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配方颗粒矫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35678发布日期:2018-10-23 21:26阅读:44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配方颗粒矫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用于改善单味或复方中药配方颗粒的口感。属中药制剂领域。

(二)

背景技术:

中药配方颗粒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经水提取、浓缩、干燥等制备而成的单味颗粒剂。以其质量稳定、剂量准确、服用方便、安全卫生等优点受到临床患者和医生的认可和接受。然而,由于中药配方颗粒药物浓度高、口感不佳,常有苦、涩、酸等让人不悦的味道,使患者在使用时引起味觉不适,甚至呕吐,尤其是儿童患者顺应性较差,常因儿童不肯配合服用而延误治疗,限制了其在儿童患者中的使用,因此有必要研究中药配方颗粒的矫味剂,以提高儿童患者的顺应性。

目前常用药物矫味方法有薄膜包衣技术、分子包合技术、树脂吸附技术、蜡质材料包裹技术、乳剂包裹技术、泡腾技术、单纯使用甜味剂或食用香精等。其中,薄膜包衣技术常用于片剂的掩味,而对于中药配方颗粒,因颗粒的比表面积较大,包衣所需辅料用量较大,因此并不适用中药配方颗粒的掩味;分子包合技术是将药物包裹在环糊精等主分子的空腔内,可减少药物与味蕾的接触,达到矫味的目的,但因分子包合技术中环糊精等用量较大,通常与药物的比例在1∶1以上,因此也不适用于中药配方颗粒的矫味;树脂吸附技术,国内研究较少,可用于药用的离子交换树脂材料也较少;蜡质材料包裹技术、乳剂包裹技术、泡腾技术工艺复杂、操作要求较高;单纯使用甜味剂或食用香精矫味作用有限,尤其在中药复方组成成分多、剂量大的情况下,单纯使用某种甜味剂或食用香精无法起到很好的掩味效果。

(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中药配方颗粒的掩味、工艺简单,使用方便以及能起到很好的掩味效果的中药配方颗粒矫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

一种中药配方颗粒矫味剂,所述矫味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成份的原料组成:

各组份的重量百分比总和为100%;

所述卡拉胶和魔芋胶的重量比为:卡拉胶∶魔芋胶=1∶0.5~1∶3;

所述中药配方颗粒矫味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卡拉胶和魔芋胶、三氯蔗糖、乙基麦芽酚、羟基化磷脂、麦芽糊精和水果味香精混合均匀,加入适量水作粘合剂,制成湿颗粒,50~60℃烘干,制成中药配方颗粒矫味剂。

所述中药配方颗粒矫味剂的使用方法如下:

先将待服用的中药配方颗粒和矫味剂倒入容器中,加入热水,矫味剂与水的重量比为2∶100~2.5∶100,搅拌均匀,冷却放至室温,或放入2℃~6℃环境加速冷却,待其冻结后即可服用。

本发明通过多种矫味原理达到理想的中药配方颗粒矫味效果,具体包括:

1、采用胶凝剂卡拉胶和魔芋胶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凝胶结构,将药物包裹于其中,可缓和药物的味道,控制药物向味蕾的扩散,干扰味蕾的味觉而起到矫味的效果。

2、所选的卡拉胶和魔芋胶作为复合胶凝剂配合使用,因为单一使用卡拉胶,所形成凝胶脆性大、弹性小、易析水,而单一使用魔芋胶,则形成凝胶用量大、ph值较高条件下才可成型,且口感欠佳,不受欢迎,若将两者按照一定比例复合使用,则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可形成凝胶强度高的弹性凝胶,使用范围广,与各种理化性质的中药配方颗粒加热水溶解、冷却后,具有较好的矫味效果。

3、所选用的三氯蔗糖是一种甜味剂,甜度为蔗糖的600~650倍,对涩、苦等不愉快味道有掩盖效果,其不同于其它甜味剂的突出特点是热值及能量值几乎为零,在人体内不参与新陈代谢,不被吸收,不会引起血糖波动,适于糖尿病人、肥胖病患者、心血管类疾病患者使用。

