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灸箱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60510发布日期:2018-09-18 18:01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药灸箱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古代中医典籍中“药灸”一词曾出现《理论骈文》、《外治寿世方劳伤》中,认为药灸比针灸更值得提倡。而药灸疗法也不是现代才有的疗法。它出自古代藏医,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根据,采集浸透力强的草药,以施者掌心的热力和固有的元气为推动力,在患处发挥药物疗效、热疗和穴位刺激三种疗效。但是由于古代提纯技术落后,难以将各种中草药的精华提炼出来,故此古人便退而求其次。近年来,随着生物提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药灸这一中医瑰宝开始崭露头角。针灸能治百病,药灸则是在针灸的治病原理基础之上发展开来,免除了针灸的皮肉之苦,起效速度更快、更强大,活血化瘀和止痛效果更快、更彻底。

艾灸其实就是药灸的一种,以艾柱作为专门的药条进行灸治,艾灸在使用时大多会采用艾灸箱辅助艾灸,当艾粒(艾条)在相对密封的药灸箱具内燃烧时,产生的热量不易散发,久久作用于穴位,火力均衡,渗透力强,作用不中断。药灸箱在治疗中起到了充分利用艾叶燃烧时产生的热效、药效、烟熏等有效成份对穴位和经络进行的刺激,集热效、药效、烟熏三效合一,提高了传统艾灸的疗效,因其操作方便,效果好,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药灸时也同样可以采用药灸箱中点燃药条来进行。

药灸箱大多木板制成,药灸箱的使用时直接对准皮肤的穴位,中间没有间隔物,药火的熏灼也有药烟的药气,这样两下夹攻,相较于内不锈钢外布套的药灸袋治疗的效果最好。但是传统木箱只有聚热保温和定位的作用,无法彻底发挥或者增强药条的药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药灸箱功能单一,无法彻底发挥或者增强药条药效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将中药融入箱体的药灸箱。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药灸箱,包括木板制成的箱体,箱体上半部内设置有用于放置药条进行燃烧的筋络槽,箱体下方开有孔供患者整体或者局部进入,所述箱体采用在药汤煎制过的木板制成,每块木板所需药汤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鱼腥草300-800g、皂角380-1000g、茶枯粉100-500g、艾叶50-200g、黄柏500-1000g、防风300-800g、辛夷180-580g、茵陈200-300g、蛇床子300-800g、三七200-500g、丝瓜络300-800g、侧柏叶50-200g、虎杖100-300g、蚤休100-500g、丹参500-1000g、知母50-100g、连翘100-300g、干姜500-1000g、水1000-5000g。

进一步地,所述药汤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鱼腥草600g、皂角700g、茶枯粉300g、艾叶130g、黄柏780g、防风560g、辛夷380g、茵陈145g、蛇床子570g、三七355g、丝瓜络545g、侧柏叶133g、虎杖189g、蚤休294g、丹参733g、知母78g、连翘203g、干姜778g、水3600g。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板材选用桐木,桐木密度低,吸潮,透气性好,能够充分吸收融合中药的药性。

进一步地,所述药灸箱顶部的内壁设置有不锈钢层。

进一步地,所述筋络槽采用不锈钢过滤网片制成,不锈钢过滤网片为六角形过滤孔,目数为100-120目。

进一步地,所述筋络槽设置在药灸箱上部的无底抽屉中,筋络槽中燃烧药条的药烟可从下方直达人体。

一种药灸箱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浸泡药汤的准备:取相应分数的鱼腥草、皂角、茶枯粉、艾叶、黄柏、防风、辛夷、茵陈、蛇床子、三七、丝瓜络、侧柏叶、虎杖、蚤休、丹参、知母、连翘、干姜,整体浸泡2-4小时;

(2)箱体板材制备:木材选用原生态木材或者桐木拼板,烘干或者阴干后,按照药灸箱图纸切割成药灸箱各零部件,拼装后拆开备用;

(3)板药结合:将第(2)步制备好的板材加入药汤中,大火将药汤煮沸煎制0.5-1.5小时,再用小火慢煎2-4小时,然后把药汤阴凉,将板材放在药汤中浸泡2-4天,最后将板材取出阴干,阴干后的板材组装成药箱。

进一步地,步骤(3)中大火将药汤煮沸煎制1小时,再用小火慢煎8小时,然后把药汤阴凉,将板材放在药汤中浸泡3天,最后将板材取出阴干,阴干后的板材组装成药箱。

本发明包含的各种药组分的药性和药效如下所述。

鱼腥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治肺炎,肺脓疡,热痢,疟疾,水肿,淋病,白带,痈肿,痔疮,脱肛,湿疹,秃疮,疥癣。

