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月经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38482发布日期:2018-09-14 22:29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节月经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月经病是妇科病中最常见的疾病,而月经病只是统称,按临床表现还包括月经周期的先期、后期、先后无定期、月经出血量的过多过少、经间期出血、闭经、崩漏,其他与月经行经期前后及行经期的全身症状如痛经、经行乳房胀满、经行头痛、经行身痛、经行泄湾、经行浮脾、经行吐齟、经行风渗块、经行口糜、经行情志异常、经断前后诸症等。中医学在数千年的临床实践中,各个医家的论述颇多,从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已形成了一套完整体系。历来的文献与医家对于月经病发病本质的认识还是比较统一的,认为月经病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尤其与肝脏的关系更为密切。中医临床上,月经病的治疗,称之为调经,以调经为大法,针对病性及病位,分别采取调理气無、补肾、扶脾、疏肝、调固冲任等具体措施。中医认为月经病的病因病机不外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调、冲任督带损伤,辨证按阴阳、脏腑、气血、寒热、虚实等辨证论治。

申请公布号cn107789484a,发明名称:一种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包括阿胶8-12份、黄精18-22份、红枣18-22份、枸杞8-12份、茯苓10-14份、肉桂8-12份、橘皮10-14份和甘草8-12份。该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养血调经、补益肝肾、暖宫的功效,能有效治疗和调理月经不调,同时改善失眠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是改配方以温补为主,但是现代人类的生活方式与古代相比,已经有了多样化的转变。受生活环境、生理、心理等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如生活节奏逐渐紧张,学业或事业压力,过度劳神,嗜食肥甘厚味或饮食不规律、嗜酒过量无度、作息失常、休养有限等等,在以上因素的基础上上,在发生疾病时其病理演变过程中,容易表现出阴虚燥热、阴虚夹热、阴虚阳尤、阴虚血热等阴精暗耗、相火易尤的情况。因此采用上述温补的药物,效果不是太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节月经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以养阴清热的中药为主,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治疗月经的中药以温补为主,效果不好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调节月经的中药,按照重量份计,包括生地6-8份、麦冬6-8份、地骨皮6-8份、当归3-5份、川穹3-5份、枸杞3-5份、山药3-5份、白芍药2-3份、牡丹花2-3份、阿胶2-3份、生姜1-2份、炙甘草2-3份。

进一步,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为:按照重量份计,包括生地6份、麦冬8份、地骨皮6份、当归3份、川穹4份、枸杞4份、山药5份、白芍药2份、牡丹花2份、阿胶3份、生姜1份、炙甘草3份。

进一步,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为:所述中药为颗粒剂、胶囊剂和丸剂。

本发明的调节月经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生地、麦冬、地骨皮、当归、川穹和炙甘草粉碎,然后按照1g:5ml的料液比,加60%乙醇,温度40-50度,浸泡2h,过滤,然后按照1g:3ml的的料液比,加60%乙醇,温度40-50度,浸泡2h,过滤,合并两次滤液,除去乙醇,备用;

(2)将白芍药、牡丹花和生姜粉碎,按照1g:10ml的比例加水,然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3h,得中药馏分和水提液,备用;

(3)将枸杞、山药和阿胶,粉碎后备用;

(4)将步骤(1)所得的滤液和步骤(2)的水提液,合并,浓缩至80度相对密度为1.30-1.35,备用;

(5)将步骤(2)所得的中药馏分与β-环糊精制成包合物,备用;

(6)将步骤(3)、(4)和(5)所得的产物混合均匀,然后30-40度干燥,粉碎,即得调节月经的中药。

进一步,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为:所述的中药馏分与β-环糊精制成包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将β-环糊精加水,配置成20%的水溶液,100~200r/min搅拌,温度为40℃的添加下,滴加中药馏分0.5ml,搅拌1h,得大量沉淀,然后混合物在冰箱中3~5℃放置24h,抽滤,固形物40℃干燥4h,即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生地:药性甘苦寒,归心、肝、脾、肺经,是清热、凉血、止血、养阴之要药,最常用治妇科的阴虚血热证。《珍珠嚢》云其“凉血、生血,不肾水真阴”。

麦冬:药性甘,微苦,微寒。归胃、肺、心经。功效为养阴生津,润肺清心。主要润养胃、肺、心三脏之阴,兼清三脏之热,为生津除烦、泽枯润燥之上品,与其他中药配合使用治疗虚热之证,亦是妇科常用药。

地骨皮:药性甘寒,归肺、肝、肾经。能清肝肾之虚热,善除骨蒸,《珍珠囊》“…补肾阴不足,壮骨髓六也”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有清热凉血止血之效,常用于也热出血证。

当归:药性甘、辛、苦,性温,归肝、心、脾经,主治血虚、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既有活血又有补血的作用,为女性调经之要药。

川穹:药性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为妇科要药,能活血调经,可用治多种妇产科的疾病。

枸杞:药性平,味甘。滋补肝肾,益精明目。主治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

山药:药性味甘、性平,入肺、脾、肾经。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补而不腻。《伤寒蕴要》:“补不足,清虚热。”《本草正》:“能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本品能补益脾阴、肺阴、肾阴,适用于诸多虚损证。

牡丹花:药性平,味苦淡,归肝经,活血调经,治妇女月经不调,经行腹痛。

阿胶:药性甘平,归肺、肝、肾经。功效为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神农本草经》“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痛,女子下血,安胎。”是常用的补养阴血之圣药。

