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塞露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56924发布日期:2018-11-24 11:47阅读:4609来源:国知局
开塞露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开塞露瓶。

背景技术

开塞露是治疗功能性便秘的常用药品,开塞露瓶即为放置及使用开塞露的容器,其一般由呈长条圆筒状的注射头和球状软瓶体构成。使用时,将注射头插入人体内,用拇指和食指挤压球状软瓶体,使球状软瓶体内的开塞露通过中空的注射头注入人体内即可。现有的开塞露瓶的注射头前端均为封闭结构,使用时需要用剪刀剪开其注射头前端才能使用,但是,被剪开的开塞露瓶的前端会留下锐利的边角,不够圆滑,容易刺痛甚至刺伤病人,且未使用完的开塞露难以保存,造成了药液的浪费。

为此,人们设计了一种开塞露瓶并申请了中国专利(其申请号为:201520718094.6;其公告号为:cn204932258u),该开塞露瓶包括瓶体、注射头和盖设于注射头顶端的瓶帽,注射头为硬质圆筒状通管,注射头的顶端注射口处外圆周表面光滑,在瓶帽的中部设置有向内延伸的圆柱状凸块,瓶帽内的圆柱状凸块能够与注射头的内径密封配合。该开塞露瓶在注射头上留好注射口,并使注射口外圆周表面光滑,无需使用剪刀剪开,避免使用时对病人的伤害,而瓶帽的设计使得未使用完的开塞露能更好地保存,以便于多次使用。

但是,随着瓶体和注射头结构的不断改进,为了使注射头前端的端口更缓和,如果将注射头前端设计为缩口式结构,则瓶帽与注射头密封配合的接触面将大大减少,使得瓶帽难以仅凭借摩擦力稳定地连接在注射头前端,容易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开塞露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瓶帽稳定地连接在注射头上。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开塞露瓶,包括采用塑料材料制成的瓶帽以及顶部具有圆筒状注射头的瓶体,所述瓶帽包括呈圆筒状且顶部封闭的主体,所述主体顶部的下侧具有向下凸出的凸起,所述凸起的下端不低于所述主体的下端,所述注射头上端端部具有向内收缩的呈圆环形的缩口部,所述缩口部的外侧面为光滑的圆弧面,所述缩口部的内侧为圆孔状的注射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呈圆筒状且凸起的外侧面具有向外凸出的呈圆环状的阻挡部,所述阻挡部与凸起顶部之间的轴向距离小于所述阻挡部与凸起底部之间的轴向距离,所述阻挡部与所述主体内壁之间具有能供所述注射头通过的间距,所述注射口的孔径小于上述阻挡部的外径,且当所述瓶帽和瓶体连接时,所述缩口部能通过上述间距并移动至所述阻挡部与主体顶部之间。

本开塞露瓶使用时,将瓶帽盖设在瓶体的注射头上,通过对瓶帽施加向注射头方向移动的作用力,使得缩口部和/或阻挡部反向发生位置形变,缩口部即可通过阻挡部与主体之间的间距移动至阻挡部与主体顶部之间,其中,凸起也可对应卡入到注射头上的注射口内,瓶帽的阻挡部可与缩口式的注射头上的缩口部配合抵靠,配合后阻挡部位于缩口部下方且能与缩口部下侧相抵靠,则在外界对瓶帽施加的作用力不足以使阻挡部或者缩口部发生形变位移的情况下瓶帽不会从注射头上脱落,使得瓶帽与注射头之间连接稳定不易脱出,相较于仅依靠摩擦力来实现瓶帽的定位来说,连接更稳定且密封效果更好。另外,圆筒状的凸起可用于为阻挡部卡入注射头提供形变让位空间,并可在阻挡部与注射头相对定位时,依靠塑料材料形变后复位的作用力进一步提升瓶帽与注射头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其中,阻挡部更靠近凸起的顶部设置,可减少阻挡部受力时随凸起发生形变的形变量,进而提高了瓶帽与注射头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开塞露瓶中,所述阻挡部呈圆环形且与所述凸起同轴线设置。圆环形的阻挡部能在整个圆周方向实现瓶帽与注射头之间的定位,保证两者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开塞露瓶中,所述阻挡部的下侧以及上侧均具有为圆弧面的导向面。圆弧面的导向面设计可方便瓶帽的卡入与取出,避免破坏注射头的端口,保证注射头使用的安全性。

