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动功能评估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47539发布日期:2018-11-24 10:59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运动功能评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动功能评估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运动功能障碍是指自主运动的能力发生障碍,动作不连贯、不能完成,或完全不能随意运动。运动功能障碍给人类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对运动功能障碍的人进行康复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常常需要对训练人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估,以便确定其运动能力,并根据运动能力制定相适应的训练计划。

传统的运动功能评估方法是通过运动功能评估量表实现的。以常用的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估量表为例,该量表包括33项评估指标。每一项评分为0-2分,其中,0分表示完全无法完成,1分为可部分完成,2分为可完全完成。评估过程具体为,医师通过主观观察被评估人肢体各个关节活动能力,给出相应的评分。

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依赖于医师的主观观察,缺乏客观标准,因而评估结果准确度不高。如何提高运动功能评估准确度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运动功能评估方法及装置,使得能够运动功能进行客观评估,并且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运动功能评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采集设备采集的运动数据;所述运动数据为被评估人按照预设训练项目训练时,采集设备所采集到的数据;

根据所述运动数据计算多维度评估指标值;

根据所述多维度评估指标值,确定运动功能评估结果。

可选的,所述运动数据包括运动肢体的旋转角度。

可选的,所述多维度评估指标值包括抬举能力、平移能力、稳定性和爆发力中的至少两个。

可选的,所述抬举能力通过如下方式计算:

获取所述被评估人围绕y轴旋转角度的波形图;

计算波峰与对应的波谷的角度差的绝对值的平均值,将所述平均值作为所述被评估人的抬举能力。

可选的,所述平移能力通过该如下方式计算:

获取所述被评估人围绕x轴旋转角度的波形图;

计算波峰与对应的波谷的角度差的绝对值的平均值,将所述平均值作为所述被评估人的平移能力。

可选的,所述稳定性通过该如下方式计算:

获取所述被评估人在稳定性训练中运动肢体抬放角度的波形图;

获取所述抬放角度在目标值以上的波段,作为目标波段;

计算所述目标波段中波峰与对应的波谷的角度差的绝对值的平均值,将所述平均值作为所述被评估人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爆发力通过如下方式计算:

获取所述被评估人在爆发力训练中运动肢体运动角度的波形图;

计算波峰与对应的波谷之间角度变化率的平均值,将所述平均值作为所述被评估人的爆发力;

所述角度变化率为所述波峰与所述波谷之间的角度差的绝对值与所述波峰至所述波谷经历时间的比值。

可选的,根据所述多维度评估指标值,确定运动功能评估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多维度评估指标值、对应维度的参考平均值以及参考标准差,计算各个维度的标准得分;

根据预设偏移参数和所述标准得分确定运动功能评估结果。

可选的,所述参考平均值以及参考标准差通过如下方式获得:

以至少两个运动功能正常的人作为对照组,接收采集设备采集的运动数据序列;所述运动数据序列包括所述对照组中的每个人的运动数据;

根据所述运动数据序列计算对照组中每个人对应的多维度评估指标值;

对于任一维度,分别计算对应维度评估指标值的平均值作为参考平均值,以及,分别计算对应维度评估指标值的标准差作为参考标准差。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运动功能评估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采集设备采集的运动数据;所述运动数据为被评估人按照预设训练项目训练时,采集设备所采集到的数据;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运动数据计算多维度评估指标值;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多维度评估指标值,确定运动功能评估结果。

可选的,所述运动数据包括运动肢体的旋转角度。

可选的,所述多维度评估指标值包括抬举能力、平移能力、稳定性和爆发力中的至少两个。

可选的,所述计算单元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被评估人围绕y轴旋转角度的波形图;

计算波峰与对应的波谷的角度差的绝对值的平均值,将所述平均值作为所述被评估人的抬举能力。

可选的,所述计算单元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被评估人围绕x轴旋转角度的波形图;

计算波峰与对应的波谷的角度差的绝对值的平均值,将所述平均值作为所述被评估人的平移能力。

可选的,所述计算单元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被评估人在稳定性训练中运动肢体抬放角度的波形图;

获取所述抬放角度在目标值以上的波段,作为目标波段;

