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与奈非那韦在制备宫颈癌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28216发布日期:2020-01-18 03:38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二甲双胍与奈非那韦在制备宫颈癌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特别涉及二甲双胍与奈非那韦在制备宫颈癌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宫颈癌是全球女性癌症死亡率排名第四的恶性肿瘤,而在欠发达地区,宫颈癌的发病率仅次于发病率最高的肺癌(参见文献:serranob,brotonsm,boschfx,etal.epidemiologyandburdenofhpv-relateddisease[j].bestpractice&researchclinicalobstetrics&gynaecology,2018,47:14-26)。随着宫颈癌筛查的普及,最近20年我国的宫颈癌发病率已从14.6/10万下降到4.3/10万,但在一些医疗服务水平较差的乡村,宫颈癌仍有很高的死亡率并且有年轻化趋势。宫颈癌的发病确切原因尚不完全清楚。研究发现,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90%以上的宫颈癌伴有高危型hpv感染(参见文献:delrio-ospinal,soto-deleonsc,camargom,etalthednaloadofsixhigh-riskhumanpapillomavirustypesanditsassociationwithcervicallesions.bmccancer.2015mar5;15:100)。目前对于宫颈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化疗和放疗。而大多数宫颈癌患者采取化疗和放疗相结合的方法,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与单纯放疗相比,化疗结合放疗更有利于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及提高患者生存率(参见文献:v.bouvard,r.a.baan,y.grosse,b.lauby-secretan,f.elghissassi,l.benbrahim-tallaa,etal.,carcinogenicityofmalariaandofsomepolyomaviruses,thelancet.oncology.2012,13:339-340)。

目前,手术是宫颈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但术后肿瘤复发率极高,是导致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化疗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与手术治疗相结合,可以控制肿瘤的生长、降低肿瘤的复发率、改善宫颈癌患者的预后。然而,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常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肾脏毒性、神经毒性等等,并且肿瘤易对顺铂产生耐药,导致肿瘤复发或继续发展。虽然宫颈癌疫苗已经上市,但是宫颈癌并不是都因hpv引起,hpv疫苗并不能预防所有宫颈癌。而且hpv疫苗并不能治疗已感染hpv或因hpv感染已患宫颈癌的患者,疫苗仅有预防作用。(参见文献:lees,b.f.,b.k.erickson,andw.k.huh,cervicalcancerscreening:evidencebehindtheguidelines.amjobstetgynecol.2016;214(4):438-43.crafton,s.m.andr.salani,beyondchemotherapy:anoverviewandreviewoftargetedtherapyincervicalcancer.clinther.2016;38(3):449-58.beavis,a.l.andk.l.levinson,preventingcervicalcancerintheunitedstates:barriersandresolutionsforhpvvaccination.frontoncol.2016;6:19)。

奈非那韦是一种hiv蛋白酶抑制剂,可以抑制宫颈癌细胞的生长,促进凋亡并能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参见文献:gupta,a.k.,etal.,hivproteaseinhibitorsblockaktsignalingandradiosensitizetumorcellsbothinvitroandinvivo.cancerresearch,2005.65:8256-8265),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周期阻滞。且有研究表明,奈非那韦可以靶向作用于hsp90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生长并诱导凋亡(参见文献:kushchayeva,y.,etal.,thehivproteaseinhibitornelfinavirdown-regulatesretsignalingandinducesapoptosisinmedullarythyroidcancercells.thejournalofclinicalendocrinologyandmetabolism,2014.99(5):p.e734-745)。目前奈非那韦抗肿瘤研究集中于缓解肿瘤细胞耐药,单用奈非那韦是否能够抑制肿瘤的报道数量并不多,对其抗肿瘤有效剂量范围及毒副作用也尚无定论。

自然杀伤细胞(nk)是人体先天免疫的核心组成部分,是肿瘤细胞免疫治疗和抗体免疫治疗的基础。nk细胞通过直接杀伤作用和释放细胞因子来共同控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pengfeishi等人发现,vpa(丙戊酸)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上调mica和micb的表达,从而增强胰腺癌细胞对nk细胞杀伤的敏感性,其中mica和micb是nk细胞配体nkg2d的受体(参见文献:ship,yint,zhouf,etal.valproicacidsensitizespancreaticcancercellstonaturalkillercell-mediatedlysisbyupregulatingmicaandmicbviathepi3k/aktsignalingpathway[j].bmccancer,2014,14:370.)。

目前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和奈非那韦通过不同机制对抗肿瘤,可尚未有文献报道二甲双胍与奈非那韦在宫颈癌中的免疫治疗作用,以及通过体外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二甲双胍与奈非那韦单独或联用能够激活nk细胞对抗宫颈癌,抑制宫颈癌细胞系增殖。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二甲双胍协同奈非那韦在制备宫颈癌免疫治疗药物中的应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宫颈癌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容易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耐药性强,且复发率极高等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二甲双胍与奈非那韦在制备宫颈癌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二甲双胍与奈非那韦在制备宫颈癌药物中的应用中,所述药物用于预防或/和治疗宫颈癌。

