edta-2na一起混合浓缩,控制真空度-0.07mpa--0.08mpa,浓缩温度控制在60-65度,收膏比重控制在1.28。清膏加3倍量95%乙醇,搅拌,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80℃)加淀粉7克、蔗糖950克,制成1000克。包装,即的。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