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氢槲皮素护肤美白化妆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6185发布日期:2018-09-14 22:13阅读:13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日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氢槲皮素护肤美白化妆品。



背景技术:

化妆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许多人都使用化妆品,化妆品的消费量与日俱增。化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裸露的皮肤免受大自然的威胁,如温度变化、光线等。黄褐斑,是一种慢性的、长期的色素沉积而分布不均的皮肤病现代的医学认为黄褐斑的发生是因为人体内黑色素的生成发生了异常,而且可能产生的病因和发病的机制是多方面的,当人体的皮肤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就会产生黄褐斑,其中的因素如下:

机体内的氧化性与抗氧化性失去平衡:在人体机体处于相对正常状态下,人体内会存在一些清除氧自由基(ofr)的一些酶或者其他化合物,如sod、过氧化氢酶(cat)、等等,当人体内的脂质化合物过氧化性的能力增强或着是自由基的水平提高时,在基因控制的情况下,人机体内所含有的氧化性与抗氧化性两者之间就会处于一种相对比较平衡的状态。由于黄褐斑患者体内存在的这一平衡状态本身就存在一些缺陷,所以造成了机体内具有抗氧化性的一些酶的活性不会随着脂质过氧化物(lpo)升高而增加,lpo在机体的新陈代谢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且是酪氨酸这一系列化合物进行氧化反应的起始因子,lpo的大量聚积可以加速其氧化反应过程的进行,也可以使体内分泌的黑色素形成增加。因此,研究酪氨酸酶的活性抑制机理可以用于美白化妆品等问题提供理论基础。美白祛斑剂必须能够透过表皮,穿透黑素细胞中的黑素体膜,并保持其生物活性。故而植物来源的美白剂,迎合人们的安全需求而成为近年来研究、应用的焦点之一。

二氢槲皮素(dihydroquercetin),又可以称作花旗松素(taxifolin)或者紫杉叶素、双氢栎精,属于维生素p族,是一种具有很多种自然活性成分的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二氧槲皮素的抗氧化性可以与许多天然的或合成的抗氧化剂相比较,以至于在一些关于抗氧化性物质的能力评价指标中,二氢槲皮素的抗氧化性效果也比抗坏血酸和bht等这些被公认为具有强烈的抗氧化能性的物质的效果更加显著。目前尚未出现将二氢槲皮素用于化妆品的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氢槲皮素护肤美白化妆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二氢槲皮素护肤美白化妆品,该美白化妆品内添加有二氢槲皮素,所述二氢槲皮素通过以下步骤制备所得:

s1、将落叶松锯末子磨成粉末,过40目筛,与水按1∶20(m/v)的比例混合后,在温度为40~60℃,功率为180w的条件下超声提取20min,提取次数3次,得提取液;

s2、将所得的提取液过大孔树脂柱后,用水、30%乙醇、70%乙醇分别进行洗脱,合并30%乙醇洗脱液和70%乙醇洗脱液,烘干,得到固体粉末,用70%乙醇溶解,结晶,得到二氢槲皮素。

本发明的二氢槲皮素化妆品能升高sod活性,以此控制超氧自由基的形成,并且去除掉体内不需要的自由基,阻碍黑色素的生成,进而可以很好地治疗黄褐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二氢槲皮素提取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二氢槲皮素面霜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二氢槲皮素和阳性对照bht对dpph抑制率。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二氢槲皮素和阳性对照bht对abts抑制率。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小白鼠皮肤中的酪氨酸酶变化值。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小白鼠皮肤中的sod变化值。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小白鼠皮肤中的mda变化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

二氢槲皮素提取工艺:

如图1所示,将落叶松锯末子磨成粉末,过40目筛,与水1∶20(m/v)的比例混合后,在温度为40~60℃,功率为180w的条件下超声提取20min,提取次数3次,得提取液;将所得的提取液过大孔树脂柱,用水,30%乙醇,70%乙醇分别进行洗脱,合并30%乙醇洗脱液和70%乙醇洗脱液,合并烘干得到固体粉末,用70%乙醇溶解,结晶,得到二氢槲皮素,测量含量达到90%以上。