计算所述目标波段中波峰与对应的波谷的角度差的绝对值的平均值,将所述平均值作为所述被评估人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计算单元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被评估人在爆发力训练中运动肢体运动角度的波形图;

计算波峰与对应的波谷之间角度变化率的平均值,将所述平均值作为所述被评估人的爆发力;

所述角度变化率为所述波峰与所述波谷之间的角度差的绝对值与所述波峰至所述波谷经历时间的比值。

可选的,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多维度评估指标值、对应维度的参考平均值以及参考标准差,计算各个维度的标准得分;

根据预设偏移参数和所述标准得分确定运动功能评估结果。

可选的,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

以至少两个运动功能正常的人作为对照组,接收采集设备采集的运动数据序列;所述运动数据序列包括所述对照组中的每个人的运动数据;

所述计算单元还用于:

根据所述运动数据序列计算对照组中每个人对应的多维度评估指标值;

对于任一维度,分别计算对应维度评估指标值的平均值作为参考平均值,以及,分别计算对应维度评估指标值的标准差作为参考标准差。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运动功能评估方法,该方法通过接收采集设备采集的运动数据,根据运动数据计算多维度评估指标值,根据多维度评估指标值对运动功能进行评估,相较于传统的主动观察方法评估运动功能,该方法根据采集设备采集的客观的运动数据对运动功能进行评估,并且基于运动数据分别计算多维度指标值,从多个维度分别对运动功能进行评估,评估过程更为客观,并且更精细,因而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运动功能评估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计算抬举能力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被评估人围绕y轴旋转角度的波形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计算平移能力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计算稳定性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被评估人在稳定性训练中上肢抬放角度的波形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计算爆发力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被评估人在爆发力训练中上肢运动角度的波形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评估结果的展示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评估结果的展示示意图;

图11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运动功能评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针对传统的基于运动功能评估量表的运动功能评估方法,依赖于医师的主观观察,缺乏客观标准,导致评估结果准确度不高这一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运动功能评估方法,通过接收采集设备采集的运动数据,根据运动数据计算多维度评估指标值,然后根据多维度评估指标值对运动功能进行评估,相较于传统的主动观察方法评估运动功能,该方法根据采集设备采集的客观的运动数据对运动功能进行评估,并且基于运动数据分别计算多维度指标值,从多个维度分别对运动功能进行评估,评估过程更为客观,并且更精细,因而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运动功能评估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终端设备上安装有提供运动功能评估服务的客户端,客户端接收采集设备的运动数据,根据运动数据计算多维度评估指标值,并根据多维度评估指标值确定运动功能评估结果,从而实现运动功能评估。其中,提供运动功能评估服务的应用程序可以是独立的应用程序,也可以是集成于其他应用程序上的功能模块、插件或者小程序等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是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计算设备,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pc)等。

为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具体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运动功能评估方法进行介绍。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运动功能评估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1,该方法包括:

s101:接收采集设备采集的运动数据。

所述运动数据为被评估人按照预设训练项目训练时,采集设备所采集到的数据。

预设训练项目是指为了评估运动功能预先设置的训练项目。具体地,预设训练项目可以包括摇摆训练、持物训练、抬脚训练等,针对不同部位例如,手部、脚部、上肢、下肢等部位的运动功能,可以分别设置与各个部位对应的训练项目。进一步地,为各个部位设置对应的训练项目时可以从不同维度分别设置,例如可以从稳定性、爆发力等维度设置对应的训练项目。

在进行运动功能评估时,可以在被评估人身上安装采集设备,当被评估人按照预设训练项目训练时,采集设备可以采集到运动部位的运动数据。其中,采集设备可以是传感器,可以采集速度、加速度或角度、角速度等数据。作为本申请的一个具体示例,采集设备可以是六轴陀螺仪。运动数据可以为运动肢体的旋转角度。

以对上肢肩关节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估作为示例,可以将六轴陀螺仪置于上肢大臂出,当该肢体的肩关节按照预设训练项目中的动作运动时,六轴陀螺仪可以采集到整个运动过程中大臂的旋转角度,包括每个时刻围绕x轴、y轴和z轴方向的旋转角度。