生姜:药性辛、微温,归肺脾胃经,用于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解药毒。

白芍药:药性苦酸,微寒。归肝、脾经。有养血敛阴之功效,主治血虚阴亏,肝阳偏亢诸证,为调经之要药。

炙甘草:药性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

本发明的中药中生地、白芍药、阿胶、地骨皮、麦冬、牡丹花具有养阴清热作用,当归、川穹、山药、枸杞、生姜、炙甘草等药物均是保阴煎作用的药物,以补肝肾之阴为主,再配伍清热之品,以达到养阴清热的目的。本发明以养阴清热法来调节月经,具有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对月经过期不来的患者具有更好地效果。

本发明的中药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中药进行提取制备,使得所制备的中药最大限度的保存了有效成分,提高了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调节月经的中药,按照重量份计,包括生地6份、麦冬8份、地骨皮6份、当归3份、川穹4份、枸杞4份、山药5份、白芍药2份、牡丹花2份、阿胶3份、生姜1份、炙甘草3份;

中药为颗粒剂、胶囊剂和丸剂。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生地、麦冬、地骨皮、当归、川穹和炙甘草粉碎,然后按照1g:5ml的料液比,加60%乙醇,温度40-50度,浸泡2h,过滤,然后按照1g:3ml的的料液比,加60%乙醇,温度40-50度,浸泡2h,过滤,合并两次滤液,除去乙醇,备用;

(2)将白芍药、牡丹花和生姜粉碎,按照1g:10ml的比例加水,然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3h,得中药馏分和水提液,备用;

(3)将枸杞、山药和阿胶,粉碎后备用;

(4)将步骤(1)所得的滤液和步骤(2)的水提液,合并,浓缩至80度相对密度为1.32,备用;

(5)将步骤(2)所得的中药馏分与β-环糊精制成包合物,备用;

(6)将步骤(3)、(4)和(5)所得的产物混合均匀,然后30-40度干燥,粉碎,即得调节月经的中药。

中药馏分与β-环糊精制成包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将β-环糊精加水,配置成20%的水溶液,200r/min搅拌,温度为40℃的添加下,滴加中药馏分0.5ml,搅拌1h,得大量沉淀,然后混合物在冰箱中3~5℃放置24h,抽滤,固形物40℃干燥4h,即得。

实施例2

一种调节月经的中药,按照重量份计,包括生地7份、麦冬7份、地骨皮7份、当归4份、川穹5份、枸杞5份、山药3份、白芍药3份、牡丹花2份、阿胶2份、生姜1份、炙甘草2份;

中药为颗粒剂、胶囊剂和丸剂。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生地、麦冬、地骨皮、当归、川穹和炙甘草粉碎,然后按照1g:5ml的料液比,加60%乙醇,温度40-50度,浸泡2h,过滤,然后按照1g:3ml的的料液比,加60%乙醇,温度40-50度,浸泡2h,过滤,合并两次滤液,除去乙醇,备用;

(2)将白芍药、牡丹花和生姜粉碎,按照1g:10ml的比例加水,然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3h,得中药馏分和水提液,备用;

(3)将枸杞、山药和阿胶,粉碎后备用;

(4)将步骤(1)所得的滤液和步骤(2)的水提液,合并,浓缩至80度相对密度为1.30,备用;

(5)将步骤(2)所得的中药馏分与β-环糊精制成包合物,备用;

(6)将步骤(3)、(4)和(5)所得的产物混合均匀,然后30-40度干燥,粉碎,即得调节月经的中药。

中药馏分与β-环糊精制成包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将β-环糊精加水,配置成20%的水溶液,100r/min搅拌,温度为40℃的添加下,滴加中药馏分0.5ml,搅拌1h,得大量沉淀,然后混合物在冰箱中3~5℃放置24h,抽滤,固形物40℃干燥4h,即得。

实施例3

一种调节月经的中药,按照重量份计,包括生地8份、麦冬6份、地骨皮8份、当归5份、川穹3份、枸杞5份、山药4份、白芍药3份、牡丹花3份、阿胶2份、生姜2份、炙甘草2份;

中药为颗粒剂、胶囊剂和丸剂。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生地、麦冬、地骨皮、当归、川穹和炙甘草粉碎,然后按照1g:5ml的料液比,加60%乙醇,温度40-50度,浸泡2h,过滤,然后按照1g:3ml的的料液比,加60%乙醇,温度40-50度,浸泡2h,过滤,合并两次滤液,除去乙醇,备用;

(2)将白芍药、牡丹花和生姜粉碎,按照1g:10ml的比例加水,然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3h,得中药馏分和水提液,备用;

(3)将枸杞、山药和阿胶,粉碎后备用;

(4)将步骤(1)所得的滤液和步骤(2)的水提液,合并,浓缩至80度相对密度为1.35,备用;

(5)将步骤(2)所得的中药馏分与β-环糊精制成包合物,备用;

(6)将步骤(3)、(4)和(5)所得的产物混合均匀,然后30-40度干燥,粉碎,即得调节月经的中药。

中药馏分与β-环糊精制成包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将β-环糊精加水,配置成20%的水溶液,200r/min搅拌,温度为40℃的添加下,滴加中药馏分0.5ml,搅拌1h,得大量沉淀,然后混合物在冰箱中3~5℃放置24h,抽滤,固形物40℃干燥4h,即得。

临床治疗效果研究

选取某医院150名患有月经不调的志愿者,随机分组,每组50人,服务本发明实施例1-3所制备的中药,每天早晚各一次,一次5g,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疗效标准

1、显效:月经来去规律,一般28天左右,经量正常,经期适中,一般4天半左右,贫血等症状明显缓解。

2、有效:经期、经量等有所改善。

3、无效:病症无变化。

其中总有效率=(痊愈+好转)/总例数*100%。

由上表的数据可知,本发明的中药通过优化中药组成和制备方法,所得中药对于月经不调具有很好的疗效,总有效率达到94%以上,尤其是实施例所制备的中药,显效人数达到36,显效率达到7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