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用减肥中药组合物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63372发布日期:2020-01-10 21:16阅读:11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损美性疾病的防治领域,特别是涉及减肥领域,更为具体的说是涉及外用减肥中药组合物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肥胖症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以体内脂肪细胞的体积和细胞数增加致体脂占体重的百分比异常增高并在某些局部过多沉积脂肪为特点。单纯性肥胖患者全身脂肪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内分泌紊乱现象,也无代谢障碍性疾病,其家族往往有肥胖病史。当人体进食热量多于消耗热量时,多余热量以脂肪形式储存于体内,其量超过正常生理需要量,且达一定值时遂演变为肥胖症。正常男性成人脂肪组织重量占体重的15%~18%,女性占20%~25%。随年龄增长,体脂所占比例相应增加。

中医当中根据人之皮肉气血的多少对肥胖进行分类,分为“有肥”、“有膏”、“有肉”三种证型,其中“膏人”纵腹垂腴皮缓,“脂人”腘肉坚皮满,“肉人”皮肉不相离身体容大等。中医认为,肥胖与饮食不节、脾胃失调、痰湿壅滞、先天禀赋不足等因素有关。人体正气亏虚,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导致湿热痰瘀壅塞。即“多痰”和“少气”。

针对肥胖,中医有一系列内调外治的方法。包括口服中药汤剂、艾灸、推拿、针灸、埋线等。穴位贴敷疗法,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把药物研成细末,用水、醋、酒、蛋清、蜂蜜、植物油、清凉油、药液甚至唾液调成糊状,或用呈凝固状的油脂(如凡士林等)、黄醋、米饭、枣泥制成软膏、丸剂或饼剂,或将中药汤剂熬成膏,或将药末散于膏药上,再直接贴敷穴位、患处(阿是穴),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无创痛穴位疗法。

穴位贴敷通过药物直接刺激穴位,并通过透皮吸收,直接刺激穴位,是一种安全、有效、快速的治疗手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肥胖症,提供一种外用减肥中药组合物,并将其应用在穴位贴的制作当中,从而直接刺激穴位,达到减肥消脂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外用减肥中药组合物,由干姜、白术、怀山药、冬瓜皮、荷叶、黄芪组成。

优选的,各原料组成及含量为按重量份计算:干姜3-20份、白术3-20份、怀山药3-20份、冬瓜皮3-20份、荷叶3-20份、黄芪3-20份。

更为优选的,各原料组成及含量为按重量份计算:干姜10-20份、白术3-10份、怀山药10-20份、冬瓜皮8-12份、荷叶5-10份、黄芪10-20份.

更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是,各原料组成及含量为按重量份计算:干姜15份、白术8份、怀山药15份、冬瓜皮10份、荷叶8份、黄芪15份。

进一步,在本发明中还公开所述外用减肥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穴位贴中的应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发明进一步公开该穴位贴的制备方法是,将白术、怀山药、冬瓜皮、荷叶、黄芪打粉至100-200目,过筛,作为药粉备用;向药粉中加入酵母菌,28℃,发酵5天,收集发酵后的产物,将干姜与麻油混合,并杵匀;将发酵后的产物调入干姜、麻油混合液中,至粘稠成膏状,即得。

使用时,取适量贴敷在对应的穴位处,然后以保鲜膜封之。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发明还进一步公开,将中药组合物制备得到的膏分为5g一剂,揉成饼状,并以油蜡纸密封。使用时,揭去油蜡纸,将穴位贴贴在相应的穴位处即可。

干姜,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的功效。其味辛,性热。

白术,以根茎入药。味苦,甘,性温。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之功效。

怀山药,又名薯蓣,一名山芋,药用其根,因其药效可与人参相比,又称“怀参”。怀山药味甘、平,归脾、肺、肾经,系重要滋补药品,具有滋补益肾、健胃化痰、补中益气、祛冷风、镇心神、安魂魄、长肌髓等功效。