终端设备上的客户端可以接收采集设备发送的运动数据,以便对运动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从而实现运动功能评估。其中,对运动数据的处理过程在下文进行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s102:根据所述运动数据计算多维度评估指标值。

在接收采集设备采集的运动数据后,客户端可以根据运动数据计算多维度评估指标值。其中,多维度评估指标值是指分别从多个不同的维度对运动功能进行评估的评估指标值。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具体示例,多维度评估指标值包括抬举能力、平移能力、稳定性和爆发力中的至少两个。例如,在对上肢肩关节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估时,多维度评估指标值包括抬举能力、平移能力、稳定性和爆发力。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扩展,多维度评估指标值也可以包括其他维度评估指标对应的指标值。例如,在对手指关节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估时,多维度评估指标值可以包括伸张能力、抓握能力、协调能力等等。

s103:根据所述多维度评估指标值,确定运动功能评估结果。

在计算多维度评估指标值后,客户端可以根据多维度评估指标值从不同维度对运动功能进行评分,根据该评分可以确定运动功能评估结果。

其中,根据多维度评估指标值从不同维度对运动功能进行评分可以根据当前评估指标值与作为评分标准的参考值实现。对于任一维度,参考值包括该维度对应的参考平均值以及参考标准差。客户端可以根据多维度评估指标值、对应维度的参考平均值以及参考标准差,自动计算各个维度的标准得分。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标准得分:

z=(x-m)/sd(1)

其中,z表示标准得分,x表示评估指标值,m表示参考平均值,sd表示参考标准差。

由于各个维度对应的评估指标值具有各自的单位和数值范围,通过上述z分布标准化处理可以获得统一的度量标准,如此,能够更为客观地对运动功能进行评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客户端可以将标准得分直接作为运动功能的评估结果。其中,按式(1)计算的标准得分一般在0-1内,为了更直观地体现评估结果,还可以对标准分数按照预设偏移参数进行偏移,获得最终评分,可以将该最终评分作为运动功能的评估结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客户端可以根据多维度评估指标值、对应维度的参考平均值以及参考标准差,计算各个维度的标准得分;然后根据预设偏移参数和标准得分计算最终得分,将该最终得分确定为运动功能评估结果。其中,最终得分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计算:

s=a*z+b(2)

其中,s表示最终评分,z表示标准得分,a和b为预设偏移参数。预设偏移参数可以根据经验值设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计算各个维度对应的最终得分后,客户端还可以根据各个维度的最终得分,计算运动功能的总体评分。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总体得分可以是对各个维度的最终得分计算平均值或者加权平均值得到。基于此,评估结果除了可以包括各个维度对应的最终得分外,还可以包括运动功能的总体得分。

需要说明的是,参考平均值和参考标准差可以采用运动功能正常的人作为对照组,依据运动功能正常的人的运动数据确定参考平均值和参考标准差。为了提高参考平均值和参考标准差的可信度,可以采集多个运动功能正常的人的运动数据。在本申请实施例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以至少两个运动功能正常的人作为对照组,接收采集设备采集的运动数据序列;其中,所述运动数据序列包括所述对照组中的每个人的运动数据;根据该运动数据序列可以计算对照组中每个人对应的多维度评估指标值;对于任意维度,客户端可以分别计算对应维度评估指标值的平均值作为参考平均值,计算对应维度评估指标值的标准差作为参考标准差。

由上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运动功能评估方法,该方法通过接收采集设备采集的运动数据,根据运动数据计算多维度评估指标值,根据多维度评估指标值对运动功能进行评估,相较于传统的主动观察方法评估运动功能,该方法根据采集设备采集的客观的运动数据对运动功能进行评估,并且基于运动数据分别计算多维度指标值,从多个维度分别对运动功能进行评估,评估过程更为客观,并且更精细,因而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多维度评估指标值是根据运动数据计算得到的,为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对计算多维度评估指标值的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多维度评估指标值可以包括抬举能力、平移能力、稳定性和爆发力中的至少两个。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多维度评估指标值的方法进行介绍。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抬举能力的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2,该方法包括:

s201:获取所述被评估人围绕y轴旋转角度的波形图。

当被评估人按照预设训练项目进行训练时,采集设备可以采集被评估人的运动肢体对应关节的旋转角度的波形图。由于本实施例主要计算被评估人的抬举能力,因此客户端主要获取被评估人运动肢体围绕y轴旋转角度的波形图。

