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膜基材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35289发布日期:2018-10-23 21:22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膜基材的制备方法,属于美容护肤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美容、保健、舒适、休闲等功能为代表的美容纺织材料呈现强劲市场需求,护肤品领域中面膜材料得到快速发展。在提供美容、润肤等功效的同时,面膜制品具有消除疲劳、缓解压力等特殊功效,是现代纺织材料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面膜制品包括一次性面贴膜、水洗式面膜膏、面膜粉等不同形状的产品,其功效涵盖营养、抗皱、冷冻、防晒、祛斑、祛脂、祛除粉刺、增白等。基于其使用方便的特点,以水刺无纺布为基材负载精华液的面膜产品是面膜行业的主流产品。进入20世纪,市场上面膜品种剧增,现一般分为剥离类(薄膜)面膜、粉末类面膜、粘土类面膜、泡沫类面膜、成型类面膜等,其中成型类面膜由于其使用简单方便,使用时皮肤感觉清爽舒适,而且产品属干膜状,易于包装,便于携带和长时间保存,而受到消费者的喜爱,是一类很有发展前景的面膜产品。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环境意识的逐步增强,人们对面膜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以无纺布为基体的成型类面膜己无法满足爱美人士的需求,许多以其他材料为载体的面膜应运而生。总结起来,理想的成型类面膜载体应该具有以下的性能:①良好的持水性;②优异的贴面度;③良好的生物相容性;④良好的机械性能;⑤可降解、无污染。水刺法制备的纯棉、天丝、铜氨纤维面膜基布具有高度缠结的纤维结构和平整的表面形态,特别适用于负载精华液的面膜基材。海藻酸盐纤维是以天然高分子海藻酸钠为原料制备的一种亲水性纤维材料,在与含钠离子的溶液接触后产生离子交换,使纤维转换成水溶性的海藻酸钠,具有很高的吸水性,是制备高吸湿功能性面膜的优质材料。目前传统的面膜基材还存在与皮肤的粘结牢度、有效成分吸附量和撕裂强度不佳的问题,因此还需对其进行研究。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传统面膜基材与皮肤的粘结牢度、有效成分吸附量和撕裂强度不佳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面膜基材的制备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1)将磷酸氢氨溶液与硝酸钙溶液按质量比1.0:1.8~1.0:2.0混合,调节ph至7.0~7.2,室温陈化后,冷冻干燥,得前驱体;(2)将前驱体与pvb二氯甲烷溶液按质量比2:50~3:50混合,得预处理前驱体,将聚乙烯醇水溶液与海泡石纤维按质量比10:1~18:1混合,并滴入聚乙烯醇水溶液体积0.03~0.06倍的预处理前驱体,滴加完毕后,静置,过滤,洗涤,得微球坯料,将微球坯料煅烧后保温处理,降温,出料,得微球;(3)将透明质酸溶液与明胶溶液按质量比1:1混合,并加入透明质酸溶液质量0.1~0.2倍的微球,搅拌混合后,注模,冷冻干燥,粉碎,得添加剂;(4)将丝素蛋白与海藻酸钠按质量比1:5~1:6混合,并加入丝素蛋白质量140~150倍的水和海藻酸钠质量0.12~0.15倍的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搅拌混合后,真空脱泡,得纺丝液,将纺丝液纺制成丝,粉碎,洗涤,得改性纤维;(5)将木醋杆菌与发酵培养基按质量比1:10~2:10混合,并加入木醋杆菌质量1~2倍的改性纤维和木醋杆菌质量1.2~1.8倍的添加剂,搅拌混合后,恒温培养,取出生物纤维素,得面膜基材坯料,将面膜基材坯料与氢氧化钠溶液按质量比1:8~1:15混合,加热煮沸后,过滤,洗涤至洗涤液为中性,灭菌,得面膜基材。步骤(2)所述pvb二氯甲烷溶液为将聚乙烯醇缩丁醛与二氯甲烷按质量比1:20~1:22混合,得pvb二氯甲烷溶液。步骤(2)所述聚乙烯醇水溶液为将聚乙烯醇与水按质量比1:100混合,加热搅拌,得聚乙烯醇水溶液。步骤(2)所述煅烧温度为600~620℃。步骤(2)所述保温处理的温度为1080~1120℃。