冬瓜皮,为冬瓜的干燥外层果皮,味甘,性凉,具有利尿消肿的功效。

荷叶,自古一直是瘦身的良药,具有清新解暑、散瘀止血、消风祛湿的功效。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的根。性温,味甘。具有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的功效。

本发明中干姜、白术、怀山药、冬瓜皮、荷叶、黄芪作为一个整体,相互配合,冬瓜皮可以利尿消肿,与荷叶共用可以增进其利水效果,配以干姜,能够回温散寒,防止过寒损伤中焦,以致脾胃运化能力降低,减肥初期利水效果好,但很快因脾胃失调进入瓶颈期。黄芪与干姜、白术配合,起到温润脾胃之效。干姜、白术、怀山药、冬瓜皮、荷叶、黄芪共同作用,可以在排湿、祛湿的过程中,温润脾胃,提高脾胃运化能力,增强代谢,进一步增效排湿,祛痰湿以达减肥之效。

本发明中配穴主要考量肥胖病因,对于症状鉴别为脾虚湿阻的,配穴: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对于症状鉴别为胃热湿阻的,配穴:合谷,曲池,丰隆;对于症状鉴别为阴虚内热的,配穴: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对于症状中有浮肿表现的,配穴:上脘,水分,天枢,太渊,阴陵泉,阴谷,复溜。

脾虚湿阻的表现主要为:脘腹胀满,肢体困倦,尿少色黄,大便溏泄不爽,纳少厌食,恶心呕吐,或面目肌肤发黄,色泽鲜红如橘子色,皮肤发痒;或身热起伏,汗出不解;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脾主运化,其气主升,胃主受纳,以和降为顺。湿热蕴结中焦,纳运失司,升降失常,故脘腹痞闷,纳呆呕恶;热势急迫,且湿又为阴邪,易阻气机,故便溏而不爽。脾主肌肉四肢,湿性重着,脾为湿困,流注肢体,故肢体困重。湿遏热伏,郁蒸于内,故身热不扬,汗出不解,口渴多饮,小便短黄。湿热蕴结脾胃,熏蒸肝胆,疏泄失权,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肌肤,则见身目鲜黄,皮肤发痒。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为湿热内蕴之征。

通过将外用减肥中药组合物贴敷在对应的穴位,可以提升脾胃运化能力,疏解中焦蕴结,另能够利水排湿。因此可以改善脾虚湿阻导致的肥胖。

胃热湿阻的主要表现为:形体肥胖、食肥甘或消谷善饥、口臭口干、大便秘结、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

中医认为该症状是因胃受了邪热,或过量食用煎炒燥热的食物,出现口渴、口苦、口臭、口干、口腔糜烂、牙龈肿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症状。

通过将外用减肥中药组合物贴敷在对应的穴位,能够清胃热,健脾,从而减轻胃热,降低食欲,恢复正常代谢功能。

阴虚内热的主要表现为:手足心热,心中烦热,口感,睡眠不宁,发热,头晕,脉细数,舌苔黄、黄腻,干燥少津。

阴虚内热又称阴虚发热,是由于体内阴液亏虚,水不制火所致的发热证。症见两颧红赤,形体消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夜热早凉,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本发明通过将外用减肥中药组合物贴敷在对应的穴位,能够养阴清热,滋阴降火,从而改善由此产生的肥胖。

浮肿,在中医上也称为虚肿、水肿,是组织液排泄运化不畅所引起的肿胀。

本发明通过将外用减肥中药组合物贴敷在对应的穴位,能够利水祛湿,有效消除水肿。

本发明中干姜、白术、怀山药、冬瓜皮、荷叶、黄芪作为一个整体,相互配合,能够清热、祛湿、利水,以穴位贴贴敷在对应穴位处,配合辩证取穴,能够实现有效减肥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对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内容进行阐述。