面霜制备:

如图2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1)按质量比称取:硬脂酸5%,c18醇2%,棕榈酸异丙酯6%,橄榄油0.5%,乳化剂e1800,0.3%,尼泊金甲酯0.15%,尼泊金丙酯0.05%,蒸馏水40%,混合搅拌溶解至均匀,得油相a,保温备用;

(2)按质量比称取:氮酮1%、三乙醇胺0.3%,甘油8%,蒸馏水29.5%,混合均匀,作为b相,备用;

(3)按质量比称取3%的二氢槲皮素溶于b相中,并加热至80℃,缓慢搅拌,混合均匀,作为c相;

(4)将所得的c相和乳化剂e1802缓慢加入到a相中,同时进行高速搅拌3~5min,混合均匀;降温至65~75℃,缓慢搅拌,进行消泡;继续降温至40~50℃,继续缓慢搅拌,待冷却至室温,停止搅拌;

(5)将混合物进行研磨为糊状混合物,颗粒细度小于5μm;

(6)将研磨后的糊状混合物,输入高速搅拌机进行高速强力搅拌为乳状半成品;

(7)将步骤(6)所得的乳状半成品进行真空脱气工艺处理,灌装,即可。

活性实验

抗氧化活性测定: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使用96孔板快速测定吸光度值。将dpph(128mg)溶于50ml容量瓶中的无水乙醇中。取上述溶液的10ml等分试样并稀释至50ml以产生1.3×10-4m的终浓度。将样品(80μl)或bht溶液与dpph溶液(80μl)混合并保持在37℃在黑暗中30分钟。使用无水乙醇作为空白在517nm处测定样品吸光度(asample)。使用混合有70%乙醇(80μl)的样品或bht溶液(80μl)的吸光度(a1)作为背景吸光度。记录dpph·溶液(80μl)与70%乙醇(a0)的混合物的吸光度作为总dpph·吸光度。所有测量一式三份进行。

其中,a为dpph溶液2ml+样品2ml;ax为样品+水;a0为dpph+水。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通过混合86μl过硫酸钾溶液(2.45mm)与5mlabts溶液(7mm)制备abts储备溶液,并允许在环境温度下将混合物在黑暗中放置12-16小时。abts工作溶液通过用70%乙醇稀释储备溶液至734nm处的最终吸光度0.7±0.02来获得。将50μl样品或bht溶液等分试样与200μlabts+工作溶液混合,并将734nm处混合物的吸光度记录为asample。将abts+工作溶液(200μl)与70%乙醇(50μl)混合,并将混合物的吸光度记录为a0。样品和abts+工作解决方案都是新鲜制备的。所有测量一式三份进行。根据以下等式确定针对abts的sc,其中ec50如前所述计算。

黄褐斑实验模型制备

挑选昆明种普通的雌性小白鼠50只,体重在18-20g,进行喂养,备用。40只小鼠以0.4%的黄体酮注射液按0.02g/kg的剂量对小鼠进行后肢皮下注射,进行模型的建立,每周6次,连续4周。

动物分组:从之前准备好的50只健康小白鼠中,随机选出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造模结束后,在其余40只老鼠中选取造模成功的小鼠30只。10只为模型组10只为模型对照组,10只为二氢槲皮素组。

给药方法:小鼠背部脱毛,于脱毛处涂抹适量(0.8g左右)的面霜,每日1次,每周6次,连续涂抹30天。在过程中,需要适时的脱毛,大约5天左右脱一次毛。

多指标含量测定法

匀浆前准备

末次涂抹霜制品1h后,取背部脱毛处的皮肤组织0.2-1g,最少可到2-5mg在冰冷的生理盐水中漂洗,除去血液,滤纸吸干水分,称重,放入10ml的小烧杯内,标记为1号。多次取小鼠背部皮肤组织,多次换用多个烧杯,以保证一定的准确性。