所述二甲双胍与奈非那韦在制备宫颈癌药物中的应用中,所述宫颈癌的癌细胞为siha、hela。

所述二甲双胍与奈非那韦在制备宫颈癌药物中的应用中,所述二甲双胍为二甲双胍及其衍生物,所述奈非那韦为奈非那韦及其衍生物。

所述二甲双胍与奈非那韦在制备宫颈癌药物中的应用中,所述药物为含有二甲双胍和奈非那韦的组合物、含有二甲双胍的衍生物和奈非那韦的组合物、含有奈非那韦的衍生物和二甲双胍的组合物、含有二甲双胍的衍生物和奈非那韦的衍生物的组合物中的一种。

所述二甲双胍与奈非那韦在制备宫颈癌药物中的应用中,所述药物的给药方式为口服或注射。

所述二甲双胍与奈非那韦在制备宫颈癌药物中的应用中,所述药物的剂型为片剂、糖衣丸、明胶胶囊、可注射制剂、可饮用混悬剂或可崩解糊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二甲双胍与奈非那韦在制备宫颈癌药物中的应用,二甲双胍与奈非那韦在抑制宫颈癌细胞siha和hela上协同作用,所述药物通过激活自然杀伤细胞增加其杀伤功能来改善宫颈癌的治疗效果,达到免疫治疗的目的。所述药物比铂类等宫颈癌一线的药物的副作用小,比hpv疫苗的价格低廉,具有巨大的抗宫颈癌的潜力和良好的开发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二甲双胍与奈非那韦单独或联用nk-92细胞对宫颈癌细胞系的杀伤能力柱状图;

图2为二甲双胍与奈非那韦对宫颈癌细胞mica表达的影响的柱状图;

图中,“对照”表示对照组,“甲”表示二甲双胍组,“奈”表示奈非那韦组,“甲+奈”表示二甲双胍和奈非那韦复合使用组,“*”表示p<0.05,“**”表示p<0.01。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二甲双胍与奈非那韦在制备宫颈癌药物中的应用,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二甲双胍与奈非那韦在制备宫颈癌药物中的应用。

具体地,所述药物用于预防或/和治疗宫颈癌;所述宫颈癌的癌细胞为siha、hela。

具体地,所述二甲双胍为二甲双胍及其衍生物,所述奈非那韦为奈非那韦及其衍生物。

更具体地,所述药物为含有二甲双胍和奈非那韦的组合物、含有二甲双胍的衍生物和奈非那韦的组合物、含有奈非那韦的衍生物和二甲双胍的组合物、含有二甲双胍的衍生物和奈非那韦的衍生物的组合物中的一种。

具体实施中,所述药物的给药方式为口服或注射。

进一步地,所述药物的剂型为片剂、糖衣丸、明胶胶囊、可注射制剂、可饮用混悬剂或可崩解糊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以下实施例中,所述涉及的实验操作和试剂没有特别说明的均采用常规的操作方式实现。

实施例1二甲双胍增加nk-2细胞对宫颈癌细胞的杀伤能力

nk细胞是一种先天性淋巴细胞,至少具有细胞毒性和分泌细胞因子的功能,对细胞内病原体防御和肿瘤免疫监视具有重要的作用。

分别配制浓度为5mm、10mm、20mm的二甲双胍溶液处理宫颈癌癌细胞48小时,再与nk细胞共培养4小时,并增加一组添加二甲双胍溶液的对照组,采用ldh法(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nk-92细胞对二甲双胍处理过的宫颈癌癌细胞siha、hela的杀伤能力的影响,每组取3个样本。

ldh结果如表1所示,随着二甲双胍给药浓度的增加,nk-92细胞对宫颈癌癌细胞siha、hela的杀伤能力增加。该结果表明,二甲双胍能增强nk-92细胞对宫颈癌癌细胞siha、hela的杀伤能力,并具有浓度-时间依赖性。

表1nk-92细胞对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处理的子宫颈癌细胞系hela、siha的杀伤能力

其中,“*”指p<0.05,“**”指p<0.01,平均数±标准差,n=3。

实施例2二甲双胍联合奈非那韦增加nk-2细胞对宫颈癌细胞的杀伤能力

分别采用20mm的二甲双胍、4μm的奈非那韦以及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处理宫颈癌细胞12小时,再与nk细胞共培养4小时,增加空白对照组,对照组的处理方式与上述组别一样。然后采用ldh法检测上述组别中nk-92细胞对宫颈癌细胞siha、hela的杀伤能力,每组取3个样本。

检测结果如图1和表2所示,二甲双胍、奈非那韦单独使用或者联合使用均能增加nk-2细胞对宫颈癌癌细胞siha、hela的杀伤能力,并且二甲双胍和奈非那韦联合使用时效果更理想,两者具有协同效应。

表2nk-92细胞对二甲双胍与奈非那韦单独使用或联用处理的子宫颈癌细胞系hela、siha的杀伤能力。

其中,“**”指p<0.01,平均数±标准差,n=3。

实施例3二甲双胍与奈非那韦协同,上调宫颈癌细胞mica表达

请参阅图2,采用westernblot(蛋白质印迹法)对二甲双胍(20mm)、奈非那韦(4μm)及两药联用对siha、caski细胞mic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二甲双胍和奈非那韦可上调siha、caski细胞mica表达,两药联用后对siha、caski细胞抑制mica表达效果比两药物单独使用更强。

综上所述,二甲双胍和奈非那韦联合使用在制备宫颈癌药物上,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宫颈癌,具有巨大的开发前景。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