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程病理诊断咨询平台及其实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69082发布日期:2018-12-22 08:35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一种远程病理诊断咨询平台及其实现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远程病理诊断咨询平台及其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病理学需要通过对病变组织的大体、显微镜下的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特点、相关内源性和外源性基因和/或其表达产物进行检测和分析,在诊断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非一线城市医院的病理科医生与一线城市的病理科医生相比,存在较大的知识和经验差距,而非一线城市的医院承担了大多数病人的诊断和治疗工作,因此存在着数量巨大的远程病理诊断需求。

现有实现远程病理会诊的系统是在初诊医院和会诊医院各搭建一套会诊系统,使用专业设备通过电子方式连接显微镜,实现对显微镜的远程控制,实时查看显微镜下的图像,对病理切片进行会诊。

然而,前述的病理会诊系统受办公场所等因素的影响;无法实现实时会诊和不受医生所在地域、场所影响的会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远程病理诊断咨询平台;可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实现远程实时的病理诊断。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在于提供一种远程病理诊断咨询平台的实现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平台包括客户端、病理切片实时传送装置和后台服务器;

所述的病理切片实时传送装置为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电子目镜;实现显微镜下视野的采集,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形成视频或图片;

所述的客户端包括发起客户端和接收客户端;所述的客户端实现病例创建、文字/图片/视频发送、预约视频实时查看镜下视野和语音聊天;

后台服务器实现数据存储和数据传输。

所述的客户端包括发布公开病例模块,实现对病例提出疑问或分享经验。

所述的客户端包括个人笔记模块,实现添加标题、图片、内容描述、亚专科标签,自定义分类,记录发布时间,分享给第三方平台;以及提供各种二级修改、补充功能。

所述的客户端包括病例管理模块,实现:

(1)、病例列表、收藏、关注及分享;

(2)、病例详情、评价、添加补充说明、添加结论、添加数字切片、病例评论列表、新增评论、新增二级评论;

(3)、优质病例筛选、专栏、亚专科病例分类浏览。

所述的客户端包括通知推送模块,通知用户相关内容有更新、将最新的相关消息推送给用户。

所述的客户端包括个人中心模块,实现个人信息、内容管理、我的爱病理数据、我的笔记、我的提问、我的分享、我的回复、我的收藏、我的关注、我的好友等管理。

所述的客户端可以为手机等移动终端,或者为pc等非移动终端。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二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方法包括创建病例、申请诊断、接受诊断、给出诊断结果和诊断结果确认基本步骤;

所述的创建病例是:由初诊医生通过客户端创建病例,输入病例描述信息,使用电子目镜拍摄镜下图片/视频后上传,选择病例所属的亚专科,完成病例创建;

所述的申请诊断是:病例创建后客户端显示出在线的亚专科下的专家列表,初诊医生选择向其中一位或多位该亚专科分类下的专家进行提问;

所述的接受诊断是:被选择的专家会收到客户端推送消息和手机短信,点击后进入客户端内的病例详情页面,专家可以查看病例描述、病例图片/视频,然后判断是接受或者拒绝此次诊断请求,点击接受或拒绝按钮;

经过查看病例描述、图片/视频、讨论、实时视频等环节后,专家在客户端内填写诊断结果并提交;

初诊医生收到客户端推送,点击查看专家给出的诊断结果,如果没有疑问,点击确认按钮,病例诊断完成。

所述的申请诊断提问时设置病例的超时时间,如果超过病例的超时时间还没有专家接收诊断请求,病例变为超时状态,不可再次提交申请;

如果超过初诊医生设置的超时时间专家还没有提交结论,病例变为超时状态,不能再提交结论。

一旦有专家接受诊断申请,其他专家就不能再接受此次诊断申请;

如果专家拒绝了诊断请求,此病例可以向其他专家重新提交诊断申请。

所述的方法还包括讨论病例;所述的讨论病例是专家接受诊断请求后,初诊医生和专家之间可以在客户端内发送文字/图片/视频进行沟通。

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实时视频;对于有疑问的病例,初诊医生和专家之间可以通过预约视频方式查看镜下视野;实现流程是:

在客户端内通过文本沟通预约时间,初诊医生发起视频预约,专家接受预约;

预约开始前平台分别向出诊医生和专家推送客户端通知;