步骤(4)所述改性纤维的长度为2~4mm,直径为0.1~0.2mm。步骤(5)所述发酵培养基为按重量份数计,依次称取50~60份葡萄糖,5~6份蛋白胨,5~6份酵母膏,1~2份柠檬酸,2~3份磷酸二氢钠,1~2份磷酸二氢钾和800~1000份水,将水与葡萄糖混合,并加入蛋白胨,酵母膏,柠檬酸,磷酸二氢钠和磷酸二氢钾,搅拌混合后,调节ph至6.0~6.2,并高温灭菌,得发酵培养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在制备面膜基材时加入添加剂,首先,添加剂中含有多孔凝胶结构,在加入产品中后,可提高产品的有效成分吸收量,进而提高产品的使用效果,并且,添加剂中加入微球,可使添加剂中的凝胶的孔隙均匀性提高,并且使凝胶具有较好的抗压强度,进而使产品的有效成分吸收量进一步提高,其次,添加剂中加入的透明质酸可在使产品柔软化的同时,提高产品的生物相容性,并且透明质酸可配合添加剂中加入的微球和明胶使产品与皮肤的粘结牢度提高;(2)本发明在制备面膜基材时加入改性纤维,一方面,纤维在经过改性后,丝素蛋白与海藻酸钠复合,从而使纤维在加入产品中后,可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生物相容性,进而使产品与皮肤的粘结牢度提高,另一方面,改性后的纤维可与细菌纤维素和添加剂形成复杂的三维网络,在提高产品的有效成分吸收量同时,使产品的撕裂强度提高。具体实施方式按重量份数计,依次称取50~60份葡萄糖,5~6份蛋白胨,5~6份酵母膏,1~2份柠檬酸,2~3份磷酸二氢钠,1~2份磷酸二氢钾和800~1000份水,将水与葡萄糖混合于烧杯中,并向烧杯中依次加入蛋白胨,酵母膏,柠檬酸,磷酸二氢钠和磷酸二氢钾,于温度为30~50℃,转速为200~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30~40min后,用质量分数为4~12%的乙酸调节烧杯内物料的ph至6.0~6.2,并高温灭菌30~40min后,得发酵培养基;将质量分数为2~4%磷酸氢氨溶液与质量分数为2~4%的硝酸钙溶液按质量比1.0:1.8~1.0:2.0混合于烧瓶中,并用质量分数为5~8%的氨水调节烧瓶内物料的ph至7.0~7.2,于室温条件下陈化40~50h后,冷冻干燥,得前驱体;将前驱体与pvb二氯甲烷溶液按质量比2:50~3:50混合,于温度为30~45℃,转速为300~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30~40min后,得预处理前驱体,将聚乙烯醇水溶液与海泡石纤维按质量比10:1~18:1混合于锥形瓶中,并于转速为400~500r/min的条件下向锥形瓶中以3~8ml/min的速度滴入聚乙烯醇水溶液体积0.03~0.06倍的预处理前驱体,滴加完毕后,于室温条件下静置4~5h,过滤,得滤饼,将滤饼用去离子水洗涤5~8次后,得微球坯料,将微球坯料移入马弗炉中,以2~3℃/min的升温速率升至煅烧温度恒温煅烧2~3h后,再以5~7℃/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保温温度,保温处理2~3h后,降至室温,出料,得微球;将质量分数为2~4%的透明质酸溶液与质量分数为2~4%的明胶溶液按质量比1:1混合,并向透明质酸溶液与明胶溶液的混合物中加入透明质酸溶液质量0.1~0.2倍的微球,于温度为40~45℃,转速为300~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50~80min后,注入48孔板中,冷冻干燥,粉碎,得添加剂;将丝素蛋白与海藻酸钠按质量比1:5~1:6混合,并向丝素蛋白与海藻酸钠的混合物中加入丝素蛋白质量140~150倍的水和海藻酸钠质量0.12~0.15倍的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于温度为60~68℃,转速为300~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60~80min后,真空脱泡,得纺丝液,将纺丝液经纺丝机注入质量分数为8~18%的氯化钙溶液中纺制成丝,得改性纤维坯料,将改性纤维坯料粉碎后,用去离子水洗涤5~8次,得改性纤维;将木醋杆菌与发酵培养基按质量比1:10~2:10混合于培养模具中,并向培养模具中加入木醋杆菌质量1~2倍的改性纤维和木醋杆菌质量1.2~1.8倍的添加剂,于温度为30~35℃,转速为300~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30~40min后,于温度为30~35℃的条件下恒温培养5~6天后,取出生物纤维素,得面膜基材坯料,将面膜基材坯料与质量分数为10~12%的氢氧化钠溶液按质量比1:8~1:15混合,加热煮沸30~40min后,过滤,得面膜基材坯料,将面膜基材坯料用去离子水洗涤至洗涤液为中性,高压灭菌,得面膜基材。