准备好充足的0.86%的冷生理盐水,备用。冷生理盐水的取量体积,是小鼠截取的小鼠皮肤组织重量的九倍,放入2号烧杯中。在之前备好的放有组织块的1号烧杯中,用移液管量取2号烧杯中三分之二的冷生理盐水。快速利用备好的小剪子将1号中的组织块快速剪碎。以此类推,此后按照此方法进行。注意:天热时,由于温度较高,影响测定结果,操作的时候,需要在冰水浴中进行,只需将盛有组织的小烧杯放入冰水中操作即可。

10%组织匀浆液的制备

将剪碎完全的皮肤组织块倒入干净研钵中,沿同一方向对组织块进行研磨,直至组织块研磨细碎而充分,移入事先准备好的10ml离心管中,再将2号烧杯中剩余的三分之一的冷生理盐水倒入研钵中,冲洗残留在研钵中的细碎组织,同样将其冲洗液移入离心管中,制备成10%的组织匀浆液,备用。

离心

取装有组织匀浆液的离心管,离心器以3000r/min室温下离心10min后,取上清液,备用。

测定吸光度

按照酪氨酶、sod、mda试剂盒的说明书,谨遵上面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对样品的吸光度进行测定,并记录相关数据。

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含量测定

1.按照说明书上的表格进行取样。

2.用漩涡混匀器充分混匀,置37℃恒温水浴40min。

3.加入显色剂,室温放置10min,于波长550nm处,1cm光径比色杯,双蒸水凋零,比色,测定吸光度。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由于测定丙二醛所用到的组织是小鼠的皮肤组织,用的方法是微量操作方法。做好的组织匀浆,最好不要离心。操作简化后如下:

1.按操作规范配制试剂盒说明书中用到的mda3号试剂。

2.用50%的冰醋酸,以2∶1的比例,将上述配好的mda3号试剂进行稀释。一次性配置一次性使用。

3.根据试剂盒里面含有的说明书给的表格,进行试剂的加样,完成相关操作。

4.利用漩涡混匀器,将试剂与测定样品充分混匀,此过程中试管需要保鲜薄膜将其管口密封,把试管口扎紧后,再用针头在保鲜膜上扎一个小孔,在95℃水浴锅中水浴40分钟,取出后利用流水冷却的方法冷却试管,然后在3500-4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10min后。取出上清液,使用721分光光度计,在532nm,1cm光径下,双蒸水凋零后,测各管吸光度值。

5.计算丙二醛的含量。

酪氨酶含量测定

样本处理及要求:

1.组织标本处理:截取小鼠背部皮肤组织块,称取重量,放入烧杯。加入一定量的ph7.4的pbs,用眼科小剪剪碎组织块,这个过程的操作要快速。手工将烧杯中的组织碎液匀浆充分,转移到离心管中,在2000-3000r/min条件下离心20分钟左右,仔细收集上清液。分装,一份待检测,其余冷冻备用。

2.标本采集后应该马上进行实验,不方便立即实验的,标本需要保存在-20℃条件下,而且要尽量避免反复冻融。

操作步骤:按照酪安酶试剂盒说明书,对样品进行稀释、加样、温育、配液、洗涤、加酶、显色、终止、450nm波长测定等操作步骤对小鼠皮肤组织中酪氨酶的含量进行测定。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

抑制活性分析

图3显示了二氢槲皮素和阳性对照bht对dpph·的清除能力。与bht相比,二氢槲皮素的效果显着(p<0.01),ec50分别为1.50±0.37μg/ml和5.05±0.51μg/ml。结果表明,二氢槲皮素的供氢能力大于bht。图4中显示了二氢槲皮素和bht对abts的清除能力百分比。在0.001mg/ml,0.005mg/ml,0.01mg/ml,0.05mg/ml,0.1mg/ml和0.2mg/ml的浓度下,二氢槲皮素和bht的作用相似;然而,在0.01mg/ml和0.05mg/ml的浓度下,二氢槲皮素的效果优于bht(p<0.01)。提取物和bht的ec50值分别为7.49±1.11μg/ml和12.38±2.63μg/ml,二氢槲皮素具有比bht更高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