初诊医生将电子目镜连接到显微镜上,打开客户端,通过无线连接电子目镜;调节镜下视野,找到有疑问的区域,在客户端上预览视频,发起实时视频;

此时专家客户端收到实时视频的通知,点击同意后加入实时视频;

视频双方都可以在手机屏幕上看到实时的镜下视野,通过语音进行交流,并可以在客户端屏幕上进行标注,指出有疑问的区域;

对于疑难病例,还可以邀请多位专家同时参与会诊,所有专家都能在客户端上看到实时的镜下视野,通过语音进行沟通交流;

如果还有疑问,初诊医生可以选择继续讨论病例,返回到讨论病例环节。

所述的方法中,对于初诊医生和专家不能达成一致的病例,客户端内提供仲裁功能,点击后平台会分配专家参与会诊,给出最终的诊断结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成本低,采用本发明的平台和方法,无须购买昂贵的会诊系统,借助于电子目镜(初诊医院采购)和手机app(初诊医生和专家的智能终端上安装app)就可以帮助病理医生远程完成实时/非实时的诊断工作。

2、灵活方便,初诊医院只需要上传病理图片,等待专家给出诊断结果即可。会诊专家随时可以打开app查看出诊医院上传的病理图片,并使用文字/图片/语音等多种方式进行沟通,对于有疑问的病例,还可以和出诊医院进行视频,实时查看显微镜下的切片图像。

3、电子目镜的无线连接功能,使得可以同时有多个客户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平台架构图;

图2是本发明病理申请诊断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诊断咨询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预约视频实现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平台包括客户端、病理切片实时传送装置和后台服务器;病理切片实时传送装置为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电子目镜;实现显微镜下视野的采集,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形成视频或图片。客户端包括发起客户端和接收客户端;所述的客户端实现病例创建、文字/图片/视频发送、预约视频实时查看镜下视野和语音聊天。后台服务器实现数据存储和数据传输。

此外,客户端包括发布公开病例模块,实现对病例提出疑问或分享经验。用户可以通过客户端(按照有本发明app的移动或非移动终端)在任何时候发布病例,提出疑问或者分享经验。发布公开病例可以让平台其他用户查阅,若提出疑问可以更快速获得多方的经验与见解,让病例的诊断结果更加严谨。若分享经验,可以让平台的其他用户吸取经验,学习与进步,帮助他们同时还可以提升自身知名度。病例发布后,平台还可以在个人中心以及内容管理对发布的病例信息记录以及个性化系统化地分类,让用户更便利地整理病例信息。

客户端包括个人笔记模块,针对于部分用户希望保存私人笔记或私人病例,平台提供个人笔记功能。个人笔记部分可以实现添加标题、图片、内容描述、亚专科标签,自定义分类,记录发布时间,分享给第三方平台;以及提供各种二级修改、补充功能。

客户端的病例管理模块,可以实现:

(1)、病例列表、收藏、关注及分享;

用户注册过程中添加【自己感兴趣的科室标签】或注册后在个人中心添加或删除【我关注的标签】后,可根据用户的意向由平台的后台系统为用户筛选出个性化总表,在【首页】上呈现出以时间轴先后(越新发布的内容在越上),内容包括:文章、病例、推荐。

用户对比较优良的病例可以点击【收藏】按钮,将病例保存到收藏列表中。在【个人中心】【我的收藏】以及【内容管理】中查看收藏的病例列表,对有价值病例、文章有存储记录的功能。

对于希望可持续关注的实时动态的病例可以点击【关注】按钮,将病例保存到关注列表中。在【个人中心】【我的关注】以及【内容管理】中查看关注的病例列表。同时,当病例有新的评论、补充说明、诊断结果时,会及时在通知中心收到消息通知以及收到病例动态进展手机推送。

用户可以将自己的【个人笔记】【所有公开的病例】以及【文章】分享到第三方平台(朋友圈、微信、qq),更加便利用户对病例进行探讨或分享,达到从爱病理平台走进用户工作圈。

(2)、病例详情、评价、添加补充说明、添加结论、添加数字切片、病例评论列表、新增评论、新增二级评论;

病例详情,可以查看用户发布的病例详细信息,详细信息包括:病例作者信息,病例相关的图片,病例描述,补充信息,诊断结果,数字切片,以及其他用户对该病例的评论(语音、文字、图片以及图文等方式的所有评论),相对热度信息(包括病例被收藏数、被关注数、阅读次数)。