所述pvb二氯甲烷溶液为将聚乙烯醇缩丁醛与二氯甲烷按质量比1:20~1:22混合,得pvb二氯甲烷溶液。所述聚乙烯醇水溶液为将聚乙烯醇与水按质量比1:100混合,加热搅拌,得聚乙烯醇水溶液。所述煅烧温度为600~620℃。所述保温处理的温度为1080~1120℃。所述改性纤维的长度为2~4mm,直径为0.1~0.2mm。按重量份数计,依次称取60份葡萄糖,6份蛋白胨,6份酵母膏,2份柠檬酸,3份磷酸二氢钠,2份磷酸二氢钾和1000份水,将水与葡萄糖混合于烧杯中,并向烧杯中依次加入蛋白胨,酵母膏,柠檬酸,磷酸二氢钠和磷酸二氢钾,于温度为50℃,转速为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40min后,用质量分数为12%的乙酸调节烧杯内物料的ph至6.2,并高温灭菌40min后,得发酵培养基;将质量分数为4%磷酸氢氨溶液与质量分数为4%的硝酸钙溶液按质量比1.0:2.0混合于烧瓶中,并用质量分数为8%的氨水调节烧瓶内物料的ph至7.2,于室温条件下陈化50h后,冷冻干燥,得前驱体;将前驱体与pvb二氯甲烷溶液按质量比3:50混合,于温度为45℃,转速为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40min后,得预处理前驱体,将聚乙烯醇水溶液与海泡石纤维按质量比18:1混合于锥形瓶中,并于转速为500r/min的条件下向锥形瓶中以8ml/min的速度滴入聚乙烯醇水溶液体积0.06倍的预处理前驱体,滴加完毕后,于室温条件下静置5h,过滤,得滤饼,将滤饼用去离子水洗涤8次后,得微球坯料,将微球坯料移入马弗炉中,以3℃/min的升温速率升至煅烧温度恒温煅烧3h后,再以7℃/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保温温度,保温处理3h后,降至室温,出料,得微球;将质量分数为4%的透明质酸溶液与质量分数为4%的明胶溶液按质量比1:1混合,并向透明质酸溶液与明胶溶液的混合物中加入透明质酸溶液质量0.2倍的微球,于温度为45℃,转速为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80min后,注入48孔板中,冷冻干燥,粉碎,得添加剂;将丝素蛋白与海藻酸钠按质量比1:6混合,并向丝素蛋白与海藻酸钠的混合物中加入丝素蛋白质量150倍的水和海藻酸钠质量0.15倍的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于温度为68℃,转速为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80min后,真空脱泡,得纺丝液,将纺丝液经纺丝机注入质量分数为18%的氯化钙溶液中纺制成丝,得改性纤维坯料,将改性纤维坯料粉碎后,用去离子水洗涤8次,得改性纤维;将木醋杆菌与发酵培养基按质量比2:10混合于培养模具中,并向培养模具中加入木醋杆菌质量2倍的改性纤维和木醋杆菌质量1.8倍的添加剂,于温度为35℃,转速为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40min后,于温度为35℃的条件下恒温培养6天后,取出生物纤维素,得面膜基材坯料,将面膜基材坯料与质量分数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按质量比1:15混合,加热煮沸40min后,过滤,得面膜基材坯料,将面膜基材坯料用去离子水洗涤至洗涤液为中性,高压灭菌,得面膜基材。所述pvb二氯甲烷溶液为将聚乙烯醇缩丁醛与二氯甲烷按质量比1:22混合,得pvb二氯甲烷溶液。所述聚乙烯醇水溶液为将聚乙烯醇与水按质量比1:100混合,加热搅拌,得聚乙烯醇水溶液。所述煅烧温度为620℃。所述保温处理的温度为1120℃。所述改性纤维的长度为4mm,直径为0.2mm。