小鼠活性分析

运用数理统计学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将二氢槲皮素祛斑霜与茯苓祛斑霜与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进行比较,通过统计分析,来反应各组之间的相关指标的变化差异。二氢槲皮素对小鼠皮肤组织酪氨酸酶、mda、sod影响分别见表1~3。

表1各组的小白鼠皮肤中含有的酪氨酸酶的量

通过制作的酪氨酸酶标准曲线可以计算出上述组别中小鼠皮肤中所含有的酪氨酸酶的量,通过对上述数据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出:实验的空白组小鼠与动物模型组中所含有的酪氨酸酶的量有显著差化;模型对照组小鼠与空白组中所含有的酪氨酸酶的量也有明显的变化;二氢槲皮素组与模型组中所含有的酪氨酸酶的量有极显著变化,二氢槲皮素组中小白鼠皮肤中所含有的酪氨酸酶的量呈现明显降低的变化;茯苓组与模型组酪氨酸酶含量基本无差化。上述表示二氢槲皮素对小白鼠皮肤组织中含有的酪氨酸酶具有抑制作用。

表2各组的小白鼠皮肤中所含有的sod活性

通过表2可以看出模型组小鼠皮肤中sod活性降低,模型对照组的活性也相对降低;但是二氢槲皮素与空白组小鼠基本相同,无太大的变化,相对于模型组来说,二氢槲皮素与茯苓组小鼠的sod活性有一定的升高,二氢槲皮素组变化明显,茯苓组变化并不太明显。说明二氢槲皮素具有促进机体消除氧自由基的作用。

表3各组小白鼠皮肤中所含有的mda的量

通过对表3的分析得出:在进行了动物建模之后的小鼠的皮肤组织中所含有的mda量明显呈上升的趋势,而对建模后的小鼠涂抹二氢槲皮素之后,其含有的mda的含量相比于没有涂抹二氢槲皮素的模型组,其含量有明显的下降趋势,相比于涂抹二氢槲皮素的小鼠来说,涂抹了茯苓的小鼠的mda含量也有下降的趋势,但是下降的趋势并没有二氢槲皮素明显。说明二氢槲皮素能够提高机体细胞受自由基攻击的程度。

通过对表1、表2、表3的分析,得出了下面的结论:在相同的涂抹时间、涂抹量以及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分别使用二氢槲皮素祛斑霜、茯苓祛斑霜对小鼠背部皮肤脱毛处进行涂抹一个月后,其中含有二氢槲皮素化合物的祛斑霜霜祛斑效果是最明显的。而且也证明了二氢槲皮素能够有效的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提高机体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并增强机体细胞受自由基攻击的程度。

通过研究实验证明:黄褐斑的发病原因与体内黑色素的生成增加有关。黑色素是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细胞生成的一种黑色的色素物质,而且超氧自由基(o2-)也可以促进该反应的进行。因此黄褐斑的产生与酪氨酸酶(ty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三者之间有很大的联系。

酪氨酸酶是黑色素生成的最主要的一种酶,通过对酪氨酸酶含量的改变可以使黑色素生成受到很大的改变。如果使得酪氨酸酶的含量遭受阻碍时,体内生成的黑色素就会降低,相反就会增加,形成黄褐斑。而本申请研究证明:①模型组中酪氨酸酶的量相对于空白组高,说明当酪氨酸酶的含量升高时,可以更多的产生黑色素,进而生成黄褐斑。②二氢槲皮素组酪祛斑霜可以使体内的酪氨酸酶的含量降低,并且显著低于模型组。③外涂二氢槲皮素能够使得黄褐斑小鼠体内的酪氨酸酶受到了抑制,而酪氨酸酶作为黑色素生成的关键酶,使得黑色素的形成减少,因此可以达到祛斑的效果。

综上所述,二氢槲皮素祛斑霜能使黄褐斑小鼠体内sod活性明显增高,与模型组有明显的差异;外涂二氢槲皮素祛斑霜能使皮肤中sod活性升高显著。证明其祛斑霜能升高sod活性,以此控制超氧自由基的形成,并且去除掉体内不需要的自由基,阻碍黑色素的生成,进而可以很好地治疗黄褐斑。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