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脚气的泡脚粉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33192发布日期:2018-12-01 00:34阅读:16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日化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脚气的泡脚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脚气是一种极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成人中70-80%的人有脚气,只是轻重不同而已。常在夏季加重,冬季减轻,也有人终年不愈。本病是由皮肤癣菌(真菌、念珠菌、霉菌)所引起的。足部多汗潮湿或鞋袜不通气等都可诱发本病。皮肤癣菌常通过污染的澡堂、游泳池边的地板、浴巾、公用拖鞋、洗脚盆而传染。脚气病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正常和身心健康,因此,人们对有较好疗效的治疗脚气病的药物,仍有着迫切的需求。目前市面上的脚气膏、脚气水种类很多,但有些会产生过敏的副作用,有的有一定的效果,但复发率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脚气的泡脚粉。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脚气的泡脚粉,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药鼠尾草30-50份、透骨草30-40份、菊花20-30份、五味子15-25份、川椒10-20份、栀子10-20份、川芎15-25份、黄檗5-15份、鸡血藤8-16份、剑麻4-10份、金钟柏5-9份、栝楼3-5份、老鹳草4-8份、互生叶白千层叶2-4份。

优选的,所述防脚气的泡脚粉,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药鼠尾草40份、透骨草35份、菊花25份、五味子20份、川椒15份、栀子15份、川芎20份、黄檗10份、鸡血藤12份、剑麻7份、金钟柏7份、栝楼4份、老鹳草6份、互生叶白千层叶3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防脚气的泡脚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药鼠尾草、透骨草洗净晾干后,切成薄片,加入其重量5-8倍的白醋,浸泡5-15d后,取出沥干、粉碎,得混合物a备用;s2.将菊花、五味子、川椒、栀子、川芎、黄檗、鸡血藤、剑麻、金钟柏、栝楼用其重量4-8倍的水浸泡3-6h,取出沥干、粉碎后,置于200-250℃热锅中翻炒5-8min,冷却后,加入其重量0.1-0.3%的酵母和5-10倍的水,密封发酵15-25d,过滤,并将滤液浓缩至原体积的25-45%,得混合液b备用;s3.将老鹳草、互生叶白千层叶洗净晾干后,研磨成粉,并混合均匀,得混合物c备用;s4.将混合物a、混合液b混合,加热煎煮成膏状,加入混合物c混合,干燥,粉碎,即得所述泡脚粉。

优选的,步骤s2中,发酵温度为30-45℃。

上述配方中,各组份的功效如下:

药鼠尾草具有杀菌灭菌抗毒解毒、驱瘟除疫功效。

透骨草祛风除湿,解毒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痛;外用治疮疡肿毒。

菊花清热解毒、消肿,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疟疾杆菌、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广泛用于治疗疔疮痈肿,咽喉肿痛,风火赤眼,头痛眩晕等病症,透骨草和菊花配合使用,能够协同增效,具有活血、除热解毒之功效。

五味子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治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劳伤羸瘦,梦遗滑精,久泻久痢。《本经》: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度,补不足,强阴。

川椒对炭疽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色及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等10种革兰氏阳性菌,以及大肠杆菌、宋内氏痢疾杆笛、变形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等肠内致病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栀子性苦、寒,具有泻火解毒、清热利湿、凉血散瘀,对治疗脚气有特别效果。

川芎能抑制革兰阴性细菌、致病性皮肤真菌。

黄檗对常见治病性真菌及部分细菌有抑制作用,能提高局部免疫功能。

鸡血藤功效舒筋活络;含山鸡血藤煎剂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剑麻凉血止血;消肿解毒。主肺痨咯血;衄血;便血;痢疾;痈疮肿毒;痔疮。

金钟柏对多种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栝楼具有清热散结、润肺化痰、滑肠通便、养胃生津、消肿排脓等功效。

老鹳草对多种杆菌与皮肤真菌有抑制和杀虫作用。

互生叶白千层叶具有强力的消炎杀菌功效。

本发明选用的原料药,具有活血、止血、补血的效果,利于脚部血气流通,补充脚部气血,增加脚部细胞的活动,利于皮肤细胞活动,减少真菌产生;本发明选用的原料药,具有消肿解毒、祛风除湿,可消除脚部的真菌活动,保护脚部皮肤不受真菌感染,减少传染;本发明选用的原料药,具有止痛的效果,可防止患者摩擦脚部,避免皮肤擦破,减少了真菌感染。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原料药来源广泛,生产成本较低,能够减少脚部真菌产生,能够消除真菌感染,能够祛除脚气,具有止痛的效果,能够防止患者由于疼痛而摩擦脚部,避免了患者的皮肤由于摩擦而破裂,避免了真菌感染,能够快速去除脚气,减少了治疗时间,能够缩短治疗过程,治疗效果明显,治愈率高,不易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对于未特别注明的工艺参数或条件,可参照常规技术进行。

