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心静脉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01981发布日期:2018-12-08 06:42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心静脉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中心静脉穿刺针。

背景技术

超声仪可以显影深部的组织及血管,在超声引导下进行中心静脉穿刺,可以减少患者尤其是血管通路条件不佳的患者的中心静脉试穿次数,对减少患者穿刺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现有技术中,操作人员在进行中心静脉穿刺时,仅能够依靠个人的主观判断针尖斜面方向和进针深度,从而增加了穿刺的难度与风险。

此外,传统的中心静脉穿刺针为不锈钢材质,对超声波的反射均一,在超声仪的显示器上,中心静脉穿刺针的针尖显影并不突出,无法与针体区分开,常常导致临床医师无法确定穿刺针的穿刺方向和针尖位置,增加了穿刺的难度与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合超声引导下的中心静脉穿刺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准确确定穿刺针的针尖位置、针尖斜面方向和进针深度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心静脉穿刺针,包括依次连接的针尖、显影针体、光滑针体和针座;显影针体的外周面设有多个针体凸起;光滑针体沿轴向设有标尺;针座的外周面设有针座凸起,针座凸起的轴线、光滑针体的轴线以及垂直于针尖斜面的轴线共面。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做了如下改进:

进一步地,显影针体的外周面靠近针尖的一端设有过渡凸起。

进一步地,过渡凸起靠近针尖一侧为弧面。

进一步地,针尖的直径大于显影针体的直径。

进一步地,针尖靠近显影针体的一端设有针尖倒角。

进一步地,光滑针体的直径大于针尖的直径。

进一步地,光滑针体靠近显影针体的一端设置针体倒角。

进一步地,针体凸起的形状为三角锥形。

进一步地,在显影针体的圆周方向和轴向方向上,相邻两个针体凸起的底面三角形的具有如下关系:其中一个底面三角形绕其中心旋转180°得到另一个底面三角形。

进一步地,显影针体的长度与光滑针体和显影针体的总长度之比为1~8:10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a)本发明提供的中心静脉穿刺针,显影针体的外周面设有多个针体凸起。在超声仪的测试中,由于斜面的显影效果高于弧面,所以针体凸起的显影效果高于光滑针体,从而能够增强显影针体的显影效果,提高显影针体的图像清晰度,使得操作人员能够准确地判断出上述中心静脉穿刺针的穿刺方向和针尖位置,减少中心静脉穿刺的难度与风险。

b)本发明提供的中心静脉穿刺针,针座的外周面设有针座凸起,这样,针座凸起与针孔方向之间建立了对应关系,在进行中心静脉穿刺时,操作人员可以根据针座凸起的位置和角度,能够随时了解针孔的方向,便于调整导丝置入的方向,降低控制导丝走行方向的难度。

c)本发明提供的中心静脉穿刺针,光滑针体沿轴向设有标尺。在进行中心静脉穿刺时,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标尺实时了解进针深度,结合超声仪上显示的目标血管的深度,从而减少了误穿动脉及其他深部组织的风险。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的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中心静脉穿刺针的其中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中心静脉穿刺针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中心静脉穿刺针中显影针体的展开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针尖;2-显影针体;3-光滑针体;4-针座;5-针体凸起;6-针座凸起;7-过渡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发明的原理。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心静脉穿刺针,如图1至3所示,其包括依次连接的针尖1、显影针体2、光滑针体3和针座4,显影针体2的外周面设有多个针体凸起5;光滑针体3沿轴向设有标尺(以厘米为单位);针座4的外周面设有针座凸起6,针座凸起6的轴线、光滑针体3的轴线以及垂直于针尖1斜面的轴线共面,也就是说,针座凸起6设置于针座4的侧面与针尖1的针孔相对应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所谓光滑是指相对于显影针体2,光滑针体3的粗糙度小于显影针体2。

在进行中心静脉穿刺时,针座4与注射器连接,超声仪可以实时检测针体凸起5的位置,显示操作人员可以根据针体凸起5的位置判断出针尖1的具体位置,从而实现准确地中心静脉穿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中心静脉穿刺针,显影针体2的外周面设有多个针体凸起5。在超声仪的测试中,由于斜面的显影效果高于弧面,所以针体凸起5的显影效果高于光滑针体3,从而能够增强显影针体2的显影效果,提高显影针体2的图像清晰度,使得操作人员能够准确地判断出上述中心静脉穿刺针的穿刺方向和针尖1位置,减少中心静脉穿刺的难度与风险。

同时,上述中心静脉穿刺针中,光滑针体3沿轴向设有标尺,在进行中心静脉穿刺时,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标尺实时了解进针深度,结合超声仪上显示的目标血管的深度,从而减少了误穿动脉及其他深部组织的风险。

此外,上述中心静脉穿刺针中,针座4的外周面设有针座凸起6,并且,针座凸起6设于针座4的侧面、与针尖1的针孔相对应的位置,针座凸起6与针孔方向之间建立了对应关系,在进行中心静脉穿刺时,操作人员可以根据针座凸起6的位置和角度,能够随时了解针孔的方向,便于调整导丝置入的方向,降低控制导丝走行方向的难度。