病例评价,根据平台的各项指标对用户评分,其中包括病例分类和病例问题反馈两大功能;病例分类,目前以常见病例、疑难病例、经典病例、罕见病例为四大类别,根据分类数据统计,对病例进行推送,推送给不同用户。病例问题反馈,目前以意见不致、信息是否齐全、脱水是否有问题、切片问题、染色问题、图片问题、补充信息等。通过文本描述,反馈给作者,让作者再次补充信息,进一步优化平台内容质量;同时也可反馈给运营部门,让运营部门更客观了解到内容质量,更有利地提升内容质量,帮助作者提供水平。

添加补充说明,以基于自己发布的病例详情,后续添加“补充说明”更好地完善、补全内容信息;补充说明包括标题、内容以及图片等。

添加结论,为病例添加诊断结果,诊断结果可以包括内容和图片。

添加数字切片,通过第三方设备生成出与病例相关的数字切片,上传到平台上,使用户可以通过平台便捷地浏览数字切片。

病例评论列表,对于其他用户发起的病例,在查阅后可对病例给出提问、建议、讨论;对于评论进行排序、复制、举报;或者发表赞成或不赞成的评论信息。排序:所有评论信息将会整理出一个列表,用户可以个性化地选择热度排序、时间正序、时间倒序来对评论列表排序浏览。复制:用户可以复制评论文本。举报:对于不利于平台内容信息,可以通过举报,及时反馈到平台中心。赞成、不赞成:用户们可以通过点击【△赞成】【▽不赞成】进行主观地对评论者支持或不赞成,通过支持与否更好地置顶出优质评论信息。

新增评论,用户在游览病例详情时,通过发表“评论”来表达自己的见解,给予建议或者提出疑问。为了优化回复的体验,平台不仅提供文本输入,还提了@功能、添加图片以及添加网址。@功能可以从自己的关注列表或者粉丝列表中挑选出让提醒的用户,被提醒的用户会在收到通知提醒,且收到手机推送信息,更有针对性地点对点信息通讯。添加图片可以从病例原有的图片中,用户自己手机相册中选取想要上传的图片,丰富评论的内容,更加准确表达用户的想法。添加网址,当用户使用http://或https://开头的网络地址,当游览者查看评论可直接点击【网页链接】查看网页信息。

新增二级评论,用户评论时,可以通过点击评论列表进行二级回复,让评论区更具备对话的形式,提升用户探讨逻辑的清晰性。

(3)、优质病例筛选、专栏、亚专科病例分类浏览。

按照病例的热度,专家和主任等可以对内容质进行评估,平台将筛选出优质病例都存储在【优质病例】列表中,用户可以更加便利地快速查看优质病例。

优质内容贡献者、医院官方等可以开通专栏,包含病例讲解,知识点讲解等。定期更新,知识更系统化。用户可以更加便利地快速查看。

亚专科病例分类浏览可以实现便捷查看各亚专科所有内容。

客户端还设有通知推送模块,通知用户相关内容有更新、将最新的相关消息推送给用户。

通过客户端的个人中心模块,实现个人信息、内容管理、我的爱病理数据、我的笔记、我的提问、我的分享、我的回复、我的收藏、我的关注、我的好友等管理。

为了保证信息安全,平台在网页端不提供账号方式登录,只能通过客户端app扫一扫功能登录,即方便用户登录操作,又可加强用户信息的安全。

与用户相关的所有信息都展示在个人信息中,里面包含个人基本信息、职业信息、我的粉丝、我关注的人、我关注的病例,我对病例的分享、回复、收藏、提问、关注等等,这里相当有一个个人信息的汇总。

内容管理模块是对自己的收藏病例、文章、个人笔记进行统一管理、筛选查看,通过这个功能,可以让自己所关心的内容井井有条。

我的爱病理数据,在这里可以展示出在爱病理登录、学习的天数,学习的病例数,病例提问、病例分享,参与互动、回复的个数等;看到用户在爱病理客户端上活动的全方位的数据。

前述的客户端的发布公开病例模块、客户端的病例管理模块、通知推送模块、个人中心模块等各功能模块,在登录客户端后,依照操作界面点击进入各模块,按照界面内容或提示进行相应的操作即可。