按重量份数计,依次称取60份葡萄糖,6份蛋白胨,6份酵母膏,2份柠檬酸,3份磷酸二氢钠,2份磷酸二氢钾和1000份水,将水与葡萄糖混合于烧杯中,并向烧杯中依次加入蛋白胨,酵母膏,柠檬酸,磷酸二氢钠和磷酸二氢钾,于温度为50℃,转速为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40min后,用质量分数为12%的乙酸调节烧杯内物料的ph至6.2,并高温灭菌40min后,得发酵培养基;将质量分数为4%磷酸氢氨溶液与质量分数为4%的硝酸钙溶液按质量比1.0:2.0混合于烧瓶中,并用质量分数为8%的氨水调节烧瓶内物料的ph至7.2,于室温条件下陈化50h后,冷冻干燥,得前驱体;将质量分数为4%的透明质酸溶液与质量分数为4%的明胶溶液按质量比1:1混合,并向透明质酸溶液与明胶溶液的混合物中加入透明质酸溶液质量0.2倍的前驱体,于温度为45℃,转速为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80min后,注入48孔板中,冷冻干燥,粉碎,得添加剂;将丝素蛋白与海藻酸钠按质量比1:6混合,并向丝素蛋白与海藻酸钠的混合物中加入丝素蛋白质量150倍的水和海藻酸钠质量0.15倍的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于温度为68℃,转速为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80min后,真空脱泡,得纺丝液,将纺丝液经纺丝机注入质量分数为18%的氯化钙溶液中纺制成丝,得改性纤维坯料,将改性纤维坯料粉碎后,用去离子水洗涤8次,得改性纤维;将木醋杆菌与发酵培养基按质量比2:10混合于培养模具中,并向培养模具中加入木醋杆菌质量2倍的改性纤维和木醋杆菌质量1.8倍的添加剂,于温度为35℃,转速为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40min后,于温度为35℃的条件下恒温培养6天后,取出生物纤维素,得面膜基材坯料,将面膜基材坯料与质量分数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按质量比1:15混合,加热煮沸40min后,过滤,得面膜基材坯料,将面膜基材坯料用去离子水洗涤至洗涤液为中性,高压灭菌,得面膜基材。所述pvb二氯甲烷溶液为将聚乙烯醇缩丁醛与二氯甲烷按质量比1:22混合,得pvb二氯甲烷溶液。所述聚乙烯醇水溶液为将聚乙烯醇与水按质量比1:100混合,加热搅拌,得聚乙烯醇水溶液。所述煅烧温度为620℃。所述保温处理的温度为1120℃。所述改性纤维的长度为4mm,直径为0.2mm。按重量份数计,依次称取60份葡萄糖,6份蛋白胨,6份酵母膏,2份柠檬酸,3份磷酸二氢钠,2份磷酸二氢钾和1000份水,将水与葡萄糖混合于烧杯中,并向烧杯中依次加入蛋白胨,酵母膏,柠檬酸,磷酸二氢钠和磷酸二氢钾,于温度为50℃,转速为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40min后,用质量分数为12%的乙酸调节烧杯内物料的ph至6.2,并高温灭菌40min后,得发酵培养基;将质量分数为4%磷酸氢氨溶液与质量分数为4%的硝酸钙溶液按质量比1.0:2.0混合于烧瓶中,并用质量分数为8%的氨水调节烧瓶内物料的ph至7.2,于室温条件下陈化50h后,冷冻干燥,得前驱体;将前驱体与pvb二氯甲烷溶液按质量比3:50混合,于温度为45℃,转速为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40min后,得预处理前驱体,将聚乙烯醇水溶液与海泡石纤维按质量比18:1混合于锥形瓶中,并于转速为500r/min的条件下向锥形瓶中以8ml/min的速度滴入聚乙烯醇水溶液体积0.06倍的预处理前驱体,滴加完毕后,于室温条件下静置5h,过滤,得滤饼,将滤饼用去离子水洗涤8次后,得微球坯料,将微球坯料移入马弗炉中,以3℃/min的升温速率升至煅烧温度恒温煅烧3h后,再以7℃/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保温温度,保温处理3h后,降至室温,出料,得微球;将丝素蛋白与海藻酸钠按质量比1:6混合,并向丝素蛋白与海藻酸钠的混合物中加入丝素蛋白质量150倍的水和海藻酸钠质量0.15倍的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于温度为68℃,转速为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80min后,真空脱泡,得纺丝液,将纺丝液经纺丝机注入质量分数为18%的氯化钙溶液中纺制成丝,得改性纤维坯料,将改性纤维坯料粉碎后,用去离子水洗涤8次,得改性纤维;将木醋杆菌与发酵培养基按质量比2:10混合于培养模具中,并向培养模具中加入木醋杆菌质量2倍的改性纤维,于温度为35℃,转速为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40min后,于温度为35℃的条件下恒温培养6天后,取出生物纤维素,得面膜基材坯料,将面膜基材坯料与质量分数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按质量比1:15混合,加热煮沸40min后,过滤,得面膜基材坯料,将面膜基材坯料用去离子水洗涤至洗涤液为中性,高压灭菌,得面膜基材。