实施例1

一种防脚气的泡脚粉,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药鼠尾草50份、透骨草30份、菊花30份、五味子15份、川椒20份、栀子10份、川芎25份、黄檗5份、鸡血藤16份、剑麻4份、金钟柏9份、栝楼3份、老鹳草8份、互生叶白千层叶2份。

上述防脚气的泡脚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药鼠尾草、透骨草洗净晾干后,切成薄片,加入其重量8倍的白醋,浸泡5d后,取出沥干、粉碎,得混合物a备用;s2.将菊花、五味子、川椒、栀子、川芎、黄檗、鸡血藤、剑麻、金钟柏、栝楼用其重量4倍的水浸泡6h,取出沥干、粉碎后,置于200℃热锅中翻炒8min,冷却后,加入其重量0.1%的酵母和10倍的水,密封发酵15d,发酵温度为45℃,过滤,并将滤液浓缩至原体积的45%,得混合液b备用;s3.将老鹳草、互生叶白千层叶洗净晾干后,研磨成粉,并混合均匀,得混合物c备用;s4.将混合物a、混合液b混合,加热煎煮成膏状,加入混合物c混合,干燥,粉碎,即得所述泡脚粉。

实施例2

一种防脚气的泡脚粉,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药鼠尾草30份、透骨草40份、菊花20份、五味子25份、川椒10份、栀子20份、川芎15份、黄檗15份、鸡血藤8份、剑麻10份、金钟柏5份、栝楼5份、老鹳草4份、互生叶白千层叶4份。

上述防脚气的泡脚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药鼠尾草、透骨草洗净晾干后,切成薄片,加入其重量5倍的白醋,浸泡15d后,取出沥干、粉碎,得混合物a备用;s2.将菊花、五味子、川椒、栀子、川芎、黄檗、鸡血藤、剑麻、金钟柏、栝楼用其重量8倍的水浸泡3h,取出沥干、粉碎后,置于250℃热锅中翻炒5min,冷却后,加入其重量0.3%的酵母和5倍的水,密封发酵25d,发酵温度为30℃,过滤,并将滤液浓缩至原体积的25%,得混合液b备用;s3.将老鹳草、互生叶白千层叶洗净晾干后,研磨成粉,并混合均匀,得混合物c备用;s4.将混合物a、混合液b混合,加热煎煮成膏状,加入混合物c混合,干燥,粉碎,即得所述泡脚粉。

实施例3

一种防脚气的泡脚粉,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药鼠尾草40份、透骨草35份、菊花25份、五味子20份、川椒15份、栀子15份、川芎20份、黄檗10份、鸡血藤12份、剑麻7份、金钟柏7份、栝楼4份、老鹳草6份、互生叶白千层叶3份。

上述防脚气的泡脚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药鼠尾草、透骨草洗净晾干后,切成薄片,加入其重量7倍的白醋,浸泡10d后,取出沥干、粉碎,得混合物a备用;s2.将菊花、五味子、川椒、栀子、川芎、黄檗、鸡血藤、剑麻、金钟柏、栝楼用其重量6倍的水浸泡5h,取出沥干、粉碎后,置于220℃热锅中翻炒6min,冷却后,加入其重量0.2%的酵母和8倍的水,密封发酵20d,发酵温度为40℃,过滤,并将滤液浓缩至原体积的30%,得混合液b备用;s3.将老鹳草、互生叶白千层叶洗净晾干后,研磨成粉,并混合均匀,得混合物c备用;s4.将混合物a、混合液b混合,加热煎煮成膏状,加入混合物c混合,干燥,粉碎,即得所述泡脚粉。对比例1

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1未添加药鼠尾草。

对比例2

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2未添加透骨草。

对比例3

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3未添加菊花。

对比例4

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4未添加五味子。

对比例5

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5未添加川椒。

对比例6

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6未添加栀子。

对比例7

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7未添加川芎。

对比例8

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8未添加黄檗。

对比例9

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9未添加鸡血藤。

对比例10

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10未添加剑麻。

对比例11

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11未添加金钟柏。

对比例12

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12未添加栝楼。

对比例13

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13未添加老鹳草。

对比例14

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14未添加互生叶白千层叶。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的效果,现将具体应用情况说明如下,850名(450女,400男)患有脚气的志愿者,每天使用一次本发明泡脚粉,持续4周。4周后调查使用效果,如下表1所示:

由上述表1统计数据可知,本发明实施例1-3泡脚粉对脚气有很强的治疗和缓解作用,适用于脚气患者使用,不易反复。

对比例1-14与实施例1-3相比,分别没有添加药鼠尾草、透骨草、菊花、五味子、川椒、栀子、川芎、黄檗、鸡血藤、剑麻、金钟柏、栝楼、老鹳草、互生叶白千层叶,证明药鼠尾草、透骨草、菊花、五味子、川椒、栀子、川芎、黄檗、鸡血藤、剑麻、金钟柏、栝楼、老鹳草、互生叶白千层叶是泡脚粉治疗和缓解脚气的关键成分,且合用时效果才显著,体现协同增效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