在上述的开塞露瓶中,所述阻挡部的横截面形状为劣弓形。弓形由圆弧和弦组成,劣弓形表示弓形的圆弧小于半圆时的形状,即阻挡部的横截面面积小于半圆形的面积,减少了阻挡部的凸出量,在保证阻挡部与缩口部配合实现稳定连接的同时避免限位过大而造成瓶帽取出时的困难甚至损坏。

作为另一种情况,在上述的开塞露瓶中,所述阻挡部的数量为数个,且数个阻挡部均与所述凸起同轴线设置,数个所述阻挡部沿所述凸起的轴线方向依次分布,相邻两个阻挡部之间具有能供所述缩口部卡入的限位口。根据产品使用的需求,可在瓶帽的凸起外侧设置数个阻挡部,相邻两个阻挡部之间用于限位缩口部,保证瓶帽稳定连接在注射头上以后,不会发生轴向窜动,保证了连接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开塞露瓶中,所述凸起的下端外侧具有方便插接的圆锥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开塞露瓶通过瓶帽凸起外壁上的阻挡部与缩口式的注射头之间实现配合连接,增强了瓶帽与注射头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及密封性,使得瓶帽不易脱落且更易于药品的保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开塞露瓶中瓶帽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开塞露瓶中具有注射头的瓶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开塞露瓶瓶帽和瓶体连接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开塞露瓶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瓶帽;11、主体;12、凸起;12a、圆锥面;13、让位凹腔;14、阻挡部;14a、导向面;2、瓶体;21、注射头;21a、缩口部;21b、注射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开塞露瓶包括采用塑料材料制成的瓶帽1,该瓶帽1包括呈圆筒状且顶部封闭的主体11,主体11顶部的下侧具有向下凸出的呈圆柱状的凸起12,凸起12的下端不低于主体11的下端。

其中,凸起12的下端面上开设有向上凹入的让位凹腔13,使得凸起12整体为圆筒状,凸起12的外侧面中部具有向外凸出的呈圆环状的阻挡部14,即阻挡部14的高度位于凸起12的顶部和底部之间,且阻挡部14与主体11的内侧壁之间具有间距。凸起12的下端外侧具有方便插接的圆锥面12a,即该圆锥面12a的直径自上而下逐渐缩小。

在本实施例中,凸起12与主体11同轴线设置;阻挡部14呈圆环形且与凸起12同轴线设置;阻挡部14的下侧以及上侧均具有为圆弧面的导向面14a;优选的,阻挡部14的横截面形状可为劣弓形。阻挡部14与凸起12顶部之间的轴向距离小于阻挡部14与凸起12底部之间的轴向距离。

如图2所示,开塞露瓶还包括顶部具有圆筒状注射头21的瓶体2,注射头21上端端部具有向内收缩的呈圆环形的缩口部21a,缩口部21a的内径小于注射头21的内径,缩口部21a的外侧面为光滑的圆弧面。缩口部21a的内侧为圆孔状的注射口21b,注射口21b的孔径略小于阻挡部14的最大直径且缩口部21a能与凸起12过渡配合。

如图3和4所示,本开塞露瓶使用时,将瓶帽1盖设在瓶体2的注射头21上,其中,凸起12可对应卡入到注射头21上的注射口21b中,阻挡部14经过缩口部21a时,阻挡部14以及凸起12向让位凹腔13内略缩收缩,当阻挡部14通过缩口部21a并移动至缩口部21a下方时,在瓶帽1自身材质的弹力作用下,将阻挡部14重新向外弹出,则当瓶帽1向上移动时,阻挡部14会与缩口部21a下侧相抵靠,使得作用力小于一定值时,瓶帽1难以拔出。这样,通过凸起12外侧的阻挡部14卡入注射头21顶部缩口部21a的下侧来实现对注射头21和瓶帽1之间的相对固定,相较于仅依靠摩擦力来实现瓶帽1的定位来说,连接更稳定且密封性更好。

除以上技术方案以外,阻挡部14的数量可为数个,且数个阻挡部14均与凸起12同轴线设置,数个阻挡部14沿凸起12的轴线方向依次分布,相邻两个阻挡部14之间具有能供缩口部21a卡入的限位口。根据需求,可在瓶帽1的凸起12外侧设置数个阻挡部14,相邻两个阻挡部14之间用于限位缩口部21a,保证瓶帽1稳定连接在注射头21上以后,不会发生轴向窜动,保证了连接的稳定性。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