所述pvb二氯甲烷溶液为将聚乙烯醇缩丁醛与二氯甲烷按质量比1:22混合,得pvb二氯甲烷溶液。所述聚乙烯醇水溶液为将聚乙烯醇与水按质量比1:100混合,加热搅拌,得聚乙烯醇水溶液。所述煅烧温度为620℃。所述保温处理的温度为1120℃。所述改性纤维的长度为4mm,直径为0.2mm。按重量份数计,依次称取60份葡萄糖,6份蛋白胨,6份酵母膏,2份柠檬酸,3份磷酸二氢钠,2份磷酸二氢钾和1000份水,将水与葡萄糖混合于烧杯中,并向烧杯中依次加入蛋白胨,酵母膏,柠檬酸,磷酸二氢钠和磷酸二氢钾,于温度为50℃,转速为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40min后,用质量分数为12%的乙酸调节烧杯内物料的ph至6.2,并高温灭菌40min后,得发酵培养基;将质量分数为4%磷酸氢氨溶液与质量分数为4%的硝酸钙溶液按质量比1.0:2.0混合于烧瓶中,并用质量分数为8%的氨水调节烧瓶内物料的ph至7.2,于室温条件下陈化50h后,冷冻干燥,得前驱体;将前驱体与pvb二氯甲烷溶液按质量比3:50混合,于温度为45℃,转速为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40min后,得预处理前驱体,将聚乙烯醇水溶液与海泡石纤维按质量比18:1混合于锥形瓶中,并于转速为500r/min的条件下向锥形瓶中以8ml/min的速度滴入聚乙烯醇水溶液体积0.06倍的预处理前驱体,滴加完毕后,于室温条件下静置5h,过滤,得滤饼,将滤饼用去离子水洗涤8次后,得微球坯料,将微球坯料移入马弗炉中,以3℃/min的升温速率升至煅烧温度恒温煅烧3h后,再以7℃/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保温温度,保温处理3h后,降至室温,出料,得微球;将质量分数为4%的透明质酸溶液与质量分数为4%的明胶溶液按质量比1:1混合,并向透明质酸溶液与明胶溶液的混合物中加入透明质酸溶液质量0.2倍的微球,于温度为45℃,转速为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80min后,注入48孔板中,冷冻干燥,粉碎,得添加剂;将木醋杆菌与发酵培养基按质量比2:10混合于培养模具中,并向培养模具中加入木醋杆菌质量1.8倍的添加剂,于温度为35℃,转速为400r/min的条件下搅拌混合40min后,于温度为35℃的条件下恒温培养6天后,取出生物纤维素,得面膜基材坯料,将面膜基材坯料与质量分数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按质量比1:15混合,加热煮沸40min后,过滤,得面膜基材坯料,将面膜基材坯料用去离子水洗涤至洗涤液为中性,高压灭菌,得面膜基材。所述pvb二氯甲烷溶液为将聚乙烯醇缩丁醛与二氯甲烷按质量比1:22混合,得pvb二氯甲烷溶液。所述聚乙烯醇水溶液为将聚乙烯醇与水按质量比1:100混合,加热搅拌,得聚乙烯醇水溶液。所述煅烧温度为620℃。所述保温处理的温度为1120℃。所述改性纤维的长度为4mm,直径为0.2mm。对比例:大连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面膜基材。将实例1至4所得面膜基材和对比例产品进行性能检测,具体检测方法如下:将上述面膜基材浸入精华液中,检测其有效成分吸附量;随机抽取10个人,试用上述吸附了有效成分的面膜,检测其与脸部的贴合性。具体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表1:性能检测表检测内容实例1实例2实例3实例4对比例有效成分吸附量/%5447454840实例1所得面膜纸可与试用者脸部很好的贴合,没有气泡,没有褶皱。实例2至4和对比例所得面膜纸贴合性低于实例1,有气泡和褶皱。由上述检测结果可知,本发明所得面膜基材与皮肤间具有优异的粘结牢度,且有效成分的吸附量得到了有效提高。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