此外,也可以在客户端发布文章,文章具有更加灵活排版功能、可任意穿插文本与图片、提供强大富文本编辑器功能、可插入病例、网页链接等,更加专业地呈现出用户的内容信息。

如图3所示,是本发明的病理诊断咨询流程;通过电子目镜、手机app(客户端)、后台服务器实现该流程。

电子目镜完成显微镜下视野的采集,并转换为电信号,形式有视频或图片。

手机app用来完成病例创建、文字/图片/视频发送、预约视频实时查看镜下视野、语音聊天等功能。

后台服务器完成数据存储和数据传输。

本发明一个完整的诊断过程包括创建病例、申请诊断、接受诊断、给出诊断结果、诊断结果确认等环节,形成完整闭环。此外,在前述的流程中,也可以包括讨论病例和实时视频环节。

创建病例:初诊医院的病理医生(以下简称“初诊医生”)通过手机app创建病例,输入病例描述信息,使用电子目镜拍摄镜下图片/视频后上传,选择病例所属的亚专科,完成病例创建。

申请诊断:病例创建后手机app会显示出在线的亚专科下的专家列表,初诊医生可以选择向其中一位或多位该亚专科分类下的专家(以下简称“专家”)进行提问,提问时设置病例的超时时间。

病理创建至申请诊断的详细流程如附图2所示。

接受诊断:被选择的专家会收到app的推送消息和手机短信,点击后进入app内的病例详情页面,专家可以查看病例描述、病例图片/视频,然后判断接受或者拒绝此次诊断请求,点击接受或拒绝按钮。

一旦有专家接受诊断申请,其他专家就不能再接受此次诊断申请。

如果专家拒绝了诊断请求,此病例可以向其他专家重新提交诊断申请。

如果超过病例的超时时间还没有专家接收诊断请求,病例变为超时状态,不可再次提交申请。

讨论病例:专家接受诊断请求后,初诊医生和专家之间可以在app内发送文字/图片/视频进行沟通。

对于有疑问的病例,初诊医生和专家之间还可以通过预约视频方式查看镜下视野。

具体流程:在app内通过文本沟通预约时间,初诊医生发起视频预约,专家接受预约。预约开始前平台分别向出诊医生和专家推送app通知,初诊医生将电子目镜连接到显微镜上,打开app,通过无线连接电子目镜;调节镜下视野,找到有疑问的区域,在app上预览视频,发起实时视频,此时专家app收到实时视频的通知,点击同意后加入实时视频。视频双方都可以在手机屏幕上看到实时的镜下视野,通过语音进行交流,并可以在手机屏幕上进行标注,指出有疑问的区域。

对于疑难病例,还可以邀请多位专家同时参与会诊,所有专家都能在手机上看到实时的镜下视野,通过语音进行沟通交流。

经过查看病例描述、图片/视频、讨论、实时视频等环节后,专家在app内填写诊断结果并提交。

如果超过初诊医生设置的超时时间专家没有提交结论,病例变为超时状态,不能再提交结论。

初诊医生收到app推送,点击查看专家给出的诊断结果,如果没有疑问,点击确认按钮,病例诊断完成。

如果还有疑问,初诊医生可以选择继续讨论病例,流程回到讨论病例环节。

对于初诊医生和专家不能达成一致的病例,app内提供仲裁功能,点击后平台会分配专家参与会诊,给出最终的诊断结果。

如图4所示,如病例疑问,初诊医生和专家之间可以通过预约视频方式查看镜下视野;实现流程是:

在客户端内通过文本沟通预约时间,初诊医生发起视频预约,专家接受预约;

预约开始前平台分别向出诊医生和专家推送客户端通知;

初诊医生将电子目镜连接到显微镜上,打开客户端,调节镜下视野,找到有疑问的区域,在客户端上预览视频,发起实时视频;

此时专家客户端收到实时视频的通知,点击同意后加入实时视频;

视频双方都可以在手机屏幕上看到实时的镜下视野,通过语音进行交流,并可以在客户端屏幕上进行标注,指出有疑问的区域;

对于疑难病例,还可以邀请多位专家同时参与会诊,所有专家都能在客户端上看到实时的镜下视野,通过语音进行沟通交流;

如果还有疑问,初诊医生可以选择继续讨论病例,返回到讨论病例环节。

以上具体实施方式是对本发明的说明,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凡依照上述说明可得之等效变化,皆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