由于上述卡拉胶和魔芋胶配合成的复合胶凝剂经热水溶解、冷却结冻后形成的凝胶硬度、弹性合适,服用时有咀嚼感、较可口,但是凝胶本身味道极淡,若配合三氯蔗糖和水果香精使用,一方面,凝胶可避免中药与味蕾直接接触,另一方面,凝胶的可口配合三氯蔗糖的甜味、水果香精的香味,可达到香、甜、可口替代中药苦、涩等不良味道的效果,可较好的遮盖中药不良味道。

4、所选用的乙基麦芽酚是一种香、甜、鲜味的增效剂,不仅可增强三氯蔗糖的甜味效果,而且可增强水果香精的香味效果,可更好的掩盖中药苦、酸、涩、腥等味道。

5、所选的羟基化磷脂可通过与苦味剂竞争性地争夺苦味受体,阻止苦味受体对苦味的感受,这是从减弱使用者自身对苦味的感受程度来矫味,但是单独使用这种矫味方式,掩盖苦味的效果并不显著,须配合前述复合胶凝剂、三氯蔗糖、水果香精、乙基麦芽酚使用,才可对中药配方颗粒达到较好的矫味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辅料用量少,工艺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低廉。

2、所用甜味剂三氯蔗糖是一种新型甜味剂,与其它甜味剂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

(1)甜味纯正,甜感呈现速度、最大甜味的感受强度、甜味持续时间、后味等都非常接近蔗糖,是一种综合性能非常理想的强力甜味剂。

(2)三氯蔗糖的热值及能量值几乎为零,在人体内不参与新陈代谢,不被吸收,不会引起血糖波动,适于糖尿病人、肥胖病患者、心血管类疾病患者使用。

3、矫味剂中采用卡拉胶和魔芋胶形成凝胶后的掩味技术,并加入其它不同类型的矫味剂包括甜味剂三氯蔗糖、香甜味增效剂乙基麦芽酚、掩味剂羟基化磷脂以及水果味香精等,借助多种矫味剂的协同作用,扩大该矫味剂在中药矫味方面的使用范围,结果表明,该矫味剂对中药配方颗粒具有良好的矫味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尤其是儿童和吞咽困难患者用药的顺应性。

(四)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中药配方颗粒矫味剂及其制备方法:

用量(1袋)

将卡拉胶和魔芋胶、三氯蔗糖、乙基麦芽酚、羟基化磷脂、麦芽糊精和柠檬味香精混合均匀,加入适量水作粘合剂,制成湿颗粒,50~60℃烘干,制成中药配方颗粒矫味剂。

取黄连中药配方颗粒1袋(0.5g)和矫味剂1袋倒入容器中,加入100ml热水,搅拌均匀,放入4℃环境冷却,待其冻结后服用,结果表明可明显改善黄连中药配方颗粒的苦味。

实施例2:

中药配方颗粒矫味剂及其制备方法:

用量(1袋)

将卡拉胶和魔芋胶、三氯蔗糖、乙基麦芽酚、羟基化磷脂、麦芽糊精和水蜜桃味香精混合均匀,加入适量水作粘合剂,制成湿颗粒,50~60℃烘干,制成中药配方颗粒矫味剂。

取黄连中药配方颗粒1袋(0.5g)和矫味剂1袋倒入容器中,加入100ml热水,搅拌均匀,放入4℃环境冷却,待其冻结后服用,结果表明可明显改善黄连中药配方颗粒的苦味。

实施例3:

中药配方颗粒矫味剂及其制备方法:

用量(1袋)

将卡拉胶和魔芋胶、三氯蔗糖、乙基麦芽酚、羟基化磷脂、麦芽糊精和水蜜桃味香精混合均匀,加入适量水作粘合剂,制成湿颗粒,50~60℃烘干,制成中药配方颗粒矫味剂。

取陈皮、金银花、连翘中药配方颗粒各1袋(共3.5g)和矫味剂1袋倒入容器中,加入100ml热水,搅拌均匀,冷却放至室温,待其冻结后服用,结果表明可明显改善陈皮、金银花、连翘中药配方颗粒的苦、涩味。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