图3示出了一次肩关节训练中,被评估人围绕y轴旋转角度的波形图,其中,0度代表患者手臂水平放置,50度代表抬起50度,-50度代表下垂50度。需要说明的是,该波形图可以是客户端根据接收的六轴陀螺仪采集的运动数据绘制得到的,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扩展,该波形图也可以是客户端获取已有的波形图作为围绕y轴旋转角度的波形图。

s202:计算波峰与对应的波谷的角度差的绝对值的平均值,将所述平均值作为所述被评估人的抬举能力。

在围绕y轴旋转角度的波形图中,包括至少一组波峰与波谷,客户端可以计算波形图中每组波峰与其对应的波谷的角度差,然后计算角度差的绝对值的平均值,将该平均值作为被评估人的抬举能力。若第i个波峰到波谷的角度差为yi,则抬举能力(verticalability)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计算:

其中,v表示抬举能力,n为波峰与波谷的组数,yi为第i个波峰到波谷的角度差。

以上为计算抬举能力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其他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计算抬举能力,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接下来,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平移能力的方法进行介绍。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平移能力的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4,该方法包括:

s401:获取所述被评估人围绕x轴旋转角度的波形图。

当被评估人按照预设训练项目进行训练时,采集设备可以采集被评估人的运动肢体对应关节的旋转角度的波形图。由于本实施例主要计算被评估人的平移能力,因此客户端主要获取被评估人运动肢体围绕x轴旋转角度的波形图。

s402:计算波峰与对应的波谷的角度差的绝对值的平均值,将所述平均值作为所述被评估人的平移能力。

平移能力的计算方法与抬举能力基本相同,其区别主要在于,计算平移能力采用的是围绕x轴的旋转角度,而计算抬举能力采用的是围绕y轴的旋转角度。

以上为计算平移能力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其他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计算平移能力,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接下来,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稳定性的方法进行介绍。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稳定性的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5,该方法包括:

s501:获取所述被评估人在稳定性训练中运动肢体抬放角度的波形图。

稳定性训练是指从稳定性这一维度对运动功能进行评估的训练项目。作为本申请的一个具体示例,稳定性训练可以是抬放训练。例如,在对上肢运动功能评估时,通过六轴陀螺仪采集上肢抬放角度,客户端可以从六轴陀螺仪获取被评估人在稳定性训练中上肢抬放角度的波形图。

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示例中,如图6所示,示出了一被评估人在稳定性训练中的上肢抬放角度的记录情况。

s502:获取所述抬放角度在目标值以上的波段,作为目标波段。

为了计算运动稳定性,客户端可以获取抬放角度在目标值以上的波段,作为目标波段。其中,目标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具体参见图6,波形上方的水平线对应的纵坐标值即为目标值,该水平线以上的波段即为目标波段。可以理解,目标波段中抬放角度也会存在波动,可以根据其波动程度计算稳定性。

s503:计算所述目标波段中波峰与对应的波谷的角度差的绝对值的平均值,将所述平均值的倒数作为所述被评估人的稳定性。

若目标波段中具有n组波峰及对应的波谷,若第i个波峰到波谷的角度差为yi,则稳定性stability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计算:

其中,s表示稳定性。

根据式(4)可知,目标波段中波动越多,波动幅度越大,则稳定性越差。

以上为计算稳定性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其他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计算稳定性,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接下来,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爆发力的方法进行介绍。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爆发力的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7,该方法包括:

s701:获取所述被评估人在爆发力训练中运动肢体运动角度的波形图。

以运动肢体为上肢为例,客户端可以从六轴陀螺仪中获取上肢运动角度的数据积累,从而获取被评估人在爆发力训练中上肢运动角度的波形图。作为一个示例,爆发力训练中上肢运动角度的波形图如图8所示。

s702:计算波峰与对应的波谷之间角度变化率的平均值,将所述平均值作为所述被评估人的爆发力。

所述角度变化率为所述波峰与所述波谷之间的角度差的绝对值与所述波峰至所述波谷经历时间的比值。

若第i个波峰到波谷的角度差为yi,经历时间为ti,则角度变化率可以表示为则爆发力power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计算:

其中,p表示爆发力,n表示波峰与对应的波谷的组数。

以上为计算爆发力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其他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计算爆发力,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计算得到抬举能力、平移能力、稳定性以及爆发性后,可以根据上述指标值以及参考平均值、参考标准差计算标准得分,然后根据预设偏移参数确定最终评分。基于各个维度的最终评分,可以计算出总体评分。例如,可以通过平均值或者加权平均值,计算得到总体评分。

在本申请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各维度的最终评分可以确定运动功能的薄弱项,基于此,可以指定针对性的训练。图9示出了被评估人运动功能评估结果的示意图,该被评估人抬举能力得分3.10分,平移能力得分6.53份,爆发6.02分,稳定2.52分,由此可见稳定性为被评估人运动功能薄弱项,可以着重练习。

进一步地,在展示评估结果时,还可以与历史训练记录比对,得到运动功能恢复程度的波形图。图10示出了被评估人运动功能的推移图,包括总体得分推移以及对应各维度评估指标值的推移图。在展示运动功能的推移时,可以选择按周显示或者按月显示,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以上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运动功能评估方法的具体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运动功能评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接下来,将从功能模块化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运动功能评估装置进行介绍。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运动功能评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1,该装置1100包括:

接收单元1110,用于接收采集设备采集的运动数据;所述运动数据为被评估人按照预设训练项目训练时,采集设备所采集到的数据;

计算单元1120,用于根据所述运动数据计算多维度评估指标值;

确定单元1130,用于根据所述多维度评估指标值,确定运动功能评估结果。

可选的,所述运动数据包括运动肢体的旋转角度。

可选的,所述多维度评估指标值包括抬举能力、平移能力、稳定性和爆发力中的至少两个。

可选的,所述计算单元1120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被评估人围绕y轴旋转角度的波形图;

计算波峰与对应的波谷的角度差的绝对值的平均值,将所述平均值作为所述被评估人的抬举能力。

可选的,所述计算单元具1120体用于:

获取所述被评估人围绕x轴旋转角度的波形图;

计算波峰与对应的波谷的角度差的绝对值的平均值,将所述平均值作为所述被评估人的平移能力。

可选的,所述计算单元1120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被评估人在稳定性训练中运动肢体抬放角度的波形图;

获取所述抬放角度在目标值以上的波段,作为目标波段;

计算所述目标波段中波峰与对应的波谷的角度差的绝对值的平均值,将所述平均值作为所述被评估人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计算单元1120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被评估人在爆发力训练中运动肢体运动角度的波形图;

计算波峰与对应的波谷之间角度变化率的平均值,将所述平均值作为所述被评估人的爆发力;

所述角度变化率为所述波峰与所述波谷之间的角度差的绝对值与所述波峰至所述波谷经历时间的比值。

可选的,所述确定单元1130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多维度评估指标值、对应维度的参考平均值以及参考标准差,计算各个维度的标准得分;

根据预设偏移参数和所述标准得分确定运动功能评估结果。

可选的,所述接收单元1110还用于:

以至少两个运动功能正常的人作为对照组,接收采集设备采集的运动数据序列;所述运动数据序列包括所述对照组中的每个人的运动数据;

所述计算单元1120还用于:

根据所述运动数据序列计算对照组中每个人对应的多维度评估指标值;

对于任一维度,分别计算对应维度评估指标值的平均值作为参考平均值,以及,分别计算对应维度评估指标值的标准差作为参考标准差。

由上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运动功能评估装置,通过接收采集设备采集的运动数据,根据运动数据计算多维度评估指标值,根据多维度评估指标值对运动功能进行评估,相较于传统的主动观察方法评估运动功能,该方法根据采集设备采集的客观的运动数据对运动功能进行评估,并且基于运动数据分别计算多维度指标值,从多个维度分别对运动功能进行评估,评估过程更为客观,并且更精细,因而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中,“至少一个(项)”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用于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只存在a,只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