考虑到在中心静脉穿刺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针孔的方向,存在标尺背向操作人员的问题,因此,标尺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标尺相对于光滑针体3的轴线对称布置。这样,即使不断调整针孔的方向,也能够保证两个标尺中至少有一个是朝向操作人员的。

考虑到显影针体2在经过血管时,会对血管造成损伤,为了减轻对血管的损伤,在显影针体2的外周面靠近针尖的一端可以设置过渡凸起7,如图1所示。该过渡凸起7可以适当的扩大血管的穿刺孔,当显影针体2通过血管时,能够适当减少对血管造成的损伤。

为了进一步减轻对血管的损伤,过渡凸起7靠近针尖一侧为弧面。由于过渡凸起7靠近针尖的一侧为弧面,在穿刺过程中,弧面可以提高针尖过渡到显影凸起的顺畅性,此外,弧面可以适当的扩大血管的穿刺孔,当显影针体2通过血管时,能够适当减少对血管造成的损伤。

为了进一步避免上述针体凸起5的高度过大对血管造成过度损伤,上述针体凸起5相对于显影针体2外周面的高度应该控制在0.05~0.15mm之间,例如,0.1mm。将针体凸起5相对于显影针体2外周面的高度控制在上述范围内,能够在保证不会对血管造成过度损伤的前提下,提高显影针体2的显影效果,进而提高显影针体2的图像清晰度。

同样地,为了减轻针体凸起5对血管的损伤,针尖1的直径可以大于显影针体2,如图2所示。这样,针尖1经过血管时,可以适当扩大血管的穿刺孔的直径;然后,当设有针体凸起5的显影针体2经过血管时,由于显影针体2的直径小于针尖1的直径,可以减小针体凸起5对血管造成的不规则损伤。

为了使血管能够顺畅地从针尖1过渡到显影针体2,针尖1靠近显影针体2的一端可以设置针尖倒角,例如,圆弧形的针尖倒角。针尖倒角的设置,相当于在针尖1靠近显影针体2的一端设置过渡段,使得血管的穿刺孔可以从直径较大的针尖1逐渐过渡至直径较小的显影针体2,避免直径差导致在针尖1靠近显影针体2的一端产生的直角或锐角形拐角。

值得注意的是,针尖1的直径大于显影针体2,一旦光滑针体3与血管的穿刺孔孔壁的贴合性较差,很容易造成血管渗血,因此,光滑针体3的直径可以大于针尖1的直径,也就是说,光滑针体3的直径、针尖1的直径和显影针体2的直径依次递减。这样,当光滑针体3经过血管时,相对于针尖1,光滑针体3可以进一步适当地扩大血管的穿刺孔的直径,使得血管的穿刺孔孔壁能够与光滑针体3紧密贴合,从而避免血管渗血。

同样地,为了使血管能够顺畅地从显影针体2过渡至光滑针体3,也可以在光滑针体3靠近显影针体2的一端设置针体倒角,从而能够使血管顺畅地从显影针体2过渡至光滑针体3。

为了进一步增强显影效果,上述针体凸起5的形状可以为三角锥形或四角锥形,其反射面为三个或四个平面,而通常情况下,光滑针体3的形状为圆柱形,其外周面为弧面,由于超声对平面的反射强于弧形,使得显影针体2的图像清晰度明显高于光滑针体3的图像清晰度,并且,从至少三个方向上,超声仪均可以检测到显影效果较好的清晰图像。

为了保证超声仪从多个方向上的显影效果,针体凸起5的形状可以为三角锥形,在显影针体2的圆周方向和轴向方向上,相邻两个针体凸起5的底面三角形的具有如下关系:其中一个底面三角形绕其中心旋转180°得到另一个底面三角形,如图3所示。,相邻两个针体凸起5具有六个朝向不同的平面,从而可以保证超声仪从多个方向上检测均具有良好的显影效果。

为了保证显影针体2的图像均匀性,多个针体凸起5应该均匀分布在显影针体2的外周面。在中心静脉穿刺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不断调整穿刺方向,多个针体凸起5均匀分布,能够保证显影针体2的图像均匀性,进而能够保证在超声仪的测试中朝向超声仪的显影针体2的图像清晰度。

考虑到显影针体2过程会影响中心静脉穿刺的顺畅,避免显影针体2的长度增加血管过度损伤的风险,上述显影针体2的长度与光滑针体3和显影针体2的总长度之比可以为1~8:100(例如5:100)。这是因为,针体凸起5的设置会增加显影针体2的粗糙度,显影针体2的长度过长,会相对增加整个穿刺针的粗糙度,影响中心静脉穿刺的顺畅;但是,显影针体2的长度过短,对显影效果的增加不明显,会导致操作人员判断穿刺针的穿刺方向和针尖1位置的难度增大。

示例性地,当光滑针体3和显影针体2的总长度为10cm时,显影针体2的长度可以控制在0.1~0.8cm。

为了进一步提高穿刺过程的顺畅性,针尖的斜面与光滑针体3的轴线的夹角为10~15°,示例性地,可以为10~12°。由于,针尖的斜面与光滑针体3的轴线的夹角较小,这样有利于穿刺血管,提高穿刺过程的顺畅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