实施例1

将白术、怀山药、冬瓜皮、荷叶、黄芪按照白术8份、怀山药15份、冬瓜皮10份、荷叶8份、黄芪15份混合,打粉至100-200目,过筛,作为药粉备用;然后将干姜15份与适量麻油混合,并杵匀;将药粉调入干姜、麻油混合液中,至粘稠成膏状,即得。

这里适量麻油主要是根据最终膏体成形来考量,麻油过多,膏体太稀不易于贴敷,麻油过少,则混合不能,无法形成光滑润泽的膏体。

实施例2

将白术、怀山药、冬瓜皮、荷叶、黄芪按照白术3份、怀山药3份、冬瓜皮3份、荷叶3份、黄芪3份混合,打粉至100-200目,过筛,作为药粉备用,向药粉中加入酵母菌,28℃,发酵5天,收集发酵后的产物,然后将干姜3份与适量麻油混合,并杵匀;将发酵后的产物调入干姜、麻油混合液中,至粘稠成膏状,即得。

这里适量麻油主要是根据最终膏体成形来考量,麻油过多,膏体太稀不易于贴敷,麻油过少,则混合不能,无法形成光滑润泽的膏体。

实施例3

将白术、怀山药、冬瓜皮、荷叶、黄芪按照白术20份、怀山药20份、冬瓜皮20份、荷叶20份、黄芪20份混合,打粉至100-200目,过筛,作为药粉备用;向药粉中加入酵母菌,28℃,发酵5天,收集发酵后的产物,然后将干姜20份与适量麻油混合,并杵匀;将将发酵后的产物调入干姜、麻油混合液中,至粘稠成膏状,即得。

这里适量麻油主要是根据最终膏体成形来考量,麻油过多,膏体太稀不易于贴敷,麻油过少,则混合不能,无法形成光滑润泽的膏体。

实施例4

将白术、怀山药、冬瓜皮、荷叶、黄芪按照白术3份、怀山药10份、冬瓜皮8份、荷叶5份、黄芪10份混合,打粉至100-200目,过筛,作为药粉备用;向药粉中加入酵母菌,28℃,发酵5天,收集发酵后的产物,然后将干姜10份与适量麻油混合,并杵匀;将发酵后的产物调入干姜、麻油混合液中,至粘稠成膏状,即得。

这里适量麻油主要是根据最终膏体成形来考量,麻油过多,膏体太稀不易于贴敷,麻油过少,则混合不能,无法形成光滑润泽的膏体。

实施例5

将白术、怀山药、冬瓜皮、荷叶、黄芪按照白术10份、怀山药20份、冬瓜皮12份、荷叶10份、黄芪20份混合,打粉至100-200目,过筛,作为药粉备用;向药粉中加入酵母菌,28℃,发酵5天,收集发酵后的产物,然后将干姜20份与适量麻油混合,并杵匀;将发酵后的产物调入干姜、麻油混合液中,至粘稠成膏状,即得。

这里适量麻油主要是根据最终膏体成形来考量,麻油过多,膏体太稀不易于贴敷,麻油过少,则混合不能,无法形成光滑润泽的膏体。

实施例6

将中药组合物制备得到的膏分为5g一剂(一个穴位5g),贴在对应的穴位上,每贴每次贴敷4-6小时。一天贴敷一次。

根据不同的肥胖原因,将志愿者分为脾虚湿阻组、胃热湿阻组、阴虚内热组、

浮肿组;各组志愿者分别为56人、35人、62人、23人。

根据不同的证型进行配穴,

脾虚湿阻组配穴: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

胃热湿阻组配穴:合谷,曲池,丰隆;

阴虚内热组配穴: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太溪;

浮肿组配穴:上脘,水分,天枢,太渊,阴陵泉,阴谷,复溜。

治疗三个疗程,每个疗程30天。分别记录每个志愿者各个疗程的减重效果。

结论:本发明对四种类型的肥胖均有减重效果。其中以脾虚湿阻型、浮肿型减重效果更佳。

治疗结束后,每三个月随访一次,一年内体重基本无反弹。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