皂角:消肿托毒,排脓,杀虫。用于痈疽初起或脓化不溃;外治疥癣麻风。

茶枯粉:乳化、分散、发泡、湿润等功能,并且具有消炎、镇痛,抗渗透等药理作用。

艾叶: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湿止痒。

黄柏: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辛夷180-580发散风寒,通鼻窍。

茵陈:清热利湿;退黄,保护肝功能,解热,抗炎,降血脂,降压,扩冠等作用。

蛇床子:清热燥湿,祛风止痒。治肾囊风,干燥极痒,喜浴热汤,甚起疙瘩,形如赤粟,麻痒,搔破浸淫脂水,皮热痛如火燎。

三七: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丝瓜络:有祛风,通络,活血,下乳的功效。用于治疗痹痛拘挛、胸胁胀痛、乳汁不通,乳痈肿痛。

侧柏叶:凉血止血,化痰止咳,生发乌发。用于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下血,肺热咳嗽,血热脱发,须发早白。

虎杖: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止咳化痰。

蚤休:清热解毒,平喘止咳,熄风定惊,消肿止血。

丹参: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

知母:热病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连翘: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治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

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重量轻,吸潮,透气性好的桐木板材制成,通过多种名贵中药材配置的药汤反复煎制、浸泡而成,中药中含有大量清热解毒、祛风止痛、抗炎降压等药效,使用本发明的药箱在进行药灸时,除了药条的热量和药烟能够直达穴位,集热效、药效、烟熏三效合一,更在药烟中融合了药箱板材中的中药药性,大大提高了药灸的效果,能够改善人体微循环提高免疫力、滋阴补阳、改善睡眠质量、消炎杀菌止痒、活血化瘀、排除人体风寒湿邪的功效,让药物迅速进入人体,循婧而行,外通经络,温补经络;并且浸泡后板材树脂和胶质都被分解了,药灸箱在后期的使用中不容易开裂,使用寿命长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中:1-箱体、2-筋络槽、3-抽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例1。

如图1和2所示,一种药灸箱,包括木板制成的箱体1,箱体1上半部内设置有用于放置药条进行燃烧的筋络槽2,箱体1下方开有孔供患者整体或者局部进入,所述箱体1采用在药汤煎制过的木板制成,煎制和浸泡过程让桐木充分吸收中药的药性,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将药性挥发出来辅助药灸治疗,并且浸泡后板材树脂和胶质都被分解了,药灸箱在后期的使用中不容易开裂,使用寿命长效果好;对于中等大小的板材,药汤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鱼腥草600g、皂角700g、茶枯粉300g、艾叶130g、黄柏780g、防风560g、辛夷380g、茵陈145g、蛇床子570g、三七355g、丝瓜络545g、侧柏叶133g、虎杖189g、蚤休294g、丹参733g、知母78g、连翘203g、干姜778g、水3600g。

所述箱体板材选用桐木,桐木密度低,吸潮,透气性好,能够充分吸收融合中药的药性,且不易变形,尺寸稳定性强,颜色好看,耐火耐腐耐酸碱耐磨损。药灸箱顶部的内壁设置有不锈钢层,减少药烟对板材的影响,同时不锈钢层被药烟熏黑后容易擦洗,延长药箱使用寿命。所述筋络槽2采用不锈钢过滤网片制成,不锈钢过滤网片优选为六角形过滤孔,也可以是三角孔,菱形孔等,目数为100-120目。所述筋络槽2设置在药灸箱上部的无底抽屉3中,筋络槽2中燃烧药条的药烟可从下方直达人体,采用抽屉结构容易密封减少药烟向外散发,同时方便更换药条,筋络槽2的数量和位置可根据患者的部位和病症专门制作。

一种药灸箱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浸泡药汤的准备:取相应分数的鱼腥草、皂角、茶枯粉、艾叶、黄柏、防风、辛夷、茵陈、蛇床子、三七、丝瓜络、侧柏叶、虎杖、蚤休、丹参、知母、连翘、干姜,整体浸泡3小时;

(2)箱体板材制备:木材选用原生态木材或者桐木拼板,烘干或者阴干后,按照药灸箱图纸切割成药灸箱各零部件,拼装后拆开备用;

(3)板药结合:将第(2)步制备好的板材加入药汤中,大火将药汤煮沸煎制1小时,再用小火慢煎8小时,然后把药汤阴凉,将板材放在药汤中浸泡3天,最后将板材取出阴干,阴干后的板材组装成药箱。

具体实施例2。

如图1和2所示,一种药灸箱,包括木板制成的箱体1,箱体1上半部内设置有用于放置药条进行燃烧的筋络槽2,箱体1下方开有孔供患者整体或者局部进入,所述箱体1采用在药汤煎制过的木板制成,煎制和浸泡过程让桐木充分吸收中药的药性,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将药性挥发出来辅助药灸治疗,并且浸泡后板材树脂和胶质都被分解了,药灸箱在后期的使用中不容易开裂,使用寿命长效果好;对于较小的板材,药汤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鱼腥草300g、皂角380g、茶枯粉100g、艾叶50g、黄柏500g、防风300g、辛夷180g、茵陈200g、蛇床子300g、三七200g、丝瓜络300g、侧柏叶50g、虎杖100g、蚤休100g、丹参500g、知母50g、连翘100g、干姜500g、水1000g。

所述箱体板材选用桐木,桐木密度低,吸潮,透气性好,能够充分吸收融合中药的药性,且不易变形,尺寸稳定性强,颜色好看,耐火耐腐耐酸碱耐磨损。药灸箱顶部的内壁设置有不锈钢层,减少药烟对板材的影响,同时不锈钢层被药烟熏黑后容易擦洗,延长药箱使用寿命。所述筋络槽2采用不锈钢过滤网片制成,不锈钢过滤网片优选为六角形过滤孔,也可以是三角孔,菱形孔等,目数为100-120目。所述筋络槽2设置在药灸箱上部的无底抽屉3中,筋络槽2中燃烧药条的药烟可从下方直达人体,采用抽屉结构容易密封减少药烟向外散发,同时方便更换药条,筋络槽2的数量和位置可根据患者的部位和病症专门制作。

一种药灸箱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浸泡药汤的准备:取相应分数的鱼腥草、皂角、茶枯粉、艾叶、黄柏、防风、辛夷、茵陈、蛇床子、三七、丝瓜络、侧柏叶、虎杖、蚤休、丹参、知母、连翘、干姜,整体浸泡2小时;

(2)箱体板材制备:木材选用原生态木材或者桐木拼板,烘干或者阴干后,按照药灸箱图纸切割成药灸箱各零部件,拼装后拆开备用;

(3)板药结合:将第(2)步制备好的板材加入药汤中,大火将药汤煮沸煎制0.5小时,再用小火慢煎7小时,然后把药汤阴凉,将板材放在药汤中浸泡2天,最后将板材取出阴干,阴干后的板材组装成药箱。

具体实施例3。

如图1和2所示,一种药灸箱,包括木板制成的箱体1,箱体1上半部内设置有用于放置药条进行燃烧的筋络槽2,箱体1下方开有孔供患者整体或者局部进入,所述箱体1采用在药汤煎制过的木板制成,煎制和浸泡过程让桐木充分吸收中药的药性,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将药性挥发出来辅助药灸治疗,并且浸泡后板材树脂和胶质都被分解了,药灸箱在后期的使用中不容易开裂,使用寿命长效果好;对于较大的板材,药汤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鱼腥草800g、皂角1000g、茶枯粉500g、艾叶200g、黄柏1000g、防风800g、辛夷580g、茵陈300g、蛇床子800g、三七500g、丝瓜络800g、侧柏叶200g、虎杖300g、蚤休500g、丹参1000g、知母100g、连翘300g、干姜1000g、水5000g。

所述箱体板材选用桐木,桐木密度低,吸潮,透气性好,能够充分吸收融合中药的药性,且不易变形,尺寸稳定性强,颜色好看,耐火耐腐耐酸碱耐磨损。药灸箱顶部的内壁设置有不锈钢层,减少药烟对板材的影响,同时不锈钢层被药烟熏黑后容易擦洗,延长药箱使用寿命。所述筋络槽2采用不锈钢过滤网片制成,不锈钢过滤网片优选为六角形过滤孔,也可以是三角孔,菱形孔等,目数为100-120目。所述筋络槽2设置在药灸箱上部的无底抽屉3中,筋络槽2中燃烧药条的药烟可从下方直达人体,采用抽屉结构容易密封减少药烟向外散发,同时方便更换药条,筋络槽2的数量和位置可根据患者的部位和病症专门制作。

一种药灸箱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浸泡药汤的准备:取相应分数的鱼腥草、皂角、茶枯粉、艾叶、黄柏、防风、辛夷、茵陈、蛇床子、三七、丝瓜络、侧柏叶、虎杖、蚤休、丹参、知母、连翘、干姜,整体浸泡3小时;

(2)箱体板材制备:木材选用原生态木材或者桐木拼板,烘干或者阴干后,按照药灸箱图纸切割成药灸箱各零部件,拼装后拆开备用;

(3)板药结合:将第(2)步制备好的板材加入药汤中,大火将药汤煮沸煎制1.5小时,再用小火慢煎10小时,然后把药汤阴凉,将板材放在药汤中浸泡4天,最后将板材取出阴干,阴干后的板材组装成药箱。

具体实施方式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而非限制,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实质内容的情况下对结构做进一步变换,而所有这些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